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演員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讀書

2020-12-09 新周刊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還記得許知遠訪談馬東被群嘲,許知遠太古板老土了,這一代人覺得娛樂節目為什麼要構建價值和意義呢,我們這一代人習慣消解意義,喜歡像馬東那樣揶揄萬物。

讓脫口秀節目討論嚴肅話題,和讓娛樂明星讀書,都是無聊透頂的過期古董心思。不讀書,純快活,又怎麼樣了。我也不愛將宏大的價值扣在微小的個人頭上,但我有點同情「脫節」的許知遠。

如果娛樂工業只剩下純娛樂,這才是無聊透頂。

▲ Marlene Dumas

更無聊是,這吃人的娛樂工業,習慣性讓明星、愛豆72小時連軸轉,為這無聊而透支健康,一邊將無謂的透支稱為成功必經之路。想要出道就得努力啊,這麼喊著的小年輕們,將娛樂工業不合理的規則,自洽為實現夢想必須要忍受障礙。多給兩天時間睡覺又怎樣呢?

娛樂工業依舊全速製造偶像,他們將72小時視作「努力」「勤奮」,可我怎麼看都是吃人兩字。這臺機器旋轉得過分高速了。

我更希望它能慢下來。

▲ Virgilio Guidi

現在的年輕演員們、歌星們,不是不努力,太努力了,一往無前向前奔去,可也不知道前方是哪。他們順應娛樂產業鏈的要求,刷人氣,上熱搜。演技和感受力,倒顯得不重要。

要是以前,我談明星們不讀書,許多人也許不感冒。可疫情來了,大家都在想思考的重要性,人們都宅在家裡看更多書。連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菲比·沃勒-布裡奇,都遠程連線,和主持人談詩歌。

過兩天就是世界讀書日了,正好是談這話題的好時機。

朋友推薦我看神奇的「文學時尚雜誌」,The Happy Reader 。你也許不相信,這是本跟演員、編劇、模特、設計師們深入談文學的刊物。

不好意思,英國的生物就是可以美貌與智慧並存。英國多的是高學歷演員,不少演員的起點是莎劇。The Happy Reader就是企鵝旗下的英國刊物。

▲ The Happy Reader, Issue 1

雜誌第一期採的便是英國演員DanStevens,《唐頓莊園》裡的大表哥。

如果不做演員,他大概會去研究文學吧。他是劍橋大學文學畢業的。The Happy Reader寫Dan Stevens和另一個作家大談特談一文化史書——《上帝之肋:一部男人的文化史》。我印象中特別少見演員明星,會深入讀文化史、社會學書。

The Happy Reader還請過女爵Kristin Scott Thomas聊書單。既有《我的天才女友》這樣的小說,也有契科夫和更難讀的現代派,可見她必定有挑劇本的眼光。所以才能在《英國病人》、《苦月亮》裡見識她獨特又清冷的氣質。

▲ Kristin Scott Thomas

無論是歌星還是演員,我最喜歡的人們,大都有自己獨立的知識體系。我想,這才是破壞掉吃人的機器的唯一辦法。他們都不照著娛樂工業運轉,自己跑出來創造一套。

比如David Bowie。忘記在哪兒看的,他拍《天外來客》那會,會帶一個「移動圖書館」,大概有400本藏書。David Bowie列過100本對他影響力很大的書的書單,從安東尼·伯吉斯的《發條橙》、卡波特的《冷血》,更早一點的有加繆的《局外人》。

▲ David Bowie

David Bowie為音樂創作過好些角色,外星人ZiggyStardust、瘦白爵士。再看他的書單,他喜歡的幾部小說的主角和他創建的角色氣質特別契合。他的角色和歌,都有閱讀的痕跡。所以啊,David Bowie的定位哪止是歌星呢,分明是正經的Artist。

翻翻歌單,以前的樂隊歌星,頂愛用書來作為詞曲靈感。比如底下絲絨的Venus in fur,Radiohead的2+2=5靈感來源於《1984》。

▲ 2+2=5

張國榮也是愛讀書的。聽聞他在英國讀書時,參加莎士比亞劇社,很多段落都能完整背下來。他也在片場被其他演員抓過包,說他窩在角落讀白先勇。他之所以出演《霸王別姬》,《胭脂扣》,也是因為李碧華特別對他口味。

明星讀不讀書,遣詞造句一眼就識破。出軌被抓包話都說不清楚,用無數個句號把句子分割得沒有邏輯。又或者從不用句號,看得我一個頭兩個大。

還有說自己看諾貝爾數學家得主作品的(沒有這個獎),用偽「張愛玲語錄」來剖析小說用意的。看當代明星語錄估計得尷尬病天天發作。

▲ John Kirby

新一代大明星的缺失,或許也有不讀書的關係。創作力、領悟力、感染力,都與讀書有關。就演員來說,需要出演那麼多角色,你卻沒有辦法體驗那麼多人的生活,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就是看書。

我特別疑惑的是,用詞語表達情感都很艱難,演員們到底能不能懂臺詞的意思? 歌星們知不知道歌曲的故事?所以不同的電視劇、不同的歌,看起來都一個樣。

當然有些明星天生就有感悟力,那是老天給的。如果沒有這種天才,還是多看書吧。

▲ 《阿爾之婦女吉努夫人》, 梵谷

這一代現役演員誰愛讀書?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陳衝。

老實說,好幾年前,我以為她跟電影裡一樣,是那種柔柔弱弱、受人擺布的小女人,角色太深入腦海了,我還一直記著她《末代皇帝》一臉哀愁,把玫瑰花咽進嘴裡。還有《太陽照常升起》的林醫生,活在男性凝視中的美人。有一幕林醫生半個身體都溼透,被男人凝視著,幻想著,意淫著。

▲ 《太陽照常升起》劇照

可後來看陳衝的訪談,她說林醫生的性感是自覺的,不是因為男性審視的美,而是為了自我愉悅。這就是陳衝的理解力和電影發生的化學作用,讓這直男電影也有了女性視角。

陳衝私底下讀非常多的書。一個人去美國生活時就開始瘋狂閱讀,後來進劇組也經常帶書。她在舊金山生活,不時就跑去當地最有名的城市之光書店,她已經有一套個人閱讀審美體系了。這就是她感悟力的來源。

▲ 摘自陳衝的微博

所以你看陳衝的疫情筆記多麼鮮活又有靈氣。她早就超越了同行們詞不達意,用不好標點的階段了,可以做明星們的作家協會會長……

四字弟弟我覺得也是非常有潛力的後輩人選,我看過他在微博寫重慶的小短文,他的文筆,放在一堆當代小生中間簡直清新高潔。以前看一訪問,四字弟弟說他在讀餘華,不止最出名的《活著》,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第七天》。其他明星們別說自己沒時間看書了。

▲ 四字弟弟的採訪

不過我想,要是所有演員都愛上看書,讀特別多書,他們或許也就當不成演員了。他們可能電視劇演到一半,一邊咒罵編劇怎麼連話都說不完整,一邊吐槽這角色怎麼可以這麼愚蠢。畢竟目前很多國產劇的製作套路,還是套著狗血和反轉的模板。

演員們有了反思能力,就接受不了爛劇了,每一次演爛角色都是一種煎熬。說不定第二年就準備退休。

▲ Henri Matisse

照這麼說的話,現在更應該多讀書的是編劇。誰不欣賞那類能把思考和有趣的議題夾進好玩的情節裡的作品呢,可你讓我想,一時之間真想不起來國內最近有哪些。

別再說我對明星苛刻了,他/她必須要有思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演員、歌手還有演繹舞蹈作品的愛豆。這才是對的路子啊。連續加班72小時才不是個人奮鬥的證明。離高以翔離開我們,還沒幾個月呢。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F小姐MissF」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我是F小姐,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相關焦點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容易被震撼
    從高智商的神經病特別容易吊打正常人來看,讀書少的最大好處,就是特別容易被別人的言論和新奇觀點所震撼。言論越古怪,越奇特,越容易震出顛覆三觀的快感。例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就能很隨意的震撼到你。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控,他花了4年時間,在精神病院訪談了50個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一個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
  • 沒毛病,這就是王者到了新手村的表現!
    沒毛病,這就是王者到了新手村的表現! 唐唐神評: 服務員:您好,這是新手村,
  • 桂林啟動第28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
    12月19日上午,桂林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第28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在中心廣場啟動。來自我市中小學校的近300名學生用情景詩朗誦、歌舞等方式表達了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 世界讀書日:為什麼要讀書?這20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
    讀書、學習,去更遠的地方的意義大概就是,遠離那些自己不想見的人,也不用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希望我們都可以不被改變。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刻,換成一種享受。6.李健說: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7.多學一點知識,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 鬥羅大陸:弗蘭德院長是越老越可愛,就是改不了這習慣性的毛病
    而因為史萊克七怪在魂師大賽中還擊敗了武魂殿學院成功拿到冠軍,這讓史萊克學院名聲大噪,也因此生源大批湧入史萊克學院,加上本身史萊克學院的宗旨就是只收怪物,也就是天賦極強的學員,這也讓史萊克學院的實力越來越強大。
  • 叫《演員》的節目都繞不開吵架?知名編劇汪海林回應《我就是演員3...
    於正一邊是沒有正式點名、含沙射影式地怒懟,到了另一邊就直接升級成了點名應戰,還戲稱對方為「失足青年」……距離演技PK真人秀《我就是演員3》登上熱搜僅僅過去了一天,「吵架」這個老套的話題又找上門了——12月14日,《我就是演員3》的導師於正因為一條充滿
  • 《我就是演員》官宣陣容,脫口秀「小王爺」回歸,王自健涅槃重生
    近日,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員》陣容官宣,王自健將以演員的身份參與這檔節目的錄製。作為通過脫口秀演員的身份被大家熟悉和了解的明星,王自健加盟《我就是演員》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有人贊他作為演員兢兢業業,有專業素養。也有人為他經歷的落差唏噓不已。但是更多的人表示惋惜,昔日的脫口秀小王爺,本應該是靠「嘴」吃飯,在脫口秀屆發光發亮,命運弄人,如今的他卻轉行成為一名新人演員。
  • 最大的腕不是演員
    關於這一屆的農民電影節,大家最關注的肯定就是出場的演員明星陣容。到底有哪些明星參加第三屆農民電影節?首先今年這屆農民電影節,主持人請來的是CCTV元老級的主持人倪萍。
  • 上星、網劇一視同仁,港臺內地演員雨露均沾,這屆金鷹獎成了「端水...
    這屆金鷹獎結束時,何炅幾乎是吼著喊出這句話的。 跟30年前比起來,此時的「金鷹」已不是彼時的「金鷹」了,但,實話實說,要是跟上一屆比,還是要給今年這屆打個進步分。
  • 孩子,這就是你要努力讀書的意義!
    由於村子四周被雪山環繞,家裡的網絡信號不穩定,為了上網課,她每天要花30分鐘爬上家附近的山頂,在最高氣溫也只有-3℃雪山之巔,一坐就是四個小時。即便在惡劣的環境下學習,十分辛苦,但她表示可以學習的感覺太好了。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下,這些孩子們都沒有放棄讀書學習。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們的現在很辛苦,但我們也依然相信,她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小時候我不是一個漂亮討喜的孩子,性格還有些孤僻,唯一能稱得上優點的愛好就是看書了。老家小鎮的交通並不便利,消息也比較閉塞,人們對外界所有的了解都來自每天晚上七點準時開播的新聞節目,可是小孩子對那些時事報導並不大感興趣。
  • 點亮心靈之光 悅享文明生活|第九屆「忻州讀書月」雲演誦會正式開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第九屆忻州讀書月點亮心靈之光悅享文明忻州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暨第九屆忻州讀書月到來之際讓我們行動起來暢享閱讀 共建書香忻州——中共忻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婷芳第九屆忻州讀書月
  • 圓桌派:我們為什麼需要讀書?這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B是Beliefs,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是你怎麼解讀外部這些不幸的事件。C是Consequences,就是事情的結果、最終的行為和情緒,指你最後做出的反應、你的情緒和行為。ABC理論就是由B,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引發的C這個結果。人在高壓下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果這個時候選擇去讀書,心就會靜下來,你從書裡得到啟發,便不會衝動的做決定了。
  • 北大教授: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連老師也不看書了
    老百姓有一個最樸實的說法:孩子上學,就是「去讀書」。讀書,這就是關鍵。引導學生讀書,是教育的根本職責。 我們現在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家都不讀書,老師不讀書,學生也不讀書;或者說,老師只讀教學參考書,學生只讀和影視有關的書,學校裡完全沒有自由閱讀的空間和時間。
  • 《我就是演員3》:最大黑馬不是新人?而是演太監圈粉的葉祖新!
    《我就是演員3》:最大黑馬不是新人?而是演太監圈粉的葉祖新!《我就是演員》第三季已經播出f了第一期了,相比較來說,話題度好像沒有《演員請就位》的高,但是看點還是很多的不是嗎?這一次的參加節目的演員相信大家應該是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了吧,不管是老演員還是新生代的演員,在這裡面都有出現。在《演員請就位》中讓大家比較驚訝的應該要屬丁程鑫了吧,一個偶像演技還能這麼不錯,確實是少有的。而馬嘉祺也參加了《我就是演員》,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他應該是黑馬了吧。但是小編不這樣認為,小編覺得這一次的黑馬可能會是葉祖新。
  • 李宇春哪裡只是個歌手,看過《我就是演員》,完全就是野生的演員
    的的確確這個組合在近幾年圈了一眾年輕粉絲,但要論早期的選秀龍頭,那肯定要數2005年的那屆快女選拔了,她們可曾籠絡著各個年齡段朋友的喜歡。05屆快女前三名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現在已然成為內地華語歌壇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她們也不再是當年那個頂著殺馬特造型、引起萬千少男少女尖叫瘋狂的青春偶像。比起周筆暢、張靚穎在音樂界的專注,李宇春似乎一直在演戲的道路上努力。
  •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幹大事的人,要改掉兩個毛病!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出一番大的事業,這個夢想在越年輕的時候越強烈,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自己的夢想也慢慢變淡了,但另一些人則不同,他們在生活面前勇往直前,不實現自己的夢想誓不罷休,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敬佩,因為他們有一顆不服輸的心!
  • 讀書無用論?史上最大的謊言
    首先,他們肯定是有一技之長,他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擁有著一些過人的技術,比如,會製作麵包啊,家裡開個小麵包店,只要夠勤奮,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有專業技術的工地工呀,據我所知,一些有著專業技術的焊工,一天收入不會低於7、800。這不是我故意往大裡面說,這是事實,就算是路邊開挖掘機的,他們工資一天也是非常高的。這就是技術工種。
  • 讀書,會為你鋪墊意外的驚喜
    讀書和不讀書,真的只有在漫長的人生中才能看出差別。聽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的氣質中都藏著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還有愛過的人。深以為然。不久前,演員陳衝在微博官宣,自己的女兒正式從哈佛畢業,並拿到了兩個大獎。
  • 讀書最大的意義的什麼?很多人都搞錯了
    讀書最大的意義的什麼?很多人認為讀書的意義在於記住情節、人物或者金句,所以,當他們忘記了內容之後,就認為這本書對他失去了作用。《落葉:威爾·杜蘭特的生命沉思》就是這樣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