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說法說未來中國名牌大學的格局叫「清北兩院華五人」

2020-12-21 帝都大牛哥

牛哥助理來分享下教育相關的信息:

一、先說清北華五人,這8個大學基本上就是中國大多數家庭未來孩子高考的目標,因為無論從實力還是知名度上來看,深入人心,哪怕是偏遠農村的婦女,基本上都知道這8個大學,所以他們是名牌大學也好,他們是實力強勁大學也好,都是民間經常討論的話題!(誰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那可是名牌,真有出息,這樣類似的話)

不過對於這8個大學,我還是給一點我自己擇校的優先級順序(再完全不考慮強勢專業,服從調劑的前提下,因為個別能去清北的人,為了專業也會選擇上交復旦,和中科大的少年班等等,這些畢竟少數,先忽略):

第一梯隊:清華,北大第二梯隊:復旦,上交第三梯隊:中科大,人大第四梯隊:浙大,南大說下理由:我認為四年的大學時光能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優先考慮,因為一線城市的資源,不是二線城市能給的,四年下來的眼界也是不一樣的。對於為啥中科大能稍微靠前,其實這和他的嚴謹程度,國際認可度有關吧,我更傾向於優先選擇中科大,再考慮浙大和南大,雖然大家都是優秀的,不要用這個點來噴我!人大不用說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殿堂,學文科的考不上北大,大多數都會考慮人大。

二、再說兩院,我估計一提到這兩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社科大),會有一堆人都要出來噴兩句,反正給出的理由也都是五花八門,總之就是不認可,另外還有一批人拿出中科院和中國社科院的實力再反駁,也被這些人噴成要分開,中科院是中科院,中科院大學是中科院大學。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硬實力:我相信中科院和中國社科院的硬實力,大家肯定都認同,因為這都是國家隊的存在,隸屬於國務院,和教育部是平級的,每年招聘也都是清北居多,所以無論從人才儲備還是科研經費,這兩院都完完全全秒殺包括清北在內的所有大學。中科院大學質疑點:中科院牛,不代表中科院大學牛,這是坊間一直傳出來的聲音,然後很多沒做過功課的小夥伴,也會跟著起鬨,說中科院大學總是把中科院的成果放到自己身上。中科院100多個研究所,實力參差不齊,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社科大質疑點:就是把中青政合了過來,可能拉低了水平,社科院參與度不如中科院那麼高等等吧!其實,你會看到兩院的大學在成為名牌大牌的道路上,非常的波折,因為很多人都會拿這些點來說事,就會導致每天知乎上存在著大量的爭議點,大家也都會因為這些和辯論賽場一樣,正反雙方互相搏擊!

最後:這兩個大學到底算不算名牌大學呢?未來兩院大學的高度到底能到哪裡?能和清北相爭嗎(現在絕大多數人給的答案都是不可能)?能和華五相爭嗎?其實我是這樣理解的:

清北華五人,大家都是經過了幾十年才有了現在的高度,從高考分數上來看,也確實領先其他大學,所以眾望所歸,清北復交基本上在各個省的高考分數線都是前四名,也能看出來大家對北京和上海認可度在一定程度上給了這四所大學一定的高度!所以這個沒啥可爭議的!中科院大學,目前算是發展比較好的了,得益於中科院實力的強大,其實不用管外界怎麼說,研究所是研究所,大學是大學這樣的爭議,因為無論哪個研究所的學生都叫國科大的學生,無論研究所到底在不在校園裡邊,學生是真正的享受到了資源,我覺得這就夠了!還有100多個研究所實力參差不齊的,我想說大家可以去做做功課,最差的偏遠地區的研究所,比如新疆和蘭州的等等也都有院士和國家級的實驗設備,所以絕對不要聽那些人怎麼說!中科院大學未來的高度,我相信這肯定是和清北一個量級的,我知道說了這句,大家就又開始評論區懟我了!我要說的是,從硬實力來看,國科大就是這麼強,院士傑青數量遙遙領先,實驗設備全是國家級的,因為那100多個研究所全是他的教育基地,無論你要怎麼爭論研究所和研究所,國科大是國科大,但是現實就是,中科院辦大學的目的,就是用研究所來教學生,要不然為啥名字和校徽都一樣呢?社科大,主要的問題,就是以人文類為主,目前大家普遍傾向於理工類的大學比較多,還有就是最開始那一槍沒有打響,導致高考分數線比較低,很多省份連前二十都進不去,這就會出現很多跟風效應,導致優秀考生還是會優先考慮上面那9所,甚至最後的最後才會考慮社科大!而且社科大硬實力,我認為還沒有完全出來,不像中科院大學那麼重視本科生,連院士班主任都上陣了,社科大想進入名牌大學,目前看來還要走很多路。從牌面上來看,這十所大學無論從實力還是城市(中科大的城市雖然在合肥,但是人家硬實力足夠支撐高分),都是考生優先選擇的大學,沒有任何問題!

短期內,名牌大學,應該還是清北華五人,國科大已經在超車的軌道上了,目前做得還不錯,雖然爭議不斷(其實就是研究所的成果和實力算不算國科大的,我想說國科大學生都享受到了最頂級的教育資源,還爭議這個幹啥,難道大學不是用來教學生的嗎?應該不是用來拼人事關係在哪裡的事情吧),很多大學排名不是第一(SCI,自然指數都是第一),也至少是個前五,當然了大家公認的四大國際排名,國科大還沒有參與!社科大還需要繼續努力,還是需要社科院高度重視,把能有的資源全都給到,改革創新一些實驗班級,提高高考分數線,儘快的參與教育部的雙一流評估,也要儘快的進入到大學排名體系中!

最後的最後,無論如何,大家怎麼討論這個爭議不斷的兩院大學,他們的到來其實對所有高三的考生是好事情,因為從牌面上來看絕對是裁判下場打比賽的感覺,國家對大學有沒有,能讓中國的頂級大學又多了兩所!我也希望像諸如,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這些有著硬實力和牌面的大學儘快得到大家的認可,讓更多的孩子進入優秀的大學學習!

相關焦點

  • 深圳龍華教師招聘:清北76人、華五人36,港大6,中科院3人等入圍
    【深圳龍華教師招聘:清北76人、華五人36,港大6,中科院3人等入圍】由於前些日子,深圳南山街道聘用一個歸國博士,任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消息,專業不對口,引起眾多網友查證。7人、上海交大3人、浙江大學6人、中國科技大學5人,中國人民大學15人、中國科學院3人、香港大學6人、倫敦大學學院6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確實是超級豪華的入圍陣容,學歷高得令人窒息!
  • 美國兩院通過對華「威懾計劃」!2021年中美博弈還是一場硬仗?
    問題是這次的美國的2021年國防授權明顯帶有濃濃的中國色彩,因而也更叫世人矚目。對華威懾是美國新年度國防授權的最大亮點其實美國每年的國防授權,說白了就是軍費開支預算。叫人感到詫異的是,2021年的國防授權居然輕易地得到兩院批准,這不能不叫人大為驚嘆,難得民主黨與共和黨有如此統一的時候。其實細細品味一下今年的軍費開支計劃,不難發現針對中國的意圖很是凸顯,人們這才理解2021年國防授權法的亮點指向,那就是,遏制中國從來就是美國兩黨的共同心願,在這一點上,他們完全可以不計前嫌,協調一致。
  • 我國東部最好7所大學,2020年挺身全國30強,華五將變「華四」?
    在985、211大學雲集的百強高校中,匯聚著眾多我們所熟知的名牌大學,其中不少都位於經濟發達地區,尤以東部地區為主。01高考學子們經常會提到一個名稱叫做「華五高校」,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復浙交科南」,並且通常認為這5所大學是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僅次於清華和北京大學的名牌頂尖高校
  • 中國排名前三大學一共有哪十所?-虎嗅網
    拋開關起門來廝殺的TOP2,真正能引起大規模混戰的,是「中國排名前三的大學」。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誰是中國排名第三的大學」。復旦在QS排名中一直穩居中國大陸高校第三,有國際機構排名撐腰,自然比較有底氣。但說到世界排名,「華五」中的另一所大學表示不服:同等權威的《泰晤士報》報排名中,它才是鐵打不動的中國大陸第三。那就是世外高人中科大。
  • 中國9大名校,除了「清北、華五」,剩下的2所誰能入圍?
    今天,我們談到了中國九大名牌大學的「排位」問題,也就是目前我國最有名最有實力的九所大學,其中7所可以說沒有任何懸念,但剩下的兩所爭論很大,到底誰能進入前九呢?(暫不考慮計入港臺地區高校)
  • 2020高考理科北航與華五人錄取分接近!超越南大,你看好北航嗎?
    航開濟之說,北航排在南開、同濟大學之前,確實實至名歸。尤其是前段時間,北航被美國總統川普的團隊,列為美國制裁實體名單高校第一名,更說了明北航的出色與貢獻,引起家長和考生熱議,著實被動火了一把,引起全國人民關注。
  • 美國實體清單裡面的高校為何沒有清北二校,原因有些尷尬
    大家好,我是大聰,這裡和大家簡單聊聊關於中國的部分高校進入了美國的實體清單事情,也就是美國對中國一些高校所謂的制裁,但是意外的是我國的頂尖高校清北二校卻沒有進入美國的實體清單,讓很多網友開始質疑清北二校的實力,其實大家不要上了美國的當,而開始炮轟我國的兩所頂尖院校,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美國為啥沒有制裁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北大中科大前三
    近日,2021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中國前三甲。這次排名據悉以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三大類指標並結合相應權重加權綜合獲得排名參考依據。在排行榜中,大陸高校表現強勢,包攬了前五名,分別是清華、北大、中科大、復旦和浙大,在前十名中非大陸高校僅有香港大學。此外,港科大、臺大等校也僅在10-20名區間。中科大在這次排名中表現突出,位列全國第三。中科大的師資力量一直是倒三角,高端師資佔比最多,正高級教授師資佔比50%,同時在近年增選的兩院院士和國家傑青等國家頂級人才頭銜上都僅次於清北。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
    文章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中國經歷了五千的歷史沉浮,在經過多個時代的時間變遷,漸漸創造出了多個領域的文化和文明,俗語算是文化中最為貼近百姓生活的一種,在長久以來,俗語也都是靠著廣大群眾口耳相傳,才漸漸流傳起來。直到今天,俗語依舊是我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五人三姓」。
  • 深大超過北航,蘇大蓋過老大哥東南大學的風頭
    目前關於大學各種名次排序是層出不窮,不同的排行榜側重的考核評論的點也是不一樣的,像我們中國比較知名的榜單有校友會、武書連、軟科等等,甚至從廣義上來說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也算是一種實力劃分!華東五校,唯獨它有點落寞近日,全球範圍內知名度較高而且受到普遍認可的THE世界大學排行已經出來了,那麼我們最關心的是從全球視野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大學怎麼排位呢?
  • 詩詞大會評委蒙曼坐客清北網校大師課 談經典詩詞品讀
    讀詩,對孩子到底有哪些好處呢?近日,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做客清北網校大師課,全面剖析經典詩詞,向廣大學生傳遞品讀經典詩詞的用途。蒙曼表示,讀書是可以兼顧現實和理想的出路,不學詩,無以言。
  • 頂尖高校:C9和華五誰更強?南大真的掉隊「華東五校」了嗎?
    那麼,c9和華五誰更強?南京大學退出華東五校屬實嗎?一、c9和華五誰更強?首先,我們先分別來看看C9和華東五校包括哪些頂尖大學。官方聯盟——C9:C9又叫「九校聯盟」,是我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從2009年開始啟動。
  • 繼清北華五後,人大終於迎來返校同學,網友:清北華五人湊齊了!
    一直以來原「985工程」大學,被人們認為是我國最好的高等院校,可是在39所「985工程」大學中也分為幾個檔次,其中「清北華五人」被人們稱為最頂尖的8所高校,位於我國象牙塔的頂層,同時也是學霸們最為青睞的幾所高校。
  • 4種說法解釋老子名叫李耳為何不叫李子?同音字和雙尊稱說最可信
    關於老子的姓名來歷和為什麼不叫李子的爭論歷來就有,總得來說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相貌說據說老子出生的時候他的相貌非常醜陋,大耳朵、白眉毛、還長著白鬍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白鬍子老頭,所以大家都叫他老聃。現在來看無論是相貌說還是怪胎說,都只是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還是不能解釋老子為什麼又叫李耳。而下面的同音說,不但合理解釋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而且也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李耳。三、同音說其實老子本來就姓老,名耳,字聃,也就是出生的時候他的耳垂有點大,所以叫他老子沒什麼錯。
  • 思想者|胡偉:中國現代化大格局與教育的未來
    在中共上海市委黨校胡偉教授看來,加快教育現代化,不能單就教育談教育,而是要從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上來思考,應立足於我國現代化的大格局來審視中國教育的未來。以下是他在第17屆上海教育博覽會開幕式上的演講。
  • 法華經:說法的底氣在哪裡?說一說佛的四無所畏(70)
    妄覺中所見儘是屈伏相,說法不能圓滿。你帶上哈哈鏡說人變胖了,他帶上另一種哈哈鏡說人變瘦了,兩個人爭執不下,都說自己是親眼看見。如來一看,說:「把你倆都把眼鏡摘下來。」這兩個人一摘下眼鏡,立刻思想就統一了,再也沒有爭執。眾生於妄覺中不見如來,如來卻在真覺中盡見眾生。
  • 有種「獨具一格」叫00後眉毛,柳葉眉VS歐式眉,名牌眉:能出門嗎
    首先第一種就是柳葉眉了。這種眉形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而那時候有這種眉形的人基本上都是美女。不僅非常凸顯氣質,畫上之後也很自然,非常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標準。不管是什麼樣的女生都能輕鬆駕馭。
  •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三皇有6種說法,五帝有5種說法
    一、三皇三皇五帝是八個人,但必須分開說,首先說三皇,三皇按照不同的史書記載,有不同的說法,目前經過整理有6種說法:第1種說法:燧人、伏羲、神農這種說法來自《尚書大傳第2種說法:天皇、地皇、泰皇這種說法出自《史記》,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讓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一起商量應該給秦始皇起一個什麼樣尊貴的稱號時談到的:《史記》: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顧清揚: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