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合影一個故事 南粵「警民CP」七夕相會

2021-01-20 中國長安網

這個七夕,我們要講一組特別的CP故事。

他們中,有警察與護士的「戰士愛情」;他們中,大部分不是情侶、不是同行,卻一路同行;他們中,有守護者,也有被守護者……警與民,攜手同行,只為守護平安;每一個安寧的日與夜,他們都在,與你同行!

耿慶環一家三口一起奔赴抗疫一線

警察老公對護士老婆的「表白」

「我們既是夫妻,又是戰友!」

2020年,對於警察老耿和護士梅姐來說,尤為特別。

這一年,他們結婚整整30年。這一年,一家三口成了「戰友」。

老耿叫耿慶環,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黃岐派出所巡警中隊中隊長;他的妻子鄭國梅,是佛山南海黃岐醫院的一名護士;女兒耿暉,是黃岐派出所六聯社區民警中隊的一名輔警。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家三口第一時間奔赴各自的崗位,一起「戰疫」,共守平安。

「我們倆既是夫妻,又是戰友。」七夕快到了,面對羊城晚報的採訪鏡頭,老耿第一次這樣向妻子「表白」。

歸隊抗疫,一家三口守好佛山「東大門」

今年1月26日晚,大年初二,正在派出所值班的耿慶環接到一條簡訊,要求大年初三零點集結歸隊。

接到簡訊後,一家人退掉了回江蘇老家的機票,老耿和女兒小耿第一時間歸隊啟動一級勤務。妻子鄭國梅是一名護士,也向醫院申請「立即回去」。

「我們倆都是當兵出身,又都是老黨員,非常清楚一級勤務是啥意思,就自覺地進入戰鬥狀態了。」耿慶環說。

大年初三開始,這一家三口就戰鬥在各自的崗位上———老耿守著廣佛交界處的「護城河」和防疫檢查站;梅姐出現在黃岐醫院發熱門診、社區排查「三人小組」;小耿加入了「黃岐派出所女子抗疫先鋒隊」。

當時要求「逢人必檢,逢車必查」,一級勤務狀態下,中隊全員24小時輪崗守檢查點。耿慶環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查9000多臺車,這意味著他的手每天至少要抬起、放下一萬多次。

那段時間,一家三口有近一個月沒有團聚,卻分別在各自崗位上有了兩次偶遇。

2月8日,耿慶環正在排查車輛,一輛摩託車突然停到了他跟前。他抬頭一看,摩託車後座坐著的,正是妻子鄭國梅。「她正好要去社區排查,路過我們這個執勤點。」耿慶環為妻子做了體溫檢測,問:「周末不休息嗎?」妻子說:「不休息。」然後,夫妻倆就匆匆分開了。

2月9日上午,耿慶環正在廣佛路檢查點執勤,女兒小耿捧著一碗湯圓走了過來。原來,元宵節到了,小耿和黃岐派出所女子抗疫先鋒隊的隊員們為一線執勤的同事們送湯圓,才與父親「偶遇」。

是家人,也是戰友,互相「表白」

鄭國梅也曾是一名軍人,當了38年的護士,在醫院,她面臨的是更嚴峻的戰場。在黃岐醫院發熱門診,她要穿著防護服近距離接觸各類發熱患者;加入社區「三人小組」

後,更是要上門做好對社區居民的隔離排查。

這一時期,不見面,是對家人最好的保護。「我也怕,怕我把病毒帶給別人,也怕被別人傳染。」鄭國梅說。

這場戰疫中,女兒小耿也成長了不少。「買口罩,她是最積極的。」

耿慶環笑著跟記者說。大年初二返崗,派出所缺少口罩等防護物資,小耿一個上午跑了七八家藥店,只要能買到防護物資的地方,她都跑去看,為大家補充防護裝備。

七夕就要到了,今年,是夫妻倆結婚30周年。這一天,從來沒怎麼說過情話的老耿,特地為妻子準備了一段「表白」:「詩人郭小川說:『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我們倆,既是夫妻,又是戰友。有她在,這麼多年,我非常放心。」

鄭國梅也準備了說給老耿的「悄悄話」:「希望他以後少抽點菸,有空多鍛鍊鍛鍊身體。我們一家三口一塊出去的時候不多,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帶他一塊去度度假。」

廣州交警劉婧為外賣小哥張杰送上安全帽

交警警花+外賣小哥

「我們一起守護交通安全!」

風雨無阻堅守崗位,他們堅守職責使命守護群眾交通安全;穿梭於大街小巷,他們傳遞美食的同時也自發傳遞著交通安全理念。

他們是交警和外賣騎手。這兩個經常打交道的群體,是「冤家對頭」,更是「默契拍檔」,他們一起用行動守護著道路交通安全。

交警為外賣騎手上「交通安全課」

「大車存在視野盲區,電動車超車要謹慎!」今年4月,一場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雲」課堂在廣州開講,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白雲二大隊民警劉婧通過網絡直播,講解交通安全知識。屏幕的另一端,是1000多名美團外賣騎手在線「聽課」。

這些年,劉婧給各類駕駛員做了不少交通安全宣講,其中,外賣騎手是她重點關注的一個群體。

「他們挺辛苦的,但有時也挺不要命的。」工作八年,劉婧見過不少因違反交通法規導致傷亡的外賣騎手。她告訴記者,很多外賣騎手之所以發生事故,多是因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導致的被動違法,是可以避免的。「我和他們說得更多的,是如何在送餐過程中保護自己,從而更重視交通安全。」

為外賣騎手送上「安全大禮包」,已經是廣東交警的日常工作。

近年來,廣東交警常態化深入各外賣站點,給外賣騎手開展安全培訓。除了理論教育,廣東交警還會定期邀請外賣騎手走上街頭擔任「交通勸導志願者」,一起參與勸導非機動車的不文明行為。

外賣騎手「變身」平安宣傳員

張杰是美團外賣的一名外賣騎手,他曾多次聽過交警的安全培訓課,也曾和交警一起上街勸導外賣騎手。一堂堂交通安全教育課下來,張杰感覺到,同事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強了。

有了這個紐帶,交警和外賣騎手的關係也更融洽了。「我們能感覺到交警是真心希望我們能平安送餐。」張杰說。

在工作中,他也不自覺地扮演起了「平安宣傳員」的新角色。「帶新人時,我首先告訴他們的就是安全問題。和同行一起送餐時,我也會勸他們不要逆行、規範行駛。」

今年4月,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劉婧和張杰作為廣州交警和美團外賣騎手的代表,也參與到了行動中。

8月初,張杰從劉婧手中接過了一個特殊的安全頭盔———頭盔上有兩句顯眼的標語「送餐再忙,安全不忘」。

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有以劉婧為代表的廣東交警,用職責守護著外賣騎手的平安;也有越來越多像張杰一樣的外賣騎手們,因「平安送餐」的初心守護著同事們的平安。他們用行動,一起詮釋了「守護平安警民同行」的內涵。

廣州白雲區公安分局物流管控大隊民警與「白雲快遞小哥」

白雲快遞小哥+物流管控民警

他們是禁毒「最佳拍檔」

穿梭在城市馬路的快遞小哥和行走於街頭巷尾的公安民警,聽起來似乎毫不相關的兩個群體,這幾年卻聯手幹了一件大事。

在廣州白雲區,快遞小哥成為一支禁毒「奇兵」。2016年至今,他們舉報大批有效毒品線索,協助公安部門直接繳獲各類毒品一千三百多公斤,破獲重大毒品案件三十多宗。

公安強力治「毒」快遞小哥來幫忙

廣州白雲區,是全國物流寄遞業務最繁忙的一個區。龐大的流通量讓部分不法分子趁機通過物流、快遞夾帶運輸毒品。2015年12月,白雲區因毒品「中轉、集散」問題突出,被國家禁毒委掛牌重點整治。

2016年,白雲區公安分局物流管控大隊成立,張惠智任大隊長。這支專職隊伍聯手「白雲快遞小哥」,著力解決物流寄遞行業「多頭管、無法管、管不到位」問題,探索創立物流寄遞管控的「廣州白雲模式」。

物流管控民警花了3個月,一家家上門摸底,發現區內有100多個物流園區,物流寄遞企業最多時達上萬家。大隊警力僅有200多人,怎麼管得過來?

這時候,白雲區數萬名快遞小哥們發揮了很大作用。「每個包裹寄出送達都要經過他們的手。」白雲區禁毒辦常務副主任、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郭永忠說,大隊開發了智慧管控APP「雲遞安」,從業人員、實名採集、開箱驗視、過機安檢等納入全過程監管。

據統計,2016年以來,警方對舉報有功的「白雲快遞小哥」發放獎勵金合計134萬元,有兩名快遞小哥領走了最高30萬元的獎勵金。

快遞小哥不簡單雙方合力摘「毒帽」

從平平無奇的快遞小哥到「識毒高手」,他們如何與民警組成禁毒「最佳拍檔」?張惠智介紹,一開始,行業裡魚龍混雜,「我們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的快遞小哥。」白雲區還出臺獎懲政策,快遞小哥和物流寄遞企業採集信息、舉報毒品線索,都有獎勵,反之則可能依法處罰。

白雲區每一名快遞小哥上崗前都要接受培訓,熟悉安全收派件流程,提高識毒能力。物流管控大隊副大隊長鍾淦波告訴記者,2016年開始,大隊每周四上午開設培訓班,教快遞小哥識毒辨毒。

不久前,一名順豐快遞小哥在檢查收寄包裹時,發現一盒可疑物品。

跟培訓時拍的照片一對比,他懷疑是毒品,上報民警後獲得3000元獎勵。

經過幾年磨合,「白雲快遞小哥」與物流管控民警成了白雲禁毒的「最佳搭檔」,區內物流寄遞行業涉毒案件連年下降,並於2018年底正式摘掉「毒帽」。「禁毒,不僅是緝毒警察的責任,也是我們快遞員的責任。」快遞小哥莊志濤說。

廣州番禺區大石街植村抗疫「三人小組」

社區民警+醫生+社區工作人員

「三人小組」合力守社區

他們,一位是社區民警,一位是社區醫生,一位是社區工作人員,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番禺區大石街植村「三人小組」走到了一起。

上門走訪核查、進行體溫測量、保障隔離人員物資……疫情期間,他們每天朝夕相處,一起戰鬥,守護百姓的平安健康,牢牢守住了社區防線。

堅守8個月守住社區防線

大年初二,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大石派出所社區民警官文鋒接到通知,緊急返崗,與大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李忠明、大石街來穗人員和出租屋服務管理中心植村常務副站長吳仲寧組成植村「三人小組」,開啟了至今為期八個月的「疫」線工作。

他們負責的大石街植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交通便利,人員流動大。村內有村民2400多人,流動人口有兩三萬人。

每天上門走訪核查、測量體溫、服務被隔離人員、心理輔導……一接到任務,「三人小組」便行動起來,先電話聯繫,再入戶工作。對每一戶被隔離人員,他們還分別建立了微信群,實時交流、跟蹤健康狀況。

「『三人小組』由警察、醫生、社區工作人員組成,大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其中,醫生可以對重點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和評估。社區工作人員能幫忙第一時間找到重點人員。民警則能幫忙證明流調信息的真實性,幫助穩定被隔離者情緒。」官文鋒介紹。

疫情以來,植村未出現一例確診患者,「三人小組」牢牢地守住了社區防線。

從陌生到熟悉他們都是「戰士」

早在1月23日,廣州市就印發通知,要求派出所、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派出1人組成入戶走訪小分隊(「三人小組」),對重點對象進行全覆蓋式走訪慰問,在社區開展網格化排查和健康服務工作,對社區居民進行體溫測量、登記造冊、健康教育等。

至今年3月,廣州共組建「三人小組」2000多個,實現了社區全覆蓋。廣州首創的「三人小組」模式,也在全省迅速推廣。

近8個月的「疫」線工作,讓官文鋒、李忠明、吳仲寧三人從陌生到熟悉,成了「疫」線最美CP.

「疫情剛開始,大家心裡還有點擔心。我們一起上門排查,李醫生總是叮囑我們,與隔離人員保持安全距離,把危險留給自己。在我眼裡,他就是戰士。」官文鋒說。

「以前知道警察工作辛苦,一起工作後才能切身感受。」吳仲寧說,疫情期間,不管颳風下雨,只要有通知,官文鋒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走訪現場。「有一次他24小時值班後,我給他電話說要去走訪核查,他二話不說就過來了。」

疫情期間,在植村村委會門口的大樹下,每隔一段時間,他們三人就會拍一張合照留影。如今跨過冬春,迎來盛夏,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勝利,曾經光禿禿的大樹也已綠蔭如蓋。

佛山南海交警茂叔與九江中學的孩子們

老交警茂叔最後一年「高考」

孩子們說:希望您也能被守護!

在廣東佛山南海九江中學,每逢高考,考場外,總有一名慈祥的老交警在默默疏導交通、站崗護航。考場內,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在這裡平安完成人生大考。

老交警是南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隊九江中隊民警陳茂池,今年60歲,大家都叫他茂叔。

今年7月8日,是茂叔最後一次為高考護航。這一次,孩子們給他送上了一大束鮮花,說:「希望以後您也能被守護!」

31年站好交警這班崗為高考護航15年

「我今年60歲了,也該『交捲兒』了。」1989年,29歲的陳茂池考入南海警隊,成為西樵交警中隊的一名交警。從此,他在馬路上站過了31個寒來暑往。

2005年,陳茂池從西樵調來九江交警中隊,那一年開始,每年高考,他的身影都會出現在九江中學門口,為孩子們平安高考守護。這一站,就是15年。

擦亮皮鞋,扶正警帽,穿上反光衣,戴好裝備,早上7點左右,茂叔準時出現在考場附近。有時站崗護學,有時拿起指揮棒疏導交通,有時提醒過路車輛請勿鳴笛……「茂叔就是我們的『守護神』!」九江中學2020屆高三畢業生龍志浩說。

哪怕即將退休了,陳茂池說,自己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隊領導考慮到陳茂池即將退休,又患有高血壓等疾病,便沒有安排他執勤。他急了,拿出各種醫學證明資料,向領導主動申請上崗執勤。拗不過他,隊裡勉強批准。檢查過往車輛、人員並測量體溫、錄入信息……疫情期間,他連續執勤近一個月,有時甚至要忙個通宵。「人手不夠啊,我能做點就做點。」茂叔說。

最後一次「高考」考生們為老交警送祝福

今年10月,陳茂池就要退休了。

7月8日下午5點,最後一場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對茂叔來說,他護航高考的任務也「交卷」了。讓他意外的是,以往他默默守護的孩子們,出了考場後卻奔向他。

「警察叔叔辛苦了!」一群考生在九江中學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將一大束鮮花送到茂叔手裡,擊掌、歡慶、送別……九江中學2020屆高三畢業生唐歡歡說,「茂叔在這個崗位上辛苦了大半輩子,我們希望能送一束花,感謝一下他」。

九江中學2020屆高三畢業生張綺華說:「我只是茂叔守護過的千千萬萬考生中的一個,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被守護著、被保護著,更安心地考試。」

孩子們也為茂叔送上了一句句退休祝福———「希望他以後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

「希望茂叔可以長命百歲!」

「希望茂叔身體健康、生活美滿,日子越來越好!」

「希望茂叔以後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對你很好,你也能得到守護。」

……聽著孩子們的祝福,茂叔微微低下頭,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相關焦點

  • 天貓化身「月老」牽紅線,「七夕相會」復刻中國式浪漫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最近一組漫畫引發了大家的共鳴,由一根紅線串起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隨著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的臨近,圍繞著「月書赤繩七夕相會」的主題,天貓新文創展開了一系列social營銷,除了奉上一組「月書赤繩」主題的凡人愛情圖鑑來傳遞七夕心意之外,還集結了6大中國文化IP聯名產品為消費者送上七夕專屬的中國禮物,讓這個
  • 《阿里巴巴與神燈》發布「七夕」海報 有緣千裡相會
    嗨,觀眾朋友們,今日「七夕」想好怎麼過,和誰一起過了嗎?如果你還是單身,別宅在家裡,趁著浪漫的氣氛,說不定會與你的有緣人偶遇哦!片方今日發布了「七夕」海報,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千裡相會患難之交 在此次該影片發布的海報中,星空清澈,微風拂過,阿里巴巴與小芝麻兩人坐在房頂,抬頭仰望銀河,阿拉丁指著天空圓月,講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等等,小芝麻最好的朋友應該是阿里巴巴,可這次為什麼會是和阿拉丁一起呢?
  • 七夕難相會,元祖線上禮卡為你「搭鵲橋」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的織女和人間的牛郎都會在鵲橋上相會。這是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也引發了很多異地情侶的共鳴。在科技發達、網絡互通的現代化社會,遠距離戀愛的情人不在少數,他們跨越空間相愛相守,書寫了一段段美好的佳話。到了七夕佳節,異地戀人難以像其他情侶一樣相會,只能選擇禮物來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
  • 七夕相會的鵲橋,原來是烏鴉搭建的嗎?
    歷來關於七夕的傳說中,都說牛郎織女在這一天是通過「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作為兩人相會橋梁的「鵲」乃指喜鵲,但這其實未必是故事的原貌。臺灣學者洪淑苓在《牛郎織女研究》一書中發現:「為牛郎織女搭橋的,又有喜鵲、鵪鶉、與百鳥之不同,有一個筆者未收錄的鵲橋傳說故事,甚至說是烏鴉搭橋的。」
  • DNF2020七夕活動跨越銀河的相會獎勵玩法簡析
    DNF2020七夕活動跨越銀河的相會活動玩法簡析,今天小編給的大家帶來的就是dnf跨越迎合的相會活動獎勵及兌換周期介紹,不了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呦。  一、活動簡介  今年的七夕活動名稱叫做「跨越銀河的相會」,勇士們可以在活動期間點亮星光,幫助牛郎和織女相會。
  • 七夕將至,這裡竟然藏著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七月七日天河配,牛郎織女來相會牛郎織女遙遙相望一載只為七夕的鵲橋相會這段動人的故事寄託了世人對愛的期許活動一· 浪漫情侶裝 幸運得贈票8月25日七夕節當天,前10名身穿情侶裝遊園的情侶或夫妻,可獲贈磴山喜鵲谷景區門票1張。活動二· 穿漢服行古禮 七夕鵲橋會漢服的美,千姿百態,各具風韻。
  • 2020年廣州七夕牛郎織女星相會幾點可以看到?
    2020年8月25日,廣州地區今年可在日落後不久,看到「牛郎織女相會」天象。除此以外,木星和土星,也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向世人演示「拍拖」過程。  觀賞時間:預計今年8月25日「七夕」當晚,廣州會在18時51分日落。預計日落後40分鐘,市民便可肉眼目睹牛郎織女兩星  8月22日傍晚,廣州出現強對流天氣。如果8月25日晚廣州又因天氣原因看不到「牛郎織女相會」,該怎麼辦?
  • 基層故事丨七夕,追一組羊城「警民CP」!
    盈盈一水,經年相見平安喜樂,他們相伴今日七夕來追一組不一樣的CP吧他們是羊城平安的「守護者聯盟」......這些年,劉婧給各類駕駛員做了不少交通安全宣講,其中,外賣騎手是她重點關注的一個群體。劉婧說道,很多外賣騎手之所以發生事故,多是因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導致的被動違法,是可以避免的。為外賣騎手送上「安全大禮包」,已經是廣州交警的日常工作。近年來,廣州交警常態化深入各外賣站點, 給外賣騎手開展安全培訓。
  • 但願今年能與你相會。七夕特輯
    在織女與牛郎一年一度能夠相會的七夕之夜,大家會在短箋上寫下怎樣的願望呢?說到短箋,便會想到日本童謠《七夕(たなばたさま)》中登場的「五色短箋」——綠 紅 黃 白 黑這5色。五顏六色的短箋與竹葉一起隨風搖晃的樣子,看起來真夢幻啊。 今天,就為大家送上描繪了七夕的插畫作品特輯。快來看看吧。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100字  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 「如夢令」原畫曝光,原是七夕限定,「鵲橋相會」為何是嫦娥后羿?
    "如夢令"原畫曝光,原是七夕限定,「鵲橋相會」為何是嫦娥后羿? 這款皮膚的定位是「鵲橋相會」,那麼玩家們首先想起來的就是「牛郎織女」了,但是在王者中這兩位英雄的情侶皮膚是給了后羿和嫦娥
  • 公交車窗上作畫「鵲橋相會」215路七夕邀市民告白
    近日,島城一輛七夕主題公交車引起了乘客們的注意,車內浪漫的布置令乘客直呼「浪漫」。原來,為了迎接七夕節的到來,公交隧道巴士第三分公司215路線開出「愛要寫出來」七夕主題車廂,公交車窗上,有職工手繪的「鵲橋相會圖」和七夕相關詩詞,並設置了「告白角」,歡迎乘客勇敢表達「愛」。
  • 快來參加「守護平安 警民同行」徵集...
    你與廣東公安有哪些動人的故事?為深入推動平安廣東建設,進一步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即日起,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等單位組織開展「守護平安 警民同行」主題作品徵集活動,向廣大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徵集文字、攝影、繪畫、短視頻、音樂5大類主題作品。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的演變流逝,七夕節現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中國人自古以來以嚴肅規矩著稱,相對於西方人的浪漫熱情來說顯得十分保守。然而在古人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不乏有一些突破世俗的愛情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古人對天空中的星星進行研究,然後加以想像行成的情感故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
  • 香腸派對2020七夕皮膚是什麼 七夕CP皮膚活動玩法一覽
    香腸派對2020七夕皮膚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年的七夕馬上就要到了,很多遊戲都推出了七夕CP皮膚哦,香腸派對也不例外,今年的七夕皮膚還是很有看點的,而且上線的皮膚多達是個,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自己喜歡的吧!  七夕活動,將於本月的25號正式上線,到時候小夥伴們就能到遊戲中通過相應的活動方式獲取全新七夕皮膚啦!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介紹 牛郎織女是幾月幾日相會的日子?
    在說起七夕節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覺得陌生,這個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且在這個節日當中也流傳著一些故事,那麼七夕歷史故事是什麼呢?關於七夕來歷典故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農曆的七月七日這一天還有魁星節、曬書節、神仙節、七夕水、盤古王節(七月節)以及耕牛生日等節日名稱。名稱不同,其過節的民俗內容也不同。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名稱,這麼多的不同過節方式,就是因為這個日子積澱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們對生活詮釋,所以難以放棄。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