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2020-12-19 慶餘說詩詞

古代詩人大都有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的經歷,生活閱歷極其豐富。因此他們很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中悟出樸素而深刻的哲理。所以他們的詩詞作品,往往有著啟迪人生的作用。如白居易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言歸正傳,《登鸛雀樓》的廣為傳誦,正是因為詩人王之渙深受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而悟出的樸素、深刻的哲理。即表達了一種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時至今日,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也仍然常常被引用,激勵著人們昂揚向上。所以說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首先,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就是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它的意思是說,王之渙登上鸛雀樓,遠遠看到了一輪落日正向著連綿起伏的群山落下,漸漸沉沒。而流經樓前的黃河之水,則奔騰咆哮著流向大海。結合地理知識來看,詩人這裡顯然是以極其樸素的語言,高度概括了萬裡河山。

即它所展現出來的畫面,極其寬廣遼遠,並且具有磅礴氣勢。與其意境相近的詩句還有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所以從寫景來看,王之渙的這兩句詩便堪稱是千古名句了。但真正讓這首詩歷經千年歲月而不朽的因素,卻是詩的後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中,所蘊含著的樸素而深刻的哲理。

它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要遍覽千裡風景,那就需要再登上一層樓。也就是所謂的「站得高,看得遠」。我們說唐代詩歌其實是忌說理的,但王之渙這兩句詩卻在平鋪直敘地寫登樓的過程中,就把理展現了出來,這就不得不稱讚他的藝術功力之深厚了。同時它還是在前兩句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基礎上,向讀者展示了更磅礴的氣勢,以及更壯麗的景象。

而說到這兩句蘊含的哲理,它主要體現的就是王之渙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你想要看得更遠,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固步自封,而是放開眼界,讓自己站得更高。對於現如今的我們來說,王之渙這首詩所蘊含的哲理,無疑是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它依然能夠激勵著我們昂揚向上,可以說適用於每一個人,以及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綜觀王之渙的這首詩,雖然它只有短短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出了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以及表達出了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讀後令人振奮。當然,古典詩歌中諸如此類的詩句還有很多,你最喜歡哪句能夠激勵人心的詩?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一首勵志的唐詩,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最後兩句是傳頌千年的名句
    登高詩在以往的詩詞介紹中多有出現:一次普通的登樓,李白卻寫出了一首仙氣十足的詩,驚豔世人!登高、登樓詩是一類典型的詩詞類型,憑欄遠眺、登高寄情是古代詩人最喜歡的事情。古代有很多「樓」因為一些詩人的千古佳作而聞名遐邇。比如說:古代文人墨客登高寄景抒情時,因為沒有現在的高樓林立,沒有現在的飛機俯瞰,而往往都會選擇在一些視野條件比較好的江邊樓閣。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冷門詞,開篇化用唐詩名句,讀後卻令人叫絕
    咱們所熟知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等都是他亡國後的作品。正是這些千古名句為他博得「千古詞帝」的美名。相比之下,李煜前期的作品卻少有人提及。其實其前期詞作格調境界雖不高,但在藝術手法也都很優秀。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金縷衣:無名氏寫的一首唐朝「流行歌曲」,整首詩都是千古名句
    今天咱們就來讀一首中唐時期無名氏所作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金縷衣》是中唐時期一首配著曲調演奏彈奏的歌詞,它的出名與杜秋娘有很大的關係。杜秋娘十五歲被潤州節度使李錡納為侍妾,她常常唱這首《金縷衣》給李錡,或許是受這首《金縷衣》的影響,李錡不甘心做一個節度使,於是起兵造反,後兵敗被殺,而杜秋娘則被送入宮中,成了皇帝的女人,她繼續唱《金縷衣》給當時的皇帝,皇帝深受啟發,成了中唐的一代有名君主。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千古名句,別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
    一直以來,很多同學對千古名句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背誦和默寫。 有些學生為了偷懶,背古詩詞只背千古名句,因為中考的古詩文默寫,基本上只會考到千古名句默寫,而且一大半都是死記硬背的上下句填空。 這就太小看千古名句的價值了:如果能做到會鑑賞古詩詞千古名句,那麼詩歌鑑賞一大半的題,就不會沒思路瞎寫。
  • 王安石早年最經典一首詩,每一句都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王安石不僅文章寫得好,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他的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晚年寫下了很多令人驚豔的名篇佳作,譬如《梅花》、《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二首》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這些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屬於一流。而且他的作品自成一派,風格也是多樣,一些經典的作品同樣深入人心。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就不得不提杜甫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我們都知道杜甫一生漂泊無定,為避安史之亂,更是流離失所。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提起李清照,映入腦海的第一個詞語便是唯美。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那些詞牌名,便能感覺到無邊風月。「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各具風情,都美得讓人沉醉。那楊柳岸的曉風,被夜雨打落一地的碎紅,陰晴有律的明月,小橋送別的離人。其中的場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年,仍讓人有心有靈犀。宋詞之中,李清照絕對是最耀眼的詞人之一。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原標題: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至唐朝達到大盛之境界,群星璀璨、名流輩出,初唐四傑、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等等,唐詩在這些人手中走向了最為輝煌奪目的時代,給後人留下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 李白一首非常勵志的詩,最後兩句更是被傳頌千古
    「劍仙」李白詩的前四句描寫好友為寬慰李白苦悶的心情大擺筵席為之踐行,有「清酒十千」更有價值萬錢的佳餚。但面對這樣的招待一向愛酒的李白,曾「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李白這次卻在無心情飲酒。這兩句詩中詩人用四個動詞「停」「投」「拔」「顧」表達了心中那種苦悶,茫然以及情緒的激烈變化。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下面就分享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南北朝:謝朓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詩的大意是:我懷著眷戀之情,傍晚時登山眺望京城。斜暉使飛簷色彩明麗,高低都清晰可見。殘霞鋪開,如美麗的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一匹白練。喧鳥覆蓋了小洲,鮮花開滿了郊野。我離京並滯留他鄉,更懷念曾經的歡宴。別後不知何時歸來,心中惆悵,淚流如晶瑩的雪珠。思鄉之人,誰不白了鬢髮?
  • 劉伯溫不可忽略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兩句還充滿諷刺
    古代這樣的文武全才的人物儘管很多,可是劉伯溫給人的印象是很神秘,這一點與諸葛亮比較相似,兩個人都是千百難遇的人才。明朝其實也是人才濟濟,而劉伯溫始終是個性鮮明,拋開歷史功績,以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麼就足以名垂青史,其中有一些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文學性和思想性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以這首《北風行》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另外最後兩句還充滿了諷刺意味,所以這樣的作品最不應該忽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這些詩詞,有些寫出了夕陽西下的壯觀景象,有些藉助夕陽抒發了人生遲暮的感慨,有些聯想起了人生的無限哀情,有些更是表現出了世事滄桑……總之,每一首都有自己獨特的美感,每一首讀完都想讓人牢牢記在腦海中,不信?您來看!1.
  • 他只留下六首詩,字字珠璣!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他是王之渙。   王之渙是盛唐詩人,他和王昌齡、高適關係很好,三個人經常一起喝酒暢談。   在唐代,王之渙的詩經常被作為歌詞來演唱。   雖然王之渙今僅存六首詩,但是他有兩首詩極負盛名。
  • 這首詩很多人不會背,但其中一句是千古名句,感動中國也曾借用過
    李商隱的詩一直在給我們驚喜!那麼,這一首藏有千古名句的詩,能不能給我們驚喜呢?一起拭目以待吧!這首詩即是在此背景下寫成。從表面來看,這首詩是當之無愧的寫景詩。唐宣宗大中元年,李商隱初到桂林就被這裡秀美的山光水色和初夏時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吸引了,他感到無比欣悅,又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