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新華書店禁止看書 店員:書店,不買書就出去

2021-01-20 中國網

新華書店禁止看書店員:書店不是看書的地方

新華書店作為人們購書首選實體店本來應該是讀書的樂園,人們在其中挑書看書和諧舒適,然而卻有新華書店禁止看書還將孩子趕走實在是讓人心寒。

「新華書店是賣書的地方,圖書館是看孩子的地方,新華書店不是看孩子的地方」…網友爆料:呼倫貝爾一新華書店,10歲孩子因看書未買被攆出!店員說:這是新華書店,不是你看書的地方,不買書就出去!

相關新聞

傳統書店的「倒閉」與狂歡

近十年來,中國傳統書店倒閉潮愈演愈烈,傳統書店的生存陷入僵局。我們的生活是否不再需要街角書店的燈光,傳統書店何去何從,引起中國社會廣泛熱議。

當傳統書店遇到現代網絡

「30天就倒閉」是一家書店的名字,位於深圳華僑城OCT創意園南區,是第一家開業就是為了關門的書店。

望著掛在門口「歡迎光臨,促進倒閉」標語牌,書店創辦人堅果說,開這一家書店,其實是一次為期30天的行為藝術。30天裡,每日招募一位新店長,嘗試一種新的經營模式,設置一個聊天主題,最終探尋30種書店趣味。

相關焦點

  • 「新華書店」裡的顧客只看不買,常年提供免費服務,它靠什麼賺錢
    站著的就沒那麼舒服了,時間一長就腿麻得不行,就算這樣仍舊捨不得放下手裡的書。兒童讀物區的小孩們就抱著書坐在地上看,這麼多人免費看書,書店的工作人員一點不耐煩的樣子都沒有,只有偶爾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讀者才會站出來制止。不過在書店看書的人普遍素質比較高,很少出現毀壞書籍、大聲喧譁的情況,即使書店到處站滿了人,整個書店裡能聽到的就是沙沙翻閱書籍的聲音。
  • 安藤忠雄新作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上海,暱稱「安藤蛋」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副總裁黃文福也對「相遇」之說深以為然:「低頭看書時你與書相遇,抬頭你又可能和任何未知的人、未知的書相遇。在網際網路時代,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買到任何一本你知道的書,但到了書店裡,你才會遇到一本你看到了才知道原來存在於世的這麼一本書。安藤忠雄的書架設計充分領會了我們的需求,真正實現了『書店是一個讀者和讀者邂逅的地方,讀者和書籍邂逅的地方』。」
  • 在書店做店員,很有意思嗎?會不會很窮?
    愛看書的人往往都曾有過同一個「奢侈」的夢想——自己開一家書店。這個夢想裡混雜著對閱讀的喜愛,對經濟無憂精神自由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現實工作的厭倦和逃離,所以,總是不那麼真實。那現實中,真的以書店為業是怎樣的生活呢?除了確實「坐擁書城」的書店老闆,在其間工作的店員們也同樣讓人好奇。
  • 中國首家貓咪書店:江寧貓咪咖啡書店
    創意主題貓咪咖啡書店地址:江寧同曦瑞都廣場三樓  在「貓咪咖啡書店」裡,加菲貓、暹羅貓、短毛貓等20多隻喵星人成為特殊店員,吸引眾多人前來。據悉,此間特色書店是去年2014年12月17日,由新華書店和南京貓咪咖啡館聯合創辦。
  • 滬首家24小時書店苦苦支撐 蹭睡流浪漢曾毆打店員
    書店越來越嚴苛的制度,引來不少讀者的口誅筆伐。袁鋒卻略有委屈,「辦卡加消費,作為經營者,感情上非常過意不去,但為了安全管理,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非常希望讀者、相關部門能群策群力,給書店支招,解決難題」。  夜觀讀者百態些許心寒  記者在書店蹲守一夜後發現,如今實行嚴格的夜間準入制度後,前來看書、購書的讀者,素質更高了,但人數也在下降。
  • 新華書店,藏著昆明人回不去的童年
    在我國,教科書只能通過新華書店進行發行,政治理論類圖書也多是由新華分配至各單位。所以新華書店於其他書店而言,比的不是裝修,拼的不是噱頭,80多年來穩紮穩打的圖書事業,讓它成為了每個文化人繞不開的話題。02人文聖地說起「新華書店」,80、90後昆明人可以聊上很久,買教輔、逛文具、看小說…
  • 「書店日記」開書店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想,書店的沒落有兩個原因,意識亞馬遜和噹噹的興起,儘管亞馬遜現在只賣電子書了,但是電子書對於實體書的衝擊力也相當巨大;第二個原因,是被高漲的物價,與圖書成本的鮮明對比是,什麼都在漲,但是圖書是很難漲起來的;此外,也許還有第三個原因,首先假如我們你是很愛看書的,愛書之人是沒辦法不買書的,但是書店開不下去,是不是也證明了愛書看書之人越來越少,所以你還在看書嗎?
  • 新華書店老照片,藏著幾代南京人的閱讀故事……
    △《劉少奇選集》上卷出版發行  1949年5月12日,新華書店南京分店第一門市部在中山東路130號正式開業。開業之初,100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每天接待讀者近萬人。當時的南京人最愛買什麼書?  △《鄧小平文選》出版發行 南京新華書店供圖  當時,能進新華書店當店員,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
  • 小書店送書下鄉11載:為基層群眾提供購書和閱讀服務
    「11年前,我們第一次送書下鄉,送到距縣城50多公裡的馬鳴鄉娜地村小學,那時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我們在校園操場上擺好課桌擺開書籍,很多學生圍過來如饑似渴地看書、買書,十分熱鬧。」11年前的場景在王豔波記憶裡還清晰如昨,他在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新華書店工作了20年。
  • 鎮江新華書店恢復營業啦!
    好久不見,即日起,鎮江新華書店三家門店同時恢復營業。在鎮江八佰伴、商業城等一些大型商場復工復業後,熱愛閱讀的鎮江市民們,就期盼新華書店能早日復業。經過店方多方努力和充分準備,目前鎮江新華書店已經具備復業條件。「營業期間店內將施行嚴格的防疫措施,讀者和家人的健康,是新華書店人最重視的事」,鎮江新華書店負責人賀衛東說道。
  • 書香永州丨新華書店升級「智慧書店」 自助售書受青睞
    紅網時刻永州8月27日訊(通訊員 王科)日前,永州市新華書店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投放的新華書店自助售書書店吸引了過往市民和工作人員的注意,前來辦理事項的間隙,不少市民駐足購買書籍。機器上有一塊顯示屏,購書的人可以提前看好自己喜歡的書,在顯示屏上輸入所選書籍所在格子的號碼,加入購物車,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支付購買。
  • 新華書店建店七十周年慶文化盛宴譜寫新華書店華彩篇章
    石家莊市新華書店。網絡圖片長城新媒體石家莊11月22日訊(記者韓曉寒)11月28日是石家莊市新華書店建店七十華誕,該店推出了「和衷共濟七十載不忘初心書香情」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既是一場惠民活動,同時也奉獻給廣大讀者一場文化盛宴,從不同角度彰顯著新華書店的文化品牌形象。與名人名家面對面助陣七十周年店慶。
  • 日本蔦屋書店到中國,你真去看書,就輸了
    可走了一大圈,沒找到半個店員。04此蔦屋非彼蔦屋創始人增田宗昭說過,他們更關注的是中國富裕的年輕群體。蔦屋書店的的打法很明顯,是以文創、咖啡、酒吧等區域,吸引年輕人去打卡。我們從來不覺得書店設置附加區域吸引人們走進來,是一種不適合的做法。但過猶不及。
  • 當書店變成網紅打卡地,看書VS拍照誰才是主場?
    近日,「成都一書店似魔法城堡」的話題在網絡上引來眾網友吃瓜。與如山似海的書籍相比,書店因其設計造型獨特似乎更加吸引人。不過,也正是因為書店造型的關注度蓋過了書店本身的功能性,因此在評論區,質疑的聲音也屢屢不斷。「書店到底是幹什麼的?」「想看書的人會被拍照的人打擾吧?」「被網紅救活的書店是顏值大於一切嗎?」……看書VS拍照,誰才是書店主場?
  • 大聲武氣x方所丨第01期:圖書編輯和書店店員在一起了!
    大方聊 = 大聲武氣(四川文藝出版社有聲頻道)+方所書店(成都店)= 一檔全新的有聲節目!做書人和賣書人一起愉快玩耍!擺一擺行業故事和成都文化!這個端午,大方聊陪你過!點擊收聽本期內容▼這一期,我們想要增進對彼此工作的了解和展示職業背後故事。相信這也是讀者朋友們很想了解到的。真的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
  • 新華書店雖然也能做網紅,但它真的不在乎
    講真,國產品牌真的不一樣了。無論是早些時候的百雀羚、謝馥春,還是近來的海瀾之家、李寧,甚至是時尚絕緣體的新華書店,都一改國產品牌老氣陳舊的形象,大有煥發第二春之勢。不過,年輕人的生意真有那麼好做?我們將用三篇文章為你講述海瀾之家、李寧、新華書店的轉型過程,這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第一篇:當海瀾之家變成了無印良品,你一年要逛幾次?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 獨立實體書店經營現狀:店長稱房租壓力大 招不到店員
    其實好多書店倒閉都跟房租有關係。房租壓力太大。除了那種成為古董的書,能超過定價賣,正常的書是不能超過定價賣的。定價雖然也在漲,但跟不上房租。而且買書的人也會減少購書量,說實話很多喜歡讀書的人也不是很有錢。
  • 網友質疑:新華書店常年也沒什麼顧客,為什麼卻沒破產呢?
    每個縣多少所小學初中高中,多少名學生,可能大家也清楚,沒有十萬也至少有好幾萬,這麼多學生的書籍都是有新華書店發放的。人家怎麼可能不賺錢呢?每年開學之際,就是新華書店大賺特賺之時。第二:作為官方書店,新華書店根本不愁客源。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