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明清時期揚州有一專做「揚州瘦馬」生意的,這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公子品史

在中國古代明清時期的所謂揚州瘦馬其實並不是很難理解。瘦馬也就是瘦小病弱之馬,而瘦馬者,就是指古代身材窈窈弱態的女子。在明清時期一般女性都是以瘦為美,而揚州很多富家鹽商,在有了錢以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都想找漂亮瘦弱的女子為妾,也就誕生了這個所謂揚州瘦馬的生意。簡單來說就是有人專門從各地找到面容姣好的幼女,或花錢或拐賣到揚州城裡,裡面有專門培養這些幼女的人,教她們琴棋書畫之後,再把她們養大,長到14歲以後,就把這些女子賣給有錢的人家為妾或者賣到妓院裡面去,這就是一樁人口生意。之所以揚州瘦馬這麼有名,是因為這個生意在揚州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從尋找合適的幼女到賣給有錢的商人,並且規模很大,所以全國都有名。就想南京鹽水鴨一樣,不管到那裡只要一聽鹽水鴨的名字,就知道南京的比較好一樣。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古代的才藝女子

揚州瘦馬的來源和挑選

一般而言揚州瘦馬的來源和挑選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窮人家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為了生活,為了家裡的生存,不得不出賣自己年幼的孩子給這些人販子,並且他們也知道這些孩子最終的結局如何,也是迫不得已,至少賣了孩子之後家裡和孩子都有條活路,不然就都生存都是個巨大的問題。他們基本都是被迫的,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選擇了賣孩子這條路。

其次,是人販子從各地拐來的女孩子,這些古代的人販子為了賺錢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他們拐來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挑選做揚州瘦馬的人給選中,但是一旦被選中的話,可以賣出一個比較好的價錢,所以人販子拐來的孩子還是願意賣給做揚州瘦馬生意的人。不過這些都是比較隱秘的交易,在古代官府對於拐賣人口還是持打擊態度的,因此他們也不敢太明目張胆的公開做人口買賣生意。一般都是有固定的商家,一旦有了合適的孩子之後,他們就會和這些人聯繫,讓他們來選,選中的話就可以賣個大價錢。

最後一個則是,這些做揚州瘦馬生意的人自己下鄉下或城裡相關的地方去買,因為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是和做揚州瘦馬的,她們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從外貌、身材、膚質、健康狀況等多方面來進行挑選的,所以在選擇女童的時候還是會相對謹慎的,畢竟這是一門生意,誰也不想賠本。她們一般會乘著地方鬧災荒或者災害的時候下去,因為這個時候受災的人家裡極度困難,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同意賣自己的孩子,這些人販子也能乘機壓價狠宰一筆,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把這些孩子給買回來,然後在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從而可以從中狠賺一筆。

揚州瘦馬女子圖

揚州瘦馬的培養和交易

上面我們說了,這些專做揚州瘦馬的生意人,會先從貧寒人家買來幼齒且麗質天生的瘦弱女孩,然後就開始養瘦馬。養者,即調教。光有形體瘦弱,這還不夠。瘦馬的舉止投足,一顰一笑,都必須嚴格符合揚州地方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輕,不可發出響聲。譬如眼神,要學會含情脈脈地看。

只有如此這樣養出來的瘦馬,才能賣得快,價錢也比較高。明清時期的揚州城裡,有數百人如同牲口販子一樣,做著這樣的瘦馬買賣。這些人中,有牙婆,甚至駔儈(駔儈,是專門說合牲口貿易的中間商,他們做牲口賺不了錢,就來做瘦馬生意,而且這種瘦馬買賣,行情看好,利潤頗豐,商人逐利,自然蜂擁而來。)。如果哪位商賈要買瘦馬的消息一經傳出,這些牙婆,駔儈便會盯上買主,一直盯著買主不放,就想蜜蜂遇見蜜一樣,直到把生意給做成了才會放手。

歷史資料裡面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商人是如何「買馬」的。明代著作《陶庵夢憶》一文中對它的的描寫如下:商人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 下拜。曰:「姑娘往上走。」 走。曰:「姑娘轉身。」 轉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瞧瞧。」 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瞧瞧相公。」 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了?」 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 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書中介紹了鑑定小腳的辦法,以及詳細挑選,付費,送貨上門的一系列過程。瘦馬的面,手,臂,膚,眼,聲,趾等一一看遍。

至於那些落選的瘦馬,情形則更為悽慘。她們無家可歸,被賣入風月場所。每天傍晚,她們塗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離於茶樓酒肆門前,謂之『站關』,燈前月下,面色蒼白,已無人樣。這些『站關』的可憐瘦馬,有的直至夜間都找不到主顧。最後黯然離去。張岱寫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揚州瘦馬女子的學藝圖

綜上所述,所謂的揚州瘦馬,就是從小培養苗條的美人長大後賣到大富人家當寵妾、豔婢。如果運氣好的話,顏色未衰之前享盡富貴,運氣不好的話,被大戶人家的正妻杖斃、投井,甚至攆出去淪落為街頭娼妓的都有。這是一種畸形變態的人口生意,都是為了滿足富商巨賈的欲望而做的。

相關焦點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
    我曾經在一本書中設專章寫秦觀,因為秦觀算是揚州人,自己又是多愁善感的婉約派的宗師,是眾歌女喜歡的白馬王子,因此,我當時給這一章節取得標題就是一匹婉約的瘦馬。這就是受到了元曲家馬致遠的影響,以為瘦馬就是一個流浪天涯的落魄文人的形象。後來有個大學教授提醒我,才讓我認真去研究瘦馬這個詞!瘦馬是明清時代揚州風月場上的專有名詞,不好隨便說的。
  • 「揚州瘦馬」是什麼?明清時期有錢權貴們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我們古代有很多事物和人,有很多代號和形象,比如明清時期人們口中所說的「瘦馬」,很可能並非單純意義上的馬。如加「揚州」二字,則可以肯定,它一定是代指別的事物。「揚州瘦馬」這個詞在小說、影視劇中也經常出現,很多人都知道它與青樓女子有關,但具體指的是什麼卻一知半解,今天小編就帶你去了解真正的「揚州瘦馬」。青樓行業在我國古代是合法的行業,所以有不少身世悽涼的女子被迫從事皮貨買賣,自古以來商品就有貴賤之分,青樓女子也是如此。例如著名的《花魁》就是妓子中的翹楚,而到了明清時期,《揚州瘦馬》逐漸成為當時富人追捧的主流。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古代富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了極致
    「揚州人養處女賣人作妾,俗謂之養瘦馬。」這是《陔餘叢考·養瘦馬》裡的一句話。這裡所說的「養瘦馬」並不是普通意義上說的「養馬」,而是「養人」。明清時期,養瘦馬是流行在江淮地區的暴利行業。揚州當時十分富庶,聚集了很多的鹽商。那些鹽商可謂是富甲天下,因此也出現了一系列以靠鹽商而發展壯大的行業。「瘦馬」就是其中一項。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原來與馬無關,而是卑微女子
    一、「揚州瘦馬」產生的背景?晚明的士大夫,一旦登科第,娶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時尚。所娶之妾,一些青樓的名妓當然是一可供選擇的對象,但更多的還是選擇良家婦女。在清代,民間有些俗語常指蘇州所產,有狀元、小夫人兩種,說明在清代,士大夫多娶蘇州女子為妾。妾的稱呼,除了小夫人之外,尚有「如夫人」或「阿大」兩種稱呼。在明代,蘇州女子之名尚不及揚州,而揚州之聞名,也是因為其「瘦馬」。正如明人王士性所言,當時天下各地到處出美女,但很多人娶妾還是選擇揚州。這顯然有其原因。
  • 揚州瘦馬什麼意思?明清有錢人的特殊癖好,現在年輕女孩以此為榮
    如今更有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公開動態時,宣稱自己想當"揚州瘦馬"。想陪著某個人去浪跡天涯。她本以為如此的比喻是浪漫的一種,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笑柄。之所以會這麼判斷,首先要了解一下"揚州瘦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
  • 揚州市資訊|揚州的萬畝櫻花園,從愛情小鎮到琴箏文化,秒殺黿頭渚卻...
    負責工程建設的城建專家介紹,潤揚路是城市「五橫七縱」快速路網規劃中一條重要的南北縱向軸線,是連接揚州城區南北向的快速交通走廊,承擔揚州南北貨運通道的重要功能。上述專家表示。4、明清時期,揚州有養瘦馬的習慣,那麼瘦馬到底是什麼?瘦馬是揚州時候的一種人肉生意,也是以女子來賺錢的。
  • 古穿今《柔骨嬌娘在九零》:揚州瘦馬穿越後的幸福人生
    前面已經給大家推薦了幾本古穿今的小說了,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一本古穿今年代文小說,《柔骨嬌娘在九零》,講述了一位揚州瘦馬穿越重生到九零年代後的幸福生活,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多多支持。只可惜,紅顏薄命,被當作揚州瘦馬的那天起,吳煙的結局就早已被註定。在被一個商人買下準備送給州府官員的時候,吳煙被刺殺了,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再次醒來的吳煙重生到了90年代的髮廊洗頭妹身上,畫著大濃妝,穿著豹紋小短裙,和那個卸妝之後的清秀佳人天差地別,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同一個人。
  • 劉亦菲是揚州瘦馬?她和陳金飛有不當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無腦噴吧
    因為我之前寫過一篇劉亦菲的文章,很多人點讚想看劉亦菲關於揚州瘦馬是否屬實的消息,所以才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提前說明,文章很長,需要耐心看喲~)先給大家解釋下劉亦菲為什麼被叫做揚州瘦馬瘦馬指的是明清時期,有專人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給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牟利。因貧女多瘦弱,便用「瘦馬」稱呼她們。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上,揚州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了自漢至清,經濟繁榮與文化興盛的一座歷史名城。揚州曾有過三個鼎盛時期:最初是在西漢中葉時,第二次是在隋唐到宋朝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
  • 古言甜寵文《帳中嬌妾》:揚州瘦馬VS禁慾將軍,高甜來襲!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書蟲西瓜姐姐,今天西瓜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我見猶憐揚州瘦馬陰沉不定禁慾將軍的古言甜寵文,希望大家喜歡!《帳中嬌妾》作者:六喜桃簡介:女主:陸茗庭|男主:顧湛女主陸茗庭是千嬌百媚,我見猶憐的揚州瘦馬,男主顧湛是俊美無儔,陰晴不定的禁慾將軍。
  • 揚州竹譜又添6個新成員!揚州古代究竟栽的什麼竹?
    據揚州大禹風景竹園透露,由該園自主選育的6種新品種竹,在獲得專家認定的基礎上,正向主管單位申報植物新品種權。這也意味著,揚州「竹家族」多了6成員。竹是揚州城鄉的常見植物 「現在,揚州各景區、公園、綠化帶、苗圃等地方的竹子種類有130多種。
  • 揚州是一座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城市,在春秋時期建國邗國
    揚州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下遊北岸。春秋時期,揚州為邗國,後被吳國吞併,在此築邗城。繼越滅吳、楚滅越後,楚國在邗城舊址上建廣陵城。揚州白塔現存的園林主要有兩類:一是以自然風景為依託的園林群,即瘦西湖;二是個園、何園等私家園林。
  • 金庸為何將《鹿鼎記》的起點設置在揚州?主要有三個原因
    在第二回的開頭,金庸引用了一句唐朝著名詩人杜牧的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從而引出了主角韋小寶發家的起點——揚州。那麼,問題來了,以清朝時期的中國版圖,天下繁華之地舉不勝數,可金庸為何獨獨選擇了揚州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無賴」意思你或理解錯了
    這是一首懷念人的詩詞,前兩句表達的是少女的離愁別恨,後兩句是在前兩句的基礎上抒發自己的思念之情,揚州的明月夜,如此美麗的揚州,但是主人公回憶的不是揚州的美景,而是揚州的人。值得一說的是詩詞中的一個詞「無賴」,估計很多人初看到這兩個字都會有所誤解,但是大家知道嗎,「無賴」在古代並不是大家表面上所理解的那樣,而是另有深意。
  • 寫揚州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無賴」是啥
    江蘇揚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至少在隋唐時期,就已經逐漸成為天下所矚目的城市。伴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經濟中心的由北向南轉移,揚州城憑藉天時地利人和,成為了當時國都之外最聞名天下的城市。雖然「無賴」這個詞在今天多有貶義,多表達一種蠻不講理,狡詐刁蠻的品性。但很多人在討論這首詩歌的時候,並沒有採取這個意義,而是採用的可愛的意思。採用這個意思當然也有足夠的論據的。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
  •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詩意與繁華並存的城市
    今天,介紹的城市是古代繁華富庶之地,也是充滿詩意的城市——揚州。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揚州在中國古代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並伴隨著文化的興盛,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揚州,是商賈雲集的淮左名都,在古代,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坦言:「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鹽鐵,歷來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揚州作為鹽鐵的中轉港口,積累了豐富的航運紅利,把它稱作唐朝版紐約,並非言過其實。
  • 星球· 文化 | 什麼?揚州八怪不是八個揚州怪咖?!
    為何揚州造就了他們呢?其實康乾盛世時期揚州鹽業和漕運發達,成為當時的東方大都會。 這與荷蘭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家輩出成就了倫勃朗是類似的道理。由於揚州商品經濟的繁盛,書畫商品化加劇,各地的藝術家被吸引到此。據《揚州畫舫錄》記載,當時在揚州的知名畫家多達百多人。如今,揚州設立了揚州八怪紀念館來記錄這高光的文藝時期。
  • 《揚州八怪題畫詩考釋》:達人隨性好畫圖
    >  「達人」一詞,在中國最早見於春秋《左傳》,載:「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清代無「揚州畫派」一說,時人都稱其「怪」,讚譽者寥寥而蜚語者眾……  「揚州八怪」幸逢貿易通衢之利,商業活力的刺激使得畫家們生活得益,書畫風雅得到商賈附會,他們沉醉主流畫壇不屑的表現題材和創作手法。然而,就是這些人怪畫奇的旁門左道,卻與世俗藝術消費者和諧「共在」。
  • 三月了,想去揚州喝早茶!
    明清時期,淮揚一帶鹽業發達,商貿往來,發展出了以精緻見長的淮揚菜文化,而早茶也一脈相承。 我們今年採訪了揚州的小夥伴們,早茶狂熱者@甜桐和@恬靜,整理出了一篇更本土化的早茶攻略,就等出門了!
  • 對揚州的印象,除了有古詩詞還有一道揚州美食?揚州人:你想多了
    揚州,江蘇省的地級市,在很多古籍中,「廣陵」和「江都」是揚州這座城市的別稱。說到揚州,很多人就會想起很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詞,無論是唐朝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還是元朝陶宗儀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都讓揚州城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