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首都教育 ,作者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首都教育
北京市教委官方帳號,發布首都教育權威資訊,解讀教育政策,提供教育信息服務。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問題徵集】我家的陪伴困惑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很多困惑?關於高質量陪伴,是否也感覺到無從下手?……歡迎您通過文末留言或公眾號回覆說出您的困擾,我們將不定期整理這些問題,邀請專家為各位家長解疑答惑。
近期,教育部對9省份14532人的調研顯示:
與2019年底相比,近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
其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5.2%;
初中生近視率增加了8.2%;
高中生近視率增加了3.8%。
近視的人那麼多,但真正能夠正確認識近視的人卻佔少數……
學齡兒童究竟多長時間做一次視力檢查比較合適?
戴眼鏡會加深孩子近視的度數嗎?
按摩、針灸等能夠使近視治癒嗎?
散瞳驗光會對孩子的眼睛產生不利影響嗎?
……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餘繼鋒主任,看醫生怎麼說!
誤區一
戴眼鏡會加深孩子近視的度數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視頻中餘主任提到,很多家長覺得戴眼鏡會加重孩子近視的度數,所以拒絕給孩子戴眼鏡。
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不戴眼鏡危害會更大!
因為對於一個近視的孩子來講,不及時戴上眼鏡的話,相當於讓眼睛始終處於一種非常疲勞的狀態,這反而會讓眼睛近視的度數加深。
實際上,近視是眼軸延長的結果,並不是戴眼鏡導致的。
導致近視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在餘主任看來,不衛生的用眼習慣、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或者說戶外運動比較少等,都會使近視加深得更快。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我們也要注意,就是在配眼鏡時,有些家長會要求將眼鏡度數配低,認為這樣可以控制近視增長。
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
這不僅會使近視度數加深,還會給眼睛帶來額外負擔,可能造成隱斜或者斜視。
對此,餘主任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適度數的眼鏡。因為只有合適度數的眼鏡才能保證視物清晰,才能幫助孩子改善視力,提高視覺狀態,從而達到控制近視度數過快增長的目的。
誤區二
散瞳驗光對孩子的眼睛有害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對於學齡的孩子來講,餘主任建議大家半年就做一次視力檢查,必要的時候需做散瞳驗光。
但有些家長非常排斥且拒絕給孩子做散瞳驗光,認為散瞳驗光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事實上,正常劑量的睫狀肌麻痺劑很少產生其他副作用。
比如像慢速散瞳的阿託品散瞳,散瞳後,孩子因瞳孔擴開,可能會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比較怕光,或看近處有困難,這些均屬正常現象,家長無需擔憂。
只需要在散瞳後避免強光照射,不要近距離用眼即可。
其實在餘主任看來,散瞳驗光是一個很好的診斷性治療方法。
因為孩子的眼睛調節能力很強,所以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不散瞳直接配鏡,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近視度數過高,得到錯誤的驗光結果。
散瞳驗光不僅能幫助我們辨別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在很大程度上,它還能幫助我們治療視疲勞,或者說恢復因視疲勞而產生的假性近視。
誤區三
「近視」是可以治好的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近視可以治療嗎?
不可以!
一旦近視,目前還沒有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視頻中餘主任提到,市面上許多不正規的視力機構,利用家長不想讓孩子戴眼鏡的心理,開展各種近視治療,如針灸、按摩、視力訓練、理療等,告訴家長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孩子的視力。
但事實上,近視是一種不可逆性的疾病,95%以上是因為眼軸增長引起的。
很多訓練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教會孩子識別物體的能力,而並不能真正改變或緩解孩子的眼軸長度或屈光度數,反而還可能會加重孩子近視的發展,甚至引起眼底病變。
同樣,近視雷射手術或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也不能治療近視。
近視雷射手術只是改變了角膜的屈光力,從而達到不戴眼鏡的目的。
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相當於在眼睛裡面做了一副鏡片,但並不能改變眼軸的長度和眼底的狀態。
那麼這時候雖然我們摘掉了眼鏡,但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任由近視度數持續發展,還有可能再次戴上眼鏡。畢竟,它們只是把眼鏡做到了眼睛上,而不是真正治癒了近視。
想要有效控制近視的發展,餘主任建議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 養成良好坐姿和用眼習慣,牢記一尺一拳一寸。
☉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小學生每30~40分鐘就要讓眼睛適當休息,初中生40~60分鐘讓眼睛適當休息。
☉ 增加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保證至少40分鐘以上的戶外活動。
這些都是非常有助於幫助孩子控制近視的方法。
來 源
首都教育
原標題:《陪伴,我們在一起丨關於近視,這些知識要了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