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要學會「舉一反三」,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達到綜合提高!

2020-12-12 壹教堂

在複習的時候,老師總會跟我們說,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及時地查缺補漏,抓住薄弱環節,分清複習的主次,主要抓重點、難點。查缺補漏,就是反思的過程。在梳理課本知識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各科的薄弱環節,然後想方設法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最後達到綜合提高。

那又應該如何查缺補漏呢?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梳理知識脈絡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問自己:哪些是自己的薄弱環節?課本知識中自己還有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夠?自己是不是偏科,有哪科「拖後腿」?我們要明確地知道自己「缺」在哪兒,「漏」在哪兒,一科一科地查清楚,把「缺」「漏」的方面列出來,然後仔細分析為什麼會「缺」「漏」。是上課的時候不仔細聽課?還是偏科所致?或者是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不感興趣?找出了原因,就要對症下藥,把不懂的問題弄懂,鞏固把不好的方面。

複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既要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把「缺」「漏」的地方補上,還要全面地複習學過的知識,還有許多複習資料等著我們去做。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很仔細地看學過的每一章、每一節,我們就要分清複習的主次,有所側重。

讓我們來看看北京大學2001級高考狀元薛玉林的複習經驗:首先,你應該仔細考慮一下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知識的弱點和自點,以及每一科的潛力,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再制定計劃,要著重抓用功最少、收效最大、分數提高最多的科目;知識上則要從必考的、熱點的知識入手,記牢後再抓可能考的、符合考試趨向的知識,最後再抓擴展的、屬於拉分的東西。

當然,除了薛玉林說的這些之外,基礎知識是不可以忽略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而解題思路也是建立在紮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即便是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因此,鞏固了基礎,才有可能攻克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加油吧考生#

這樣,複習的主次就有了一個大體的輪廓了。

註:各科基礎知識;查缺補漏;抓薄弱環節,徵服弱項;可以挖掘自己潛力的科目;短期內進步較大的科目或知識點;必考的熱點,社會上關注的焦點;保持強項等。

次:可能考的內容;符合考試趨向的知識;擴展的內容等。

偉大的德國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我在許多不屬於本行的事情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如果當時能分清主次,我就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複習亦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因為這節課咱們就是要圍繞「疑」字展開,一起尋找怎樣發現問題,怎樣回答問題。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無進。學貴有疑。疑從何來呢?從文本中來,從思考中來。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寫一個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出來。
  • 好好說話 規範執法 | 人人都是「窗口」,學會換位思考,提高綜合素質
    好好說話 規範執法 | 人人都是「窗口」,學會換位思考,提高綜合素質 2020-10-19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任何成功的人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去的想法不會成為他們的桎梏,他們可以突破傳統思維,在創新中取得巨大成就。當思考遇到「瓶頸」時,不妨換個角度看一看,也許柳暗花明會突然打開。著名漫畫家臺灣說:每件事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沒有統一的尺度來衡量任何事物的是與否,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們做事,就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多一些寬容,多做換位思考,即使我們不能跨越鴻溝,如果我們阻礙了我們的進步,我們也無法阻止他,不管問題有多困難,我們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 舉一反三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善於思考,就能從中把握玄機
    這句儒家箴言告訴人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在學習之後,應該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能夠由一個理論推及其他理論,由一個邏輯推知其他的道理,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再怎麼教育,也都是做無用功。由此可知,儒家在治學上,是十分注重積極思考和變通的學習思維的。要讀書,但不能死讀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孔子看來是為學必需的一種品質。
  • 高三怎樣進行複習備考,學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首先我們要知道,高考的命題原則,高考的考點要求,對高考考查的目標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高考是國家級考試,要的是學科素養和創新能力,是國家發掘人才的選撥性考試,它要的是區分度和信度。高考試題注重和大學知識的銜接。考題原則上不出怪題、偏題,立足於必考點,在命題角度、方法和題型上下功夫。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體現能力立意,關注核心素養。
  • 如何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技巧?學霸:掌握這3種能力
    鄉村和不發達地區的老師水平跟大城市確實有差距,這點家長客觀上先要提高認識,不要全指望老師把你家孩自己教成學霸,老師上課是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平均水平,那你孩子過了及格線,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要靠自己來提高了。這些年我不斷學習看書,一年保持50本書籍最起碼。很多老師根本做不到啊,這就是現實。
  • 學科不同複習計劃也不同,均衡分配複習時間,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
    尤其是當學生們在遇到複習的時候,學習的科目越多,要複習的東西也就越多,學生們在各個學科的時間分配上就會越容易迷茫。如果不能針對不同的學科做出合理的規劃,那麼學習的效率和結果上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大家還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科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均衡的分配複習的時間。
  • 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任何一個取得成功的人,都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想問題,過去的思維不會成為他們的桎梏,他們能夠突破常規的思維,取得創新碩果。當思維遇到「瓶頸」時,不妨換個角度看一看,或許就會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一把統一的標尺來衡量它的是與否,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會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們做事情的時候,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多一些寬容,多做一些換位思考,就算再無法逾越的鴻溝,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再棘手的難題,也許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會看到烏雲背後的藍天。
  • 【複習策略】2021屆二輪複習策略與高分建議
    我校高三二輪複習總的指導思想是:「鞏固基礎、完善體系、綜合應用、提高能力」,努力達到三個目的: 一是從全面基礎複習轉入重點複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把握;(二輪複習要有別於一輪複習,要把地毯式轟炸轉變成定點式清除)
  • 中考,最後兩個月英語複習用上這些方法,提高50分不是問題
    離中考只剩下兩個月了,怎麼掌握剩下的兩個月的時間,大幅度決定考生在中考試場的發揮,對於考生來說,最難的是學習英語,不僅知識點很難掌握,複習也很困難,再過兩個月,考生怎麼複習英語?今天給大家介紹:中考,最後兩個月英語複習用上這些方法,提高50分不是問題,一起來看看。
  • 「夜讀」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其實,很多事情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 河南高三生,省實驗中學各科名師為你準備了一份獨家複習攻略!
    經過一輪系統複習,每個學生應該了解自己的當前的物理水平,每兩天可以突破一個薄弱板塊。制定一個精細的補漏計劃,具體到某天某時間段。做好題後反思,通過專題訓練發現問題,辨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規律、提升解題能力。分類整理模型,達到舉一反三、提高複習效率。
  • 高考地理一輪複習指導
    二、時間與效率  考生一定要有時間與效率意識,即訓練做題的時間意識與知識點複習的時間意識。崔用亮建議備考考生按照目標制訂計劃,比如這周完成哪個章節哪個知識點的學習,一周過去以後,對複習計劃和複習效果做一次梳理,並針對薄弱環節制定下一階段的複習計劃。
  • 舉一反三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希望本次反映的問題能得到快速有效解決。」市委辦幹部科科長曾軍表示,市委辦公室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優化營商環境這個重要工作上來,對反映作風建設的一些問題、舉措,要第一時間回復辦理,以實際行動體現政治擔當。「這些反映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我們沒有把群眾當作親人去對待。」
  • 當我們遇到障礙的時候要學會轉換角度在思考中找出路(深度好文)
    在生活和工作中,當我們遇到障礙,經過努力仍然沒有進展的時候,就要沉住氣,冷靜地想想是不是可以從其他角度來解決這一問題。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能發現機遇,將你帶到一個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在面對某個問題時,不能只是盲目地執著,也不能只從問題的直觀角度去思考,要沉著冷靜,不斷挖掘自己智慧的潛力,從不同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抓住機會,這樣才能使問題出現新的轉機。下面的這個故事就很好地闡釋了這個道理:楊亮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
  • 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中國古詩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佛教中有個盲人摸象的故事。一個盲人,摸到大象的腿,以為大象像柱子;摸到大象身上,以為像牆;摸到鼻子,以為像棍子。可見,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有位青年畫家,為提高畫畫水平,把自己一幅最滿意的畫放在公眾面前,請大家用筆點出不足的、不好的地方來。不一會兒,整幅畫就被點得密密麻麻。他一看,心想:我的畫還有這麼多不足之處。於是,他很灰心。
  • 2020屆高考政治複習回顧
    3、第三輪複習:以大綱為依託  這個階段學生要會查漏補缺,進一步整合反思以前做過的試卷,尤其是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範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  練習側重於前瞻性。  主要任務:精練精析,提高技能,優化應試技巧,形成方法的模塊。  在明年適當時間進行!
  • 高中政治複習最有效的6種方法!
    及時複習,首先強調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然後,設計多種練習題型,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所學知識在頭腦中留下痕跡,形成記憶,達到理解、掌握教材之目的。切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
  • 最後一個月各科複習攻略(權威專家整理)!
    後期複習要注意運用不同顏色的筆對作業進行圈點批註,加強解題後的反思,對典型習題做好歸檔工作,並捨得花時間再次鑽研歷年高考試題,領會其命題風格和出題方式。  回顧典型作文題,作文素材每日積累  針對作文,考生們要結合自己出現過的問題,把已經訓練過的作文材料再看一看。
  • 再談上課如做飯——對複習課的一點思考
    眾所周知,重溫再煎的剩飯總是「綿滋滋」的很難吃,要是當初妻子再添點水熱個米飯,炒個菜再吃,估計菜很可口,而米粒有可能就變成稀粥或「攪團」了,這件事的發生引發了我的新思考:從老師授課的角度來看,複習課!貌似也像在「煎剩飯」嘛,能否也不要再「重複昨天的故事」,「炒」出今天的創意和美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