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伏天的到來,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和中藥劑科經過合理配伍,推出「開竅、祛暑、避穢」三種中藥香囊。該院中藥劑科主管藥師王曉東詳細介紹了這三種中藥香囊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並提醒公眾香囊僅限佩戴使用,不可口服。
中藥香囊
開竅香囊:
成分:佩蘭,紫蘇葉,薄荷,白豆蔻,石菖蒲,檀香,川芎。
功效:開竅醒神。此方多以開竅醒神,芳香健脾,行氣寬中等藥物組成。方中一味菖蒲,《本草綱目》說它「益智寬胸,祛溼解毒,可以使人耳聰目明。」在古代,文人們案頭常常種植菖蒲。秉燭夜讀的時候,菖蒲為他們起到收煙護目的功效。折一段葉子聞聞香氣,有提神醒腦的作用。菖蒲可以怡情,可以養性,是文人書齋中祭奉至聖先師孔子的必備之物。本方適用於有大量案頭工作的人群。
使用方法:放置於案頭,或者懸掛於胸前、床邊、車內,不時聞之。
祛暑香囊:
成分:廣藿香,砂仁,蒼朮,丁香,肉豆蔻,香薷,肉桂,小茴香。
功效: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著名的祛暑中藥「藿香正氣」當中的「藿香」就是本方的第一味藥物「廣藿香」。廣藿香藥用最早見於《名醫別錄》,載於沉香條下:「治霍亂、心痛」。現代應用中,廣藿香油對腦卒中後遺症流涎、便秘、急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的治療,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本方適合長期工作於戶外或暑溼高溫等環境的人群,對暑溼導致的食欲不振有一定的作用。
使用方法:懸掛於胸前,床邊或車內,不時聞之。
避穢香囊:
成分:蒼朮,細辛,川芎,廣藿香,紫蘇葉,薄荷,金銀花,佩蘭,白芷,藁本,生艾葉,檀香,降香,砂仁。
功效:芳香避穢,燥溼健脾,化溼和中。夏秋季節,環境溫度高、溼度大,一些有機物也容易腐敗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這些都容易引起頭痛頭脹、肌熱有汗、心煩噁心等症狀,統稱為穢。本方組成藥物的芳香成分一來能夠遮掩難聞的臭穢,二來能夠起到化溼和中止嘔的作用,適合於長期暴露於人流密集的環境或有異味的環境中,如地鐵公交、公共廁所、垃圾站、有久病臥床患者的房間等。
使用方法:懸掛於胸前,床邊或車內,不時聞之。
感興趣的公眾如購買香囊,需提前預約掛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的號,目前僅醫院西城院區可開具香囊。王曉東提醒大家,使用香囊時一定要注意避光、陰涼保存,為保證藥效,佩戴的香囊建議每三天更換一個。香囊的內容物很像茶葉包,儲存不當容易弄混,應妥善保存,放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香囊僅限佩戴使用,不可口服;由於有大量揮髮油成分,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不適用於孕婦。另外,對組方當中的藥物過敏的人群也應當慎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歡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