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古今中外天下第一」,這是一句聽起來極其狂妄自大的話,如果從你我口中說出此話,當然會被人認為是吹牛逼。但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位寫出「道可道,非常道」這種玄妙語錄的老子,是最合適不過的。
世界百大歷史名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是智聖六祖惠能,代表了中國的儒釋道三教文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說的都是老子。
老子的著作《道德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世界各地。據說它的出版發行量僅次於全球第一的《聖經》。對於這樣一位閃爍古今中外的人物,我們對他了解多少呢?
其實從他的名字開始,很多人都不了解老子為什麼叫老子。上學時候老師應該教過在古代「子」是一種尊稱,比如孔子、孟子、莊子等,而「子」之前的字就是人的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叫孟軻。據此來看,那老子就姓老咯,但為什麼很多地方我們都會對老子的解釋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既然姓李,那怎麼不叫李子呢?
關於老子的姓名來歷和為什麼不叫李子的爭論歷來就有,總得來說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相貌說
據說老子出生的時候他的相貌非常醜陋,大耳朵、白眉毛、還長著白鬍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白鬍子老頭,所以大家都叫他老聃。「老」的意思就是指他長得老,「聃」的本意是耳朵又長又大,有下垂的意思,就是人老之後皮膚鬆弛、乳房下垂那種狀態,意思也是指一個人的相貌老。
長大之後,老聃跟著有學問的人學習知識,後來到周朝王室做守藏室史,也就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在圖書館的那段時光他讀了大量的書籍,後來騎牛進函谷關雲遊,著書立說名揚天下,後人尊稱他就叫他「老子」。
二、怪胎說
相貌說裡說老子一出生就長得像老頭,這種說法本身就有點玄乎,而怪胎說更是玄的離譜。
老子是他媽媽懷胎八十一年後,在一棵李子樹下,從胳肢窩裡生出來的,一個孩子在娘肚子裡待了81年,還能不老嗎?當然這種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就算老子媽媽19歲懷孕,過個81年就成100歲的老太婆了,100歲的女人生出一個81歲的孩子這怎麼可能,而且還是在不怎麼幹淨的胳肢窩裡,這無論怎麼解釋都講不通。
雖然怪胎說很離譜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子出生的時候就很老,所以叫他老子。
現在來看無論是相貌說還是怪胎說,都只是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還是不能解釋老子為什麼又叫李耳。而下面的同音說,不但合理解釋了老子為什麼叫老子,而且也說明了老子為什麼叫李耳。
三、同音說
其實老子本來就姓老,名耳,字聃,也就是出生的時候他的耳垂有點大,所以叫他老子沒什麼錯。只不過在當時「老」有兩種讀音「lao」和「li」,就像現在安徽有個地方叫「六安」,如果不知道這個地方,很容易讀成「liu安」,而正確的讀法是「lu安」。
正因為「老」也可以叫成「李」,時間久了慢慢的老子也就姓李了。
四、雙尊稱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古代「老」和「子」都是尊稱,就像現在我們尊稱某些德高望重前輩、有大學問的學者,也會稱為某老,比如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可以稱他為「袁老」。
如果按照此說法,創立了道家學派,寫出了光輝著作《道德經》,影響中國幾千年,至今仍然在全世界散發光芒的人,不管他姓什麼叫什麼,直接安排「老」和「子」兩個尊稱也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