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長相思兮長相憶流傳千古,只不過詩背後的意思被很多人誤會了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色,可以說是那種只有自己寫得出的格調。當然,不能不提及,李白同樣也是一名不俗的劍客,年少佩劍遊四方,一路往東,沒點功夫可是走不到的。而他一生中除了有瀟灑極致的詩詞外,還有一些個婉轉而情深的詩句,只不過是否真的有所指呢?小編覺得未必。
說到《三五七言》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不過小編若是說到裡面的詩句,相信大家都會聽過。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裡面的的下半部分,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現代多少人拿來掛在嘴邊,用來做個性籤名。從詩句的意象來看,詩詞悽苦婉轉。從前四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中人物的孤獨悲苦之感,秋風秋月在與我相伴,落下的葉聚了又散,就像人一樣分分合合。此時此夜難為情啊,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你有相見的時候。
上半部分可以說寫的很直白了,後半部分直接寫出了相思是什麼,長相思就是永遠不能忘的回憶,即使是短暫的相思也會讓人無止境沉浸下去。所以就有了何如當初莫相識。這首詩的音樂性頗高,而且不拘泥於唐詩形式,很多朋友看完之後肯定都會聯想到愛情裡面,但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唐人寫詩,特別是以女子口吻寫出來的詩,雖然看上去很悽苦婉轉,聞者落淚,只不過很大程度上是詩人感到寂寞無聊寫出來的無意義作品,簡單來說就是練手。而根據考究,這首詩寫的時間大概是公元756年,這時候的李白應該是在永王座下或者被唐肅宗命人判罪,所以說,這時候的李白是最寂寥和最胡思亂想的時光。
再者,這首詩實際偏重於形式主義,屬於唱和詩,得益於李白非凡的文採寫得如此悽婉動人,或者對於李白的來說,更多是遇到了什麼人,或者看到了什麼事,藉此來順著對付的意思寫下一首這樣詩來唱和。不過無論怎樣,在現代,我們也可以去解讀為真正的相思苦,畢竟這才是詩詞帶給我們真正的感觸,便是情感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