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們在一起丨「謝謝你,我的孩子」

2020-12-1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父母必讀 ,作者貼心專業的

父母必讀

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關於高質量陪伴,是否也感覺到無從下手?……歡迎您通過文末留言或公眾號回覆說出您的困擾,我們將不定期整理這些問題,邀請專家為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成長不是在身上長出什麼新的東西,而是要勇於先把自己打碎,再重塑起來。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才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為人父母,我們需要自我成長。但是我們的成長,不是要變成更好的父母,而是要變成更好的自己。甚至在成長中,我們需要重新認知自己,重新認識孩子。

這需要我們勇於打碎自己,打碎那些頑固的認知,或者是曾經對自己的不接納,比如我們以為必須要成為孩子的引領者,也許孩子才是我們的導師;比如我們以為必須要教孩子很多東西,其實孩子可能教會我們的更多……

01

孩子告訴我們更多哲理

成為父母,我們首先面對的就是一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餓了就吃,吃飽了就睡的嬰兒。

如果你善於打碎自己,你會發現,他簡直就是你的精神導師。只要你有一分他那種活在當下的從容淡定,就會減少很多焦慮,更去享受時間停留的每一分、每一秒。

孩子漸漸長大,如果你善於先打碎自己,不急著去教導他,你會發現他身上的那種寬容、善意和智慧,包括他天生的那種向上的狀態都特別能感染你。

他好奇、樂於探索,他也簡單、直白,直抒胸臆,正是所謂童言無忌。難道我們不該如此積極努力地去面對生活嗎?

孩子對待自己所愛的人,情感是熾烈而且毫無猜忌的,而且,他善於原諒。

可能每個媽媽都經歷過被孩子原諒的時候,體驗過他的那種原諒是那麼真誠。用孩子的情感衡量一下我們對所愛之人的情感,就會發現我們的愛已經變得要求太多,純度太低了。

02

孩子督促我們成長

父母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不能偷懶,不能走捷徑,更不能辭職,也不能跳槽。

無論這個「職場」多麼難,環境多不好,這項工作有多難啃,必須硬撐。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必須成長,必須提高「職業技能」,才能稍感得心應手。

然而,剛剛感覺有一點輕鬆,新的難題就會再次出現。於是就要再努力學習,思考,解決難題,應對局面……

在這樣一點點地「技能」提升中,我們還學會了很多別的東西,比如選擇力、判斷力、溝通力,學會了平衡、取捨、靈活……

這不僅是我們引導孩子成長,分明也是他引導我們成長。有的父母在孩子的一路「督促」下,不僅成為成功的父母,還成了成功的母嬰行業的專家、創業者。

是孩子讓我們發現了新的自己,發現了自己的潛能。

03

孩子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所有父母自己在成長中都是帶著不足和缺憾的,在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當於自己重新長了一遍。

藉由孩子的成長,如果善於打碎自己,我們就會看到我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過什麼問題,察覺到這些問題對自己現在還有哪些持續的影響,對未來還有哪些影響,就像是在照鏡子,照見了自己臉上的斑斑點點。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調試甚至治療,來修復自己成長中的那些缺憾,讓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讓自己的那些心結得以打開和釋放。

所以,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過的那句話一樣: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心理治療師。是孩子在治癒我們,幫我們成長。

希望我們享受每一次被打碎和重塑的過程,享受從焦慮、居高臨下,變成對孩子有敬畏之心、重新擁抱自己成長的我們。

來 源

養育科學研究院

原標題:《陪伴,我們在一起丨「謝謝你,我的孩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高效能孩子的7個習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給孩子的「特殊作業」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父愛的三種境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父母必讀育兒路上,與你同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詩歌丨今生,我願是你的陪伴
    詩歌丨今生,我願是你的陪伴 2020-12-05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告別母校作文:謝謝你,陪伴我
    我的眼前浮現出剛入校園時的場景,那時懵懂無知的我驚喜地打量著校園的風景,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又是那麼新鮮,我充滿期待。如白駒過隙,時光荏苒,轉眼五年過去,我由一名稚氣未脫的孩童長成獨立自信的少女,是母校培育了我,陪伴我成長。謝謝你陪伴我,我的母校。步入校園,映人眼帘的便是教學樓。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關於近視,這些知識要了解~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北京8歲女孩比賽中摔倒,卻獲500萬點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超人」,謝謝你一路的陪伴,我愛你!
    那份愛悄無聲息的陪伴著我們長大,等我們終於到了有些困難需要靠自己去解決的時候,才恍然明白爸爸曾經給我們的愛到底有多偉大。我們曾在爸爸那裡索取過太多,也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幻想。小的時候那個無所不能的爸爸像個超人一樣陪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在成長的路上總期望爸爸會知道的更多,總幻想爸爸能幫我們解決更多的難題。
  • 教子有方 | 謝謝你,願做我的孩子
    ——兒童教育家 蒙臺梭利父母這個職業,是不需要考試的,只要你願意,就能輕鬆獲取資格,可是,做父母,是否每個人都能勝任呢?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養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孩子如同天使,能為我們療傷,哪怕他們不乖,愛發脾氣,但他們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自身的缺陷,而你是否願意改變呢?
  • 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伊能靜乘風破浪首秀後髮長文表白兒子哈利,其實,我們都欠孩子一句「謝謝」。近日,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後,僅僅用了9個小時,節目播放量破1.5億。節目中以少女自稱的伊能靜瞬間吸引了網友們的注意。52歲的伊能靜,有兩個孩子,但卻活出了30歲的模樣,讓一眾網友羨慕不已。在節目SOLO環節,溫柔的演繹了一首《你說要我愛你》,驚豔了所有觀眾。
  • 親愛的寶貝,謝謝你選擇做我的孩子
    所以,我並不知道孕吐吐出膽汁般的抽搐是如此苦;也不曾體會吃壞肚子拉到脫水是那般虛;更不會感受到臨近難產時側切過後又發炎是那樣的疼;也不會理解到初帶孩子熬夜是這樣的煎熬;可是,我在變強。因為,有了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怕你吸收不好營養,我不敢不吃。
  • 巾幗在線|吳鳳英:我希望所有孩子都有媽媽陪伴
    當我們有機會出去的時候,反思我們的民族文化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的民族文化非常美,也很值得去傳承,就越來越喜歡。現在孩子越來越願意學,然後留守婦女也很願意學,一起來唱歌,一起來教孩子。之前是我一個人,現在我們有一個婦女團隊一起來做這樣的事情。多次去央視之後,大家的自信心更強一些,之前是沒自信的,覺得我們不夠好,現在覺得雖然我們在農村,雖然我們是少數民族,但是我們很美,我們很好,外面的人也更知道我們。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連央視都打call的「甜野男孩」丁真,在全國人民...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
  • 謝謝你,愛我
    TA,說一聲謝謝嗎?我們邀請了幾位感恩者,把他們的故事拍成了短片。每一句「謝謝」裡都有故事藏著你在某一刻的熱淚盈眶藏著你對某人的心存感激藏著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藏著這個世界的柔軟如果說遠嫁是為了追求幸福的話,那唯一的遺憾是少了太多的陪伴,對不起媽媽,我愛您。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天冷怎麼玩?冬季室內小遊戲,孩子愛玩樂趣多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寫給寶寶的信:謝謝你選擇我們做你的爸爸媽媽
    Nov. 2019 寶貝 感謝你的出現 感謝你的笑臉 感謝你張口叫的爸爸媽媽 謝謝你選擇我們做你的爸爸媽媽
  • 【美文欣賞】周杰倫,謝謝你,陪伴我們走完青春!
    我和閨蜜們手拉著手一起跟著提詞器唱每一首旋律熟悉的歌,那一年,我們都是30歲,跟臺上的周杰倫一樣大,當唱到「就算放開,但能不能別沒收我的愛,當作我最後才明白」,我們幾個的臉上已經稀裡譁啦流滿了淚水。他說:現在自己唱起來,總會覺得對那些唱我寫的歌的人很殘忍。就是這些陪伴我們成長並老去、戀愛又失戀的男人們,他們把愛情寫得神魂顛倒或舉重若輕,在你心裡嗡嗡作響,又不停放冷槍。
  • 母親節丨媽媽,我愛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母親節丨媽媽,我愛你!孩子高了胖了,婆婆卻瘦了。母親節來了,正在值守的張平想對婆婆說:「媽媽,您辛苦了,能做您的兒媳婦兒我覺得特別幸福!有您在家,我們才能安心工作。謝謝您,祝您母親節快樂!」空空 民警郭靜值備勤85天,丈夫也要下鄉抗「疫」,一家老小只能託付給母親。
  • 「即使他們看不到,我們也站在這裡陪伴、祝福他們!」孩子,加油...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讓我們把鏡頭轉向考場外的人群,看一看正在為孩子祝福與守候的這群人吧。01孩子,加油!我們在這兒等你幫你把書包背好,再給你理理頭髮,看著你帶好東西,幫你系好拉鏈。高考考場外,父母們仿佛變成了12年前第一次送孩子上學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