第二波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爆發?會是什麼情況?

2020-12-25 中國生物技術網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2245872例,死亡152707例。美國確診超75萬例,死亡超4萬例。

圖片來源:AP

目前,新冠疫情的第一波還沒有表現出結束之勢,但科學家們已經對第二波疫情的爆發開始擔憂。它可能會比第一波更嚴重,導致更多人死亡;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膨脹,因為很多人在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免疫水平大大提高。

但在沒有疫苗或有效藥物前,很多關鍵信息仍然缺失。

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會不會免疫?免疫能持續多久?病毒會像流感或普通感冒一樣在寒冷的季節達到峰值?或在溫暖的月份銷聲匿跡嗎?

據今日美國報導,負責監管疫苗的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生物製品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Peter Marks說:不幸的是,在疫苗上市前,我們很有可能會看到第二波疫情,甚至第三波。我一想到這個就不寒而慄,但我認為我們必須要實事求是。

免疫:你能不止一次感染新冠病毒嗎?

現在幾乎每個人學者或醫生腦子裡都有這個問題:患有新冠肺炎的人是否已經免疫?如果免疫能持續多久?像患過腮腺炎的人就能終生免疫,但是由不同類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在一年內就會出現免疫力下降。它們的差異很大。

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的疾病,目前還沒有確鑿的康復者免疫數據。但鑑於其與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相似,普遍觀點認為它至少能傳遞一些免疫力。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很多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更多的人可能是無症狀的。這兩個群體可能都具有一些免疫力。

上周,美國的研究人員在麻薩諸塞州一個4萬人小鎮的街頭隨機檢測後發現,200名無症狀、未接受核酸檢測的居民中有64人體內存在抗體,佔總數將近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在切爾西市街頭隨機對市民進行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圖自:社交媒體

由於美國還沒有進行廣泛的檢測,所以專家認為不可能知道免疫人群的比例。這個答案可能要幾個月後才能知道。即使免疫不是終身的,新冠病毒可能已經感染了足夠多的人,使它很難找到新的受害者。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Marc Lipsitch教授近日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認為,在疫苗研發成功之前,我們將通過自然免疫獲得群體免疫。哈佛流行病學家Science發文:新冠病毒不會消失,美國或需社交隔離至2022

梅奧診所醫學教授、《疫苗》雜誌主編Gregory Poland說:「當疫情再次出現時,很可能會席捲那些第一波沒有受到最嚴重感染的地區。在美國,這次疫情主要發生在兩個沿海地區。第二波將出現在內地,那裡有很多易感人群。」

冠狀病毒會在夏天消失嗎?

另一個因素是新冠病毒是否能在較冷、較乾燥的氣候中存活更長時間。就像流感在冬季更為常見,因為流感病毒存活時間更長,人們更可能在室內密切接觸。

哈佛大學T.C. Chen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動力學中心流行病學教授Michael Mina說:「我們真的不知道,當人們開始恢復到原來的生活時,疫情是否會反彈,或者更溫暖的天氣是否真能幫助我們擺脫困境。」

他補充說:「如果疫情沒有在夏天發生,到秋天也沒有再次出現,我們都會非常驚訝。

模型顯示,新冠肺炎的「爆點」可能與流感相同,大約在10月到5月之間,在10月到11月之間達到峰值。如果它的行為真的像流感一樣,那麼它將在冬季移至南半球,然後在寒冷的月份返回北半球。

Poland說:「病毒可能會回到這裡尋找新的受害者。」

現在全球正經歷的第一波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沒有人對它免疫,所以打擊如此之大。它最終可能會像流感一樣每年光臨一次。

如果再加上每年一波的冬季流感,那麼美國的醫院將被進一步徵稅。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染病學教授Mike Reid表示,隨著學生重返校園,秋季感染高峰似乎也會出現。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檢測,並且必須對接觸者進行追蹤,找到所有接觸過的人,並讓他們自我隔離至少14天。

Reid說:「考慮到可能會出現的反覆感染潮,採取更多措施迅速應對每一個新的感染高峰,以及每一個感染者都能得到全面的醫療服務,這將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所做的事情很重要

專家表示,我們的行為將在隨後的感染規模和嚴重程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可以通過保持勤洗手、社交距離以及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來保護自己。

再加上更多的監控措施和廣泛可用的檢測,可以改善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

隨著各州開始放寬限制,美國將有效地成為一系列大規模的實驗。Lipsitch說,流行病學家將會密切關注。

一些地區將重新開放學校,而另一些地區將錯開上課時間,所以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同一時間上課。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工作場所,甚至更多的工作是在家裡完成的。要特別照顧老年人以確保他們不暴露在風險中。如果有數據顯示感染可以產生免疫力,其他人可能會為有免疫力的人製造「護照」。

Lipsitch說:「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還不知道哪一件會起作用。」

在學校和企業進行日常體溫測試,就像現在亞洲所做的那樣,可能會有所幫助。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教授Barry Bloom說:「這不是世界上最敏感的檢測,但它是一個屏幕,讓人們意識到自己有義務不感染其他人,」

健康的代價是永遠保持警惕

專家說,保持警惕是關鍵。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William Hanage說:「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什麼時候才算沒有危險。」

新冠肺炎極容易傳播,而且有足夠長的潛伏期,有可能從一周的100個已確診病例增加到幾周後的65000個病例。他說:「滑一下滑鼠,我們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從2003年多倫多爆發的SARS事件中,有一個警示性的經歷要引以為戒:當時,SARS感染了那裡的375人,45%為醫護人員,死亡44例,病死率高達12%。從3月份開始,該市採取了更廣泛的預防措施,但在5月份疫情似乎結束後,這些措施被取消。

Hanage說:「多倫多5月取消了限制措施。但在5月下旬,SARS疫情再次爆發(見下圖),他們花了幾個星期才把疫情控制住。」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或將迎來二波、三波爆發,我們能做些什麼?
    過去近4個月,新冠疫情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唯一的焦點。對一個未知病毒的恐懼是引發群體恐慌的開始,而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則成為恐慌的孵化器和催化劑。等塵埃落定後,我們也許會發現這次疫情引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群體恐慌。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們或許不能很快等到塵埃落定的那天。
  • 雙語|美國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第一波還沒結束呢
    隨著美國各州重新開放經濟,一些地區的新冠肺炎病例重新開始增加。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近日表示,人們一直在談論第二波疫情,但實際上美國第一波疫情尚未結束。What’s all this talk about a 「second wave」 of US coronavirus cases?
  •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還說了什麼?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圖源:視頻截圖20日下午,張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學表示,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他表示:第二波是必然的。
  • 沒有什麼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疫情,而是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
    近日,有美國醫學和防疫專家警告,在美國,沒有什麼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之說,而是從未平息,就像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說此話的是,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麥可·奧斯特霍爾姆博士。麥可·奧斯特霍爾姆博士在新聞發布會從全球新增病例的曲線來看,由於國內局勢動蕩,美國的疫情有重新抬頭的趨勢。
  • 600萬人連夜檢測新冠,鍾南山警告!小心第二波疫情
    在此期間,一定要密切留意下自身身體情況,有無不良反應。所以,假期曾經外出旅行的人,不僅僅是青島,去過別的地方,這段時間也需要格外留意,謹慎觀察一番。要知道,上個月,雲南才剛剛封城!疫情隨時反撲!所以,青島這次小爆發,無疑是給全國都敲了個警鐘。警惕!第二波疫情高峰恐來襲!
  • 疫情反覆,用英語怎麼說?新冠疫情第二波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隨著冬天的到來,疫情似乎反覆起來,在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那麼,英語裡疫情反覆該怎麼說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吧[紫薇別走]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冠狀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冠狀病毒的家庭成員有很多個,新冠病毒作為新型病毒,我們對他的了解還很少。
  • ...與今年春季的第一波疫情相比,化身新冠病毒的死神在秋季的第二...
    歐洲第二波疫情致命性已超春季;①西媒稱,第二波疫情在歐盟造成的病亡人數已超過第一波疫情。據報導,與今年春季的第一波疫情相比,化身新冠病毒的死神在秋季的第二波疫情浪潮中奪走了更多的生命;②根據數據分析,從8月1日到12月6日,新冠肺炎在歐盟的27個國家奪走了152216人的生命,超過了第一波疫情的136176人。
  • 入院患者數量增加 秘魯面臨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秘魯《公言報》報導,當地時間11日,秘魯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32例,其中過去24小時新增病例為713例,另外1119例為調整補增,累計確診病例達到980943例;單日死亡45人,累計死亡病例36544例。
  • 川普將宣布一個新命令!全球市場不擔心疫情第二波爆發?中印...
    消息面來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擔憂加劇,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洲的巴西、美國,以及亞洲的印度,還有歐洲的德國等疫情的最新情況,似乎都加劇了疫情第二波爆發的憂慮。地緣局勢方面,中印邊境衝突,中美關係都有新的消息出爐:綜合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隊被指允許在「特殊情況下」使用槍枝,目前印度軍方、政府沒有對此置評。
  • 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消失?世衛的回答令人擔憂
    所以,徹底解決新冠病毒,是當下最刻不容緩的事情。至於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消滅,現下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給出準確的回覆。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消失?世衛的回答令人擔憂!通過如今的國際疫情分布情況來看,各國態度參差不齊。像中國以及俄羅斯這些個國家。疫情剛剛開始出現苗頭的時候,中國就立即針對問題採取了非常緊急的防控措施。
  • 新冠疫情第二波席捲多國 輕鬆保嚴選「輕疫保」贈險持續守護健康
    10月12日,青島報告新增6例新冠確診病例,近兩個月以來中國內地本土病例零新增紀錄被打破,民眾的緊張感隨之上升。事實上,僅僅10日-12日短短3天,全球確診病例就猛增了100萬,人類遭遇了第二波新冠疫情。
  • 多國疫情反彈,需警惕秋冬第二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23日參加第六屆全球智庫峰會時表示,全球可能會面對今年秋冬的第二波疫情,對此必須要非常警惕。那麼當前各國疫情情況如何?近期美國新冠疫情指標呈現抬頭傾向,隨著復學季和流感季來臨,其疫情防控形勢將更加嚴峻。加拿大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24日7時53分,加拿大新冠病毒累計確診病例達147753例;累計死亡病例為9243例。
  • 第二波真的來了!歐洲疫情為何再度告急?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9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第二屆「安泰交響」論壇上如是表態。張文宏介紹說,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對於世界的預期,做一年的打算應該是最低的限定。
  • ...男足主教練曼奇尼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第二波疫情來襲,古羅馬...
    每經編輯:趙慶據義大利足協官方網站11月6日消息,義大利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曼奇尼在歐足聯比賽前的隊內新冠病毒檢測中呈陽性。目前,曼奇尼未出現新冠症狀,正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在其位於羅馬的家中隔離。據新華社,為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義大利總理孔特日前宣布擬採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 ...從全球的角度講,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在一些國家發生,而隨著...
    2020-11-30 18:25:39來源:FX168 【鍾南山:我們不能坐著等疫苗 要力所能及做好防控】鍾南山指出,從全球的角度講,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在一些國家發生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虎嗅網
    從去年出現新冠肺炎病例至今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歐洲疫情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在10月份反而出現了第二波大流行。各國近來紛紛傳出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尤其是在疫情大規模反彈的德法兩國,相繼宣布再次封國。四個歐洲大國及美國的比較歐洲國家第二波疫情相當兇猛,法國更加嚴重美國則是從未走出過第一波疫情
  • 新冠疫苗誰能打?去哪打?什麼時候打?
    我國將在冬春季對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的接種,新冠疫苗普通人可以接種嗎?到哪裡接種?接種時要注意什麼?在今天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負責人崔鋼回應社會關注的問題。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原標題: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 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文/鄧仙來 許緣)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8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4703例,再次刷新單日新增病例數紀錄。接連數日的高確診數也重返4月初的疫情高峰時期水平。
  • 日本第三波疫情爆發,會對出入境和在日生活產生何種影響?
    剛剛過去的周末正碰上日本的三連休,東京、大阪等各地再次迎來出行高峰,然而11月21日,日本新冠確診新增2582例,連續4天刷新單日最高記錄;11月22日全國新增確診2168人,大阪新增了過去最多的490人,東京都新增391人,連續5天日增超過300,也是迄今為止星期天確診人數最多的一次。
  • (抗擊新冠肺炎)南非進入疫情第二波高峰衛生部長:未來感染率還將攀升
    (抗擊新冠肺炎)南非進入疫情第二波高峰衛生部長:未來感染率還將攀升  中新社約翰尼斯堡12月9日電(記者王曦)南非衛生部長穆凱茲9日晚間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南非目前已經進入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傳播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