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說法解釋老子名叫李耳為何不叫李子?同音字和雙尊稱說最可信

2020-12-17 文化三重門

「老子古今中外天下第一」,這是一句聽起來極其狂妄自大的話,如果從你我口中說出此話,當然會被人認為是吹牛逼。但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位寫出「道可道,非常道」這種玄妙語錄的老子,是最合適不過的。

世界百大歷史名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是智聖六祖惠能,代表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文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說的都是老子。

老子的著作《道德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世界各地。據說它的出版發行量僅次於全球第一的《聖經》。對於這樣一位閃爍古今中外的人物,我們對他了解多少呢?

其實從他的名字開始,很多人都不了解老子為什麼叫老子。上學時候老師應該教過在古代「子」是一種尊稱,比如孔子、孟子、莊子等,而「子」之前的字就是人的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叫孟軻。據此來看,那老子就姓老咯,但為什麼很多地方我們都會對老子的解釋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既然姓李,那怎麼不叫李子呢?

關於老子的姓名來歷和為什麼不叫李子的爭論歷來就有,總得來說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相貌說

據說老子出生的時候他的相貌非常醜陋,大耳朵、白眉毛、還長著白鬍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白鬍子老頭,所以大家都叫他老聃。「老」的意思就是指他長得老,「聃」的本意是耳朵又長又大,有下垂的意思,就是人老之後皮膚鬆弛、乳房下垂那種狀態,意思也是指一個人的相貌老。

長大之後,老聃跟著有學問的人學習知識,後來到周朝王室做守藏室史,也就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在圖書館的那段時光他讀了大量的書籍,後來騎牛進函谷關雲遊,著書立說名揚天下,後人尊稱他就叫他「老子」。

二、怪胎說

相貌說裡說老子一出生就長得像老頭,這種說法本身就有點玄乎,而怪胎說更是玄的離譜。

老子是他媽媽懷胎八十一年後,在一棵李子樹下,從胳肢窩裡生出來的,一個孩子在娘肚子裡待了81年,還能不老嗎?當然這種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就算老子媽媽19歲懷孕,過個81年就成100歲的老太婆了,100歲的女人生出一個81歲的孩子這怎麼可能,而且還是在不怎麼幹淨的胳肢窩裡,這無論怎麼解釋都講不通。

雖然怪胎說很離譜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子出生的時候就很老,所以叫他老子。

現在來看無論是相貌說還是怪胎說,都只是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還是不能解釋老子為什麼又叫李耳。而下面的同音說,不但合理解釋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而且也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李耳。

三、同音說

其實老子本來就姓老,名耳,字聃,也就是出生的時候他的耳垂有點大,所以叫他老子沒什麼錯。只不過在當時「老」有兩種讀音「lao」和「li」,就像現在安徽有個地方叫「六安」,如果不知道這個地方,很容易讀成「liu安」,而正確的讀法是「lu安」。

正因為「老」也可以叫成「李」,時間久了慢慢的老子也就姓李了。

四、雙尊稱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古代「老」和「子」都是尊稱,就像現在我們尊稱某些德高望重前輩、有大學問的學者,也會稱為某老,比如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可以稱他為「袁老」。

如果按照此說法,創立了道家學派,寫出了光輝著作《道德經》,影響中國幾千年,至今仍然在全世界散發光芒的人,不管他姓什麼叫什麼,直接安排「老」和「子」兩個尊稱也不過分吧

相關焦點

  • 老子為何被稱為老子,這裡的「老」,作何解釋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提起那一時期的文化名人,我們更是張口就來,比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墨子,等等,通過對比這些名字,我們發現,他們都帶有一個「子」字。當然,我們也知道,「子」的含義有多種,而其中之一就是「古代對人的一種尊稱」,顯然,「諸子百家」中的這一「子」,就是這個意思。
  • 司馬遷記載了三位老子: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誰是真正的老子?
    一般認為,這個老聃最有可能是真正的老子。但是司馬遷認為老聃姓李名耳,這又靠不住了。以前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先秦諸子都是以姓+子的形式被記錄在書上的,為什麼老子姓李名耳,卻不叫李子,偏偏叫老子呢?後來我看了更多的書才發現,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老子姓老名聃,並不姓李。在司馬遷之前,從未有人稱老聃、老子為李耳,很可能先秦時代另有一人叫做李耳,司馬遷把這兩個人搞混了。
  • 老子名叫魏無羨是什麼歌 老子名叫魏無羨歌詞全文完整版
    老子名叫魏無羨也算是魏無羨的一首角色歌了,由網友填詞改編而成,並不是算是原創,但粉絲很多,描寫魏無羨的性格可比小說更傳神。老子名叫魏無羨是什麼歌  《老子名叫魏無羨》也是網友為小說《魔道祖師》而寫的一首鬼畜歌,跟《在下名叫藍忘機》一樣都是用的《what makes you beautiful》的曲,但完全是全新的填詞,也是b站上很火的一首歌,最近因為《陳情令》熱播又被網友刷出來了。
  • 史上最難回答的22個問題,漲知識!
    當然,如果你姓張或姓孔,就不需要回答免貴了,因為這是老天爺和孔聖人的姓噢。06.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數學獎?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獎勵那些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發明或發現"。他不認為數學是人類可藉以得益的實踐科學,因而數學被排除在諾貝爾獎之外。
  • 老子李耳乾坤訣:九宮八卦步演義~山澤通氣,雷風相薄
    它實際上是太陽一年內在黃道的運行曲線,剛好形成了「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的局面。於是便有了伏羲生八卦,文王演周易,天地定位,雷風互濟,水火交融,天地輪迴幻化。八卦為乾、坤、震、巽、離、坎、艮、兌。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數目為一,與坤相對。2坤居北方,數目為八,與乾相對。3震居東北,數目為四,與巽相對。
  • 道家祖師爺老子一生度了兩個徒弟,一個是尹喜,還有一個罕為人知
    函谷關前,板角青牛那一聲悠揚的長哞,和漫天的晚霞一道,把西行的道路映照地孤獨而又落寞。那位白髮皓首的老者騎坐在青牛之上,宛如天上的金甲神人。關令尹喜一揖到底,五體投地。待老者行出許久之後,似乎還能看到尹喜仍然伏於地面的身影。這大概就是老子最為人所知的故事了。
  • 它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修道的地方
    春秋時期,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在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人文歷史,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經過歷代修繕,形成了現在「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的道教格局。老君山是中國北方道教信眾拜謁聖地,中原山水文化的傑出代表;老君山老子銅像被世界吉尼斯總部錄為「世界最高老子銅像」;老君山又是當代仙俠影視劇熱門取景地。
  • 太上老君的前世今生(太上老君和釋迦牟尼佛是什麼關係?)
    我要講述的第一位化身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相傳,玄妙玉女有家附近的一條河邊洗衣服時,看到河流上飄過來一個李子。此時的她,又熱又渴,便將李子吃了下去,不成想,後來她卻懷了身孕。更稀奇的是,玄妙玉女懷的這個孩子,十月沒有分娩,十年也沒有分娩。一直懷了這個孩子整整81年。
  • 朱元璋排行第四,為何卻叫朱重八?當年明月的說法有誤
    朱元璋的名字很霸氣,然而他原來的名字卻很土,名叫朱重八,後來他還改名為朱興宗,字國瑞。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早年的時候為啥叫朱重八呢?或者說他的父母為何給他取名朱重八呢?關於這個問題,歷史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曾給出過解釋,「朱元璋及其父祖生在元朝,元朝有個規矩,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來命名」。
  • 2000年前,老子提出的思想,科學家認為能解釋宇宙起源
    老子原名李耳,說到這位思想家我想我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我國的文聖孔子也拜訪過老子,兩人相談很多內容,更是顯出了兩人很投緣。要是說道老子和宇宙的關係,這恐怕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無論是我國還是外國,都有神話故事對宇宙的起源進行描寫。
  • 黑布林和李子有什麼區別?它們的差別很大,了解後就知道怎麼買了
    細心朋友在吃水果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好多種水果看起來是一樣但名字不同,例如車釐子和櫻桃、花牛蘋果和蛇果、還有就是今天文昊要給大家重點講的黑布林和李子。其實除了上邊給大家列舉的幾種水果外,還有好多水果也有這樣的特點,只是找幾個最明顯的水果品種作為代表給大家舉例而已。有好多網友會有疑問了;明明就是一種水果為什麼名字不一樣呢,接下來就拿黑布林和李子為例與大家詳細地解開大家的疑問,黑布林和李子到底有什麼區別?它們的差別很大,無論從口感還是外觀上只要看這幾個地方就懂了,到底是買普通的李子還是買黑布林吃呢?
  • 為何老子在函谷關寫五千言《道德經》?出了函谷關他去了哪裡?
    老子選擇在函谷關寫道德經,其目的是意指「涵蓋了一個很大的谷」,說明其位置之顯耀,人們常常不經意間會用自己所熟悉的地形和地物來做形容,也許老子也有這個心願。老子說「道」像一個寬廣的「谷」,可以包容很多東西,又像山中的深谷,可以隱藏很多事物,他們都有一種功能,叫神奇、神妙。為何在如此多的山中能出現一個這個廣大的谷,老子想讓這個「谷」變得神奇和神妙,如此而已。
  • 從《老子教你言說》看老子的傳播理念
    該書材料翔實可信,引證發揮精當,觀點持之有故,亦莊亦諧,妙語連珠;語言洗鍊精粹,高深中不失通俗,平敘中不失哲理;老子觀點的挖掘不僅反映了學界研究的前沿,而且創見迭出、獨到新穎;歷史及生活事例的裁選不僅佐證了老子的觀點,而且與之輝映成趣、相得益彰。
  • 說文解字:桃「李」滿天下
    [李] 主要字義是指一種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字成語飛花令[瓜田李下]古詩《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後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張冠李戴]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記俗諺:「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 後用「張冠李戴」比喻名實不符,弄錯了對象。冠:帽子。
  • 除了寫《道德經》,當道教始祖,老子還是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老子李耳的傳說有很多種版本,有人說他活了幾百歲,也有人說他活了九十多歲;關於《道德經》這部書如何寫成的,世人也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老子出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扣留,強求他著書才可放行;也有人說,並非老子親自寫成,而是類似《論語》,是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 道教人物老子雕塑花崗巖老子騎牛石雕像太上老君石像
    石雕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 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就失蹤了,他到底去哪兒了?
    大家可能聽過清靜無為等一些話語,這些都是來自於道家學派,而道家家派的創始人老子,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許多關於老子的傳說,都讓人們對老子非常的好奇。有人說他的母親是在接受神的點化之後生下了他,還有人說他在很小的時候便熟讀各種經書,深知世間之道理。
  • 四川方言裡的「老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四川老子云南媽,貴州兒子背鹽巴」。雲貴川的這句舊俗語是啥子意思喃?早些時候的雲南人張口就是帶「你媽囉」、貴州人說話喜歡帶上「兒囉」,而四川人則喜歡以「格老子」開頭。以前川人的嘴裡最喜歡兩個「子」:錘子和老子。錘子我們暫且不表,老子卻是川人的最愛。
  • 老子生平(一):出世與入世
    今天,我們研究老子就必然要涉及到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的生活閱歷。現在,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的畫卷,看一看老子的人生軌跡,看一看什麼樣的生活造就了老子。 這事還要從東周之始說起: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正擁臥著愛妾褒姒在寢宮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