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進唱片:成都「黑膠」玩家入門,不妨從這個空間開始

2020-12-16 騰訊網

你對「黑膠」有什麼誤解?

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不同表達自我的方式,對於「80後」老陳和老賣來說,這種方式就是搖滾。當然,他們並不玩搖滾,只是熱愛這種音樂形式,愛聽。

如今,他們合夥開了一家黑膠唱片店。從熱愛搖滾到開黑膠唱片店,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單憑著一腔熱血能成事兒嗎?

別又是一群被搖滾「耽誤」的年輕人吧?

搖滾是初戀

「大概是在初中的時候迷上了搖滾。」老陳吸了一口電子菸,一股藍莓味的甜香撲面而來。

老陳和老賣都是新疆克拉瑪依人,上學期間沒別的愛好,就喜歡聽搖滾。自從老陳第一次通過磁帶感受到搖滾的魅力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如同每個男孩的初戀一般,整日魂牽夢繞。

「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的新疆物質匱乏,大家希望找尋精神世界的滿足,」老賣吸了一口電子菸說,「後來我經歷了『高考移民』來到成都,發現當時成都聽搖滾的人很少,在班裡能夠互相交流音樂的人也比不上在新疆那麼多。」甜甜的煙霧又再一次席捲我的鼻腔。

●不快進唱片店內。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畢業後,他們也都進入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很穩定。我確實也想不通為啥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開了一家唱片店,還是黑膠唱片店,可能不只是為了賺錢,一定是有什麼事想不開。

「沒那麼複雜,真就因為喜歡」,老陳坐在吧檯前脫口而出,「其實一開始沒想到要賣黑膠唱片,直到我前幾年在朋友那裡第一次聽到了黑膠版本的搖滾音樂時,剎那間,感覺一切塵埃落定,我一定要開一家黑膠唱片店。」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所以你們現在應該都是高端玩家了吧?感覺搞這個挺費錢的。」我問。

「害,我們一直都是初級玩家。喜歡的東西哪有什麼高低端之說。」

為什麼是黑膠?

其實關於音樂的鑑賞向來都是一件挺玄學的事兒,有的人把精力花在耳機、音響上,這些設備從幾千到上萬的也有,很多時候單單一根音頻線的價格都得四位數。這個「燒」也不是人人都能發的。

再加上這個世界「木耳」(聽不出音質好壞)那麼多,很多時候自己花上萬塊買來的設備音質聽上去和一千多的airpods差不多,然後麻痺自己「嗯,高頻亮,中頻穩,低頻沉,這錢花的太值了。」

這就是如今很多音響發燒友的現狀,他們並不是真的喜歡,他們只是真的有錢。

至於很多玩黑膠音響的專業人士,他們的玩法又是另一個次元了,這裡暫且不表。

●不快進唱片售賣的唱機都是平價但優質的唱機。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相比於以上這些「發燒友」,老陳和老賣相對冷靜很多,他們並不盲目追求播放設備的附加價值,而是更專注於音樂本身的傳播載體,畢竟是從打口碟時代走過來的年輕人,在那個磁帶稱霸天下的時代,他們很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聲音」。同如今數位音樂不同,那個時候的音樂並不能隨意下載,更不能想聽啥就聽啥。

「我們雖然懷念那個時代,但也一點不迴避如今數位音樂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老陳說。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不可否認的是,數位音樂確實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拉低了聽音樂的門檻。這是大時代的趨勢,不論如何反抗都如同螳臂當車,老陳和老賣自然也都明白這點。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衝擊實體音樂的其實是盜版。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盜版的門檻太低了,早年國人版權意識不強,誰都不願意把更多的錢花在聽音樂上,能聽就不錯了。而且有些盜版唱片做得比正版還好,這就更要命了」,老賣說,「而且,中國的音樂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從磁帶到CD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如今CD也逐漸走向了落寞,倒是黑膠唱片最近幾年有開始向上的態勢。也有越來越多的歌手開始發布黑膠唱片。雖說談不上崛起,但一定是個好兆頭。」

●店內售賣的中古黑膠唱片。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所以你看,黑膠唱片誕生得早,在經歷了好幾代的「音樂革新」後,磁帶、MD、CD這些晚輩前僕後繼,如今它依舊在主流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這算不算一種「死灰復燃」?

黑膠其實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只是暫時被遺忘了而已。

當他們聽黑膠時,聽的是什麼?

說回這家店,這家開在無裡創意園區的中古唱片店並沒有眼花繚亂的招牌和所謂高大上的室內裝修,店內你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唱片、唱片和唱片。同時也會寄售一些衣服與周邊。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2017年,不快進唱片誕生於川音附近的一條小街,那時的店面也沒有現在這樣大,能擺放的唱片也不像現在這樣多。知道的人不多,生意並不好做。

●當時的店面更像是一個溫馨的小家。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好在艱難的時刻咬咬牙堅持過來了,「現在我們基本上保持了收支平衡,算是回本了」,老賣驕傲地說,緊接著又猛吸了一口電子菸。

那個時候他們並不太明確未來發展的路子在哪兒,只是在二手市場上看見喜歡的唱片就買下來收藏在店裡。唱片的音樂風格也從一開始的搖滾逐漸延伸到了各個種類。畢竟是做生意,帶有太多的主觀色彩並不是明智之舉。

往後,他們開始意識到線上與線下雙重宣傳的重要性,於是也參與到了各種線下活動中。

●他們在黑石復古節上的攤位。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他們在由banner store舉辦的一次快閃活動上的攤位。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一來二去,受眾面慢慢被打開,不快進唱片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雖說大多都還是圈內人,但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開店的這兩年多時間,我們驚喜地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黑膠文化。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老陳說,「但如今的盜版也開始侵蝕到黑膠的領域了,希望不要重蹈當年CD的覆轍。」

相關焦點

  • 成都· 復古日記|黑膠唱片,不只是音樂
    年輕人成為了黑膠的主流軍其實原因很簡單,黑膠唱片的收藏性好,音質更立體,現場感和聆聽性更強,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年輕一代,在發現這個寶藏時,必然愛不釋手。同時,收集黑膠唱片也很有趣,樂趣在於「淘」這個過程,當你正好在唱片店「翻箱倒櫃「的淘到一張自己垂涎已久的唱片時那種愉悅的心情,這是你在網上購物時無法體會的。
  • 巫1900:不傷唱片的可攜式黑膠唱機
    如今的市場,黑膠唱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消費類,即通過簡單的交互方式就可以播放黑膠,無須更多複雜的要求,相對應的另外一種則是專業類,專業類的需要玩家對黑膠唱機深入地了解認知,並且設備也比較繁瑣,唱機、唱放、功放、音箱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黑膠播放系統,而且對空間也有一定的要求。
  • 黑膠唱片真的不耐用?我們找了60人聽了聽播放100遍後的黑膠
    在第二期黑膠入門33問中,我們詳細介紹了黑膠唱片的種類和發展簡史。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一張黑膠唱片到底能用多久? 無論如何,一張PVC黑膠唱片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幾乎將長存於這個世界。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內地開始掀起音響熱潮。1995年,老陸大學畢業回到海南工作後,為了買了一套CD音響設備,花光了1萬多元年終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音響雜誌,開始涉足音響器材,自此就是一條「不歸路」。一套完整的黑膠唱機由唱盤、唱臂、唱放(功放)等組成。
  • 炒股不如炒黑膠,幾十塊的唱片才是潛力股
    去年,他們和技術團隊開始對傳統黑膠唱片進行「改良」,縮小尺寸,降低成本,同時外觀設計也更符合年輕人的喜愛——他們放棄了老的思路,向一個新的市場進軍。這個過程並不容易,mini唱機的結構雖然簡單,但品質很難保持穩定,轉速一旦不穩,聲音播放就容易出問題。經過8個月打磨,他們的第一代基本款產品Tinyl LOOP機問世。
  • 推薦新手玩家入手的黑膠唱機:ORVOK手提箱式黑膠唱機體驗評測
    許多人不理解那些為黑膠音樂所痴迷的人,就如同白天不懂夜的黑,這是一種情懷(ZB)亦或者是對原生態的追求。我們知道很多音樂人都喜歡黑膠音樂,尤其喜歡收藏一些黑膠唱機和唱片,這其中不乏部分為了門面但多數還是為追求黑膠音樂的真實和溫暖。在選購黑膠唱機之前筆者也查閱了很多資料,部分玩家認為購買黑膠唱機就要購買4000元以上的,低於這個價格的都是沒有靈魂的。
  • 周杰倫倒時光新推黑膠唱片,出道20年經典之作你買得起嗎?
    套裝臺灣版的價格已經出爐,某寶上也有相關預定連結,整體價格在七千元左右,周董EP曲目將穿插在14張專輯中,不再單獨刻碟發行,合每張專輯約五百元(雙碟),這個價格你還嫌貴?十年前廣州金海印淘新制黑膠的時候,英文專輯250元都算特價呢,而像蔡琴、陳潔麗、老虎魚等發燒唱片貴的上到440元單碟。
  • 暢銷黑膠唱片大多來自黑膠時代的音樂人
    2019年黑膠唱片銷量比2018年上漲14%,高達1880萬張,相較2006年黑膠唱片剛剛開始復興的時候銷量已翻20倍。 根據《尼爾森2019年末音樂報告》,黑膠唱片銷售量在美國佔專輯銷售總量的17%,非常可觀。但是算上流媒體播放和單曲下載,黑膠唱片銷售量就只佔專輯等量音樂消費的2.4%了。
  • 黑膠唱片和磁帶逆襲 英國黑膠唱片銷量創30年新高
    然而並沒有擋住黑膠唱片的升溫勢頭,越來越多的人瘋狂購買黑膠唱片收藏,除了黑膠之外磁帶的漲幅也同樣驚人!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黑膠唱片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佔據了統治地位。磁帶則在20世紀80、90年代銷量達到頂峰,2000年之後開始急劇下滑。
  • 音樂魅力無限大,黑膠唱片是老大
    全機身採用黑色的塗裝,與黑膠唱片散發的音樂氣質巧妙地融為一體,顯得更為優雅大方。無論是將放在房間裡用來聽歌,也可以放在客廳作為裝飾品點綴。另外還配有一個厚實的透明防塵罩,能夠隔離音響揚聲器發出的聲音等外部聲波,從而使聲音更穩定,減少震動和失真。當然如果覺得蓋上防塵罩會影響美觀也可以不使用它。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但黑膠唱片像是頹勢之中的一匹黑馬,帶著新興的商業力量闖進了我們的視線。據Billboard報導,去年12月,美國黑膠唱片銷量第二次創下歷史新高。從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售出了144.5萬張黑膠唱片,這是自1991年Nielsen Music / MRC Data開始統計音樂銷售以來黑膠唱片的最高點。英國2020年的黑膠唱片銷售額達到1億英鎊,是1990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 流媒體大行其道,黑膠卻也在「活蹦亂跳」
    不像動動手指就能聽歌的音樂app,如果你想玩黑膠唱片,首先要進行「硬體投資」: 一臺像樣的黑膠唱片機一般要幾千元,還要配備刷子、唱針等專業設備,更要接受「慢慢來」,因為黑膠唱片必須一首一首按順序聽,不能任意選歌,此外歌聲會有「刺啦」,還有跳針的「風險」——客觀來講,黑膠唱片的使用體驗對年輕人來說,並不友好。
  • 瀟灑發燒走一回,入門黑膠唱機推薦,發燒唱盤搭配
    但是入門黑膠機,我們該怎麼選擇呢?音響屋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幾款入門的黑膠唱機。AT-LP120支持USB輸出,能夠將你收藏的黑膠唱片翻錄成數碼文件,同時,它內置了唱頭放大器,可切換可自由選擇是否使用。同時,AT-LP120還支持33/45/78RPM三種轉速,滿足各種類型的片藏。鐵三角這款AT-LP120黑膠唱機外觀雖然充滿機械感,也沒有足夠時尚潮流的設計,但是它的功能足夠滿足新上手入門黑膠玩家的幾乎所有需求。
  • 這些歌手出黑膠唱片的話,你會買嗎?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復古的音樂載體,承載的已經不單純是音樂本身了,裡頭還蘊藏著生活質感和精神文化。2020年的今天,知道黑膠唱片具體是什麼樣的人不算太多,真實擁有過的更是少之又少了。最近,周杰倫發起了20周年黑膠唱片的紀念套裝,收錄了他之前所有的14張專輯,刻錄成28張黑膠唱片。
  • 東莞這家隱蔽的音像店中,藏著上千張黑膠和CD唱片
    都已經2020年了還有人聽黑膠唱片嗎,這個看似神秘又遙遠的音樂載體還有多少使用者呢,儘管我們已經邁入流媒體時代,但近年來美國黑膠唱片的銷量實則持續增長。從2009年起,全球黑膠唱片業呈日漸復甦態勢,中國國內的黑膠唱片銷售情況也與國際市場遙相呼應。同時,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人口基數,黑膠唱片雖屬小眾「雅玩」,擁躉數量之龐大也不容忽視,逐漸年輕化又拓寬了未來的市場空間。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隨著CD銷量較以往下降了至多47.6%,黑膠唱片銷量反而開始增加,尤其在Record Store Day活動的一周內,就售出了多達80.2萬張黑膠唱片。 上海的Sound Town是一家「複合式」黑膠唱片店,主打聲音的多元體驗,除了黑膠唱片和CD、磁帶,還有售賣耳機、音響、樂器,並提供專業的錄音棚服務。這些各有特色的線下零售店不但為音樂發燒友增加體驗空間,也加速了「黑膠文化」的傳播與普及。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如原本以銷售CD為主的北京酷樂唱片,從2013年開始售賣黑膠唱片,如今店裡的黑膠唱片庫存數以千計,前來試聽及購買黑膠唱片的顧客絡繹不絕。798的萊派黑膠唱片商品數量多,從傳統戲曲到潮流電音,各類風格應有盡有,種類齊全。萊派除了唱片,也販售黑膠播放器,並免費提供唱機修理及唱片清洗服務。
  • 黑膠唱片在美國銷量已經超越CD
    DoNews 9月21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流媒體當道,購買實體唱片的收藏意義已經大於實用性,這也使CD的存在顯得尷尬。因為相比CD,人們似乎更願意入手復古經典的黑膠唱片。據CNN消息,在這個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2020年,流媒體事業營收蒸蒸日上。
  • 你懷念黑膠唱片嗎?那你知道黑膠唱片是怎麼製作的嗎?
    黑膠唱片的誘惑是很少有喜歡音樂的人能夠抵擋的,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都能在這小小的唱片轉盤上面演奏,你只需要設置指針,然後播放唱片,優美的歌聲就會傳到你的耳中。哥倫比亞大學發行了第一張長時間播放的黑膠唱片。這張唱片掀起了一場重大的音樂革命,直到盒式磁帶和的興起,才將其從寶座上推翻。儘管如此,部分頑固的音樂愛好者仍然堅持黑膠唱片的傳統。沒過多久,它復出巡演開始了,要製作一張成功的唱片,你首先需要一首成功的歌曲。樂隊或音樂家會在錄音棚裡錄製他們的傑作,然後將高質量的文件發送給音響工程師。
  • 黑膠入門難?它倆帶你輕鬆入門!寶碟入門唱機配傑士音箱!
    而今天這套入門方案只需要兩個設備就可以完成入門套裝,而且在可玩性和音質上都有所保證,就是寶碟ESSENTIAL III黑膠唱機以及傑士R-51PM。 寶碟ESSENTIAL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