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衡量空軍實力的過程中,戰機裝備水平等因素都很重要,還有一點因素也很重要,就是飛行員的水平,比如說二戰時代,舊日軍飛行員後期水平非常差,以至於面對飛行員素質更高,擁有更多王牌飛行員的美軍戰鬥機,演變成了一面倒的「馬利亞那獵火雞大賽」,而一戰中的首位空戰王牌飛行員,其實戰績遠不如後輩那樣精彩。
首位空戰王牌飛行員:飛機上打機槍的先行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已經出現了航母,出現了戰機,不過由於此時的飛機在性能上還很差,尤其是一戰初期基本無武裝,英軍不得不使用飛行速度很慢的飛艇,靠飛行員扔炸彈來反制德軍潛艇,更不要說性對「簡陋」的飛機了, 同樣一戰中,曾經有兩艘航母起飛戰機攻擊一艘擱淺的巡洋艦,結果根本沒有造成多少傷害,而航母的艦載機,由於性能有限,還因為載彈超重而起飛後墜海。
在一戰初期,戰機主要用於戰場偵查,雙方的飛行員雖然佩戴手槍,但是更多是象徵性的,此時交戰雙方的飛行員在空中甚至還會互相揮手打個招呼,不過隨著戰爭的殘酷進行,雙方飛行員也開始進行了手槍互射。
這時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開始了想像,因為當時的飛機座艙是敞開的,雖然為飛行員使用手槍射擊提供了條件,但是邊開飛機邊射擊,實在很麻煩,於是他想要一種可以真正做到「機槍合一」的戰機,於是在飛機的前半段加裝了一挺機槍,這樣就能做到邊開飛機邊射擊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機槍射擊會打中螺旋槳,造成螺旋槳葉片損壞,有可能射擊對方不成,麻煩給自己的戰機造成很大的麻煩,於是由創造了一種「偏轉片系統」,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實加洛斯只是在飛機的螺旋槳葉片末端,安裝上了金屬偏轉片,這樣幾種螺旋槳葉片的子彈就會被彈開,雖然解決了飛機上機槍射擊的問題,不過這種方式有一定的風險,就是彈開的子彈會擊中飛機本身或飛行員自己。
僅擊落三架無武裝飛機:最終被無名飛行員擊落
1915年4月1日,加洛斯駕駛飛機進行偵查任務,與4架德軍「信天翁」雙座偵察機相遇,不過德軍飛行員並沒把加洛斯放在眼裡,主要是因為手槍的射程很有限,在空中擊中對方的機率很低。
但是,德軍飛行員沒想到的是,加洛斯的飛機在雙方接近時,機槍子彈居然從螺旋槳葉面中射了出來,毫無防備的德軍飛機迅速被擊落了兩架,此後又擊落了一架德軍飛機,並迫降了兩架德軍飛機,從此,加洛斯名聲大振,法國人把當時讚美體育明星的詞語「王牌」送給了他,他也就成了首位「王牌飛行員」。
不過很快加洛斯的好運就到頭了,僅僅到了1915年4月18日,加洛斯的戰機就被德軍飛機擊中,並不得不迫降連同自己的戰機一起被德軍俘獲,此時,德軍的工程師們一直對其可以從螺旋槳葉面中射出子彈很不解,於是認真研究。
研究後,發現加洛斯的方法太簡單了,不過這種方法也讓德國工程師們腦洞大開,很快就研究出了著名的「機槍射擊協調器」,真正做到可以從螺旋槳葉片旋轉時射出子彈,並不會出現擊中葉面的情況。
而加洛斯在1918年才從德軍戰俘營中逃出來,重新回到法軍,並駕駛戰機與德軍作戰,不過可惜的是,這三年中,飛機性能和空中技術水平已經大幅發展,加洛斯曾經所玩的「套路」早已被淘汰。
1918年10月5日,加洛斯的戰機在空中被德軍一名並不出名的飛行員擊中,此時只有30歲的加洛斯,最終被擊落身亡,而此時距離一戰結束。1918年11月11日,德國正式宣布投降,其實已經只有1個多月的時間了。
整體而言,空戰中的「王牌」是「擊墜王牌」的簡稱,一戰中,美國人將王牌飛行員的標準定在了擊落5架,而加洛斯實際只擊落了3架,另外兩架飛機是迫降,並不算符合王牌飛行員的定義,不過他的大膽創新,實際上刺激出了「機槍射擊協調器」,改變了空戰形式,而他駕駛的飛機,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架戰鬥機,因此,稱呼他為「首位王牌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