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壇的開山祖,第一代歌神許冠傑,票房冠軍次數與周星馳持平

2020-12-22 騰訊網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唱功一般,只有幾首口水歌的許冠傑,憑什麼成為粵語歌的開山鼻祖「。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看明星百態」欄目。

前幾天把80年代「三王一後」的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四人都分別說了,喜歡他們的朋友,可以進主頁查看他們四個的視頻。但在他們四個之前,還有一位比他們四個都要牛逼的超級巨星,他就是粵語歌曲的開山鼻祖,第一代歌神許冠傑。

那時的譚詠麟在香港樂壇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他也早已成為了許多歌迷心中的偶像,然而在譚詠麟心中,他的偶像至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歌神許冠傑。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張國榮都要求他幫忙寫歌,張學友在他面前都不敢說自稱歌神!

許冠傑開創了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潮流,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在香港樂壇是公認的「歌神」、「香港樂壇第一位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他創造了香港歌曲口語演繹法,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的許冠傑,堪稱香港歌壇的「宗師級」人物。

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50年,許冠傑與父母以及三位兄長從廣州移居到香港,並定居於鑽石山。許家共有四男一女5個孩子,父母按照「文武英傑」的排序給四個兒子命名後,給最小的女兒起名許珠迪。許冠傑的父親許世昌是一名愛好傳統音樂,擅長二胡和小提琴的普通教師。其母親李倩雲是電臺播音員。

他先後就讀於鑽石山永康小學以及牛池灣恩光

小學。1961年入讀聖芳濟中學,中學時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冠傑對於音樂的愛好,除了來自父母的基因遺傳,就是受大哥許冠文的帶動。

1964年,跟友人合組Harmonick樂隊,並擔任樂隊的彈低音吉他手以及主音歌手。1965年,在夜總會及麗的「樂韻之聲」作表演。Harmonick樂隊解散後,他加入了Bar Six樂隊。1966年,「Bar six」樂隊改名為「Lotus」,即「蓮花樂隊」。

後經由泰迪.羅賓推薦,「蓮花樂隊」與鑽石唱片公司籤約,出版了兩張「細碟」,也就是只有5到8首歌曲的迷你專輯。

之後,樂隊又和無線的《Star Show》節目籤約,每周錄製5期節目,每期在節目最後唱兩首歌。

這兩件事,都發生在1967年。

1971年,無線開了一檔新節目《雙星報喜》。《雙星報喜》以許冠文為中心,曾是香港中文大學辯論隊隊長的他嘴皮子極溜,是節目的搞笑擔當。而許冠傑,就負責節目的唱歌部分。

在許冠傑的歌曲中,《鐵塔凌雲》不得不提。這是他作曲的第一首粵語歌曲,也是讓他為大眾熟知的一首歌曲。《鐵塔凌雲》原本是許冠文寫的一首英文詩,原名叫《就此模樣》,經翻譯、作曲、錄製播出後,迅即受到大眾歡迎。

這首歌改變了當時香港人對粵語歌曲的認知,不再認為粵語歌為低俗歌曲。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喚醒了許多港人對於自己家園的重視,所以《鐵塔凌雲》有香港港歌之稱,也是代表香港文化的標誌性時代曲。《鐵塔凌雲》的好評讓其他歌手紛紛改變唱國語歌以及外語歌的路線,當時的溫拿樂隊、徐小鳳、羅文等等歌手,都開始轉唱粵語歌,粵語流行歌在香港樂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1974年,許冠傑出版專輯《鬼馬雙星》,將《就此模樣》收錄其中,並改名為《鐵塔凌雲》,後來成為與羅文的《獅子山下》並列的香港地域文化標誌性作品。

之後的許冠傑也是身體力行,大量的創作了粵語歌曲,1974年的《鬼馬雙星》讓香港粵語流行歌市場正式形成。自《鬼馬雙星》開始,許冠傑的「巨星」之路就此開啟。

這張熱賣專輯中,除了《鬼馬雙星》、《鐵塔凌雲》兩首經典歌曲外,還有兩首讓許家老三許冠英一展音樂才華的作品——《無情夜冷風》和《夜雨聲》。融合了許氏三兄弟心血的《鬼馬雙星》唱紅了許冠傑,也讓粵語歌開始盛行。《鬼馬雙星》當時在東南亞地區大概售出15萬張。

1975年專輯《天才白痴夢》銷量超過20萬張。

1976年許冠傑推出的《半斤八兩》正式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形成。當年不管是這部同名的許氏電影還是唱片,都刷新了記錄。電影中的一些場景和對白成為人們模仿的對象,而唱片的熱賣程度則被唱片門市稱作是「半斤八兩,賣到要搶」。從這個時候開始,稱許冠傑為歌神是絕對不為過的。《半斤八兩》簡直是香港普通市民的最好寫照,把打工仔辛苦地上班、掙錢、生活和心態都描寫得很到位。也把當時香港人那種渴望發財渴望出頭的心情很好地表達了出來。每個人幾乎都在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看到了自己渴望得到的東西。說這首歌頹廢也罷,說它很是通俗也罷,說它很貼切也罷,說它很積極也罷,總之它讓人們在歌裡發現了東西。這張唱片當之無愧地成為當年銷量冠軍,並且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的「百周年紀念獎」。後來被Beyond、張學友等人翻唱,可見它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1978年,許冠傑繼續發行了兩張粵語專輯《財神到》和《賣身契》,這兩張專輯一經發售就被搶售一空,深受香港歌迷的喜愛。而他也憑藉歌曲《賣身契》獲得了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獎。《賣身契》唱片銷量也超過了55萬張。

1983年5月,許冠傑成為首位在有1萬觀眾席的紅磡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歌手,這也反映了當時的他在樂壇上的號召力及叫座力,更是開創了紅磡體育館成為日後歌手舉行大型演唱會的先河。

1985年,許冠傑獲得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他也成為首位獲得這項榮譽的歌手。其實許冠傑並不像羅文、林子祥這些唱將一樣,天生一副好嗓音,不過他卻完成了粵語歌曲從古典到現在流行的嫁接,他將人生哲理、社會世故、愛情豪情融入到歌中,唱出了香港人努力向上的樂觀精神,所以在香港歌手中,他第一個拿到金針獎,實至名歸!

1985年,發行粵語專輯《最緊要好玩》,專輯同名主打歌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另一首歌曲《日本娃娃》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

1988年,由許冠傑作詞,鮑比達編曲,張國榮作曲並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沉默是金》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1989年1月25日,發行粵語專輯《許冠傑89歌集》,這張專輯共收錄了10首歌曲,包括電影《阿郎的故事》的主題曲《阿郎戀曲》以及電影《最佳拍檔之兵馬俑風雲》的主題曲《我未驚過》。

1991年憑藉《滄海一聲笑》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1992年初,許冠傑「急流勇退」,在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辦了41場「告別樂壇演唱會」後宣布要退休,而使得他產生這個念頭的,則是因為父親的離世,讓他想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作為音樂人,他的創作能力是少有人及。許冠傑發行過的專輯中的歌曲,由他作詞、作曲的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其中《天才白痴夢》、《鐵塔凌雲》、《半斤八兩》、《浪子心聲》……等等,皆都是傳唱不衰的經典。

1991年2月23日,TVB為許冠傑在麗晶酒店搞了個致敬晚會,並為他舉辦了「光榮引退匯群星」的演出。在這場演出中,不少藝人都以許冠傑歌迷的身份出現,譚詠麟更是手持當年看許冠傑演唱會的票根出席演出。也正是在這次演出節目中,譚詠麟尊稱許冠傑為「歌神」,這個稱呼隨即被整個歌壇沿用,香港歌壇的第一個歌神,就這樣正式被確立了。而之後的歌神張學友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真正到神級別的只有許冠傑,因為他的貢獻無可替代。」還曾說過:「在許冠傑面前,沒有巨星。」

許冠傑在音樂上的成就是傑出的,而他在電影上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1974年,他與哥哥許冠文合作的喜劇片《鬼馬雙星》不僅取得了當年電影票房第一,還以625萬港幣的票房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記錄。不僅將只賣了216萬的第二名《天網》遠遠甩在身後,還創下了當時的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第二年,許氏兄弟製作的《天才與白痴》再次佔據票房榜首,以455萬票房的成績大勝254萬的《廉政風暴》;

第三年,許家二哥許冠武也加入主創團隊,「文武英傑」四兄弟合力完成的《半斤八兩》,以炙熱不可擋之勢斬獲853萬票房。

間隔一年後,許氏兄弟的《賣身契》力壓《醉拳》,以782萬的票房登頂。

時隔3年後的1981年,他們的《摩登保鏢》再創記錄,以1776萬的成績刷新了《師弟出馬》的1102萬。

到這時,「許氏兄弟」已經成了香港演藝圈的「風向標」、「印鈔機」。

1981年,拍完《摩登保鏢》後,對家公司「新藝城」向許冠傑伸出橄欖枝,邀請他「跳槽」。身價早已今非昔比的許冠傑也沒客氣,直接開出了200萬片酬,外加日本市場分紅的條件。

與今天相比,200萬不算什麼。但在那時,節省點用,200萬足夠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就連《摩登保鏢》的總成本,也不過才500來萬。

但「新藝城」權衡判斷後,接受了許冠傑的「獅子大張口」。之後的事實證明,他們的決斷沒有錯。

1982年,許冠傑加入「新藝城」後,與光頭麥嘉主演了《最佳拍檔》,上映後賣出了2604萬。按照當時四六開的票房分成比例,製片商可以收回1040餘萬。

刨除給許冠傑的片酬與拍攝成本,純利潤也非常可觀。《最佳拍檔》的大熱促生了「最佳拍檔系列」,之後的第二部、第三部分別賣出2327萬和2929萬,年年佔據冠軍位置。1986年的第四部《最佳拍檔4:千裡救差婆》,雖然只是當年票房第三名,但也賣出了2701萬港幣。而他從1981年至1984年,連續四年佔據香港電影票房榜冠軍,這一記錄也只有後來的周星馳達到過。

除「最佳拍檔系列」中的King Kong外,許冠傑為人熟知的銀幕經典形象還有兩個。

一個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一個是《花田喜事》中的「周通」。

出演「令狐衝」時,許冠傑已經40多歲,與原著中人物的年齡相差懸殊。但是這個版本在觀眾群眾的認可度並不低,皆因許冠傑演出了「令狐衝」的豪邁灑脫、放縱不羈。因此,許冠傑的「令狐衝」被稱為「最豪情版」。

金庸還曾調侃說「他的年齡太大了,可以算是『老師兄』了,風流倜儻、放浪形骸狂放是夠了,外形就欠缺了一點,還好他會唱《滄海一聲笑》」。

而「周通」則是許冠傑首次嘗試出演反派。不過,一部嬉笑逗趣,以無釐頭搞笑為基調的喜劇片,即便是反派,又能「反」到哪裡去呢?

事實也證明,除了最開始展示出的一點強勢蠻橫外,到「周通」碰上毛舜筠飾演的「母夜叉」,就成了被「霸凌」的那一個,多了幾分可憐兮兮的味道。

許冠傑為人很低調,但他在娛樂圈創下的成就無人能及,他在歌壇是歌神,在影壇是票房王巨星,綜合起來他的優勢太明顯了。許冠傑在影壇8次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持平了被譽為是香港票房之王的星爺,兩人並列冠軍次數歷史第一。此外,許冠傑還5次打破歷史票房紀錄,這項成就只落後周星馳6次破華語片紀錄。

生活中的許冠傑更是值得許多人去學習的楷模,他與妻子相愛50年,不離不棄,恩愛如初。1966年,18歲的許冠傑在格闌酒店演出時,認識了漂亮的美國姑娘琳寶,並自此墜入愛河。兩個人相戀5年後,於1971年12月步入了婚姻。兩人從18歲相識,23歲結婚,如今已經攜手走過了半個世紀,可以說在處處充滿誘惑的娛樂圈中,許冠傑能始終如一的守護這段愛情,真的是難能可貴。

婚後兩人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許懷欣,二兒子許懷谷,如今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也分別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真是讓人羨慕。

許冠傑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不止是「前輩」、「巨星」所能概括的,他甚至是一個年代符號,是傳奇般的存在。

他的歌曲,不止是簡單的愛恨情仇、傷春悲秋,而是與時代、社會、民生的結合,唱出了底層大眾的心聲。

也正是因為呼應了大眾心聲,許冠傑的歌曲才生命力旺盛,才能跨越時間的長河流傳不衰。

著名填詞人盧國沾曾在雜誌上說:「如果將來有人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記得把許冠傑寫在英雄榜的榜首」。

好了,小夥伴們,你聽過許冠傑的歌曲嗎?你喜歡許冠傑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影片回收站,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和關注,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

相關焦點

  • 許冠傑: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一次直播頂500場演唱會的歌神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許冠傑: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一次直播頂500場演唱會的歌神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在廣州。1950年,全家遷到香港定居。父親酷愛樂器,母親也喜愛粵劇和唱歌。許冠傑和哥哥許冠文、許冠英都深受薰陶,後來都踏入了演藝界。
  • 許冠傑|我哋呢班打工仔,唱滄海一聲笑的歌神72歲了
    《賣身契》,同名電影成為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歌曲《賣身契》也獲得了首屆十大中文金曲獎。從許冠傑開始,粵語歌曲真正流行起來。電影主題曲、電視主題曲都開始以粵語歌曲為主,港樂慢慢繁榮起來,一大批粵語歌手也逐漸展露頭角。 許冠傑成為現代粵語流行曲的鼻祖,一代歌神。
  • 許氏四傑:喜劇之王許冠文,第一代歌神許冠傑,連創電影票房神話
    許氏四傑是香港影壇被人熟知的龍虎兄弟,大哥許冠文編、導、演俱佳,二哥許冠武專注幕後,三弟許冠英鬼馬搞笑,四弟許冠傑唱、演全行,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可能對許氏四傑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許氏四傑就是電影票房的保證,可以和九十年代的雙周一成相媲美。
  • 香江群音之歌神傳說·許冠傑
    許冠傑不辱使命,低頭走了七步後,曲子成型了!而這首歌,就是鼎鼎大名的《鐵塔凌雲》。《鐵塔凌雲》一經面世,香港人為之瘋狂,仿佛一下子都找到了初戀的感覺——那麼新奇,那麼甜蜜,那麼與眾不同。反正火的不得了,由此成了香港名副其實的第一首粵語流行歌曲。
  • 歌神還是那個歌神,72歲許冠傑演唱會獨唱1小時,幾百萬人觀看
    相信很多觀眾都知道許冠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但是很少人卻知道,他卻是香港粵語歌壇的歌神,就連譚詠麟看見許冠傑都要叫上一聲歌神。也正是在大學期間,許冠傑選擇獨自發展,並且憑藉著《鐵塔凌雲》這首歌受到眾多關注。在此之後,許冠傑更是影視、歌曲雙開花,不僅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歌曲的序幕,而且在電影方面也獲得了各種獎項,他主演的電影《賣身契》更是成為當時香港年度票房冠軍。隨後主演的電影《最佳拍檔》系列,同樣也成為了當時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
  •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流行音樂祖師爺,還揭開了粵語歌的序幕
    提及「歌神」這個字眼,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張學友!張學友是歌神不假,其實他是香港歌壇的第二代歌神。在香港人心中,唯一的歌神並不是張學友,而是許冠傑!這個名字今天聽來,可能許多90後會感覺十分陌生,但許冠傑卻是那個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
  • 許冠傑|開啟香港粵語歌時代的傳奇
    許冠傑一家在周星馳出現之前,大哥許冠文是香港影壇名副其實的喜劇之王。除了演戲,編和導許冠文都很拿手,後來他與弟弟們一起創辦了許氏兄弟電影公司。當時,許氏喜劇一口氣打破香港本土票房紀錄,甚至力壓李小龍的功夫片。二哥許冠武則一直負責幕後工作。
  • 72歲許冠傑寶刀未老,而他一手開創的粵語歌壇卻再也回不去了
    前日,72歲的香港「歌神」許冠傑,在網上首開直播演唱會《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在這個特殊時期,旨在為港人及所有歌迷打氣。整場演出吸引了255萬觀眾在線觀賞。他直播的地點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港城的天台上,現場沒有觀眾和樂隊,也基本沒有嘉賓,大多曲目由本人自彈自唱完成。
  • 「歌神」許冠傑:從窮小子到巨星,他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香港歌壇有一段百花齊放、諸神交戰的歲月。 許冠傑,就是那時一顆耀眼的明星。 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號的音樂人。 創造了香港歌曲口語演繹法,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的許冠傑,堪稱香港歌壇的「宗師級」人物。
  • 許冠傑:電影名氣不輸李小龍,火遍全亞洲,粵語歌的開山鼻祖!
    在娛樂圈中稱讚一個歌手實力強,通常人們會封為「歌神」,比如張學友。而對於演員的最高稱讚則是「影帝」。現如今歌壇歌神僅有張學友一人,而影帝是很多的。可在娛樂圈卻有一個明星,不僅被稱為歌神,同時在電影圈也擁有極高的成就。
  • 許冠傑72歲了,憑什麼成為譚詠麟的偶像?張學友只是第二代歌神
    許冠傑生於1948年,按年齡算今年應該是72歲了。可以說許冠傑已經是一位老年人了,不過他樣子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小,而且偶爾還在大眾面前露露臉。今年疫情爆發以後,許冠傑為了給大家鼓勵,便在4月份的時候開了一場特殊的演唱會。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粵語歌神許冠傑:許冠傑在上世紀70年代絕對是最閃亮的歌手,真正的粵語流行樂鼻祖又被叫做粵語歌神,雖然沒有許冠傑也會出現粵語流行樂,但至少要多等數年時間,在當年那個要麼翻唱英文歌要麼就唱老上海的香港樂壇時代,許冠傑無疑是將粵語歌曲再次發揚光大。
  • 粵語流行歌的開篇之路,羅文和許冠傑功不可沒,而這兩個人更厲害
    當時的樂壇也大多數是女歌手,就像臺灣歌星姚蘇蓉、楊燕稱霸歌壇,掀起一股國語時代曲的熱潮。許冠傑1970年在TVB特別節目《雙星報喜》中,許冠傑演唱了他人生寫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凌雲》,或者由於當時的許冠傑已經在娛樂圈中有了一定的忠實粉絲關係,讓這首歌在當時的香港大受歡迎。
  • 1971年,許冠傑憑一首單曲打開粵語歌大門,註定他才是粵語歌神
    彼時,很多人認為「粵語音樂」就好像「鄉下人」,很土、根本就登不了大雅之堂。1971年,許冠傑和哥哥許冠文在TVB當主持人,主持《雙星報喜》節目。某次,許冠文外出旅遊,他旅遊回來之後,看到香港的故土,不免發出心中的感慨:俯首低問,何時何方何模樣;回音輕傳,此時此處此模樣。
  • 72歲「歌神」許冠傑免費直播演唱會,大兒子或將與父同臺
    4月12日,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一代歌神許冠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現身網上直播音樂會採排現場。 現年72歲的他,穿花紋皮衣架黑超,裝扮減齡潮氣十足。 大兒子許懷欣亦到場助陣,同為歌手的他,極可能會與父親在臺上合作。
  • 歌神許冠傑退隱江湖多年,江湖依然有他的傳說
    隱退已久的香港「歌神」許冠傑為香港抗疫打氣,昨日(12日)17時,在尖沙咀海港城天台停車場舉行演唱會,以全球直播的方式通過網絡平臺直播。演唱會開始前,許冠傑先為香港市民打氣說:「大家同舟共濟,開開心心。」
  • 年輕人:「許冠傑是誰?」
    4月12日下午5點,71歲的「歌神」許冠傑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演唱會。為了給疫情下的香港打氣,許冠傑第一次網絡直播,並破例留下演唱會視頻供大家回看。許冠傑一人一凳一吉他,給線上225萬觀眾唱足二十首經典粵語流行歌,大家仿佛回到香港粵語文化輝煌的時代。
  • 72歲許冠傑直播連唱20首經典歌,「迷弟」譚詠麟應援照太搶眼
    昨日,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舉行了一場名為《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的線上演唱會。在各個平臺一經開播,就吸引了數百萬的觀眾前來觀看。已經72歲的許冠傑重新演繹多首經典老歌,為疫情之下的人們鼓勁打氣。
  • 許冠傑的十大經典歌曲
    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67年擔任蓮花樂隊的主音歌手,同年發行首張專輯《Just A Little》。1971年憑藉創作的歌曲《鐵塔凌雲》受到關注。1974年發行的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1977年憑藉專輯《半斤八兩》獲得第1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