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問世已經40年,為何還是世界最強?

2020-12-10 烽火瞭望塔

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今年已經40歲,為什麼依舊是世界最強呢?

如今時代發展越來越快,各種各樣的武器也層出不窮,像戰機呀,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機,還有航母,美國海軍正在服役的11艘核動力航母,咱們也不用多說了。但是,除了戰機和航母之外,還有一種武器,在現代戰場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就是飛彈。

一般情況下,按照射程的遠近來分,飛彈大致可以分為中程飛彈、遠程飛彈和洲際飛彈,咱們今天呢,就來說一下最厲害的洲際飛彈。洲際飛彈一般就是指洲際彈道飛彈,通常是指射程大於8000公裡的遠程彈道式飛彈。與一般飛彈相比呢,洲際飛彈不僅射程更遠,速度還更快,打擊威力也更大,當然,準備工作也更複雜。洲際飛彈的發明國是蘇聯,1957年8月,蘇聯就成功試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射程達8000公裡的洲際飛彈P-7型彈道式飛彈,這款飛彈的出現,可是嚇懵了美國,怎麼一下子就被超出這麼多呢?驚恐之餘,美國也不忘奮起直追,兩年之後,美國也擁有了第一款洲際飛彈「宇宙神」。從此之後,這兩個軍事大國就開始在洲際飛彈的數量以及質量上,較起了勁。

不過,這麼厲害的武器,自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造出來的,所以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擁有洲際飛彈的國家主要還是聯合國五常。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說一下我國的洲際彈道飛彈。

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問世已經40年

與美俄這些國家相比,我國在軍事領域的起步雖然很晚,但我們的發展速度卻一點都不慢,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我國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相信熟悉軍事的小夥伴都聽說過這句話,我國的東風系列飛彈,可是讓美國航母都害怕的存在,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從試射成功到現在,已經整整40年時間,但是直到現在為止,東風-5都是世界最強飛彈,真正的讓人聞風喪膽。

1980年5月18日,東風-5飛彈進行首次全射程試驗,並且取得圓滿成功,四年之後,東風-5飛彈在我國的國慶閱兵儀式上正式亮相,到目前為止,東風-5號飛彈已經整整40歲。40年的時間,我國又研製出像東風-41等多款更先進的飛彈,但是東風-5的地位卻一直沒有被取代,這又是為什麼呢?

東風-5彈道飛彈有哪些優點?

存在即合理,東風-5至今都沒有被替代,自然有其優勢所在,那麼優勢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第一個優點,就是東風-5的生存能力強。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當初構築發射井陣地的時候,具體的地理坐標就已經暴露了,世界上有能力的國家是可以通過衛星偵察掌握它的位置的。但是因為我國在發射井的建築材料上面下了功夫,使用了抗強度更好的建築材料,即便有百萬噸級的核彈頭落在發射井附近,也可以保證井內的武器裝備安然無恙。

第二個優點就是東風-5隨時處於待發狀態,一切準備工作都是就緒的,所以東風-5的發射時間可以控制在一分鐘左右,要知道,對於一枚飛彈來說,反應快可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在有敵來犯的時候及時進行反擊,甚至可以逆轉局勢,化劣勢為優勢。

最後一點就是東風-5的性能高度穩定。在所有準備工作按照正規步驟完成的前提下,東風-5的發射成功率在92%左右,這一點可是要超過世界上大部分有核國家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風系列飛彈才能在國際上享有如此高的聲譽,而這一切,都得益於背後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因為有了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奉獻精神,我們的國家才會一步一步邁向更高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令白宮擔驚受怕40年,為何依舊世界最強?
    世界上第一個將洲際飛彈發明出來的國家是蘇聯,在1957年8月,蘇聯就成功試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射程達到8000公裡的P-7型洲際彈道飛彈,也正是這款武器的出現,讓一直桀驁不馴的美國都倍感壓力,驚恐之餘,美國依舊不忘奮起直追,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兩年之後,擁有了第一款洲際彈道飛彈——宇宙神。
  • 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至今已經40歲,為何依舊世界最強?
    說起我國東風系列飛彈,各國都是一臉欽佩,尤其是東風-21、東風-41等,在國際社會上更是赫赫有名,巨大威力讓各國心有餘悸,但我國有一款武器,至今已經40年了,連美國航母見了都害怕,那就是我國首枚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為何40年過去了,東風-5飛彈依舊是世界最強呢?
  • 罕見照片:世界首枚潛射彈道飛彈的秘密,設計師親自登艇見證歷史
    1955年9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從潛艇發射的彈道飛彈順利升空,蘇聯設計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也因這一突破性成就而被世界銘記。下面,根據當時的一些罕見紀實照片來簡要回顧一下世界首枚潛艇發射彈道飛彈的研發和測試歷程。
  • 俄羅斯銷毀18枚白楊洲際飛彈,性能超過我國東風-31
    軍事專家介紹,在本世紀初期的時候,白楊洲際彈道飛彈屬於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款洲際彈道飛彈之一,與美國的民兵-3型,中國的東風-31一同成為當時全球最先進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而在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俄羅斯火箭軍計劃在2022年之前,銷毀18枚現役的白楊洲際彈道飛彈。這樣的自費武功確實讓外界有些看不懂。
  • 俄戰略火箭軍最新超遠程戰略洲際彈道飛彈
    我們都知道烏克蘭曾經是俄國時代的飛彈製造大戶,烏克蘭的南方設計局甚至承擔了經典的RS-36M2「軍政長官」(北約稱之為SS-18「撒旦」)洲際彈道飛彈的大多數設計工作。也因此有人揣測中國是否也從烏克蘭獲得了相關的技術,從而製造出來了中國現在最強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呢?
  • 攜10枚核彈頭,射程超1萬公裡,世界最強洲際飛彈部署敏感地區
    據俄羅斯國內媒體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向外界發出重要消息,俄軍最新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已經啟動列裝工作,俄軍計劃將組建12個亞爾斯飛彈團。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一款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手中一把刺向敵人心臟的「利劍」。
  • 美軍剛試射民兵-3,俄羅斯立馬主動銷毀18枚白楊飛彈
    核武器是當今世界破壞力最強的武器,但若想對他國形成戰力,必須有足夠的能力將其投放至別國本土,這就需要彈道飛彈,目前只有中美俄擁有射程一萬公裡以上的洲際彈道飛彈,因此被網友戲稱為「三大真理」。隨之也衍生出的一句話就是,白楊飛彈的存在令美國始終不敢欺負俄羅斯,俄羅斯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然而,就在美國接連發射了兩枚「民兵-3」之後,一向強硬的俄羅斯卻沒有任何反應,反而選擇主動銷毀白楊飛彈。
  • 美艦首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那麼能攔截東風-41嗎?答案揭曉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海軍首次從軍艦上發射了攔截彈並且還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稱美國軍方從位於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測試基地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隨後停留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的「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使用了「標準—3」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彈,將這枚彈道飛彈攔截並且進行了摧毀。標準3反導系統是美國設計的一種將用於艦載的一種飛彈系統,按照美軍的計劃它將是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俄羅斯有多少枚戰略飛彈讓北約提心弔膽?庫存量世界第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目前還擁有超過400枚洲際彈道飛彈,在部署核彈頭數量就超過了2000枚,比美國還要多出500枚以上,這些核武器是俄羅斯依舊有力量和美國對抗的基礎。俄羅斯戰略核武器部隊不但規模龐大,技術也相當先進,僅從規模上而言,俄羅斯擁有超過40枚井基洲際彈道飛彈,僅這一條上就超過了美國,並且俄羅斯的井基洲際彈道飛彈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洲際彈道飛彈,無論是上世紀研發的「撒旦」和本世紀開始裝備部隊的「薩瑪爾特」,都擁有非常強大的投擲能力,其中最新型的薩瑪爾特載荷甚至超過了5噸,能夠一次性投送10顆以上50萬噸級核彈頭,輕鬆摧毀半個大國都不是問題。
  • 12架轟炸機掛載核彈,300枚彈道飛彈待命點火,核戰爭一觸即發
    世界距離核大戰最近的時刻普遍被認為是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其實20年後,歷史再一次給人們開了一個玩笑,冷戰時期的1983年才是人類無限接近核大戰的時刻,而且這個玩笑貌似開了一整年。古巴飛彈危機的危害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雖然距離核大戰比較近,但是美蘇雙方的洲際彈道飛彈的數量相對較少,據悉最先研製出洲際飛彈的蘇聯僅有4枚,當時跨洲際打擊的主力依舊是戰略轟炸機,除美蘇兩國外,其他各國的洲際飛彈和戰略轟炸機的保有數量基本上是零,因此距離全球的核大戰或許還有些距離。
  • 最多可配10枚核彈頭,東風41令西方膽寒,世界十大飛彈中排第二
    在這些飛彈當中排名最靠前的國產飛彈即是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在整個榜單當中位列世界第二。美國人在報告裡的參數表上標註認為該型飛彈最多可以攜帶10枚核彈頭,具備世界洲際彈道飛彈當中較高的精度、超遠的射程等多項優秀屬性於一身。
  • 東風彈道飛彈的數字編號,都有什麼講究?
    火箭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的軍種,由第二炮兵更名而來,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在去年的十一儀式上,火箭軍攜「最強快遞」一起登場,這些東風飛彈都是中國新一代的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素有「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之稱,所以火箭軍的東風飛彈也被網友稱為「東風快遞」。
  • 宙斯盾攔截洲際彈道飛彈,成功率高達85%,美國產靶彈立大功
    美國海軍一艘驅逐艦在太平洋上空使用SM-3 Block IIA反導飛彈,攔截了一個空射洲際彈道飛彈型目標。這種新版SM-3反導飛彈是由美國和日本聯合研製的。近十年來,美國宙斯盾研製者一直在與日本企業合作,為宙斯盾開發先探測和攔截中程彈道飛彈,再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技術。
  • 每日動態:「鐵拳」系統/「先鋒」項目/MK54魚雷/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
    一方面取決於在A3型「布雷德利」步戰車上配裝「鐵拳」主動防護系統的試驗因為技術原因失敗,加之陸軍2020財年預算被減少無力再支撐進一步的改裝試驗。 A4比A3有重大改進,預計能夠滿足重約700千克(1543磅)的輕量化「鐵拳」主動防護系統的需要。美陸軍2月底接收首輛A4,計劃4月進行生產驗證試驗,之後9月進行作戰試驗。
  • 央視披露東風41關鍵數據,搭載10枚分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裡
    文/山峰我國最新型的洲際戰略核飛彈東風-41的部分關鍵數據由央視公布,這也讓自去年國慶閱兵以來,一直被人們詬病的東風-41達到變得不再那麼神秘。我國東風系列飛彈沒有美俄發展的那麼早,但經過我國科學家二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使中國的東風飛彈進步了,那真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產品問世,令世界各國特別眼饞。東風一41是一種遠程戰略洲際飛彈,重量超過60噸,彈體長度16.5米,彈體直徑2.78米,以三級固體燃料運載火箭為動力,射程可達14000公裡。
  • 領土面積比中國小16倍,卻儲備2500枚核武器,規模是我國5倍
    自從核武器出現以來,就被稱為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強的武器,是國家能夠彰顯國際地位和戰爭潛力的代表,但在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後,人們開始重視濫用核武器的嚴重後果,擔心核戰爭的爆發會徹底毀滅世界,所以在1968年,美、蘇、英三個核大國共同籤署《核不擴散條約》,由於只有工業水平先進和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才可以掌握並發展核技術,因此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核大國只有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 俄羅斯加緊換裝洲際彈道飛彈
    9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日前部署在俄東部地區的伊爾庫茨克飛彈部隊完成了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的換裝工作。公告稱,該部隊是部署在俄羅斯國土最東端的戰略飛彈力量,換裝後將增強戰略飛彈打擊小組的能力,並增強核威懾的潛力。
  • 美反導系統再次迎來巨大挑戰,俄新型彈道飛彈露面,威力超東風41
    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現代各國軍隊都更加注重打造海、空優勢,尤其是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大型戰力打擊群已經成為大國實力的象徵,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威懾意義。核武威懾力正在向一種更高級的方向發展「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發展至今卻只有美俄達到從海洋、陸地、空中三個方位,對預定目標實施核打擊的能力。
  • 對著美國的核飛彈又多了150枚!大批「亞爾斯」服役,可立即發射
    近日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在11月29號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的指揮官謝爾蓋·卡拉卡耶夫宣布:150個俄羅斯最新型的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裝置已經被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接收。據俄軍公開的消息,目前俄羅斯的陸基飛彈中99%發射裝置處於戰備狀態,其中96%的飛彈可以立即發射;而在大洋深處有1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處於待命狀態,擁有在任何水域實施核打擊的能力;在天空俄羅斯空天軍已經完成了部分的圖-160戰略轟炸的升級改造工作,並計劃將其規模擴大2.5倍,從16架增加到40架從而進一步擴大俄羅斯全方位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 射程超1萬公裡,可攜帶16枚核彈頭,全球最強核飛彈即將展開試驗
    根據英國媒體的報導,俄羅斯正著手為「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試飛準備。該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西方社會輿論的擔憂,因為這枚洲際彈道飛彈的前身,即「撒旦」洲際彈道飛彈,在冷戰期間使整個北約都感到膽怯。最初,以10枚分彈頭、10,000公裡長射程而聞名於世的「撒旦」重型核飛彈,在當時的蘇聯手中,甚至在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級核飛彈面前,因忌憚其強大的威力,北約內部將其代號命名為「撒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