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黑膠」有什麼誤解?
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不同表達自我的方式,對於「80後」老陳和老賣來說,這種方式就是搖滾。當然,他們並不玩搖滾,只是熱愛這種音樂形式,愛聽。
如今,他們合夥開了一家黑膠唱片店。從熱愛搖滾到開黑膠唱片店,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單憑著一腔熱血能成事兒嗎?
別又是一群被搖滾「耽誤」的年輕人吧?
搖滾是初戀
「大概是在初中的時候迷上了搖滾。」老陳吸了一口電子菸,一股藍莓味的甜香撲面而來。
老陳和老賣都是新疆克拉瑪依人,上學期間沒別的愛好,就喜歡聽搖滾。自從老陳第一次通過磁帶感受到搖滾的魅力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如同每個男孩的初戀一般,整日魂牽夢繞。
「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的新疆物質匱乏,大家希望找尋精神世界的滿足,」老賣吸了一口電子菸說,「後來我經歷了『高考移民』來到成都,發現當時成都聽搖滾的人很少,在班裡能夠互相交流音樂的人也比不上在新疆那麼多。」甜甜的煙霧又再一次席捲我的鼻腔。
●不快進唱片店內。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畢業後,他們也都進入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很穩定。我確實也想不通為啥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開了一家唱片店,還是黑膠唱片店,可能不只是為了賺錢,一定是有什麼事想不開。
「沒那麼複雜,真就因為喜歡」,老陳坐在吧檯前脫口而出,「其實一開始沒想到要賣黑膠唱片,直到我前幾年在朋友那裡第一次聽到了黑膠版本的搖滾音樂時,剎那間,感覺一切塵埃落定,我一定要開一家黑膠唱片店。」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所以你們現在應該都是高端玩家了吧?感覺搞這個挺費錢的。」我問。
「害,我們一直都是初級玩家。喜歡的東西哪有什麼高低端之說。」
為什麼是黑膠?
其實關於音樂的鑑賞向來都是一件挺玄學的事兒,有的人把精力花在耳機、音響上,這些設備從幾千到上萬的也有,很多時候單單一根音頻線的價格都得四位數。這個「燒」也不是人人都能發的。
再加上這個世界「木耳」(聽不出音質好壞)那麼多,很多時候自己花上萬塊買來的設備音質聽上去和一千多的airpods差不多,然後麻痺自己「嗯,高頻亮,中頻穩,低頻沉,這錢花的太值了。」
這就是如今很多音響發燒友的現狀,他們並不是真的喜歡,他們只是真的有錢。
至於很多玩黑膠音響的專業人士,他們的玩法又是另一個次元了,這裡暫且不表。
●不快進唱片售賣的唱機都是平價但優質的唱機。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相比於以上這些「發燒友」,老陳和老賣相對冷靜很多,他們並不盲目追求播放設備的附加價值,而是更專注於音樂本身的傳播載體,畢竟是從打口碟時代走過來的年輕人,在那個磁帶稱霸天下的時代,他們很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聲音」。同如今數位音樂不同,那個時候的音樂並不能隨意下載,更不能想聽啥就聽啥。
「我們雖然懷念那個時代,但也一點不迴避如今數位音樂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老陳說。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不可否認的是,數位音樂確實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拉低了聽音樂的門檻。這是大時代的趨勢,不論如何反抗都如同螳臂當車,老陳和老賣自然也都明白這點。因為他們知道,真正衝擊實體音樂的其實是盜版。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盜版的門檻太低了,早年國人版權意識不強,誰都不願意把更多的錢花在聽音樂上,能聽就不錯了。而且有些盜版唱片做得比正版還好,這就更要命了」,老賣說,「而且,中國的音樂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從磁帶到CD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如今CD也逐漸走向了落寞,倒是黑膠唱片最近幾年有開始向上的態勢。也有越來越多的歌手開始發布黑膠唱片。雖說談不上崛起,但一定是個好兆頭。」
●店內售賣的中古黑膠唱片。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所以你看,黑膠唱片誕生得早,在經歷了好幾代的「音樂革新」後,磁帶、MD、CD這些晚輩前僕後繼,如今它依舊在主流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這算不算一種「死灰復燃」?
黑膠其實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只是暫時被遺忘了而已。
當他們聽黑膠時,聽的是什麼?
說回這家店,這家開在無裡創意園區的中古唱片店並沒有眼花繚亂的招牌和所謂高大上的室內裝修,店內你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唱片、唱片和唱片。同時也會寄售一些衣服與周邊。
●攝影:雨婷一築一事
2017年,不快進唱片誕生於川音附近的一條小街,那時的店面也沒有現在這樣大,能擺放的唱片也不像現在這樣多。知道的人不多,生意並不好做。
●當時的店面更像是一個溫馨的小家。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好在艱難的時刻咬咬牙堅持過來了,「現在我們基本上保持了收支平衡,算是回本了」,老賣驕傲地說,緊接著又猛吸了一口電子菸。
那個時候他們並不太明確未來發展的路子在哪兒,只是在二手市場上看見喜歡的唱片就買下來收藏在店裡。唱片的音樂風格也從一開始的搖滾逐漸延伸到了各個種類。畢竟是做生意,帶有太多的主觀色彩並不是明智之舉。
往後,他們開始意識到線上與線下雙重宣傳的重要性,於是也參與到了各種線下活動中。
●他們在黑石復古節上的攤位。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他們在由banner store舉辦的一次快閃活動上的攤位。圖片來源於不快進唱片
一來二去,受眾面慢慢被打開,不快進唱片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雖說大多都還是圈內人,但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開店的這兩年多時間,我們驚喜地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黑膠文化。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老陳說,「但如今的盜版也開始侵蝕到黑膠的領域了,希望不要重蹈當年CD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