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奇怪的城市,沿海不靠海,還發掘了新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

2020-12-15 老靳行色

山東膠東半島上的城市群,因為靠海的緣故吧,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地方,當然了半島上也不是都有海岸線,各個城市發展的也不均衡。不過膠東半島上卻有個奇怪的現象,從濰坊向東,無論有沒有沿海港口,還是以農業或工業為主,所有的城市相對發展都是不錯的,或許這就是地緣經濟吧。

山東的青島和煙臺的發展是不用說了,一個是山東第一的世界級都市,一個是剛剛被濟南超越的第三的城市。而在膠東一個連接青島和煙臺的縣級市卻是很奇怪,它明明也是一個沿海城市,有著自己的海岸線,卻以水果而聞名於世,明明是新中國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卻鮮有人知道?

這個城市就是省管縣級市萊陽市(煙臺代管),那麼萊陽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萊陽

萊陽,古為「昌陽」、「長廣」,又有「梨城」、「龍城」的稱號。萊陽位於膠東半島腹地,北鄰煙臺,南接青島,自古以來就是「膠東腹地」。萊陽之名其實和萊西是相對應的,「日月出東萊之陽」所以為萊陽,而萊西當然在萊陽以西了。萊陽是一座千年古縣,商朝時期的萊國、西周時的萊侯國皆是指的萊陽,只是後來改為了昌陽,到了唐朝時期因為忌諱而該萊陽。

萊陽市的總面積1734平方公裡,人口約88萬人,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縣級市,在縣域經濟中曾有一個山東的排名,萊陽在山東83個縣域中排41位,可謂是不上不下。萊陽是連接膠東半島各地的交通樞紐,連接青島、煙臺和濟南的高鐵以及高速公路在這裡縱橫交錯,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城市,也是膠東地區的革命老區。

萊陽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雖然它也靠海,但是卻是黃海的丁字灣內,海岸線僅有27.5公裡,因此靠海吃飯那是很難了。但是人家萊陽不能靠海,卻有聞名世界的水果啊,當然還有另一個你不知道的中國第一。那麼這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梨鄉——萊陽

萊陽被稱為「中國梨鄉」,是因為這裡有聞名全國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萊陽梨,肉質細膩,汁水豐富,口感清脆香甜,正宗萊陽梨,又名香水梨,清脆多汁,如若不慎掉落,落地既迸裂如水散,食之解渴消暑,不盡清涼。

萊陽梨主要產地在五龍河流域(萊陽境內有五條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蜆河和白龍河),這裡是淤積的廣闊油沙地。萊陽這一片的土壤和陽光特別適合梨樹生長和梨果糖分的積累,也因此萊陽梨含糖量能達到了14%左右。

因為萊陽梨的聞名,而且萊陽種植梨樹的歷史已經有了幾百年,在這裡三四百年樹齡的梨樹都有好幾百棵,所以這裡也形成了眾多的和梨相關的梨文化,梨花節、梨產品等,梨園旅遊這在裡是非常有趣的,不僅賞花,而且漲知識,同時還能吃到正宗的萊陽梨。

偷偷告訴大家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其實僅萊陽五龍河兩岸若干畝產正宗萊陽梨,其它地方的梨雖然也是萊陽梨,但是品質和口感和這個還是有差異的。

中國恐龍之鄉——萊陽

咱們中國人號稱龍的傳人,可是誰又見過真正的龍呢?不過恐龍作為一個已經消失的物種,卻是被證明是真實存在過的,而且各地也發現了很多恐龍化石,大家知道萊陽梨,但是萊陽和恐龍的故事估計很少有人知道的。

在萊陽有一個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是一處以白堊紀地層、古生物化石為鮮明特色,同時涵蓋地貌景觀、水體景觀等多種地質遺蹟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為金崗口和鳳凰山兩個園區。而在這個公園裡就是發現了恐龍化石的地方,新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棘鼻青島龍,並發現了許多珍貴的恐龍化石與恐龍蛋化石,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中國少數幾個「龍蛋共生」的地方。

恐龍化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是譚錫疇首先報導了萊陽白堊系地層中發現的恐龍、魚類、昆蟲和植物等化石,同時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昆蟲和魚類化石,周贊衡研究了其中的植物化石,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了其中的恐龍化石,將其歸於鴨嘴龍類,命名為中國譚氏龍(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

時間到了1951年,專家們又在萊陽進行了較大規模考察與發掘,在金崗口村西溝發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

萊陽梨和萊陽恐龍化石介紹完了,大家對於萊陽是不是有些看不明白啊,沿海不靠海這個不用說了,但是沒想到萊陽除了梨聞名,還有恐龍化石這麼多,當然萊陽還有其他聞名呢,比如什麼全真教的發源地之一、書法之鄉,非物質文化遺產螳螂拳的發祥地等等,而這些卻很少有人知道。

看來一個城市的發展,底蘊很重要啊,萊陽實際上是一個丘陵地帶,資源是很少的,但是卻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位於山東縣域城市中遊,如果沒有這些底蘊,也是很難的。

相關焦點

  • 山東一座以水果而聞名的城市,新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也在此出土
    山東,地緣遼闊,物產豐富,除了得天獨厚的海鮮產品全國聞名之外,煙臺蘋果、萊陽梨、冠縣石榴等也是全國馳名商標。今天小編主要帶領大家走進萊陽,了解萊陽除了有多汁清甜的梨之外,還有什麼?目前,萊陽隸屬於山東半島的一個縣級市,便利的交通區位,使得萊陽成為連接青島、煙臺、濟南的交通樞紐,只可惜萊陽的經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經濟總量只在山東縣域排名中處於中遊位置。先來說說萊陽梨,那可是知名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肉質細膩、甘甜多汁,咬一口清脆香甜,夏天解渴消暑的不二選擇。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說起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侏羅紀,但其實,白堊紀也與恐龍息息相關,恐龍的種類在這一時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然而白堊紀之後,恐龍便遭到大規模滅絕。這是恐龍時代最後的繁榮,而山東萊陽,這座位於膠東半島的小城,便有一座神秘的「白堊紀公園」,忠實的印刻了這份遠古的記憶。
  • 諸城暴龍館,身臨其境體驗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的震撼旅行
    細品,真名字夠霸氣不遊客可以親身感受化石發掘現場裡面陳列著很多恐龍各部位骨骼化石對於恐龍這個古老的物種,其實我們的認識多是局限於化石形態的猜測和想像,加之科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等共同的努力,一起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恐龍世界科普,這也讓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無比感興趣。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在死亡以後,軟組織會腐爛消失,但是骨骼這些硬組織則會保留下來,被泥沙包圍隔絕了氧氣,在經過億萬年的沉積作用,這些硬組織就會礦物化,形成化石等待著人類發現它。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夠形成化石的,它需要比較特殊的環境,因此世界上發現大量化石的地方並不多,而被人類發現的化石也只是部分。這些化石經過清理以後,就會被擺放到博物館中,讓更多人看到並認識這種億萬年前的生物。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2012年,在中國常州舉辦了首屆國際恐龍節。在這次恐龍節上,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位專家學者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公布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小盜龍就將為大家介紹這十種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恐龍,第一種介紹青島龍。
  • 世界最小竊蛋龍化石發掘於洛陽 身長僅60釐米
    幾天前,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展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指著一塊「沉睡」在展櫃裡,異常完整的恐龍化石激動地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在洛陽欒川秋扒鄉蒿坪村發掘,幾乎是一塊都沒缺少。」  身為這個恐龍化石的發現者,2007年3月24日,是賈松海終生難忘的日子。「3月份就去挖掘化石,這並不多見,當時天兒還挺冷的。」
  • 河南發現最小恐龍化石 這個黑鍋背的冤
    幾天前,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展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指著一塊「沉睡」在展櫃裡,異常完整的恐龍化石激動地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在洛陽欒川秋扒鄉蒿坪村發掘,幾乎是一塊都沒缺少。」身為這個恐龍化石的發現者,2007年3月24日,是賈松海終生難忘的日子。「3月份就去挖掘化石,這並不多見,當時天兒還挺冷的。」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內蒙古成功完成區內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12月7日,記者從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委宣傳部獲悉,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遺蹟保護研究室相關專家圓滿完成野外調查及搶救性發掘工作。本次挖掘開啟了野外打包工作,共計打包77件「皮勞克」。經過發掘初步判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發現的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不僅保存完整,還包含了該類型蜥腳類同一個體大部分前肢、後肢、腰節部位化石,少部分背脊、尾椎化石,不同個體化石之間還可以相互補充,對此研究基本查明含化石地層的基本信是難得的蜥腳類恐龍化石科研材料,是極具科普展出價值的化石材料。近日,起運呼和浩特進行修復和研究。
  • 恐龍化石獵人的大漠探險
    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古生物學化石發掘的野外,尤其是發掘無脊椎化石為主,一般都是就近住在化石點附近的城市或者鄉鎮,駕車機動發掘考察,而不會選擇野外紮營。畢竟野外紮營費用高昂,生活不便,危險係數也跟高。但恐龍化石的發掘工作有它獨特的需要,使得紮營野外成了主流。首先,很多重要的中生代化石點都距離城市非常遙遠,每日往返通勤時間過長,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
  • 錫盟完成一處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錫盟完成一處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2020-12-08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來恐龍之鄉 找尋埋藏在化石中的秘密
    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在3000多平方米的圓形區域內,工作人員發現了2000多塊恐龍化石。它們自北向南,呈七層分布,宛若碧波流水,這就是聞名世界的臧家莊化石層疊區。令人振奮的是,在這片神奇的恐龍墓地裡,人們還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暴龍骨骼化石,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確切無疑地發現暴龍科恐龍。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山東是中國恐龍化石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在諸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並且發現了豐富的化石。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中國甲龍的化石僅僅只有一塊右側腸骨,其編號為ZJZ-183,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見屯社區臧家莊村,地層為上白堊統王氏群紅土崖組下部。這塊化石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直到最近才被研究發表。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諸城是山東省的一座縣級市,暫時由濰坊代為管理,相傳該市是舜帝出生的故鄉,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城市。作為山東半島區域性中心城市,諸城曾獲得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不過,真正令諸城聞名世界的,還是該地著名的「恐龍墓地」。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自貢市民發現的恐龍化石開始發掘 專家估計這條恐龍體長約15米
    四川新聞網自貢12月24日訊(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12月21日,自貢市民李先生在散步時意外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當即報告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組織人員對化石進行了發掘,確定這是蜥腳類恐龍的股骨,估計這條恐龍體長15米左右。12月23日上午,現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
  • 6700萬年前的恐龍決鬥化石,霸王龍牙齒咬著三角龍身體,栩栩如生
    據《都市報》11月20日消息:科學家們展示了迄今為止第一具完整的霸王龍骨架,這隻霸王龍曾與一隻三角龍決戰至死。這兩具6700萬年前的骸骨都算得上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自2006年被發現後,至今都沒有多少人見過。
  • 南康等地重大發現一批恐龍化石!
    評為中國恐龍之鄉2019年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