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膠東半島上的城市群,因為靠海的緣故吧,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地方,當然了半島上也不是都有海岸線,各個城市發展的也不均衡。不過膠東半島上卻有個奇怪的現象,從濰坊向東,無論有沒有沿海港口,還是以農業或工業為主,所有的城市相對發展都是不錯的,或許這就是地緣經濟吧。
山東的青島和煙臺的發展是不用說了,一個是山東第一的世界級都市,一個是剛剛被濟南超越的第三的城市。而在膠東一個連接青島和煙臺的縣級市卻是很奇怪,它明明也是一個沿海城市,有著自己的海岸線,卻以水果而聞名於世,明明是新中國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卻鮮有人知道?
這個城市就是省管縣級市萊陽市(煙臺代管),那麼萊陽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萊陽
萊陽,古為「昌陽」、「長廣」,又有「梨城」、「龍城」的稱號。萊陽位於膠東半島腹地,北鄰煙臺,南接青島,自古以來就是「膠東腹地」。萊陽之名其實和萊西是相對應的,「日月出東萊之陽」所以為萊陽,而萊西當然在萊陽以西了。萊陽是一座千年古縣,商朝時期的萊國、西周時的萊侯國皆是指的萊陽,只是後來改為了昌陽,到了唐朝時期因為忌諱而該萊陽。
萊陽市的總面積1734平方公裡,人口約88萬人,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縣級市,在縣域經濟中曾有一個山東的排名,萊陽在山東83個縣域中排41位,可謂是不上不下。萊陽是連接膠東半島各地的交通樞紐,連接青島、煙臺和濟南的高鐵以及高速公路在這裡縱橫交錯,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城市,也是膠東地區的革命老區。
萊陽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雖然它也靠海,但是卻是黃海的丁字灣內,海岸線僅有27.5公裡,因此靠海吃飯那是很難了。但是人家萊陽不能靠海,卻有聞名世界的水果啊,當然還有另一個你不知道的中國第一。那麼這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梨鄉——萊陽
萊陽被稱為「中國梨鄉」,是因為這裡有聞名全國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萊陽梨,肉質細膩,汁水豐富,口感清脆香甜,正宗萊陽梨,又名香水梨,清脆多汁,如若不慎掉落,落地既迸裂如水散,食之解渴消暑,不盡清涼。
萊陽梨主要產地在五龍河流域(萊陽境內有五條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蜆河和白龍河),這裡是淤積的廣闊油沙地。萊陽這一片的土壤和陽光特別適合梨樹生長和梨果糖分的積累,也因此萊陽梨含糖量能達到了14%左右。
因為萊陽梨的聞名,而且萊陽種植梨樹的歷史已經有了幾百年,在這裡三四百年樹齡的梨樹都有好幾百棵,所以這裡也形成了眾多的和梨相關的梨文化,梨花節、梨產品等,梨園旅遊這在裡是非常有趣的,不僅賞花,而且漲知識,同時還能吃到正宗的萊陽梨。
偷偷告訴大家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其實僅萊陽五龍河兩岸若干畝產正宗萊陽梨,其它地方的梨雖然也是萊陽梨,但是品質和口感和這個還是有差異的。
中國恐龍之鄉——萊陽
咱們中國人號稱龍的傳人,可是誰又見過真正的龍呢?不過恐龍作為一個已經消失的物種,卻是被證明是真實存在過的,而且各地也發現了很多恐龍化石,大家知道萊陽梨,但是萊陽和恐龍的故事估計很少有人知道的。
在萊陽有一個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是一處以白堊紀地層、古生物化石為鮮明特色,同時涵蓋地貌景觀、水體景觀等多種地質遺蹟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為金崗口和鳳凰山兩個園區。而在這個公園裡就是發現了恐龍化石的地方,新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棘鼻青島龍,並發現了許多珍貴的恐龍化石與恐龍蛋化石,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中國少數幾個「龍蛋共生」的地方。
恐龍化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是譚錫疇首先報導了萊陽白堊系地層中發現的恐龍、魚類、昆蟲和植物等化石,同時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昆蟲和魚類化石,周贊衡研究了其中的植物化石,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了其中的恐龍化石,將其歸於鴨嘴龍類,命名為中國譚氏龍(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
時間到了1951年,專家們又在萊陽進行了較大規模考察與發掘,在金崗口村西溝發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
萊陽梨和萊陽恐龍化石介紹完了,大家對於萊陽是不是有些看不明白啊,沿海不靠海這個不用說了,但是沒想到萊陽除了梨聞名,還有恐龍化石這麼多,當然萊陽還有其他聞名呢,比如什麼全真教的發源地之一、書法之鄉,非物質文化遺產螳螂拳的發祥地等等,而這些卻很少有人知道。
看來一個城市的發展,底蘊很重要啊,萊陽實際上是一個丘陵地帶,資源是很少的,但是卻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位於山東縣域城市中遊,如果沒有這些底蘊,也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