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05-15 14:57:31
USB Type-C是一個受人歡迎的全新接口標準,但想要清楚地對其進行解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Type-C被描述為10Gbps USB 3.1配置的一種「補充」,但它其實還能支持USB 2.0或3.0。而USB 3.0本身現在又被稱作「USB 3.1 Gen 1」,這又是個讓人疑惑的地方。為了澄清這些USB標準之間的區別,USB開發者論壇(USB-IF)日前就對它們彼此之前的關係進行了一次介紹。
筆記本和臺式機的USB接口旁一般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標誌,它們就是USB-IF用來指示這些接口的能力的眾多方式之一。
就拿上圖中的戴爾Stream Mini來說,其接口下方的「SS」標誌代表的是「SuperSpeed」,它是USB 3.0(也就是USB 3.1 Gen 1)的另一個名字。
如上圖所示,USB 3.1 Gen 1和Gen 2,以及USB 2.0、3.1 Gen 1和3.1 Gen 2的USB Power Delivery(可替代專有電源接口的USB接口)都有自己各自的標識,它們看上去就像是標準USB標誌和電池圖案的組合。Alternate Mode接口也能加入其他標準的標誌,因此我們在未來還有可能看到USB標誌和HDMI或DisplayPort標誌的結合。
目前。有許多廠商都並沒有使用這些標識,但USB-IF希望使用USB Type-C或其他標準的硬體廠商們可以讓消費者清楚地了解到這些接口的能力。蘋果和谷歌各自推出的新款MacBook和第二代Chromebook Pixel在這方面做得就非常好。
在過去,硬體廠商還會通過顏色來區別不同的USB接口——黑色一般是USB 2.0,藍色代表3.0,藍綠色代表3.1,黃色代表支持關機充電——但這些並不屬於核心標準,不會被強制要求使用。而Type-C接口由於尺寸太小,使用顏色標識並不實際。
3.1 Gen 1 vs 3.0
5Gbps和10 Gbps USB的區別非常直接,但USB-IF選擇將USB 3.0重新命名為USB 3.1 Gen 1的舉動則讓人頗感疑惑。對此,USB-IF的解釋是他們想要使用USB 3.1這一種標準來告訴硬體廠商如何同時處理5Gbps和10Gbps兩種速度。
此外,USB-IF對於每種速度水平所使用的替代名還意在降低對於版本數字的依賴。Low-Speed代表1.5Mbps USB 1.x,Full-Speed代表12Mbps USB 1.x,Hi-Speed 480Mbps USB 2.0,Superspeed代表5Gbps USB 3.1,Superspeed+代表10Gbps USB 3.1。雖然這些表示都會出現在產品包裝盒上,但大多數配置單和產品頁面上還是會使用數字代替。和上面提到的接口標識一樣,USB-IF可以製作出它們,卻無法要求廠商或消費者注意或理解它們。
從某種程度上看,USB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在Power Delivery和Alternative Mode這些技術的幫助下,Type-C所具備的能力是那些老接口所無法實現的。但是,想要讓用戶了解這些不同標準的區別,USB-IF所能做的其實非常有限。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