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如果現在和專業搏擊運動員比拼,能贏嗎?

2020-12-22 小虎有話說

大家都是憑空想像,所以結果不得而知,中國武術從前怎樣,不太清楚,不過那時候人們確實靠它養家餬口,發生爭鬥或是戰爭打擂,均是以性命相搏,且沒有規則限制,天長日久,所以可能有些武術家非常厲害,因為他們是真正實戰而剩下來的倖存者,而今天所謂的武術家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只是靠傳承下來的套路練習了表相,抗擊打能力和打擊他人能力及反應意識等差得太遠,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吹個牛啥的還行,不過比我肯定是強多了,因為我壓根就不會這些!

公平而論,過去的武術是殺人技,不是現在的套路表演,講究一招置敵於死地,專門幹的就是掏檔插眼擊腰這些陰損手段,和西方流行的現代搏擊完全是兩個路數,猶如關公戰秦瓊,拿在一起對比不公平。

楊露禪放到現在的搏擊場上,贏得機會真的不大,帶上拳擊套太極有些招數怎麼用,再者楊露禪這樣的人有些招數都是本能反應,到了搏擊場上,估計會被因犯規次數太多被罰下。

其實我一直覺得武術是近現代人們的叫法。古代應該是武功。不是一直有「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說法嗎!武修外,套路、身法、抗擊打能力,功修內,力度掌控、發力技巧等等,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才是中國傳武!

楊式太極傳自陳式太極,陳式太極主要招式來自戚繼光的拳經。沒有人會懷疑戚家軍是否能實戰,但軍隊打仗不是主要靠武術,現代體育項目大都來自戰場。如果把各路高手放在一個特定區域自由發揮,最後活著出來的也可能是一個長跑運動員。比武本身就是限制發揮,殺過人和沒殺過人也不一樣,沒經過實戰的搏擊運動員上戰場,也許會被普通士兵秒殺。現代搏擊也是體育項目,他也不是實戰。

以前我對傳武是深信不疑的,看過這些太極大師的表演我是深疑不信了,拿規則說事也只不過強拉遮羞布而已,不要動不動說出手就傷人,非殘即死,如果是這樣這功夫怎麼傳承的?徒弟都給打死了,師兄弟之間怎麼交流?各派之間怎麼比試?如果能做到點到為止,那現代搏擊的規則就不是障礙,所以,別在裝睡了,傳武,強身健體,打普通人應該沒問題,對陣專業搏擊必輸。中華文明幾千年,功夫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因為所處的年代環境不同了,自然應用也會發生改變,在古代,行走江湖押鏢走馬,是要刀劍旁身,拳腳功夫自然少不了,而且都會學些必殺技(所謂的絕招)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格鬥也演變成了競技體育了,你總不能說這個年代了還要跟以前那樣籤個生死狀?拼個你死我活?

中國功夫走到現在更多的是強身健體,或者養生。從競技的角度出發是很難有出路的,如果那些所謂的大師不能認清這點,不是挑戰就是袁芳式的耍把戲,那就真的玷汙了中華文化。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學瑜伽卻沒幾個學太極?我不敢認同太極能實戰,但站在養生一說,應該不輸瑜伽吧?為什麼現在那多人學瑜伽,跆拳道什麼的,怎麼滿滿的太極就變成笑話了?我不說,大部分人應該都清楚。李連杰拍的精武門,跟山越船夫比武的那段話說得夠明白了,學武的目的是為了開發激勵人的生理極限。

何謂殺掉?如果雙方都拿著槍,誰都可能會被殺掉。如果雙方都拿著刀,那就看大家對刀的掌握程度有多大。如果大家都赤手空拳,大概率還是楊露禪掛掉。別扯什麼殺人技,專業運動員訓練出來的躲閃率,絕對讓楊摸不著對方毛髮,相反一記重拳就能讓楊倒地。

楊露禪董海川豈是你見過的雷雷,馬保國之流,人家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威名!楊董盛名之時,只有形意郭雲深與二名齊名,哪有今天遍地的「大師」! 以上三人若與現在的搏擊手較量,不用護具,便可秒殺任意搏擊手! 那是生死相搏歷練出來的高手,和以競技比賽出來的高手,強得太多了。

有些人電影看多了,藐視古人,其實是不懂古人,或許以為電影裡的就是古人,這是大錯覺。 請你們記住,以上三位的武藝,是以殺人技為基礎,經過實戰打磨出的力量,技術,精神三位合一的高手,不近聲色,日夕練功,豈是現在的運動員可以相比的? 別把自由搏擊看高了,妄自菲薄,是崇洋媚外的另一種形式!古人的自由搏擊比現在規則還寬泛!實戰性更強,當然受傷的機率更大! 你可以問問老人以前「鏢不喊滄」是怎麼回事,以你的短視,如果過老滄州,恐怕你的躺著回家! 你信不信?

古代冷兵器,古人練武很刻苦,那有現代練理那麼簡單。練的都是殺人技,和擂臺進究規則不一樣,如果講規則,可能董海川和楊露嬋不一定打得贏現代搏擊,但生死決鬥可能楊董勝算大。

相關焦點

  • 和式太極傳人稱太極拳能實戰,楊露禪號稱楊無敵!雷雷回應被嘲笑
    北京時間5月30日,和式太極拳嫡宗傳承人和有祿對馬保國事件作出了評價,他說道我有三個看法:1.傳統太極拳是能實戰的,像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號稱楊無敵,經歷過不少的打鬥;2.現在有些太極大師不能打,是因為這種訓練方法不對,或者是對太極拳有誤解,都是在說招,都是在說拳沒有真正的練,要想太極拳能真正的實戰需要正確的訓練方法
  • 河北邯鄲的楊氏太極拳和河南焦作的陳氏太極拳有內在聯繫
    楊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重要流派,創始人是楊露禪。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太極拳,大多是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此圖是位於河北邯鄲永年縣廣平府鎮的楊露禪故居楊氏太極拳以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為基礎演化而來。
  • 太極拳是怎麼在民間普及推廣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清晨的公園裡,經常見到一些老人家在比劃著太極拳,動作行雲流水,飄逸自如,太極拳不僅可以舒筋正骨,還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太極拳作為中華古武術的一種,拳種歸類為內家拳。不得不說,太極拳來源於道家武術,是武當創始人張三丰,在道家理論基礎上所創的內家拳技,是道家養生健體和防身技擊的一種實踐體現,只是那時候還不叫「太極拳」。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現多指太極拳。先說一下最初的太極拳:從讓太極拳名揚天下的楊露禪(1799年—1872年)說起:由於他每次在擂臺上與人比武者較量,出手即見紅,一響必成功,遂被譽為打遍京城"楊無敵"。並在一次比武前對他所練的「綿拳」這樣描述:「我的綿拳不是用來打人的,但打起來要勝於鐵拳,除了鋼鐵外,凡是父母生的、血肉之體都能打。」
  • 傳統楊氏太極拳培訓基地(中國西南區)掛牌開業
    這標誌著正脈傳承的傳統楊氏太極拳國內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加速,也意味著第五代嫡傳楊氏太極拳開始在國內開枝散葉,廣泛傳承與發展。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宗師的曾孫、國家武術九段、中國武林百傑、92歲高齡的楊振鐸宗師親臨現場,與中國武協秘書長、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康戈武教授,世界太極拳網總編餘功保,雲南省武協副主席沙俊傑,以及我國武術界眾多知名人士共襄盛舉,見證了這個備受矚目的歷史時刻。
  • 怎麼爺爺楊露禪的太極拳能打,孫子楊澄浦的太極拳就不能打了呢?
    但學太極拳者多如牛毛,能實戰者少如鳳角。原因到底為何呢?太極拳不能實戰的一大原因,當然是職業武術家的消失。現在已經是科學昌明,熱兵器比比皆是的時代,任你武功登天,也只是一槍了之,所以太極拳的實戰功能已被大大弱化,只能轉向養生等其他功能。當然,太極拳之所以不能實戰的另一個原因,我們也不能忽視。那就是,我們現在幾乎全都練錯了。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2019年收徒
    在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先生的通州拳館,一場太極拳薪火相傳的收徒儀式正在隆重舉行。收徒儀式由李希江先生的入室弟子安洪山律師主持。本次拜師的太極拳弟子共11名,分別是葛貴堂、閔俊、孫東傑、範丹等人,他們都經過了李希江先生的縝密考察和嚴格篩選。
  • 八卦掌董海川對戰太極拳楊露禪打成平手?楊徒弟:照顧對方面子!
    董海川和楊露禪都是清末著名的十大武師之一,二人的身世經歷都頗具傳奇色彩,二人也曾經互相切磋過武藝,在介紹這場傳奇大戰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董海川和楊露禪兩位武林宗師的身世生平。楊露禪在與董海川比武后感嘆:我與董先生比武只能比個平手,勝董海川很難。董海川和楊露禪這場切磋一時之間成就了兩大門派,那麼這位楊露禪到底是何許人也呢?
  • 雷公太極:我祖師爺楊露禪就是個河北農民,根本不是「楊無敵」
    楊露禪楊露禪,是電視劇《太極宗師》主角楊昱乾的原型。實際上,歷史上的楊露禪,其在武林中的地位和功夫比電視劇中的還要厲害。他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活躍在200年前的傳武界,在武林中享有「楊無敵」的美譽。武功能達到虛合道境界的,只有太極宗師楊露禪、八卦掌祖師董海川和形意拳創始人李洛能三人能達到。
  • 楊氏太極拳初學者應該選讀的書籍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太極拳呢,1931年版的《太極拳使用法》中這樣寫道:「太極分文武,太極能養身,不能打的敵,文功也;能打人,不會養身,武功也。能教人養身,又能對敵,修養使用兼全,為文武完全太極。」所以,對於太極拳書籍的選擇,首先要看著述者的太極拳功夫。作者的練習太極的層次,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優劣。楊氏太極拳第一、二代先輩都沒有出書立作,到了第三代才有【許禹生】先生寫的《太極拳勢圖解》,此系第一本楊氏太極拳著作。也是民國以來第一本太極拳專著。至於楊氏太極拳第四代的早期傳人,出書的僅有前輩陳微明、黃文叔、董英傑、吳志青、鄭曼青等數人。
  • 話說太極拳|從廣府太和堂到楊露禪傳藝……(連載)
    豫覃懷太和堂每年臘月二十舉行宴會,宴請夥計和當地名人,正月十六舉行拜祖,祝願一年平安興旺,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習俗蘊涵。 「豫覃懷太和堂」不但在醫藥界赫赫有名,在太極拳界也久負盛名,而且和楊式太極拳有著極深的淵源,可以說「豫覃懷太和堂」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產生和發展的主要起因和契合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楊露禪 楊露禪(1799年—1872年),直隸省廣平府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陳式老架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動作,如跳躍、跌叉、震腳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縮小動作。把拳術中激烈的練法改成了柔和的練法,把快速的改成了緩慢的,把著力的改成了輕靈的,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盡乎完美地踐行了王宗嶽太極拳理論。
  • 馬保國打起拳來像蛤蟆,他學過太極拳嗎?一龍是中國武術代表嗎?
    馬保國到底學過沒學過太極拳,我想肯定學過,而且水平也有,只是越來越注重外在的東西,忽視了內在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把大師變成演員了。我們知道太極拳是一種運用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內家拳術。這種太極拳能否可以實戰,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現代能夠具備這種實戰的人少之又少。
  • 一個正宗的太極拳大師能打過一個散打頂級高手嗎?為什麼?
    比如王戰海、王佔軍兄弟,比如陳小旺大師和太極女俠閆芳等。即使是名聲掃地的馬保國大師都曾經打贏過歐洲的搏擊冠軍。陳小旺是陳氏太極拳的傳人,也是目前陳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曾經擔任過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主席以及河南省武術協會主席;也是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更是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會長,還掛名了中國伍福精英會名譽會長。
  • 太極拳創始人是張三丰還是陳王廷?
    洪金寶版張三丰還有人說陳式太極拳一開始根本不叫太極拳,當時楊露禪是陳家溝學拳,這門功夫叫綿拳,因為練習時和與人切磋之時如手捧太極綿綿不絕, 深諳太極之理,後來才叫太極拳,所以,太極拳之名晚於張三丰,更不可能是張三丰所創,這種說法不打臉嗎?
  • 中國武術史上有名的「偷師事件」,就是在這裡發生:太極拳發源地
    如果存在,那麼它在哪裡?直到2020年末,直到中國「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我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太極宗師》是有一段真實的歷史背景,吳京主演的楊昱乾並非虛構人物,具有傳奇色彩的「陳家堡」也非是編劇構造。楊昱乾的原型就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陳家堡」就今河南焦作陳家溝,楊露禪看拳偷學的地方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 楊露禪18年三上陳家溝 為什麼第三次才學成?恆心化成楊無敵
    師兄弟們在老師指導下,習練陳氏太極推手近日,太極拳申報世遺順利通過,阿牛哥也在九十年代開始學練陳氏太極,陳氏太極拳有一路和二路炮錘,快慢相間,連綿不絕,防身兼養生,自己深愛此拳,常練不輟,十餘年不敢放棄。同時,愛此拳自然也對其發展歷程有個一些關注和研究。
  • 一個太極拳世外高人談:烏煙瘴氣的太極拳!
    事實上,楊露禪的兒子就曾因為拳學訓練的艱苦而離家。拳術如果用於健身,慢、松是沒問題的,但用於技擊則根本不行。現代的運動生理學早已證明了這點。但現在很多傳授太極拳的人和太極拳學者聲稱,太極拳是「以慢制快」,這真是奇了怪了。實戰技擊向來是「以快制慢」,而且有「千破萬破,唯快不破」的經驗總結,怎麼到了太極拳就不成立了呢?太極拳還是武術嗎?太極拳還能用來技擊嗎?
  • 楊式太極拳的傳承和創新
    他後又師從陳清平學藝,從此壹志於拳藝的研究和理論總結,日後被武氏(郝式)、孫氏等太極拳界,尊奉為開派立宗的一代宗師。武氏的老二武汝清,1840年考中進士,去刑部做了京官,以剛正清廉名滿京城。他赴京城為官期間,將楊露禪舉薦到京城授拳。由此,原本局限於鄉野村落,呈一拳一腳之能的拳技,開始登臨大雅之堂,由此,這套拳,被冠以「太極拳」之名,登上了歷史舞臺。楊福魁,遂以「楊無敵」的雅號風靡京城。
  • 雷公太極的楊氏太極傳承竟是假的!李雅軒宗師女兒否定林墨根一系
    而「雷公太極」的雷雷,其自詡是楊氏太極拳嫡傳,其言傳承關係是」楊露禪-楊健侯-楊澄浦-李雅軒-林墨根-王建業-羅宇-雷公太極,自言傳承關係明確,乃是楊露禪一脈嫡系的第八代傳人,屬李雅軒支派嫡系的第五代傳人。不過,「武林無信史」,太極雷雷這個「雷公太極」門派,真的是楊氏太極拳嫡系傳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