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2020-12-16 科普探空使者

對於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大家或許都並不陌生。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

袋狼出現在地球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四百萬年,它們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紐幾內亞地區生活。在五千年前,人類進入了澳洲大陸,同時也攜帶了一種叫做澳洲野狗的生物。這時,澳洲野狗和袋狼就形成了競爭關係,因而,袋狼的滅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外來生物的競爭。它們的到來使得袋狼的食物減少,生存範圍被壓縮。

在跟澳洲野狗競爭的那一段時間裡,袋狼給澳洲野狗背了不少黑鍋,可謂是「狼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那時,當地的羊群經常被襲擊,人們第一時間就將這個矛頭指向了袋狼。為了保護當地重要的肉食及經濟來源,當地政府開始鼓勵居民進行大規模獵殺袋狼的活動,聲稱只要獵殺成功就能夠拿到獎金。

可誰曾想到,這些羊群的死亡是「內部人員作案」呢?被認為是人類好朋友,並且保衛人類不受當地生物侵害的澳洲野狗才是人們深惡痛絕的羊群殺手。或許,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澳洲野狗一直都是保護他們的角色,所以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人們就會把矛頭指向外界生物,例如袋狼。

於是,可憐的袋狼在大規模屠殺、生存領地被侵佔、外來狗群搶奪生存資源這三個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數量日漸減少。當政府意識到袋狼數量越來越少,想要停止人們的獵殺行為時,袋狼已經在即將滅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之後,儘管屠殺行為已經停止了,但是袋狼滅絕卻成為了一個無法挽救的趨勢。

為了生物多樣性,且為了人類能在這片土地上更好地生存,即使只有一絲保存袋狼種族的希望,當地政府也沒有停止努力。在八十七年前,有人偶然捕捉到了一隻袋狼,他並沒有把它殺死,而是把這個袋狼當做了恢復袋狼種族希望的火種。於是,捕獲者帶著期盼把它送到了動物園裡。但不幸的是,這個倖存的袋狼雖然被送到了動物園,但它最後還是死了。據當時澳大利亞的新聞報導,這個袋狼的死亡是因為動物管理員馴養及管理的疏忽。

但儘管袋狼已經死了,可迫害羊群的黑鍋還背在了它們身上,直到人們發現羊群的意外死亡並沒有因為袋狼的滅絕而停止。這時候,袋狼的冤屈才被洗刷,但在澳洲大陸人們並沒有再發現過袋狼的蹤影。

直到2016年,人們偶然拍攝到袋狼在田野飛奔的照片時才長舒一口氣,還好袋狼並沒有真正滅絕。或許,人類沒有發現袋狼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在荒蕪人煙的地方隱藏起來了。袋狼的生命力雖然頑強,但人類也不要忘記了它們也是地球中的一份子。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相關焦點

  • 袋狼已消失83年,如今卻再次「復活」,會使人類會發生啥?
    話說在遠古時期,在陸地上還生活著許多的恐龍,但如今這種動物已經被冠上了「滅絕」的標籤。要說到「滅絕」這個詞,就意味著這種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但在人類近幾年的發現中,卻顛覆了「滅絕」這個詞的本意。因為在人類的野外,發現消失了83年的袋狼,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白喉秧雞,那麼袋狼已經消失了83年,如今再次「復活」又意味著人類會發生啥呢?根據歷史的記載,人類的文明最先是起源於非洲、歐洲和亞洲,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開闢和探索,對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環境中物種造成了傷害,使得很多物種都走到了瀕危的邊緣。而其中也有被徹底滅絕的物種,就比如白喉秧雞、渡渡鳥和袋狼等。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除了袋鼠,還有種食肉動物也是有袋類哺乳動物,它叫袋狼。在人類還沒有踏足澳洲的時候,袋狼才是澳洲大陸的主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很多人聽名字就認為袋狼也是狼的一種,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袋狼屬於有袋類哺乳動物,只是模樣和狼有相似之處,在生物學上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 曾被認定已經滅絕的袋狼,為何會再次出現?
    袋狼主要生活在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它是一種優秀的獵手,平時潛伏在樹幹上,待到獵物從樹下經過,就馬上跳下來,騎在它們的肩膀上,一口把獵物的脖子咬斷,兇殘至極。但是,無論袋狼如何狡猾,它都無法敵得過人類的槍槓子。由於獵人過度捕殺袋狼,其數目銳減,瀕滅絕。1936年,最後一隻袋狼在人類目光下死去,被有關部門宣告死亡。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2017-12-13 14:50 來源: 科技日報已滅絕的袋狼是一種大型有袋類食肉動物,曾廣泛分布於澳洲,直到3000年前左右在澳洲大陸滅絕。大約1.4萬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袋狼種群被隔離在塔斯馬尼亞島,並持續生存至20世紀初。但是它們被歐洲定居者視為當地綿羊產業的威脅,成為政府消滅的對象。人類已知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於動物園。袋狼與演化疏遠的犬科動物之間驚人的相似性,是趨同演化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 滅絕生物重新出現,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滅絕,並不含有消失後再次出現的意思,滅絕指的是從地球上消失了,不會再出現了,地球已經失去了這一物種了。事實上物種滅絕並不是如今才有的,早在人類文明開闢新航線以及探索新大陸的時候就開始了,當時的人類到達美洲、大洋洲等地,憑藉著槍炮的加持,破壞了環境,傷害了一些物種。以至於導致很多物種面臨著瀕危,甚至是滅絕的境地。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但是,給美洲地區帶去的不僅是人類文明,還有破壞。歐洲人到達美洲地區後,給原始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並且利用槍枝制服了土著民。
  • 滅絕了83年的袋狼為何會重新出現?
    每一年都會有動物被列入珍稀動物保護行列當中,每一年都會有我們認識或者還沒有機會認識的動物滅絕。為什麼人類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卻是這些動物過得越來越差的時候。我們因為擁有動物沒有的智慧,發展各樣的科技,從而慢慢走向食物鏈頂端位置,而當我們稱己為王之時,弱肉強志便代替了雙方平等。
  • 滅絕了83年的袋狼成功復活,背後是誰的功勞?科學家找出真相
    審核:小文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五百萬年,在這期間,人類依靠自己的智慧不斷改造著地球。雖然人類的生活日益美好,但是環境卻日益被破壞。曾經清澈如鏡面的湖泊如今被厚重的工業汙水浸染;曾經蔥鬱濃綠的森林,如今只剩下幹禿禿的樹幹;曾經遊走於巖壁,天空翱翔的生物一個接著一個消失。
  •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捕食者,卻難逃被人類滅絕的厄運,一切始於誤會
    自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便逐漸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而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我們稱這種動物為混元獸。之後在進化的過程中,哺乳動物出現了兩個主要的分支,一支被稱為胎盤類哺乳動物,另一支則被稱為有袋類哺乳動物。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滅絕的袋狼並不是狼,它們是歷史上被人類滅的最冤枉的動物
    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所以我們不應該藐視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喜歡動物,就多多關注我吧! 澳大利亞有很多有袋類動物,除了袋鼠之外還有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動物已經滅絕了,1936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中去世,被認為意味著該物種的徹底滅絕,至今已經80多年。但是在2017年3月30日,鳳凰周刊的微博帳號上發布了一則新聞,稱在澳大利亞北部的約克角城,一部攝像頭拍到了一隻袋狼,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袋狼:為什麼我會被人類捕殺至滅絕?還不是因為那些澳洲野狗!
    但在1936年之前,澳洲還有一位戰力爆棚的王者:袋狼。袋狼,也叫塔斯馬尼亞虎,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經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會飛的大型鳥類為食。袋狼的口裂很大,嘴巴可以張開到180°,經常潛伏樹上,等到獵物路過時,突然跳到獵物背上,一口可以將獵物的顱骨咬碎,可以說是一擊必殺。
  • 世界十大神秘動物袋狼,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滅絕?
    袋狼被人們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或塔斯馬尼亞狼,是一種棲息在澳大利亞的大型食肉類有袋動物,曾經廣泛分布於大洋洲大 陸,而且數量很多。在4-5 千年前,大洋洲大陸上的袋狼才漸漸趨於滅絕,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它們在生存競爭中無法與其習性相似的大洋洲野犬相匹敵。
  • 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某些理論認為,猛獁象是被人類集體屠殺的,在北美大陸上尤其如此。但是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它們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主要是由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猛獁象無法在厚厚的積雪中找到食物,它們變得很虛弱,因此很容易被人類捕獵。
  • 1967年,一位農民在山洞中發現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袋狼是一種曾廣泛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哺乳動物,後來由於人類的活動,袋狼的棲息地開始越來越小,在袋狼滅絕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只剩下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還能看到袋狼的身影,因此袋狼又被稱呼為塔斯馬尼亞虎。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
  • 已滅絕動物-袋狼 這是最後一隻袋狼的影像片段
    最後的袋狼 班傑明現在滅絕的袋狼的罕見的黑白畫面重新出現。澳大利亞國家電影和聲音檔案館(NFSA)重新發布了這些鏡頭(這是1930年代中期被遺忘的旅行記錄的一部分),並以4K數位化了它。根據NFSA的說法,這部錄像代表了「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已滅絕掠食者倖存的最後成名動畫影像的保存。
  • 古代生物「袋狼」,因為讓農夫錯認為是澳洲野犬而慘遭滅絕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袋狼」 袋狼,主要分布於幾內亞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其實袋狼並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確切的說應該是「袋狼科」,袋狼是留存到現代,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他們有它們獨特的攻擊方式,它們會利用自己的速度追趕獵物,耐力超群的袋狼,追逐到獵物疲倦後,用尖利的牙齒咬破它的喉嚨。
  • 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5——袋獅、袋狼
    答案公布,袋貂、袋狼、袋獾、袋獅。其中袋獅和袋狼均屬於滅絕生物,下面我們一起走近這兩種滅絕生物。袋獅,所處的時代是從上新世至更新世,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肉食動物,也是最大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從地質時期看,在人類尚未踏足澳洲這片土地的時候,袋獅基本上數量不多了,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導致袋獅不能適應環境而導致其滅絕。這種說法最有可能,但至今尚未被科學證實。
  • 8起目擊事件表明:已經滅絕80多年的袋狼,或在地球「隱居」
    眾所周知,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崛起,伴隨著人類重大影響力而滅絕的動物品種眾多,數量龐大。不過,據CNN報導,讓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被宣布滅絕有80年的袋狼,似乎還存活在地球上,目前已經有8起報導堅稱,有不少目擊者看到了袋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