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人類,很多不會飛的鳥還活得好好的

2021-01-09 網易

  原創 師旭 果殼

  在飛機出現之前,為了能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人們曾試圖戴上各種奇形怪狀的假翅膀,從高處飛下,最後的結局往往慘不忍睹……

  但總是被人仰慕,被視為飛行大師的鳥兒,其實也有一些是不會飛的,就像我們一樣,只能在地面生活。它們的種類不多,全世界現如今共有60種不會飛的鳥,企鵝、鴕鳥可能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沒有人類的影響,不會飛的鳥的種類會比現在多得多。
鳥類≠飛翔 | PBS Eons不會飛的幾維鳥 | TED-Ed

  不會飛的貓頭鷹、啄木鳥……

  都消失了

  瑞典哥德堡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收集了從更新世晚期,也就是人類走出非洲後,到目前為止所有滅絕的581種鳥的資料。這些鳥類的分布也很廣泛,從加勒比海到南太平洋小島,遍布世界各地。
581種滅絕鳥類的分布,可以看出許多滅絕的鳥都來自島嶼上,

  比如夏威夷群島和紐西蘭 | sayol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0.

  通過檢視化石和標本資料,在這581種鳥中,研究人員識別出了166種不會飛,或者只有極弱的飛行能力的鳥。換句話說,在已滅絕的鳥類中,高達30%都是不會飛的。同時,這也讓已知存在過的不會飛的鳥類數量更新到了226種。

  更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的是,這226種不會飛的鳥,來自的類群也相當廣泛:有不會飛的貓頭鷹,不會飛的啄木鳥,不會飛的鴨子,不會飛的戴勝……可惜的是,它們後來都消失了。

  研究還估計,鳥類失去飛行能力一事,在生物演化上出現的概率上比以往的認知高了四倍,並且在鳥類裡獨立演化了至少150次之多,好比150個導演,各自獨立拍出了同一個結局的電影。
不會飛的戴勝(Upupa antaios)和貓頭鷹(Athene cretensis),

  都已經滅絕了。科學家們通過對骨骼結構的研究,判斷它們很可能不會飛或者只有極弱的飛行能力

  | Apokryltaros / wikimedia

  對捕食者失去戒心

  讓它們更容易滅絕

  在遍布各大洋的島嶼上,不會飛行的鳥類原本並不罕見。它們的祖先飛到這些島嶼上,在沒有捕食者,尤其是哺乳動物捕食者以及猛禽缺席的情況下,飛(逃)行(命)的能力變得不再重要——負責飛行的肌肉開始逐漸退化,而後肢的肌肉則開始逐漸變得強壯,腿腳更加粗長[2],最終,它們逐漸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更致命的是,它們失去了對捕食者的戒心。

  無論是早期的人類拓荒者,還是後來的歐洲移民攜帶的貓主子和隨船偷渡的小耗子……在這些突然出現的捕食者面前,不會飛的鳥顯得毫無還手之力,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1662年,一個荷蘭的水手如此描述捕獵渡渡鳥(Raphus cucullatus)的場景: 「當我們抓住了一隻渡渡鳥的腿,它開始掙扎並大叫,這時其他的渡渡鳥都飛奔過來想要幫助,結果被我們全部俘獲。」
和能飛的鳥相比,不能飛的鳥滅絕的比率要高許多,

  尤其是在島嶼生態系統中。

  | adapted from sayol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0.

  就這樣,許多不會飛的鳥相繼都滅絕了。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有些甚至是以極快的速度滅絕了。紐西蘭的史蒂芬島,曾生活著一種麻雀大小的鳥——史蒂芬島異鷯 (Traversia lyalli)。1892年,工人們開始在島上建造一座燈塔。1894年初,水手們帶來的貓中,有一隻懷孕的母貓逃到了野外。僅僅一年之後,這種不會飛的小鳥就已經無法找到了。
史蒂芬島異鷯的科學繪畫 | John Keulemans / wikipedia

  喪失了飛行能力

  它們依然很重要

  許多不會飛的鳥,是當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沒有哺乳類動物的島嶼上,鳥類扮演了它們的角色,成為了種子的傳播者,屍體的清道夫,植被的修理工……而大型的地棲性鳥類,比如象鳥,恐鳥,就像大象和犀牛一樣開闢了森林中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當地的植被構成。

  紐西蘭有一種樹在還是小樹苗的時候,看起來就像一叢枯枝敗葉,直到長大到了恐鳥夠不到的高度,才慢慢變成我們熟知的綠色葉片[3]。科學家們猜測這是為了迷惑恐鳥的啃食——只是恐鳥已然消失,但樹木還保留著戒備。
新樹參屬的pseudopanax crassifolius ,是紐西蘭的特有植物,

  小樹苗時的葉片如上圖中a和b,而成年後的葉片為c.

  | adapted from Fadzly et al. New Phytologist (2009)

  現如今,一些不會飛的鳥仍在地球上的許多偏遠角落頑強生存。和會飛的同類們相比,它們滅絕的概率要高得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曾對每種鳥的瀕危程度做了判定,目前尚存的60中不會飛的鳥中,只有17種是「無危」的,而其他43種多多少少都面臨著種群數量下降,棲息地喪失,外來物種入侵等種種威脅。
被評為極度瀕危的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

  和關島秧雞(Hypotaenidia owstoni)。

  | Chris Birmingham,Greg Hume, wikipedia

  過去,人們以為不會飛的鳥只是眾多因人類而滅絕的動物中的一小部分,是進化這棵枝杈無數的大樹上稀少的「偏門左道」。但是,已經滅絕的不會飛的鳥則在提醒我們,人類對物種的影響是如此重大深遠,如今看到的自然景象,可能與原先未被人類打擾的樣子大相逕庭。

  對於解開生物演化之謎來說,這些不會飛的鳥是重要的拼圖。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有許多這樣的拼圖,因為人類而永遠失落了……

  參考文獻

  [1]. Sayol, F., M. J. Steinbauer, T. M. Blackburn, A. Antonelli, and S. Faurby. "Anthropogenic extinctions conceal widespread evolution of flightlessness in birds." Science Advances 6, no. 49 (2020)

  [2]. N. A. Wright, D. W. Steadman, C. C. Witt, Predictable evolution toward flightlessness in volant island bird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3, 4765–4770 (2016).

  [3]. Fadzly, Nik, Cameron Jack, H. Martin Schaefer, and K. C. Burns. "Ontogenetic colour changes in an insular tree species: signalling to extinct browsing birds?." New Phytologist 184, no. 2 (2009)

  題圖來自pbs.org

  作者:師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動物百科知識;紐西蘭的國鳥,不會飛的鳥。你了解嗎?
    早期,因本土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再加上地麵食物豐富,使一些鳥類的飛翔能力逐漸退化,成為不會飛的鳥,它們在這片樂土上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他們手持長矛,陸續登島,屠殺恐鳥,取走鳥蛋,還將鼠、狗等動物引人紐西蘭,加劇了對不會飛的恐鳥的威脅。恐鳥儘管拼盡了全力,但最終還是沒能生存下來。1850年,恐鳥永遠地與這個世界告別了。在人類登陸紐西蘭以來的不到1000年中,已有幾十種鳥類走向滅絕,包括多種恐鳥以及垂耳鴨、笑貓頭鷹等。
  • 有翅膀,不會飛?這些不會飛的鳥裡有一種是紐西蘭的國鳥
    除了長羽毛之外,鳥類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會飛。但是一些鳥類,如鴕鳥和企鵝,為了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的生活,已經放棄了飛行的能力。除了這兩隻鳥,還有很多鳥也選擇逃離藍天生活,你知道是誰嗎?鶴鴕這種鶴鴕站起來高1.8米,重80公斤,由於太重了,翅膀退化,它們不能飛,但它們能跑,能跳,就像鴕鳥一樣。但是鶴鴕比鴕鳥好看。它們全身覆蓋著黑色的羽毛,頭上戴著高高的角冠,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長著紅色的須邊皮膚,有點像火雞。鴯鶓鴯鶓原產於大洋洲,也被稱為澳大利亞鴕鳥。與色彩鮮豔的鶴鴕相比,鴯鶓和非洲鴕鳥更喜歡高級感的黑灰瑟。
  • 許多的鳥都不會飛,在這些鳥類之中,鴕鳥是最著名的不會飛的鳥
    從鳥的定義來看,鳥類是兩足,恆溫,卵生,而且前肢演變成翅膀,符合這一定義的就是鳥。鴕鳥就屬於這一定義,但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鴕鳥就是屬於這一類,所以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 地球上最蠢的鳥,總忘記自己不會飛,還進行過腦部手術
    鴞鸚鵡是地球上已知的所有鸚鵡中唯一的不會飛的一種,它們看起來其實更像是貓頭鷹,而且習性也像,喜歡在夜晚活動,然後總是爬到樹上,在樹枝上直愣愣的待著。鴞鸚鵡可以說是地球上最蠢的鳥了,企鵝不會飛,所以它們進化成為了遊泳高手,完全忘記了自己原本會飛這個事實。
  • 鳥飛家裡來是什麼預兆
    鳥飛進家裡表示,表示家裡的氣場很好。鳥對氣場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感覺到一個地方的氣場,當鳥兒飛進家裡的時候,就說明家裡的氣場很好,會有安全感。鳥飛進家裡,表示家裡的氣氛比較和諧,家人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如果家人經常爭吵,那麼鳥兒是不會飛進家裡的,鳥飛進家裡,說明沒有什麼不好的氣息。鳥飛進家裡,表示家庭健康。鳥如果能夠飛進你的家裡,其實說明這個家庭的氣息非常的健康,人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身體自然也會健康。
  • 空有飛行屬性卻不會飛的精靈,這四隻鳥都不會!有兩隻因為沒斷奶
    神奇寶貝的屬性總是多樣的,很多精靈你從外形上就能大概的猜出這是一隻啥屬性的精靈,畢竟精靈的屬性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與它自己的特性相關聯的。但是有一些精靈的存在卻是讓人大跌眼鏡,比如說著一群擁有著飛行屬性卻並不能飛翔的混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幾位侮辱了飛行這個屬性的幾隻精靈吧!
  • 鳥主人死在自己養的食火雞爪下,這種不會飛的鳥有匕首一樣的爪子
    上周五,一隻每隻腳上都有長爪子的大型食火雞殺死了它的主人。據媒體報導,這隻鳥的主人是75歲的馬文·哈喬斯,他在美國東部時間的星期五上午10點左右還撥打了911求救電話,之後,現場的另一個人再次打電話來,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哈喬斯被送往附近的一家醫院後死亡。
  • 在農村有很多小鳥常在樹枝上睡覺,為什麼鳥睡著了不會掉下來?
    在農村有很多小鳥常在樹枝上睡覺,為什麼鳥睡著了不會掉下來?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有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對於很多70後、80後的農村娃來說,這些野生動物中有些不僅是美味,而且還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我們人類都是躺著睡覺的,如果站著睡覺那是會摔跤的,因為在睡著了之後,全身肌肉就放鬆了,這樣也失去了平衡能力了,所以摔跤是很正常的。那為什麼小鳥卻可以在樹上睡覺而不會掉下來呢?農夫還觀察過,農村所養的一些土雞也常蹲在樹枝上睡覺,同樣也不會掉下來。雞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雞,它們同樣是屬於脊索動物門、今鳥亞綱的動物,自然也具備一些鳥類的本領了。
  • 9條養鳥人不易知道的冷知識,麻雀不是一種鳥,40斤重的鳥也會飛
    沒錯,它們會開始亂飛,控制不住自己的方向。每到夏天的果林,都可能會發現有的鳥在樹上好好呆著就掉了下來,那就是它們吃發酵的果子吃多了,來了個酩酊大醉。甚至最搞笑的是,喝醉的鳥能撞到樹上把自己撞暈。鳥類中有一種鳥,叫大鴇,最胖的成年體重可以達到40多斤,這可絲毫不影響人家搏擊長空!常人很難想像,鳥可沒有發動機,這麼重的傢伙是如何飛起來的?可是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創造了大鴇來給人類開眼界。這東西要飛起來撞你身上,估計能把你撞好遠出去。
  • 世界上最特殊的鳥,會跑不會飛?還能模仿任何聲音!
    世界上最特殊的鳥,會跑不會飛?還能模仿任何聲音!在旅行途中發現新鮮事一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增長了見識的同時又讓這場旅途多了趣味。去年去澳大利亞旅遊的時候在當地我就發現了這樣一件事,當地的這一鳥類能模仿一切聲音,我們都知道鸚鵡是鳥類裡最聰明的,能模仿人類說話,但在當地的這種鳥則更厲害,它能模仿一切它聽到的所有聲音。
  • 不會飛的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羽毛呈苔蘚綠色、夜間出沒、不會飛的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活動主辦方、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16日發表聲明說,這是鴞鸚鵡第二次當選「年度鳥」,成為唯一兩度獲此殊榮的紐西蘭鳥類。圖源:新華社鴞鸚鵡2008年第一次贏得紐西蘭「年度鳥」稱號,此後多年一直是這項年度評選活動的熱門「選手」。德新社援引評選活動發言人蘿拉·基恩的話報導:「我們的鴞鸚鵡是地球上最重、最長壽且唯一不會飛、唯一夜行的鸚鵡。」鴞鸚鵡過去棲息於紐西蘭全境,如今僅在幾座紐西蘭島嶼野外生存。
  • 動漫中的渣男,誠哥的墳頭草三米高了,而罪魁禍首還活得好好的!
    接下來就讓社長給大家介紹一些動漫中的渣男,如今誠哥的墳頭草已經三米高了,而罪魁禍首還活得好好的!澤越止《Overflow》只看這個名字你們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我要是告訴你他是誠哥的爹,你們一定知道他是誰了吧!誠哥變成渣男不是世界的錯,完全就是遺傳他的爸爸。如今誠哥的墳頭草已經三米高了,而這個罪魁禍首還活得好好的!比起誠哥,澤越止簡直是渣男中的渣男。
  • 一種不會飛的鳥!它就是紐西蘭的「貓頭鷹鸚鵡」!已在滅絕的邊緣
    胖胖,不會飛的卡卡波因其友善的性格和怪異的外表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我們現在有永遠失去它們的危險。安德魯·迪格比/ TwitterKakapo鳥,又稱貓頭鷹鸚鵡,是紐西蘭島嶼上的一種大型鸚鵡。卡卡波鳥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生物之一。它們是地球上最重的鸚鵡物種。
  • 非洲美麗島國,曾經生活著不會飛的鳥,被發現100年後神秘滅絕
    模里西斯島曾經生長著一種笨拙的動物,看起來像鳥,但又不會飛,大約被人類發現100年之後就滅絕,原因至今成謎。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渡渡鳥以前是會飛的,由於在島上沒有什麼天敵,食物取之不盡,它們的飛行功能慢慢退化。 渡渡鳥大約在1690年前後滅絕,不過模里西斯人非常喜歡這種笨拙的動物,把它們定為國鳥,只是現在的模里西斯人,沒有一個見過這種動物,它們的形象存在於博物館和各種工藝品裡,成為模里西斯的旅遊名片,每年都有遊客慕名前來探秘。
  • 不會飛的鳥怎麼會有翅膀?進化之路的岔口是一個種族的悲哀
    事實上說到不會飛的鳥,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鴕鳥,因為這種動物除了翅膀外,在許多特徵上與鳥類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因為無論是他們粗粗的大腿,還是重達數萬斤的重量,都說明他更像是一種陸生生物根據科學家的相關推測,大陸板塊的變化很可能使生活在山脈區域的祖先變成平原區域,在這個時候,飛行對他們來說不是很重要
  • 鳥為什麼能飛起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鳥為什麼能飛?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因為它有翅膀啊! 那為什麼有了翅膀就能飛呢?光有翅膀它就能飛麼?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了...圖/Wikipedia對於一些小鳥來說,它們用腳一蹬,翅膀一抖就可以飛起來了,但很多體型很大的禽類,必須邊助跑邊煽動翅膀,才能起飛。還有一些鳥,比如雨燕,雖然善長飛行,但它的腳退化得只能攀附在立面上,不能走路也不能跳躍,所以只能停在高處,靠重力讓自己獲得初始速度。
  • 有翅膀,不能飛,你聽說過這12種不會飛的鳥類嗎?
    在鳥類進化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鳥類認為天空並不適合他們,所以它們堅持生活在地面上,比如企鵝它們。然而這樣選擇的鳥類大部分都滅絕了,那些倖存下來的主要是太大(就像鴕鳥)或太遙遠(如海洋企鵝),很難成為捕食者的獵物。以下是世界上發現的12種最不尋常的不會飛鳥類。卡卡波卡卡波是紐西蘭的一種鸚鵡,它在許多方面都很特殊。
  • 地球上最重、最長壽的鸚鵡獲評紐西蘭「年度鳥」,但不會飛!
    羽毛呈苔蘚綠色、夜間出沒、不會飛的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這是鴞鸚鵡第二次當選「年度鳥」,成為唯一兩度獲此殊榮的紐西蘭鳥類。德新社援引評選活動發言人蘿拉·基恩的話報導:「我們的鴞鸚鵡是地球上最重、最長壽且唯一不會飛、唯一夜行的鸚鵡。」鴞鸚鵡過去棲息於紐西蘭全境,如今僅在幾座紐西蘭島嶼野外生存。基恩說,鴞鸚鵡是從滅絕邊緣挽救回來的物種,20世紀90年代紐西蘭全境僅50隻,如今有213隻。
  • 寶可夢:三聖鳥喜提伽勒爾形態,急凍鳥眼神凍結,閃電鳥不會飛? - 魔...
    PS:如上圖,兩眼發光瘮得慌~急凍鳥雖說沒有了冰屬性,但是因為其強大的超能力特點,在名字上,也勉強還說得過去。也是三鳥之中,唯一一個看上去還算正常的寶可夢。閃電鳥(伽勒爾的樣子)在吐槽之前,我只想說一句,閃電鳥,你是被騙過來的吧?
  • 精靈寶可夢:固拉多狂喜,伽勒爾閃電鳥不會飛,這還是曾經的你嗎
    其他兩隻暫且不說,伴隨著閃電,從烏雲裡俯衝而下的閃電鳥在伽勒爾地區竟然不會飛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伽勒爾形態的閃電鳥,脫離了飛行系寶可夢的特徵,翅膀縮短退化,腳部更加粗壯,嘴巴和腳變為黑色,身體羽毛棕褐色,還穿插著幾根黑色羽毛。看到這個形象,大家第一眼會想到誰?是不是鴕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