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這樣的人,或許才能逢兇化吉……

2020-12-09 歷史格子觀

因果之所以不是直線的,則是受到緣的牽引而有所變化。

|全文共1800字,深度閱讀需8分鐘,受益終生|

世間天地萬物如芻狗,卻在悄無聲息間,組成一種自我約束的龐大系統,呈現一種循環往復的法則,則是咱們常說的「因果定律」。

宇宙人生,皆是由於因果關係的存在,才從而亂中有序,生生而不息。

如今,咱們有很多憂慮、苦惱、悲傷,實際上都來自於不信因果,或 因果關係看不清楚。

社會人群無法和諧,心中不得安寧,也大都是由於因果關係看不明白。

要想根本治理,最好的辦法莫過正視因果關係。

下面,咱們來跟各位講講因果,分享因果吉兇善惡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

1

為什麼同因會產生不同的果

現代人普遍看重結果,忽視原因,著實有些本末倒置。

實際上,因果論的基礎,就建立在有什麼樣的果,就必定有什麼樣的因。

咱們期望各位把過分重視結果的心態轉變過來,變成重視原因。務求預先種下善因,以期產生善果。

實際上,雖說有因必有果,且有什麼樣的因,就必定產生什麼樣的果,但常常咱們只能重視因,卻掌控不了果。為什麼?

這是因為,倘若一因生一果是必定的關係,而咱們人類愈來愈忙碌,幾乎是一個因接著另一個因,連續地產生。

現代又加上快、快、快的要求,產生那麼多的因,就算能根據因的順序,來表現出結果,也免不了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產生若干變化,叫人如何看得清楚?又如何想得明白?

甲因生甲果,有如種南瓜得南瓜,咱們很容易認定。

然而,人的念頭和行為,不斷地產生,究竟哪一個果是哪一個因的產物,連我們自己都搞不懂,他人又如何能看得明白?甚至是因是果,有時我們自己也搞不懂。

實際上,因果之外還有緣在。緣和因分不開,稱為緣由。

包括自然而得的機遇,即是緣分;事情的由來或起因,則是緣起;彼此互通的關係,稱為緣故。

善因缺乏善緣,常常拖延很久,還得不到善果;善因倘若遇到惡緣,也許沒有善果,還會產生惡果。

因果之所以不是直線的,則是受到緣的牽引而有所變化。

比如,人人皆有佛性,是因;每一個人本來都能成佛,是正常的果。

但實際上,真正成佛的少之又少,這是自作自受,同樣也是正常的果。

因此 ,因果有其恆常性,卻並非固定。人人皆有佛性,是共性,可以說是共同的因。

但每個人的緣不同,有人潛心修持,有人則是汲汲營營,求取名利,結果當然就不一樣。。

2

為善遇兇,作惡吉祥,這可能嗎

咱們常說,「菩薩重因,凡夫重果」。

提醒咱們,先把因處理好,之後就能安心地接受時變所產生的果。

《易經》坤卦指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積善」為因,「餘慶」是果;積「不善」的因,便產生「餘殃」的果。

殊不知,咱們親眼看見,有真是如此的,卻也會有例外的。

真是如此,是果出現的早,因果的期限較短,咱們還來得及親自檢驗。

有例外,那就是因果的期限較長,咱們還未還來得及檢驗就一命嗚呼了。

人世間為善而遇兇,作惡卻獲得吉祥,這種機率並不多,是偶然而非必然。

這種偶然,也必然有其原因。咱們所能推論的時間,常常不夠長久,以致認為反常。

假如再往前推、再向後延,很可能如夢初醒,明白何以至此的因緣。

到時自然心安理得,肯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過加以一句「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意思是,有因必有果,假如果還未出現,那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只要時一到,果就顯現了。

如此一來,咱們更能深一層體會孔子所言的「盡人事以聽天命」。

「盡人事」則是重視因,把因的部分盡心盡力把握好。

而「聽天命」的意思,則是因已然造成了,會產生什麼樣的果,那麼就聽天由命吧!

既然人沒有辦法徹底掌控,還不如放輕鬆一些,抱持欣然接受的心態。

3

因果的善惡吉兇是由什麼決定的

相同一個因,可能會產生好幾個果。因為緣有所不同,所以有了變化。

因而佛家倡導「隨緣」,也正是因為有緣無緣,有什麼樣的緣,常常都不是咱們所可以掌握的。

有太多看得見和看不見、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因素,說都說不完,想管似乎也管不了,不如一切隨緣。

有緣的,讓它有緣;無緣的,讓它無緣。順乎自然,合乎天性。

換句話,我們要從大自然來觀人生,而不是由我的立場來選擇、強求。

人道重仁義,唯有自己不斷提升品德修養,才可以廣結善緣。

實際上,《易經》所言的「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關鍵也在於平日廣結善緣。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9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的出現帶給我們歡喜和溫暖,而有些人的出現卻充滿惡意。這是為何?善緣是自己曾種下的善因,惡緣的出現說明自己曾經傷害過別人,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與人為善,終有福報;傷害他人,如同害己。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老僧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原來還可以這樣轉運。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也相信因果,我也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我卻不知道,對命運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老僧對我說,「人造十惡會招來惡果。」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天眼揭秘前世真相,因果輪迴!
    世人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最近,四川電視臺報導了一則:「被自己屠宰的豬所殺」的新聞視頻!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奉勸大家手下留情!願看完此視頻的每一個人,都能向我們傷害的眾生真誠懺悔解怨!因為——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 50歲男子濫用天眼,幹涉因果,竟然身患怪病……發給身邊人...
    世人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近日,小編看到馮馮居士講述的一則故事:50多歲男子濫用天眼,幹涉因果,最終身患大頭症,痛到亂滾!佛在世時,就不許弟子濫用神通。他的天眼只可見鬼神,卻未能看透因果關係,在未知案情的前因,就去作法驅趕鬼神,往往觸犯了因果律而尚不自知,就替人背上了因果!最終,馮居士提議他:發心懺悔、發慈悲心,多做善事,或許還有希望!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我們信佛信什麼?不是迷信佛菩薩神通,而是教人信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
  • 佛教:因果不空,這4件事最損陰德,千萬要小心!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因果對一切眾生平等。所謂命運,皆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所造,有什麼因,就必然造就什麼樣的果報。佛說「一切唯心造」,念頭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風水就變了,風水一變,命運也就隨之改變。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人講的是因果報應,佛說的是緣起生滅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因果的說法本就有漏洞。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法的人,相信這話是佛所說。然而萬法皆空,是佛所說;因果不空,非佛所說。因也是法,果也是法,因果也是法,既已萬法皆空,因果如何不空?
  • 蒼天何曾饒過誰?努力做人才能見到最美的天堂?
    所有人,都好像消失了好像看不見了沒有人問?你到底怎麼了?我不知道怎麼才能活下去我想不通?我幫助過很多人我從不欠別人的人情曾經那麼多人說感謝我但是,你看我活了下來。一步步的想盡任何辦法甚至,每天告訴自己,我不配驕傲,因為我連狗都不如就這樣,實在扛不住的時候,我就跪在地上大聲的說,老天爺你不收我,我就努力活著最後,我活了下來無數人生意破產,我沒趕上無數人沒工作,我沒趕上無數人得了新冠,我沒趕上蒼天何曾饒過誰?
  • 因為超然於因果,才能走出因果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報復,即使不能馬上出了這口惡氣,但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最終也一定要讓他為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也不能讓自己忍氣吞聲,白受欺負與委屈,但是還有一種人,他們會選擇以德報怨,就是你傷害了我,我不計較,你怎麼待我,是我的因果,而我怎麼對你,是我的修養。
  • 不管你信不信因果,這3種話別亂說,危害性不小
    有的人不信因果,覺得這不過是為了勸導眾生向善而出現的言論而已。但想想從古到今,語言造成的影響小嗎?正如戰國時期,張儀遊說六國,改變了天下局勢,三國時楊修因為說話引發了曹操的猜忌被殺,由此可見語言是一把雙刃劍,會說話的人能夠左右逢源,在生活和事業上都如魚得水。
  • 不管你信不信因果,聽完這位老和尚講的幾個故事,你會有答案
    佛教常言:「因果不虛」,但世上是否真的存在因果?一直以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各執已見。相信因果的人,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更相信世間的一切,都有其因果。而不相信的人,否定態度也是堅定,畢竟如今這世道,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的例子不在少數。
  • 老生常談:再論因果
    這也是其過去積功累德付出了辛勤勞動的結果,今天才能得到國王的福報。這個因果規律,如果佛陀不講,誰能明白這個奧秘呢?要知道,有些人養成了習慣,總喜歡看別人的過失,到處挑刺,有事沒事就去批評或者辱罵國王,那是非常損減福報的一件事情,請千萬小心。實際上,就連自己一般的領導也要尊敬才對,道理是一樣的,因為他的福報大。
  • 佛說:每個人的因果,誰也逃不了
    人生中,一切報應都是自己所種下的果,自己的惡果只能自己去接受;凡事必出有因,善惡皆有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都有因果,誰都逃不了。 如果我們眾生想要擺脫因果的循環報應,就應該多做善事,多結善因。只有心存善念,我們的福報才會久遠。
  • 國王不信因果、地獄、佛菩薩,聲稱眼見為實,尊者迦葉如是回答!
    南傳長部《弊宿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如是聞,佛陀時代,憍薩羅國的弊宿王,是個不信因果報應,不信地獄、不信神佛的異教徒。而且他不僅自己不信,更不允許他的親友、臣民相信。弊宿王的理由非常簡單:「我沒見過善惡報應,沒見過下地獄的人,也沒見過上天堂的人。
  • 佛教:菩薩識因果,羅漢避因果,凡夫迷因果,愚人逆因果
    這也就是禪宗「野狐禪」的來歷,指的是一知半解就敢冒充開悟之人為別人說法的,雖然動機是好的,但能力不夠就會把別人帶偏,反而有過,後來也被其餘行業廣泛應用——比如紅塵就是標準的野狐禪,只是把自己的學佛心得分享給各位師兄,等於是師兄弟間互相討論而已,大家覺得有道理就聽,覺得沒道理不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