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和長相憶,是先帝和舒妃的愛情,也暗示果郡王和甄嬛的結局

2020-12-24 十一的江湖夢

果郡王身邊時常都會帶著一支簫,沒事的時候他都會吹奏。有一次甄嬛被敦親王為難,逼著她跳「驚鴻舞」,當時甄嬛跳舞沒有新意,果郡王及時出場,他當時就吹奏了一曲《鳳凰于飛》,甄嬛得到了靈感,於是也就跳出一支驚鴻舞,大家都被驚豔到了。

果郡王吹奏這支簫的時候非常多,當時甄嬛被封為「莞嬪」的時候,果郡王送了滿池荷花和一支曲子祝甄嬛封妃大吉。

果郡王的這支簫,叫做「長相憶」,還有它一把叫做「長相思」的古琴,與之相配。這簫與琴當年是康熙帝和舒妃愛情的象徵,他們二人時常一起合奏,他們的恩愛讓大家都很羨慕,舒妃也是當時最受寵的妃子。可是當康熙帝去世之後,舒妃自請出宮修行,這簫和琴就被留在了宮中。

後來這把簫到了果郡王的手中,這也是成為了他思念母妃和父皇的信物,他隨身攜帶。

機緣巧合,這把「長相思」的古琴就被送給了皇帝送給了甄嬛。甄嬛當初是因為吹奏「簫」得到皇帝的喜歡,可是皇帝還是把這把琴送給了她,因為她彈奏這把琴的時候,皇帝能夠聽到她的心聲。

這一琴和一簫,本是先帝和舒妃的信物,象徵著夫妻之間的恩愛與和睦,如今它們分別落到了甄嬛和果郡王的手中,也就暗示著二人有緣。

甄嬛因為無法接受,皇帝把她當作「純元皇后」的替身,所以她生完朧月之後就出宮修行了。出宮的時候,皇帝給她的賞賜,她都沒有帶走,唯一帶走的就是這把「長相思」。

甄嬛帶走「長相思」本是為了紀念著當初與皇帝那份純純的愛,可是這把琴卻成了她認識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的一個機緣,這也促使了她與果郡王的相遇和感情的發展。

甄嬛去山中撿柴口渴於是就敲開了一個小院子討水喝,結果就遇到了舒太妃,後來她們一交談,就知道了彼此的身份。後來甄嬛去看望舒太妃的時候,就看到了果郡王也來了,他們說話間就談起「長相思」這把琴,甄嬛說自己帶出來了,只是被弄壞,舒太妃說她可以修,於是甄嬛就帶來請她幫忙修理。

太妃把琴修好了,她就請甄嬛為她彈奏一曲,正好果郡王就吹簫合奏,他們彈奏的歌曲叫做《長相思》,聽到觸動心腸的地方,舒太妃也跟著他們念起來了這首詩,三個人的配合十分完美。因為心意相通,所以琴簫合奏便非常動人,果郡王和甄嬛的愛情也慢慢開始。

古代人非常主動「知音」,因為古人彈奏或者吹奏樂器,其實都是有講究的,因為他們在傳遞心聲,可是一般人都領悟不到他們的想法,只又能夠聽懂的人能夠了解。能夠成為知音的人,都能成為朋友。

俞伯牙有一個知音鍾子期,鍾子期去世後之後,俞伯牙就把自己的琴給摔碎了,而且再也不彈琴了,所以古人對待知音都是非常珍重的。

果郡王和甄嬛此時就是知音,這也促成了他們日後成為「愛人」。在宮中的時候,他們對彼此都有心意,但是礙於皇帝的存在,所以他們之間發乎情止乎禮,而且甄嬛他們不可能在一起,所以主動斬斷了這份情緣。

可是現在甄嬛被皇帝傷碎了心,她是一個被廢出宮的人,她這一生基本上不會再回宮了。那麼果郡王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很早就喜歡甄嬛,以前是沒有機會,可是現在甄嬛不再愛皇帝,也不再是他的嬪妃了,所以果郡王想要傾訴自己的心意,他想要好好和甄嬛相愛。

甄嬛有一次被貓嚇到不敢睡覺,於是果郡王就守候在屋外,吹奏簫讓甄嬛安心,他趕走了夜貓,吹著簫讓甄嬛安心入睡。他的痴心終於打動了甄嬛,在一個大雨的夜晚,終於抱得美人歸。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琴一簫,就是如此有靈性,當初它們成就了康熙和舒妃的感情,如今它們又成就了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

但是它們的名字卻不太好,「長相思」和「長相憶」,這就意味著一個人相思,另外一個人相憶。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回憶,那麼必然是一方離對方而去。康熙帝去世,舒妃便放下了「長相思」,這或許也是冥冥中暗示著果郡王和甄嬛沒有好的結局。

甄嬛最後逼不得已重新入宮,她依舊帶著「長相思」,後來皇帝知道了她和果郡王的感情,所以設計讓甄嬛毒死了果郡王,此時果郡王把「長相憶」留給了甄嬛,甄嬛一個帶著這相思琴和相憶簫,她便永遠地失去果郡王了,她只能一個人活在了回憶裡了。

「長相思」和「長相憶」,成就了甄嬛和果郡王的愛情,但是卻也暗示了他們的結局,最後的最後,果郡王還是離甄嬛而去,只留下她自己一個人生活。

相關焦點

  • 甄嬛去甘露寺修行,為什麼只帶了長相思,了解真相後好心疼她
    這些還不算,皇上還將甄嬛的家人發配到了寧古塔,兩人的情愛與感情徹底崩塌。於是甄嬛在生下朧月公主後就立馬收拾東西請求去甘露寺修行,即便皇上暗示她可以在宮中修行,但倔強的甄嬛執意要走。皇上見她不識好歹,便同意了。
  • 甄嬛傳:先帝死後,舒妃真的是被打壓?隱居只是手段,城府真深!
    舒太妃是果郡王的母妃,還是先帝的寵妃,受寵程度都能把其他女人給氣紅眼了,但先帝駕崩後,她就去出家了,但她這是自願去的,至於原因,還是值得推敲的。樹大招風都說是樹大招風,在後宮裡只要是得寵的妃子,不管為人與世無爭也好,還是囂張行事也好,都會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要是自己有本事或者有可靠山還好,還能安穩過日子,但要是都沒有,恐怕怎麼死都不知道。
  • 重看《甄嬛傳》,終於明白甄嬛為什麼愛果郡王,而不是溫實初
    1《甄嬛傳》最大的謎團,大概就是為什麼甄嬛會愛上果郡王而不是溫實初吧。甄嬛對愛情的願景和很多女孩一樣,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果郡王放到現在,其實就是個風流浪子,至少表面看起來是這樣,外界傳聞也是這樣。
  • 甄嬛和果郡王連孩子都有了,為什麼甘露寺的姑子卻只認識溫實初?
    滴血認親是甄嬛復寵回宮之後遇到過最大的危機,要不是宜修皇后弄錯了弘曕靈犀的親生父親,說不定甄嬛這一關就真的過不去了。可是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甄嬛都已經懷上果郡王的孩子了,甘露寺的姑子們卻只記得溫實初呢?原來果郡王從來都沒有光明正大去甘露寺找過甄嬛。
  • 甄嬛傳:孟靜嫻早就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通,你看孟靜嫻看見了啥
    ,其實在後宮之中還有另一位聰明的女子,她就是孟靜嫻,要說孟靜嫻這個人著實是厲害,當初,就連皇上都沒有發現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貓膩兒,可她為啥一下子就看出來,果郡王和甄嬛有姦情呢?當初,果郡王和甄嬛在甘露寺定情,兩個人迅速升溫,有了肌膚之親,甄嬛也懷上了他的孩子,若是放在尋常人家一對男女,這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他們倆身份不同,註定了這段感情要走向悲劇,再說了,除去他們身份上的問題,浣碧對果郡王的感情也是潛伏的危機,於是她故意在家宴上讓果郡王掉了甄嬛的小像,緊接著就說,這其實是自己,於是,這就讓所有的人都誤以為果郡王對她有情,而果郡王此時當然不敢在皇上的面前反駁
  • 果郡王死前,終於知道了孩子的真實身份,甄嬛這句話暗示了他
    比如最後果郡王喝毒酒的那個時候,其實很多人都希望他可以知道,孩子就是他的,但是甄嬛又不能明目張胆的說出來,只能比較隱晦的表達了出來,果郡王這才明白過來。但是十分不巧的是,早在宮中的時候,另一個人就已經喜歡上了她,沒錯,就是果郡王,但當時甄嬛是皇上身邊的人,自己不好表達出什麼,現在她已經出來,所以果郡王就開始一直追求甄嬛,似乎已經感受到了果郡王的真心,甄嬛也將自己的防備放下,與果郡王走到了一起,所以那個時候的兩個人都是很快樂的,但是果郡王突然有一些急事,不得已只能暫時離開甄嬛,不過果郡王走了之後,甄嬛發覺有了身孕
  • 甄嬛傳:甄嬛為公主定封號,為何一旁的浣碧如此惶恐,臉色大變?
    甄嬛腹中的雙生子不是皇帝的血脈,這一點浣碧和槿汐都相當清楚。尤其是浣碧,她早已對果郡王情根深種,但是又無奈於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的存在,所以只好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只是在午夜夢回之際,她總是希望王爺能夠多給她一些關注,哪怕只是向她透露一丁點兒的好感。
  • 李白說「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不知道李白《秋風詞》中說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共同賞析探討。」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很多人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大概你覺得我很可笑,很幼稚。我不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你的身影卻已經遠遠離去。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忘記你的音容笑貌,無法忘記我們曾經的過去。甚至在秋天的夜晚,開始對著月亮發呆,想著你的美好,眼眶漸漸地泛紅。一寸相思一寸灰,自己終究還不夠勇敢,戰勝不了現實的困難。
  • 如懿傳太后安排幾個棋子在皇帝身邊 玫嬪/舒妃/慶嬪結局介紹
    如懿傳太后安排幾個棋子在皇帝身邊 玫嬪/舒妃/慶嬪結局介紹  清宮電視劇《如懿傳》正在熱播中,由周迅、張鈞甯、霍建華、胡可等主演。根據如懿傳劇情介紹,許多看如懿傳的觀眾都比較關心太后甄嬛安排了幾個棋子在乾隆皇帝身邊,都誰是太后的臥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甄嬛傳》中甄嬛愛上果郡王,卻為何對青梅竹馬的溫太醫沒有感情
    甄嬛傳的開篇就交代了甄嬛和溫實初是早相識,兩家交好,說是從小一起長大,從小青梅竹馬的話也不為過。當溫實初向甄嬛示愛的時候,甄嬛由於自己要進宮就委婉地拒絕了他,有人說甄嬛其實並不愛他,雖然溫實初作為一枚暖男時時守護她,無怨無悔,可是甄嬛依舊當他是朋友,而對果郡王卻不一樣,為什麼呢?
  • 甄嬛雙生子的身世秘密,果郡王是否知道?這個細節說明他肯定知曉
    在電視劇《甄嬛傳》裡,甄嬛因為在宮鬥中失利,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甄嬛在對手的設計下,觸怒了雍正皇帝,最終出家代發修行。在修行過程中,甄嬛和果郡王有了肌膚之親,隨後不久,雍正帝前往甘露寺禮佛,結果甄嬛設計讓雍正帝誤以為自己忠心耿耿,而後和雍正帝同居。
  • 難怪在甘露寺沒人發現兩人的私情,你看果郡王去找甄嬛的時間?
    對於果郡王與甄嬛的愛情,小編用這幾個詞概括:不道德,但是沒錯。我們先看一下甄嬛的處境先是在完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把甄嬛全家連帶著父母都貶去了寧古塔。還說出那樣的話,意思就是顧念你父母年紀高,不用做奴婢了,在苦寒的寧古塔帶著就行了,叩謝皇恩吧。
  • 甄嬛在倚梅園復寵時,誰注意到果郡王的表情?真正的好男人才能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總結過,甄嬛每次出事大都在她自己生產或者是小產過後。甄嬛的每一次小產或者是生產都會給她的人生帶來新的挫折或者是生機。而甄嬛和皇帝的感情也經常是隨著孩子的到來和失去而有大的變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甄嬛第一次小產之後,甄嬛倚梅園復寵,皇帝和甄嬛的情感變化。
  • 一句長相思兮長相憶流傳千古,只不過詩背後的意思被很多人誤會了
    一句長相思兮長相憶流傳千古,只不過詩背後的意思被很多人誤會了李白,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色,可以說是那種只有自己寫得出的格調。當然,不能不提及,李白同樣也是一名不俗的劍客,年少佩劍遊四方,一路往東,沒點功夫可是走不到的。
  • 《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和歷史上真實的果郡王根本就不一樣
    還記得當初火熱宮廷大劇《甄嬛傳》嗎,這是一部不錯的宮鬥劇,孫儷和陳建斌的演技都不錯,和以往的宮廷劇不一樣,這部劇著實是一部不錯的古裝劇。 《甄嬛傳》中有一個角色,叫做果郡王,他是劇中雍正皇帝的弟弟,劇中的他不求嬌妻美妾如雲,只盼與愛人廝守到老。果郡王愛著甄嬛,卻又不能僭越宮廷之禮。他善良、痴情、風流倜儻,終其一生都是在尋求一份愛,奮不顧身地保護一份愛,說他是為愛而生也不為過,允禮這個角色不知道吸了多少果粉!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果親王允禮在兄弟幾個中下場是最好的。
  • 甄嬛傳:難怪甄嬛會淪落甘露寺,竟是咎由自取,聽崔槿汐怎麼說?
    崔槿汐一番話揭開了事情的本來面目,其實,甄嬛並非無辜,在這場失敗的愛情裡,甄嬛才是那個「始作俑者。」1、皇帝與甄嬛的愛情,從開始就是虛的甄嬛與皇帝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虛的。甄嬛進宮後曾對崔槿汐和浣碧說過,聽聞果郡王最擅長六藝……等等,這說明,甄嬛在進宮之前,就對果郡王傾慕已久、視作男神了。作為粉絲的甄嬛很喜歡搜集男神的各種信息資料,甚至深扒細掘。皇帝在後宮花園裡第一次邂逅甄嬛的時候,謊稱自己是果郡王,甄嬛明知有詐卻故意不點破,與他將錯就錯的假戲真做下去。
  • 《甄嬛傳》:果郡王這種深情男人的渣,8年了才剛看懂
    果郡王也曾是京城"九億少女的夢",他風姿瀟灑,風流倜儻,精通音律,人又那麼多情。如果不是他皇阿瑪駕崩,母親舒妃受排擠出宮修行,果郡王的人生會像火箭一樣,一飛沖天。被愛滋養大的皇子,即使後來失勢,但多年浸染,薰陶出來的性情,習氣自是改不了的。
  • 《甄嬛傳》浣碧為何要跟著果郡王一起死,而不是活下來撫養元澈?
    跟隨甄嬛進宮之後,又在追逐著果郡王無望的愛情。當孟靜嫻被她除去之際,元澈過繼自己名下,本應該與果郡王展開幸福美好的生活。可誰知,果郡王的死訊在宮中傳來,浣碧徹底對生活絕望,選擇於果郡王一同共赴黃泉。那麼為何如此愛果郡王的浣碧,並未活下來撫養元澈,而是選擇與果郡王生死與共呢?
  • 老佛爺和甄嬛聯繫在一起,原來晴兒的身世是這樣的,難怪那麼得寵
    1998年的《還珠格格》和2011年的《甄嬛傳》竟然可以聯繫到一起,是的《還珠格格》講的是乾隆年間的故事,而《甄嬛傳》講的是雍正年間的故事,肯定是可以聯繫在一起的。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甄嬛傳》中,弘曆雖然不是甄嬛親生的,但是弘曆人甄嬛作為額娘。最後甄嬛是唯一的大贏家,她支持乾隆弘曆登上帝位,甄嬛順理當上了太后。
  • 浣碧的歷史原型,不僅是果郡王嫡福晉,出身還比甄嬛高
    其中,身為甄嬛妹妹的浣碧,也是劇中宮鬥戲份的重要人物。在劇中,浣碧的出身不高,因為她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即便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卻也只配給甄嬛當丫鬟。後來得以認祖歸宗,才取名為鈕祜祿·玉隱,並如願嫁給心上人果郡王為側福晉。可惜劇中果郡王深愛著甄嬛,浣碧得不到丈夫的心,最終在果郡王死後撞棺而亡,十足是個悲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