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吃飯時發現一隻鳥,臉色突變,立刻下令讓士兵撤退

2020-12-19 騰訊網

「觀察與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這是岡察洛夫說過的一句話,確實如此,善於觀察與總結經驗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抗戰時期,我軍一位將領率隊打遊擊,休息時無意之中發現了落在樹上的一隻小鳥,憑藉自己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生活經驗, 他馬上判斷出周圍有日軍活動,然後立即下令士兵撤退,結果日軍煞費苦心布置下的陷阱就此「泡湯」!

這位聰明的將軍是誰呢?他又是如何知道附近有日軍的陷阱的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位將軍名叫許亨植,是東北抗日聯軍高級指揮員,抗戰時期長期活動在松嫩平原,多次打破敵人將遊擊隊圍殲在根據地的陰謀,並率軍取得了高麗營子、拉拉屯、五道崗、十八層甸子等戰鬥的勝利。

1936年他又率隊遠徵,在北滿的林海雪原中冒著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打遊擊,期間多次重創敵軍,而在我軍遭到嚴重挫折,形勢急轉直下後,許亨植以莫大的勇氣與頑強的毅力活動在敵佔區,大力發動群眾,建立了許多抗日救國會組織,積蓄了新的抗日力量!

總而言之,許亨植將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指揮員,傑出的黨員,他為抗戰奮鬥終生,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

然而如此偉大的一位無產階級戰士,竟然不是中國人

許亨植原名李熙山,朝鮮族,1909年出生於朝鮮慶尚北道善山郡,李家原是朝鮮的名門望族,李熙山的曾祖父是李王朝的貴族,只是隨著李王朝的「日薄西山」以及日本帝國主義針對朝鮮的侵略,李家開始家道中落,等到了李亨植的父輩一代時,李家已經徹底沒落了。

然而李家雖然輝煌不再,骨氣仍在,李亨植的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參加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義兵運動」,失敗後被迫於1913年舉家流亡東北,當時的李熙山年僅四歲!

李家定居東北後,李熙山就改名許亨植,當時李家生活艱苦,依靠一個簡陋的藥鋪維持生活,無力負擔許亨植的學費,但許亨植天資聰穎,幹活之餘刻苦自學,到他十幾歲時,已經精通漢語和朝鮮文,這期間他還閱讀了很多進步書籍,思想日益開放,這成為他日後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礎!

1929年,我黨在東北成立北滿特委,領導人民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許亨植得知消息後毅然而然投身革命,因為表現出色,許亨植於1930年正式加入我黨,入黨之後,許亨植表現更加積極,策劃反動了「哈爾濱五一」反日遊行,結果被捕入獄,受盡折磨,但他咬緊牙關,不肯透露絲毫與我黨有關的信息!

總之,許亨植是一位信仰極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戰士,他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但他對日本人的痛恨不亞於任何一個中國人,而且許亨植自幼長在中國,長大後又加入我黨,在他的心中,中國也是他的家鄉,他不允許日本人侵略自己的家鄉!

所以在「九一八事變」後,許亨植開始領軍作戰!

據《東北抗戰史》所載,「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北滿特委趁機救出了李亨植,隨後李亨植就開始組織抗日遊擊隊,領導反日鬥爭,他先後擔任了東北反日遊擊隊政治指導員、第1大隊大隊長、東北抗日聯軍第9軍政治部主任、第3軍新編3師師長、第3路軍總參謀長等職,這期間他屢立奇功,克敵制勝,威名遠揚,至今東北地區還流傳著許亨植「看鳥斷敵情」的故事!

話說許亨植率隊打遊擊時,經常是哪裡的山高,哪裡的林密,就往哪裡鑽,即便如此,日軍也對許亨植這支神出鬼沒,給他們造成重大損失的遊擊隊緊追不捨,經常封山進行大掃蕩,所以許亨植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在被日軍發現之前跳出包圍圈!

一次許亨植像往常一樣,在對日軍發動突襲後又率隊鑽入了深山,由於戰果比較大,遊擊隊的隊員們難免有些鬆懈,剛進山不久就生火做飯,殊不知附近正好有日軍駐紮,他們看到了遊擊隊做飯升起的炊煙,便派一支日軍前去查看。

當時許亨植正在吃飯,他雖然也很高興,但沒放鬆警惕,一直警戒著四周,突然一隻鳥落在了旁邊的樹枝上,他隨意瞥了一眼,卻發現這隻鳥大有古怪!原來樹枝上的鳥是一隻比較少見的品種,最起碼許亨植自幼長在農村也沒見過幾次,這次恰好就碰到,實在太過巧合,而且那隻鳥身上「油光水滑」,沒有一根雜毛,一看就是被人飼養的。

而在當時那種社會背景下,能有閒情逸緻養鳥的就只有日本人了,所以許亨植據此斷定附近必然有埋伏,於是他立即命令遊擊隊撤退,果不其然,就在遊擊隊撤退後不久,一支日軍包圍了遊擊隊生火做飯的地區,若是許亨植等人再晚撤退一會,他們就被日軍包圍了!

由這件小事我們就能看出,許亨植將軍之所以能夠屢立奇功,克敵制勝,所依靠的就是他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經驗,可惜如此優秀的指戰員還是在1942年8月3日由於寡不敵眾,英勇犧牲了,當時他年僅33歲!

小結: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4年9月1日,許亨植將軍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我們今天能有如此幸福的生活,正是因為有無數像許亨植將軍一樣的革命先輩,他們在抗戰中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鑄就了新中國的基礎!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一定要牢記他們的功勞,時刻緬懷於心!

此外,許亨植將軍細緻的觀察力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整體,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掌握事物之間的聯繫,就能無往而不利!

參考資料:《東北抗戰史》《人民日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將軍用餐時見到只鳥,立馬撤掉碗筷,對底下人說:撤退!不服的軍法伺候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有些將領就是那麼前後無意的瞬間想到了對付敵人的作戰方式,並且馬不停蹄地就叫喚底下的士兵快速實施,這麼做當然是事出有因。但這些計謀一旦實施所用的人力和物力也會不計其數,為何就沒有人成功勸解呢?想著還是因為將軍的魅力太過於強大,以至於軍中人人都視他為老大吧。
  • 古代一將軍,上廁所時看到一群螞蟻搬東西,下令:撤退,違令者斬
    古代的中國,戰亂不斷,即使是在那些大一統的朝代,也不免有許多的戰亂存在,那個時候打仗時都是冷兵器,殺傷力沒那麼大,並不會像現在這樣,一旦發生戰亂就會涉及一大批人,這也是古代戰亂頻繁的原因之一,可能因為一塊不大的領土就會掀起一場戰爭。
  • 將軍洗臉時看到一隻兔子,馬上拿上槍說全軍撤退,違令者槍斃
    經歷過如此多的戰役,多少士兵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中華大地上,後來很多人都說:中華大地是一片紅色的土地。3月5日晚,鄒參謀長正準備洗臉休息,但是軍營內突然跑進了一隻兔子,仔細一看發現兔子身上全是血。當即鄒參謀長就發布命令:全軍立即撤退!違令者槍斃!
  • 將軍喜羊羊和灰太狼,紅太狼連狼敢於戰鬥,狼將軍:鑽石是你的
    羊村守護者第一季介於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間的羊村守護者第一季之間的故事,講述了狼將軍因誤會而不再相信狼羊和平的故事,最終化解了誤會,實現了狼羊和平的夢想。《狼總動員》作為本季的大Boss,在《狼總動員》的首次亮相中,動畫組就給足將狼。
  • 土耳其軍事基地遭重裝甲包圍,埃爾多安親自下令撤退
    至今,土耳其非法部署在敘利亞境內的士兵仍然在1-1.5萬名之間,多分布於敘土邊境的軍事觀察點、幼發拉底河之盾行動區一帶。然而,俄敘聯軍不斷推進戰線,控制了更多的地區和戰略點,甚至有大批重裝甲將土耳其的軍事基地層層包圍,在這種非常無奈的情況下,土耳其也被迫撤兵,該國總統埃爾多安親自下令撤退。
  • 八路軍女兵給首長敬禮,卻被將軍下令直接槍斃,還拍手叫好?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八路軍副團長王近山將軍在營地巡邏時遇到兩名女兵,兩名女兵立即微笑著向他敬禮,誰知,得知她們是新兵後,王近山當即下令槍殺這兩名女兵,發生什麼事?從一開始,王近山就曾利用業餘時間視察過營地,突然,兩個30歲左右的女人出現在他的眼前,主動向他打招呼,那兩個女人穿著農婦的衣服,但卻很大方地向他敬禮,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軍禮,顯然,她們不是普通的農婦,後來,王近山將軍向參謀長詢問了兩人的來歷,參謀長解釋說,這兩名婦女是剛參加革命運動的女兵,因為他們非常敬佩王近山將軍,組織把他們調到王近山學習。
  • 中越戰爭我軍撤退時,許世友下達兩三道命令,越南至今都再難翻身
    許世友將軍在中國無疑是一個傳奇人物,在他的帶領之下,中國軍隊獲得的勝利不下幾十次。而越南戰爭就是這個傳奇人物最後的一次戰役,這場戰役狠狠的懲戒了當時對中國有歹心的越南。讓他們看到了中國軍隊到底有多麼的強大,不敢再有冒犯的心理。在當時中越戰爭我軍撤退時,許世友下達兩三道命令,越南至今都再難翻身。
  •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帝國神話》圓你一個將軍夢!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帝國神話》圓你一個將軍夢!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此典故來自於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 相傳拿破崙在他的每一位士兵的背包裡都放有一根指揮杖——士兵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拿出來指揮戰鬥。 這是後人給拿破崙原句的意譯。
  • 士兵說想家,將領說:造反吧,殺出一條血路,發現皇帝都換了兩個
    當楊廣得知此事時,他非常生氣,下令將宇文化及投入監獄。不管誰求情,他都不為所動。一年後,平陽公主想念她的丈夫。宇文化及冒著向楊廣,求情的風險被釋放,但宇文化及出獄後不再受到重視。在他去世之前,宇文化及的父親要求皇帝好好照顧他的兒子。楊廣感謝宇文的辛勤工作,並同意他的請求,重新使用宇文化及作為將軍有屯魏。
  • 邵陽一居民在釣魚時,發現一隻受傷的頭上長角怪鳥……
    發現對岸有一隻鳥在吱吱哀鳴。過河一看:原來是一隻頭上長角的怪鳥!被網在菜地邊緣一道綠色細鐵絲籬笆牆上的,扭傷了翅膀。」4月28日,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兩江峽谷,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肖樹文一邊忙著給一隻怪鳥餵食做放飛準備。原來,4月21日,城步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縣城儒林鎮一愛心居民送來的一隻頭頂長角怪鳥,請求救助。
  • 索姆河戰役,德國士兵為什麼要勸英國士兵撤退?
    這樣高的傷亡人數在整個一戰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戰役裡都排名靠前的,這場戰役打到最後就連德國士兵都在勸英國士兵撤退,究竟當時是怎樣的情況才能讓對手喊出這樣的話語呢?在當時參與這場戰役的英國軍隊士兵,大多都是才剛剛成年或者是一點戰爭經驗都沒有的年輕士兵,並不是英國軍隊從英勇善戰的部隊中調來的軍人,而是專門為了這次戰役而在平民當中招募來的,也就是說這隻臨時組裝起來的部隊沒有什麼實戰經驗,更別提什麼戰略戰策,這些和經過多年訓練的德國士兵完全天差地別,再加上這些英國士兵負重都相當高,除了自己的槍之外還要攜帶彈藥糧食等可以保證自己持續作戰的輔助裝備
  • 麒麟蜀門戰報116,安西將軍張翼佔領陳留,魏帝曹奐撤退到鄴城
    蜀漢安西將軍張翼部隊率先攻佔陳留曹魏、魏帝曹奐和王公部長從陳留撤退,保衛鄴城。兗州陳留城市曹魏留下1684名魏軍,事實上他們知道他們不能保留他,然而他們沒有選擇逃跑,他們知道他們必須守到最後一秒,這種軍事精神值得我們尊敬。
  •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何大多數士兵都會聽將軍的,而不是想效忠皇帝
    那麼問題來了,士兵很顯然是吃國家俸祿的,而國家是皇帝的,也就是說士兵理應服從皇帝,而不是將軍。這裡面就牽扯很多問題了。第一、縣官不如現管這個道理都明白,皇帝自己不可能統兵,雖然理論上而言,全國的軍隊都應該聽命於皇上。
  • 秦始皇下令禁吃牛肉,王翦帶著士兵公然違抗,2000年後才知其遠見
    制定戰前計劃時,嬴政問部下的大將王奎:「能給你多少士兵消滅楚國。」王剪回答說:「需要60萬人。」以秦國的國力,即使動用全國的力量,也只能動員不到70萬名士兵,王剪一開口就召集了60萬人,多疑的性格在他心裡引起了對王剪的懷疑。
  • 天橋下發現了一隻暈倒的小鳥!這天熱得,連鳥都中暑了?!
    今天中午12時,杭州氣溫已達36.3℃,預計今天最高氣溫38℃左右。今天下午3點,中央氣象臺的最高氣溫實時排行榜中,浙江佔了前九名,其中杭州以38.6℃,衝上了第一的位置!這麼熱的天,人在室外長時間待著,很容易中暑,難道就連鳥也都撐不住了?
  • 隋朝飛毛腿將軍:可與戰馬比速度,從盜賊到治理一方堪稱傳奇
    這說的是隋朝傳奇將軍麥鐵杖,他不僅力氣大,而且還是飛毛腿,是真實存在的「神行太保」,其速度甚至能趕上奔馬。陳太建年間,麥鐵杖結聚為盜,被廣州刺史歐陽俘獲,麥鐵杖從此淪為朝廷的奴僕,後來麥鐵杖跟隨陳叔寶,為其專撐御傘,即每天陳叔寶臨朝,麥鐵杖在其身後撐傘。
  • 英軍命令孫立人繳械,孫立人怒道:如遇繳械,立刻開槍
    孫立人接到命令後,躊躇再三,最終下令以一團之兵力趕往仁安羌,並親自指揮。在孫立人的指揮下,日軍被全殲一個大隊,並救出了被包圍的全部英軍和傳教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仁安羌大捷。孫立人怒不可遏,下令全師拿起武器,如遇繳械,立刻開槍!在孫立人的威懾之下,英軍不敢造次,新38師將士們得以保全尊嚴,後來進入印度蘭姆伽訓練基地接受訓練。在蘭姆伽,孫立人對士兵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步兵團的各類武器,上到迫擊炮、戰車防禦炮,下到輕重機槍、火箭筒、衝鋒鎗,甚至步槍和手榴彈都在訓練之列。
  •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裡士兵背後的小旗幟作用不可小覷!
    《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是《全面戰爭》系列相對比較出色的一部作品。即便是用10年後的眼光來看,它的畫面依然是不過時的。若特效全開,戰場上士兵們穿著的那一身光鮮靚麗的鎧甲和鎧甲背後的旗幟,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個人認為要強於《戰錘2全面戰爭》的。
  • 鴯鶓戰爭:士兵與鴯鶓的戰爭,為何是以鴯鶓的勝利告終
    少尉顯然是沒把這群不會飛的鳥放在眼裡,於是下令開始機槍掃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第一次大戰剛結束不久,於是士兵們退伍之後成為了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大量的青壯年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只能領著政府的救濟生活。外國政府看著這群剛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年輕小夥子也沒什麼辦法,於是就把他們全部打發去了澳洲開荒,解決一下國內的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 《巴頓將軍》:一個視和平如同墳墓的嗜血文藝將軍
    為了這個夢想,他使用一切手段甚至不顧基層士兵的死活來滿足他嗜血的欲望,然而,他最終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並且在和平年代退而求其次,死在了和動物搏鬥的沙場上。電影《巴頓將軍》通過戰場上一系列鏡頭和生活中的為人處世,再加之真實的劇情,將巴頓這位馳騁於二戰戰場上的悍將刻畫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