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報——中國輪胎行業大影響者!
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零件,輪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支撐著汽車的全部重量,而且承受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力的作用。
不僅如此,好的輪胎還要帶來良好的抓地性、儘可能低的噪音、出色的排水性,以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坐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這也使得車主在挑選輪胎時,需要考量諸多的輪胎參數。
最近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問到:「為什麼新輪胎在出廠後,要放一段時間才能使用?」
就像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物品一樣,輪胎也標有生產日期,這就使得車主自然聯想到輪胎也有「保鮮期」,肯定是「越新鮮越好」。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輪胎的製造過程。
輪胎的製造過程
市面上常見的轎車,大都採用子午線輪胎,它因輪胎的內部帘布編織排列方向與胎面中心線成90°,形似地球儀上的子午線而得名。
子午線輪胎的主要成分除了橡膠,還會加入鋼絲、炭黑、硫化物等大量的化學物質,這樣做可以提升或改善輪胎的性能。
硫化之前,輪胎內部的結構為線型高分子,是具有粘彈性的可塑性橡膠,很容易變形且強度低,使用價值不高;而通過硫化後,使得線型高分子發生交聯反應,生成網絡狀的高分子材料,變成了更具價值的高彈性橡膠。
出廠多久的輪胎才適合買?
剛製成的輪胎橡膠分子和相關化學成分並不穩定,經過一段時間讓這些化學物品沉澱和釋放後,才是安裝使用的最佳時候。霹靂輪胎同業公會會長陳孫衛也曾表示,新生產的輪胎其實需要囤積8-12個月,才進入穩定期。很多消費者卻對此一知半解,一味追求「新鮮」的輪胎,改變了輪胎業的正常操作。所以說,輪胎並不是越新鮮越好!
不同廠家的輪胎,製作配方和生產工藝不盡相同,所以並沒有嚴格的通用標準。且不少從外國進口的輪胎,從出產至運抵目的地,就要耗時2至6個月。
進入穩定期的輪胎,不僅耐磨性有了極大地提升,同時使用壽命等指標也處在極佳狀態。再結合輪胎廠商建議的使用期限,出廠6~12個月的輪胎,日期都是極好的。
輪胎消費觀念需改變
消費者在一味追求最「新鮮」的輪胎時,也對輪胎門店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原本庫存應該是先進先出,現在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變成了後進先出,那先進的輪胎就會越存越久。
最終,存放太久的輪胎要不就是積壓在門店降價售出,要不就是返到輪胎廠回爐重造。
羊毛終究要出在羊身上,給門店和廠家造成的成本壓力,終將會以別的形式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一個小小的錯誤觀念,帶來的蝴蝶效應可不小!
什麼時候換輪胎?
達到輪胎使用年限
輪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膠,橡膠長時間使用或者放置就會老化。通常情況下,輪胎通常的使用年限在5年左右。關於輪胎的使用年限,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該從輪胎生產時間開始計算,而不能按輪胎裝到車上的時間來計算。輪胎的生產時間很容易查到,從輪胎側壁很容易就能找到類似下圖中的四位數字,其中的前兩位代表輪胎的生產周期,後兩位代表生產年份。圖中的1514就代表該輪胎的生產時間為2014年的第15周。
達到輪胎磨損極限
磨損嚴重的輪胎會造成輪胎抓地力有很大的下降,繼續使用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輪胎的胎紋溝槽底部有極限磨損標記,如果磨損到臨近標記,那就必須更換輪胎。輪胎磨損標記也很容易找到,下圖中輪胎溝槽底部的凸起,就是輪胎的磨損標記。
輪胎鼓包變形
車輛行駛時,如果輪胎撞擊坑洞或者其他的障礙物,會使得輪胎在障礙物與輪輞凸緣之間出現嚴重的變形,導致輪胎產生鼓包。這正是對輪胎可能出現爆胎的預警。一旦輪胎出現鼓包變形,說明輪胎內部的金屬線已經斷裂,如果不及時更換,胎面上凸出來的區域極有可能引發突然的爆裂,特別是高速行車時極易發生爆胎。
有用就擴散
有用就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