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中國遠徵軍抗日陣亡將士公祭活動,在雲南騰衝國殤墓園舉行。
緬甸南坎、八莫等地的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的部分遺骸和陵墓泥土,歸葬到了國殤墓園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墓,以緬懷那些在異國他鄉英勇捐軀的抗日先烈。
這個活動功莫大焉,告慰了無數先烈,也包括當年的抗日名將孫立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早已磨刀霍霍的日軍很快出兵緬甸,打得英軍節節敗退。
在英國的請求下,中國決定組建遠徵軍,趕赴緬甸參戰,孫立人的新38師也在其中,駐紮在緬甸北部重鎮曼德勒。
曼德勒地處滇緬公路咽喉,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因此蔣介石特地命令孫立人:「務必死守,以期保全。」
但就在這時,孫立人又接到了史迪威的命令,要求其迅速趕往仁安羌,以救出被日軍包圍的7000名英軍,盡盟軍之責。
孫立人接到命令後,躊躇再三,最終下令以一團之兵力趕往仁安羌,並親自指揮。在孫立人的指揮下,日軍被全殲一個大隊,並救出了被包圍的全部英軍和傳教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徵軍入緬後的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也一戰成名,英皇喬治六世授予其「豐功勳章」,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授予其「國會勳章」,並稱讚道:「其智勇兼備,將略超人之處,實足為盟軍楷模。」
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後,孫立人放棄從野人山回國的計劃,率軍撤往印度。但是在印緬邊境,英軍忘恩負義,竟要求新38師放下武器,以難民身份進入。孫立人怒不可遏,下令全師拿起武器,如遇繳械,立刻開槍!
在孫立人的威懾之下,英軍不敢造次,新38師將士們得以保全尊嚴,後來進入印度蘭姆伽訓練基地接受訓練。
在蘭姆伽,孫立人對士兵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步兵團的各類武器,上到迫擊炮、戰車防禦炮,下到輕重機槍、火箭筒、衝鋒鎗,甚至步槍和手榴彈都在訓練之列。此外,部隊還有工兵營、輜重營、汽車營的駕駛和修理訓練,甚至還要訓練騾馬的馱載和保養。
針對緬甸森林茂密的地形,孫立人還督促各級軍官和士兵訓練森林作戰知識,學習陸海空立體作戰理論、技術和方法,一時,新38師成為中國第一支裝備能力完全達到西方國家水平的軍隊,也成為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部隊。
同時,孫立人也很關愛士兵,經常在夜裡巡視各個營區,督促士兵們立好蚊帳,以防被蚊蟲叮咬發生瘧疾,甚至士兵睡覺時把手腳放在外面,他也會輕輕地推回去放好,這種愛兵如子、嚴格要求的態度,也是他第二次入緬作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1943年,為了保障中印公路修築,史迪威命孫立人率領新38師反攻緬甸,拉開了第二次入緬作戰。
新38師在孫立人的指揮下,連續作戰17個月,攻克了日軍1100多個據點,其中最經典的,就是胡康河谷一戰。
在胡康河谷,新38師面對的是日軍第18師團,這是入緬日軍中最精銳的一支部隊,王牌對王牌,雙方一開始就較上了勁。
孫立人最初以新38師112團一個團的兵力守衛於邦,與日軍鏖戰了50多天,然後,孫立人率領部隊秘密翻越野人山,突然發起攻擊,僅用6天時間,就擊潰了日軍第18師團司令部和所屬部隊,甚至繳獲了18師團的關防大印,這支曾經製造南京大屠殺、橫掃馬來亞新加坡的日軍王牌部隊,在胡康河谷丟掉了所有的尊嚴!
因戰功卓著,孫立人升任新1軍軍長。
孫立人回國後不久,日本就宣布無條件投降,孫立人在廣州接受了日軍第23軍的投降。
解放戰爭開始後,孫立人被調到東北,率領新1軍跟東北野戰軍作戰,但是,孫立人早年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是典型的西方式將領,跟杜聿明等人在作戰理念上很不合拍,再加上孫立人性格耿直,跟很多人都弄得很不愉快,就被蔣介石調離了東北,回到南京。
後來,孫立人雖然擔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部司令,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兵權,只負責練兵。
直到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大勢已去,為了重新獲得美國的支持,只好重新起用孫立人,後來還任命其為陸軍總司令。
但是,隨著國民黨軍的徹底落敗,孫立人也漸漸失去了老蔣的信任,被撤銷了「陸軍總司令」的職務,而且,因為孫立人跟美國人走得太近,遭到了蔣介石的猜忌,最終爆發了「孫立人兵變事件」,孫立人於1955年被判處「長期拘禁」,從此失去了自由。
直到1988年,孫立人才終於恢復了自由,一代名將,足足被軟禁了33年!
孫立人雖然遭此大難,但他仍然非常牽掛那些當年戰死在異國他鄉的遠徵軍將士,每到清明節,都會讓家人祭奠那些在緬甸陣亡的抗日將士們。
孫立人常常感嘆說,留在異國他鄉的將士遺骸,不能讓他們成為孤魂野鬼,直到臨終前,孫立人將軍還交代家人,以後一定要想辦法,讓遠徵軍將士們的遺骸回國安葬。
孫立人將軍生前沒有實現這個願望,但是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了,我們完全有能力將那些犧牲在異國他鄉的遠徵軍將士們迎接回來,讓英靈重回故土!
最後,以李敖對孫立人將軍的評價作為結束吧——
「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學歷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他從小感受到外侮,立志要雪恥,清華、普渡兩名校畢業之後,投筆從戎。自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成,回國後南徵北討,脫穎而出,但受制於蔣介石的嫡系,一再被黃埔軍頭排擠。蔣介石落魄到臺灣之後,為爭取美援,打出孫立人牌,然而當鳥盡弓藏之時,便以冤案軟禁孫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