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版《鹿鼎記》開播後,引起了大家的劇烈反響,大家一致吐槽這是有史以來最爛的翻拍,更有很多人說張一山是猴靈猴現,甚至有人把張一山的動作表情和猴子拼在一起,說是面部表情過於誇張,像是在耍猴,更有不少人評論說是《鹿鼎記》興於周星馳,旺於陳小春,穩於張衛健,平於韓棟,衰於黃曉明,亡於張一山。最近《鹿鼎記》導演馬進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張一山是演技扛把子,是這個年齡段裡最演技最好的男演員之一,自己這也是第一次被黑粉叩門謾罵。其實自己這部劇整體的風格是強喜劇特質,用歡脫無釐頭的人物互動和爆笑臺詞,以及誇張的表演打造整體角色狀貌。張一山演得很好,如果說不好,請不要說張一山,這是我的問題。
其實,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鹿鼎記》被翻拍了這麼多版本,如果版版都是一個風格,那其實也沒有什麼意思,要想有所改變,就會和以往的拍攝手法,演員處理角色的角度什麼的就會有差別。就像一個人留長髮時間久了,再換成短髮,難免一時無法接受,這和人的心理期待和長時間的審美有很大關係。其實,我們不妨放平心態,拋開原來看過的各版本的《鹿鼎記》,慢慢品味,其實會發現雖然劇情、場景啥的有些雷人,但是細細品味,也會有種臭豆腐聞著臭,越品越香,時間長了,說不定也會愛上這種調調呢。

現在盤點一下張一山版本《鹿鼎記》中搞笑可愛的場景,其實也會別有一番別致的風趣。劇中張一山一出現,就頂著一頂帶色的帽子,配合著他的京味的又賤又痞,再加上幾聲狗叫,雖然雷人,但是也有些可笑,可笑中又透著一絲可愛,海公公和皇太后比武,海公公與皇太后的搞笑對話,韋小寶搞笑現身,最後竟將海公公「捋死」了。還有建寧公主要和韋小寶私奔,韋小寶不同意,被建寧公主折磨得滿腦子都是雞的場景,特別是配著張一山顫抖搞笑的嗓音「公主,毛也沒了,你也累了,不如我們改日吧。我這滿腦子裡都是雞,有公雞,有母雞,還有一隻烏雞」,劇中,還有多處,韋小寶上廁所不明白廁所放紅棗的用途,竟然將棗放進馬桶裡,還邊吃棗邊上廁所。其中還有智對太后派去殺他的侍衛,設計機關還用搞笑的言語刺激侍衛。還有,偷吃皇帝的糕點被噎住,喝水又用了皇帝的夜壺,與皇帝剛相識時的互動等等眾多劇情中,還是比較搞笑的。
正如張一山對這部戲的評論,這部戲的畫風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所以表現方式就會寫意一點不會那麼落地,這是這個劇的創作手法,韋小寶這個人物是有史以來最可愛最有童趣的。所以,張一山版《鹿鼎記》,雖然比以往版本缺少了一絲精明但是多了一份可愛,多了一份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