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18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日,此時正值二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激烈交鋒,冰雪覆蓋的大地上進行著冰與火的對決。
這一天,在距離克倫基火車站12公裡遠的地方,一支蘇聯紅軍坦克部隊停下來準備做最後的進攻。39歲的女坦克手奧克佳布裡斯卡婭上士跳下坦克,正在與車組成員交流著進攻德軍炮兵陣地的計劃,此時,德軍正盤踞在白俄羅斯維帖布斯克地區的一個村莊。
畫面中的女英雄目視著前方,用手指著進攻方向,一名戰友半蹲著查看地圖,另一名戰友在坦克炮塔探出身來,觀察著敵情,塔身身上的紅星清晰可見。
這一戰,成了奧克佳布裡斯卡婭的最後一戰,戰鬥中,跳出坦克的女英雄被彈片擊穿了眼睛,導致腦部嚴重受損。3月15日,這名勇敢的女坦克手離開了人世。
01木蘭從軍:蘇聯80萬女性上戰場
在二戰期間,為了贏得世界發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盟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除了在一線浴血奮戰的將士,還有軍隊中默默提供支持,部隊徵召的女子輔助人員,她們從事著醫療救護、通訊聯絡、交通運輸、高空瞭望等工作,和廣大的後方的女工人一起奮勇爭先。
我們知道,軍隊的女子輔助人員沒有直接參加戰鬥,但是,她們和從事諜報工作的諜報人員一樣,都是無名英雄。
可是在這場戰爭裡,也有許多女性走上了戰場,與敵人殊死對決,付出了生命和鮮血,在中國有東北抗聯八女投江的壯舉,有先烈趙一曼的堅貞不屈,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永遠值得我們緬懷和尊敬。
特別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有很多女性是直接加入部隊,走上了殘酷的戰場。蘇聯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戰場,就像中國的抗日戰爭一樣,全體軍民同仇敵愾、前赴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 1942年9月,蘇聯女飛行員莉迪亞·利特維亞克在史達林格勒的第二次出擊中就收穫了一架轟炸機和一架戰鬥機的成績。當她駕機歸來時,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在戰爭中,蘇聯女性的父親、丈夫、兄弟投入了戰鬥,她們也拿起武器走向了戰場。她們中有優秀的狙擊手、飛行員、坦克手、遊擊隊員,在戰鬥的最前線與敵人展開最血腥慘烈的拼殺。女狙擊手帕夫柳琴科,王牌飛行員「白百合」莉莉婭,被德軍殘酷絞殺、犧牲前只有18歲的卓婭,以及駕駛T34坦克碾壓30多名德軍的坦克手奧克佳布裡斯卡婭,就是她們傑出的代表。
在衛國戰爭中,有1000萬蘇軍戰士走上疆場,而其中的80萬就是女性。她們自願參軍,忍受著一切痛苦、疲憊,其中的大多數人在黎明之前倒下。除了一些軍事愛好者和對二戰有興趣的人之外,她們的功績知曉的人不多。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試圖通過一幀幀軍服繪畫、宣傳畫,結合老照片,重點展現那一場血與火的戰爭中,蘇聯女英雄的形象。
02毀家紆難、變賣家產:女英雄給史達林寫信
1902年,瑪利亞·奧克佳布裡斯卡婭出生在一個窮苦的烏克蘭農民家庭,原本是一名罐頭廠女工,平時還得幫父親幹農活。通過上課培訓,她成為了一名話務員,結識了丈夫奧克佳布裡斯基,一名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軍官,婚後還生了10個孩子。
像普通的蘇聯婦女那樣,如果不是納粹德國的入侵,奧克佳布裡斯卡婭的命運是平淡的一生,可是就像是一首歌詞所說的:那一天早上,當我從夢中醒來,侵略者闖進我的家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使用「閃擊戰」的戰術,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前蘇聯不宣開戰。大兵壓境,納粹德國蓄謀已久的進攻開始了,剛開始,希特勒就投入了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190個師的兵力,550萬德軍分為三個方向展開,在德軍強勢進攻下,蘇聯紅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德軍僅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便攻入烏克蘭首都基輔,基輔保衛戰爆發,基輔保衛戰持續了整整34天,幾乎整個蘇聯紅軍和西南方面軍都處於德軍的包圍圈內,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蘇聯傷亡超過70萬人,43個師被消滅,蘇聯紅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
在基輔保衛戰中,蘇聯步兵第206師政委奧克佳布裡斯基犧牲,當奧克佳布裡斯卡婭收到丈夫陣亡消息後,毅然決定參軍,上戰場來報仇雪恨!可是,當時她已經39歲了,
她先後三次報名參軍,要到戰鬥一線保家衛國。由於年齡的原因,徵兵辦公室每次都拒絕了她的請求。
為了表示與國家共存亡的決心,奧克佳布裡斯卡婭變賣了家產,給蘇聯統帥史達林寫信,要求購買一輛T-34坦克!信中是這樣寫的:
「尊敬的史達林同志,我的丈夫在保衛祖國的戰鬥中犧牲了。為了我死去的丈夫,為了死去的千千萬萬蘇聯人民,我申請購買一輛坦克,用它殺死法西斯……實現報仇的心願。」
史達林回信道:「謝謝你,瑪利亞,你是如此地關心紅軍的裝甲部隊。你的願望很快會實現的。致以問候,約瑟夫·史達林。」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批准她購買一輛T-34坦克,並且讓奧克佳布裡斯卡婭參加了坦克駕駛員和機械師的培訓。1943年10月,這輛T-34型坦克正式入列,奧克佳布裡斯卡婭加入第2近衛坦克軍第26旅,戰車的其他坦克乘員均為女性,這輛坦克被命名為「女戰友」號。
「女戰友」號坦克重28.5噸,最大速度可達55公裡/小時。車上四名成員分別擔負駕駛員兼機械師、機槍手兼無線電報務員、車長和炮手的職務。相比德國的虎式坦克來說火力和裝甲防護略遜一籌,但是,駕駛這輛坦克的是這位蘇聯女英雄,屬於她的傳奇開始了。
03殺敵心切:駕駛戰車碾壓30多名德軍
1943年11月20日,奧克佳布裡斯卡婭所在的坦克營在一個叫新謝洛的村莊遇到了德軍,其中還有一門自行反坦克炮。「女戰友」號和其他蘇軍坦克衝入村莊,戰鬥開場就打爆了三輛德軍卡車,德軍的這輛自行反坦克炮被擊毀。
女英雄殺敵心切,就算是不能用坦克炮和機槍消滅敵人,也要給侵略刻骨銘心的記憶,身為坦克手的奧克佳布裡斯卡婭,駕駛著鐵甲如入無人之境,壓碎了反坦克炮,然後向著德軍士兵衝了過去!
德軍步兵徒勞地用手雷和燃燒物阻擋「女戰友」號的碾壓,但是,根本阻擋不住坦克的咆哮,「女戰友」噴吐著黑煙,衝向步兵群,用履帶碾壓者德軍士兵。這樣的場面,聽著就令人膽寒。
戰後統計, 「女戰友」號的火力和衝擊,共殺死了50多名德國士兵,而被奧克佳布裡斯卡婭碾壓的就有30多名德軍。
與國家共存亡,給丈夫雪恨。在以後,奧克佳布裡斯卡婭和「女戰友」號繼續作戰,和戰友一起擊毀了德軍多輛坦克。不過,面對這武裝到牙齒的納粹德軍,投入戰場更多的是意味著犧牲。
特別是1942年下半年,德國的虎式坦克的投入戰場,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虎式坦克自身重量達到56噸,是蘇聯T-34型坦克重量的兩倍。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
04生命的最後一刻:彈片擊穿了她的眼睛
1944年1月17日,在距離克倫基火車站12公裡遠的地方,奧克塔波斯卡婭所在的坦克部隊停下來準備最後的進攻,而這也將是奧克塔波斯卡婭的最後一戰。
讓我們再次回顧女英雄生前的觀察敵情的畫面,以及同車戰友的裝束:
奧克塔波斯卡婭和戰友們戴M1941式坦克兵頭盔,它採用帆布製作,帶有白色氈內襯和矩形的耳機護蓋。在寒冷的冬天作戰時,都穿棕色華達呢製作的制式坦克兵外套。
這種外套有羊毛內襯、毛翻領和拉鎖加扣子的前開襟設計,女英雄固定在腰帶上的手槍套裡放著的是託卡列夫手槍。戰友們的靴子則是標準型黑色筒靴,每名坦克手還戴有隔熱的皮製手套,來進行抱持滾燙炮彈殼這樣的操作。
1月18日,「女戰友」號再次投入戰鬥,在打死20多名德軍後,「女戰友」號被德軍火炮打斷了履帶。作為駕駛員的奧克佳布裡斯卡婭還是一名機械師,她跳出坦克搶修履帶,被襲來的炮灰炸成重傷,一枚彈片擊穿了女英雄的眼睛。
隨後,戰友們將她送往斯摩稜斯克前線醫院搶救。紅軍戰士聞訊後,紛紛寫信表達對女英雄的敬意:「瑪利亞,我們的母親!我們祈禱您能夠早日康復,駕駛『女戰友』號打到柏林去!對於您的受傷,我們將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一個小時後,我們將投入戰鬥。我們擁抱你們,向『女戰友』車組表達問候。」
面對血與火的戰場交鋒,女英雄奮勇殺敵;但是,戰爭也是殘酷的,奧克佳布裡斯卡婭被送到醫院後,醫生發現彈片擊穿眼睛,導致了腦部嚴重受損。3月15日,這名勇敢的蘇聯坦克手離開了她心愛的「女戰友」,也離開了親愛的戰友!
1944年8月2日,莫斯科追授她「蘇聯英雄」的稱號。在第二近衛坦克軍中,許多坦克手們把「Боевая подруга」塗在炮塔上,用自己的炮火與衝鋒為她復仇。
(圖片來自網絡,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