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跟韓國到底有啥關係?

2020-12-14 騰訊網

漢服:一半是歷史,一半是後浪。

中韓網友最近為了漢服的歸屬問題在網上打作一團。韓國網友指責漫畫家old先的作品,演員許凱的服裝造型,都在抄襲的韓服。

編劇於正、微博大V「十音shiyin「,B站UP主灶下鍾也棠則紛紛發聲,科普韓服才是朝鮮王國借鑑明朝的服飾。漢服抄襲韓服,那不等於因為兒子長得像爸爸就說爸爸抄襲兒子嗎?

為什麼韓國網友會對漢服提出這麼奇怪的質疑?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分別梳理一下漢服和韓服的歷史,其中部分事實,可能會對大家的心態稍微有點挑戰。

我們先說說漢服。

漢服這個詞,其實有兩個概念。真正意義上的漢服,是古代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人穿過的服裝。今天大多數人討論的漢服,則是從21世紀初開始推廣、復原、改良的一種復古文化。

這兩個概念要分清楚,前者是歷史,後者是潮流。歷史上的漢服,很多大V講過了,我們就不展開。下面我們展開講講漢服運動。

2001年的上海APEC峰會,意外地刺激了漢服運動的興起。當年,中國推出了代表中國特色的服裝——唐裝。

這種從清代對襟馬褂改良而來的現代服裝,引起了網上的爭論,中國主流的傳統服裝是這樣嗎?漢族有沒有自己的傳統民族服飾?

討論越來越熱烈,必然要從動口升級到動手。

2003年的某一天,鄭州電力企業職工王樂天穿著「曲裾深衣」上街。漢服第一次進入線下公眾視野。

有意思的是,這件衣服是照著《大漢天子》裡的道具服做的,缺乏歷史根據,後來被漢服黨踢出了漢服圈。但它開天闢地的歷史使命,畢竟是完成了。

在最初一批漢服倡導者眼中,漢服承載著五千年來純正、優越的漢族文化,是必須恢復的華夏正統。所以,那會兒漢服黨經常一本正經搞大事,比如祭孔子、祭民族英雄、辦成人禮和婚禮,衣服穿得對不對另說,重要的是耿直不屈,一身正氣。

但早期漢服圈魚龍混雜,有認認真真的研究者,有鼓吹大漢族主義的熱血憤青,也有牛鬼蛇神亂入。其中甚至誕生了中文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璀璨的奇葩之一。自稱「女媧後人舜皇嫡系紫薇聖人中國漢服復興開創發起傳承人漢服王子」的陳朕冰老師,馬保國老師見了都要甘拜下風。

雖然么蛾子不少,但靠著復興傳統文化的大旗,漢服運動迅速風靡校園。2007年,有人大代表建議用漢服作學位服,又有政協委員提出將漢服作為國服。漢服議題開始進入官方視野,一批專業漢服商家也陸續上線,比如著名的吞金品牌明華堂。

但大眾對漢服的了解……依然令人遺憾,穿漢服上街,還要冒著被人當做和服、扒下衣服當街燒掉的危險。

2009年之後,漢服圈從混亂的春秋戰國進入了新階段,分成了幾大宗派:

考據派,又稱古墓派,專注考證,反對臆造。漢服長啥樣,那必須要有出土文物的依據。這波人經常懟其他流派和國產古裝劇在服裝上胡編亂造。

改良派,講究吸取漢服元素,改造漢服,把漢服變成日常穿著;

視覺派,主要目標是出大片,總之要好看;

激進派,極端主張,言辭激烈,經常上網吵架。

這幾派既有鬥爭,又有聯合,恩怨情仇一兩句話說不清。不過總的來說,經過十幾年的復興,漢服已經復興得很復興了。

早期漢服圈裡那種「保衛華夏正統」的亢奮已經淡化,被早期漢服黨看做根正苗紅的曲裾、齊胸,跟各種影樓裝一起被漢服圈開除了漢籍。

人民群眾有錢了,漢服的水平也提高了。當代漢服還細分出了漢唐五代宋明各個朝代的風格形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社交媒體、影視和漢服商家的共同推動下,漢服也從小眾走向大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2019年,漢服愛好者已達356萬人,同比增長74.4%。今年雙十一,漢服也是銷售增速最快的商品之一。

對了,如果你想了解現在漢服圈發展到了什麼水平,我們建議你看看B站的「裝束復原」「蜃樓志STUDIO」,有一說一,審美相當過硬。

漢服運動的過程剛剛講完了,很多人也許會奇怪,

漢服復興的是中國古代服飾,跟韓國有啥關係呢

如果韓國網友說,中國古代的服飾抄襲韓服,那妥妥的燒酒就泡菜喝多了。近代以前,中國在東亞都是文化輸出中心,朝鮮半島主要是當好學生,只有認真抄作業的份兒。

但漢服復興跟韓服有沒有關係?說到這個問題,心情是有點複雜的。因為如果我們抱著尊重歷史的態度,這倆東西還真有點關係。下面說的事實可能不那麼好聽,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漢服復興運動早期,一沒經驗,二沒導師,整個就是病急亂投醫,電視劇都能當樣板,何況隔壁有現貨。號稱儒家正統的「朱子深衣」,許多製作者直接照搬朝鮮版。

2006年上海漢服同袍祭祀夏完淳,漢服界的盛事,參考了韓國宗廟祭的服裝。甚至當年很多復古儀式,也都借鑑過韓國的文化遺產。

另外,由於韓國在傳統服飾上有多年的研究和複製經驗,中國研究機構也和他們有緊密合作。2019年嘉興王店明墓出土的明代服裝,就是由中韓合作修復的。

所以說,漢服復興走到今天,跟朝鮮半島多少有些關係,這個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有來有往的文化交流是常態,邊緣反哺中心也不少。《四庫全書》裡還有日本人寫的呢,乾隆皇上也沒有不開心。

說了這麼多漢服和韓服的關係,但我們還是要強調,作為一種潮流,「復興的漢服」曾經從韓國吸取借鑑過營養,並不等於說「中國古代服裝是抄襲韓服」。

那韓服有「傳統」嗎?

近代以來,朝鮮半島被日本殖民。在民族主義驅動下,「韓服」這個概念才開始產生。20世紀60年代,為了復興韓服,韓國將其正式禮服化。韓服概念深入人心,那至少也得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

為了讓這個「傳統」看起來更加歷史悠久,韓國的韓服圈也在拼命往歷史裡亂塞私貨。

比如這幅韓國宣傳服飾歷史的圖,裡面稀裡糊塗抄了一堆中國漢服圈的作品,還借鑑了不少中國古裝劇。從這個角度說,漢服的潮流,已經在重新輸入朝鮮半島了,歷史似乎又回到了正軌……

但是外國人好像還是更了解日韓的傳統服裝,對漢服沒啥感覺。漢服歷史雖然幾千年,但搞宣傳滿打滿算才二十年,擺脫牛鬼蛇神走上正軌,也就十年。

受刻板印象和前些年大熱的清宮劇影響,很多外國人印象中,中國的傳統服裝不是旗袍,就是清代官服,可能跟傅滿洲那會兒差不多。

所以最要緊的,還是充分利用這些年的發展成果,搞好文化輸出。文化從業者在消費歷史的時候,也需要愛惜歷史。就比如最近被下架的亮劍之雷霆戰將,抹著髮膠打鬼子,如果這種東西傳到國外被人看見,那還不笑掉大牙?

那普通人能做啥?emmmm,一是多支持服化道嚴謹的歷史影視劇;二是多了解點文物和文化,多讀點書。畢竟吵架的時候,知識真的是力量。

編輯:張語格

編導:基德A

排版:新桐

參考資料:

[1] 周星:《本質主義的漢服言說和建構主義的文化實踐》,民俗研究,2014年;

[2] 劉歡:《漢服文化的產業鏈模式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3] 李春麗、朱峰、崔佩紅:《基於亞文化視角的青年「漢服文化」透視》,當代青年研究,2015年;

[4] 高子茜:《漢服運動中改良派與復原派的博弈》,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5] 新周刊:《年輕人的破產之路,漢服、洛麗塔和JK服只是第一步》,2020年;

[6] VogueBusiness:《中國漢服的十億級「大生意」》,2020年;

[7] 季勇、王革非:《韓服與漢服之關係研究》,絲綢期刊,2012年;

[8] 韓服——維基百科;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去過日本的人一定知道,許多日本人在假日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即和服。對於和服,很多朋友都比較陌生,甚至分不清漢服和和服的區別。幾年前,「愛國青年」誤把漢服當作和服。那麼,日本和服和中國漢服有什麼關係呢?和服其實是漢服的衍生品。
  • 韓國網友謾罵中國漫畫家抄襲,表示漢服是韓國的,卻慘遭「打臉」
    漫畫家old先很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漫畫的帽子參考了什麼以及出處在哪裡,涉及到的有2020華裳九州活動中的華服。其次,是中國明朝藍氏畫像軸。另外就是電影《繡春刀》和《龍門飛甲》。
  • 「萬物皆韓」又來新梗,中國的漢服什麼時候成了韓國的了?
    的新鮮事,那就是中國的漢服再次被韓國的網友說成是他們的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old老師的漫畫作品《19天》之中的角色,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插圖作品了,其中的人物漢服也很有特色,但是就是因為這幾張漢服插畫卻引起了不小的事端,因為外網有不少韓國的網友說這個漢服其實是他們的韓國的傳統服飾,而不是什麼漢服。
  • 韓國人推特狂罵漢服: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在這個回覆中,他跟了三張圖。 第一張圖,對比了兩個韓國傳統的帽子。 我們畫了自己明代的帽子,你說這個帽子是韓國傳統帽子,所以我們給出了證據,證明我們明代的帽子就是這樣的。 畢竟當時兩國保持著往來聘使的關係,互相友好往來很多,服飾彼此影響很正常。 就像中國有茶道,日本有茶道,英國也有茶道。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
  • 漫畫家old先上傳古風畫作,結果被韓國網友圍攻:漢服抄襲韓服?
    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中華文化充滿多樣性的熠熠生輝,大家也都知道,因為我國歷史的悠長和絢爛,所以我們的傳統服裝也都帶有種種不同而又鮮明的特色,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會有自己的服飾,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漢服。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漢服上沒有紐扣,即使有也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其外露。沒有紐扣的漢服,是憑藉帶子來綁在身上。通常情況下,一套漢服有六條帶子,分別是腰間的大帶與長帶,它們集實用性和裝飾性為一體,既能束緊腰部又能象徵身份。剩下兩對帶子都以實用性為主,交叉使用,左腋下的帶子與右衣襟上的帶子是一對,右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上的帶子是一對,這兩對帶子相互打結系住,就完成了穿衣的步驟。
  • 漢服是韓國的?中國畫師「old先」發新作,被指責抄襲韓服
    答案是韓國網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1月1日,中國著名畫師「old先」在推特中發布了一組國風新作,並配文「古風混搭」。誰知這波操作竟引來了韓國網友的牴觸,他們說沒有標註這是韓服,並聲討「old先抄襲韓國服飾」。評論區中,很多參與聲討的韓國網友還曬出了清宮劇的照片,那種服裝才是中國服飾。看到這裡,小編真的被氣得差點吐血?
  • 漢服又是韓國的!千萬粉絲畫師old先新作 被韓國人指責抄韓服
    萬物皆韓國」系列又上新了,這次被碰瓷的居然是中國有千萬粉絲的畫師old先,韓國人指責old先在推上發布的新作抄韓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和小宅看看吧! 但是發布後,卻引來韓國網友說沒有標註這是韓服,並且聲討稱「old先抄襲韓國服飾」,而且聲討的大部分韓國網友在評論圖片中
  • 《魔道祖師》漢服畫像竟被歪曲是韓服,韓國人又玻璃心了?
    起因是有同人畫手在外網曬出《魔道祖師》兩位男主角的漢服畫像。竟然被一些韓國粉絲張冠李戴說是韓國傳統服飾,還煞有介事地感謝畫手幫忙宣傳韓國傳統文化,讓人感到非常魔幻。而近期這類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前不久演員許凱的明代服飾就被某些韓國網民聲稱是山寨了韓服。而於正出來為旗下藝人抱不平、為漢服正名,還遭到韓國網民的攻擊、辱罵。
  • 韓國網友指責漢服來源於韓服,傳統文化差點又被搶走了?
    架空的設計那就不要跟現實的文化有牽扯啊,公關失敗。 隨即《閃耀暖暖》宣告,「刪除活動套裝」,並且再次以「架空世界」為由,想要平息整件事。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試問一個才建國幾十年的拋棄自家傳統文字的半殖民地國家,何德何能有何顏面敢標榜自己的文化,貶低他國文化。韓國人這種自大思維就差要標榜宇宙中心了,可這,韓國北邊的朝鮮還不答應呢!
  • 「這妥妥的明朝漢服」,這話氣炸韓國網民
    「這妥妥的明朝漢服」,於正的一句話讓韓國網民氣炸了。11月4日晚,演員許凱曬出自己在新劇《尚食》中的造型自拍,引發網友關注。其中,有個別網友提到許凱的造型「好像我之前看的韓國古裝電視劇」。大帽常作為賞賜贈送給周邊部落和藩屬國,這在《明實錄》中有大量記載。朝鮮大帽就是從明制大帽演變而來的。一段時間以來,常有民眾誤以為大帽只在韓國古裝劇中出現;又有民眾會認為,區分明制大帽和朝鮮大帽,主要看是圓頂還是平頂。韓劇《擁抱太陽的月亮》事實上,在明制漢服中,圓頂和平頂的大帽在不同的時期裡都有出現過。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人,拜託別鬧了
    才是中國唯一的傳統造型甚至恬不知恥發起了「韓服挑戰漢服」活動許多畫師紛紛加入替韓國網友搖旗吶喊儘管@old先給出強有力證明畫得帽子都是有參考出處分別來自於2020「華裳九州」中國華服文化活動明洪武初出土魯王墓的藍氏畫像軸以及電影《繡春刀》和《龍門飛甲》證據當前韓國網友耍起賴皮「我不聽,我不聽,你們就是抄襲我們」話不多說,到底誰抄誰?
  • 漢服抄襲韓國服飾?中國漫畫家慘遭韓國嘲諷,文化實力不靠嘴!
    看到這我相信了解漢服的小夥伴火氣都起來了,我們自己穿了幾千年的衣服,竟然被說是抄襲,這誰都不能忍。相應的,國人也發起了「漢服挑戰」的活動。雙標有一套除了韓國網友嘴硬認為漢服抄襲他們國家的服飾,也有細心地國內網友發現韓國畫師的作品也穿著漢服。
  • 韓國網友熱議,稱漢服抄襲韓服,網友:越缺什麼就越強調什麼
    就在最近,韓國網友和國內網友在ins上因為一張照片再次掀起了漢服韓服起源的爭論,著名編劇於正都親自下場「手撕」韓國網友。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來自演員許凱的一張劇照,在照片中許凱身著一身大明漢服。而這張照片在ins上傳開之後,立刻成為了最近漢服韓服之爭的最前線,韓國人聲討我們剽竊韓服,認為這一身大明漢服完全是剽竊自他們的韓服,最有標誌性就是韓服的帽子才是圓頂。
  • 漢服「山正之爭」經久不衰,版權問題真的能耽誤漢服「興起」嗎?
    有兩個服裝圈子討論得特別「激烈」,一個是「JK圈」,一個是「漢服圈」。在「漢服圈」當中,除了爭論某件衣服的板式是否符合傳統外,每件漢服的「山正之分」同樣是經久不衰的話題。「山正之分」的話題到底有多熱烈?
  • 中國漫畫家遭韓國網友圍攻,指責漢服抄襲韓國
    【中國漫畫家遭韓國網友圍攻,指責漢服抄襲韓國】近日,中國漫畫作者「old先」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幾張自己的手繪古風圖,沒想到,一群韓國網友竟大言不慚地表示這是他們的文化,還表示辮子頭和瓜皮帽才是中國的傳統。對此可笑的言論,「old先」還是禮貌地做出了回應。他的畫作參考了我國明朝的服飾,並放出了影視劇中的帽子造型以及我國古代的畫像。
  • 韓國網友斥責中國畫手:漢服是韓國的,請停止抄襲!結果反遭打臉……
    韓國網友不依不饒,有言辭激烈的,也有比較冷靜的。但是韓國網友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的火力集中在中國=清朝形象,漢服形象=韓服,大量憤怒的韓國網友真的這麼認為。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韓國是中國的藩屬國。今天的漢服傳統風格基本上是以明代漢服為基礎的。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的服飾幾經變遷,漢服的風格也發生了多次變化。直到清朝,人們才開始穿滿服,扎辮子。
  • 韓國女吃播辱華,泡菜事件後,忘羨畫像躺槍,網友:啥都是他們的
    近半年來,網絡上有許多關於韓國網友圍護自己國家傳統的言論,但翻來看了後,你會發現,自己看了一個寂寞,就比如前段時間發生的漢服抄襲韓服事件,起因是在一位畫師畫的角色中,運用了韓服元素,但看過畫的人都知道,該作者運用的是我國的漢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