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成立6年的稻草熊影業正在衝擊IPO。
7月20日,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下稱稻草熊影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登陸港股主板,IPO募資金額尚未透露。
「年輕的」稻草熊影業背後「星光熠熠」。啟信寶資料顯示,稻草熊影業由吳奇隆創立並出任藝術總監,影視製作人劉小楓擔任公司CEO,股東成員中還包括劉詩施(即劉詩詩)、趙麗穎等人。
對投資者而言,稻草熊影業早在2016年就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彼時,上市一年的暴風集團曾試圖以10.8億人民幣收購稻草熊影業60%股份,但這項併購案最終被證監會否決,稻草熊乘暴風集團之風上A股的黃粱一夢也隨之夢醒。
此番嘗試上市,稻草熊影業已與四年前不同,收入從2017年的5.43億穩步提升至2019年的7.65億。其中,單愛奇藝一家平臺就貢獻了約9億元。
但要通過審核成功IPO登陸港股,作為一家影視公司,稻草熊影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很多:高度綁定明星和單一平臺、持續盈利能力存疑、業績波動過大......
對稻草熊影業而言,上市的前路並不明晰。
2億聘禮與首次上市嘗試
對觀眾而言,稻草熊影業可能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名字,但它的「瓜」,不少觀眾卻早已吃過。
2014年6月,吳奇隆創立稻草熊影業並出任藝術總監,並找來劉小楓擔任公司CEO。2015年1月,吳奇隆、劉詩詩領證結婚,當年年底,劉小楓便將稻草熊影業20%的股權以200萬元對價轉讓給劉詩詩,使其成為當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資料來源:啟信寶
2016年3月20日,吳劉二人在峇里島舉行婚禮,當時的上市公司暴風集團提出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出資10.8億元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時間正是二人婚禮前一周。
如果這場收購成功,劉詩詩將獲得當時價值1.512億的暴風集團股票和6480萬元的現金,相比此前出資的200萬,相當於3個月劉詩詩憑股票豪賺2.14億元。這場婚禮前傳的沸沸揚揚的交易,也被戲稱為吳奇隆給劉詩詩的2億聘禮。
可惜,這段被傳為佳話的併購案並未成功。
由於證監會認為稻草熊盈利能力具有不確定性,這場收購最終被叫停。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暴風集團在後來的幾年中由於數次增發失敗、融資不利,CEO馮鑫於2019年7月因行賄罪和職務侵佔罪入獄,暴風集團樹倒猢猻散,如今已走到退市的邊緣。
當然,這對如今籌備上市的稻草熊影業來說,已是過去式了。
明星綁定吳奇隆、劉詩詩、趙麗穎
啟信寶數據顯示,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是一家影視投資製作商。目前,影視製作人劉小楓為實際控制人,持有58.41%股份;演員劉詩詩持有14.8%股份。
資料來源:啟信寶
2014年成立後,稻草熊影業先後投資製作了《鐵拳浪子》、《牽牛花開的日子》、《新白髮魔女傳》、《犀利仁師》等影視劇,主要提供包括策劃、製作到後期製作等在內的影視製作服務。
和大多數影視公司一樣,稻草熊影業也有藝人經紀的業務,旗下藝人包括戴嬌倩、李思彤、呂頌賢、蔡妍、葉祖新等。
成立第二年,稻草熊影業便投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該劇由吳奇隆、劉詩詩、劉小楓及愛奇藝CEO龔宇出品,趙麗穎、陳偉霆、吳奇隆、葉祖新等人主演,題材是當時正流行的古裝仙俠劇。
《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2015年9月上線愛奇藝,網播結束後,才於第二年1月在安徽衛視和江西衛視播出,率先創立「先網後臺」的播放模式。
據愛奇藝數據顯示,該劇上線8天,會員播放量就破億。在衛視收視率上,這部電視劇也成功獲得安徽衛視的年度收視冠軍。隨後,稻草熊影業與藍港在線聯合開發同名手遊、網頁遊戲《蜀山戰紀》上線,首月營收高達5800萬。
憑藉此劇,稻草熊影業成功擺脫了2014年的虧損狀態,在2015年實現盈利,全年營收達6764.5萬元,淨利潤2852.08萬元。該劇播出後,主演趙麗穎也以10萬認購1%股份,成為稻草熊股東,至今未變。
儘管稻草熊影業旗下藝人眾多,但招股書顯示,只有吳奇隆、劉詩詩、陳偉霆等人多次主演公司投拍影片。
《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後,稻草熊影業出品的《繁星四月》、《蜀山戰紀之踏火行歌》、《月嫂先生》等劇均由吳奇隆主演,2016年趙麗穎主演的熱播劇《楚喬傳》稻草熊影業也參與投資。2017年,稻草熊影業再投拍劉詩詩主演的《醉玲瓏》。
稻草熊影業投拍影片豆瓣評分,《楚喬傳》為聯合投資
儘管上述劇集在豆瓣的評分都在4.4到5.6的低分區浮動,但稻草熊影業仍從其中獲得了不錯的利潤,其中單憑《醉玲瓏》一劇就有3.53億元收入,佔稻草熊當年總收入的65%。
2020年一季度收入100%來源愛奇藝
除了明星股東陣容,稻草熊影業背後還有一個「明星平臺」——愛奇藝。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8年11月,愛奇藝全資附屬子公司Taurus Holding以對價4000萬美元對稻草熊進行A-1輪融資,今年5月,又再度以對價1513.9萬美元進行A-2輪融資。目前,愛奇藝持有該公司19.57%的股份,僅次於實際控股的劉小楓。
資料來源:稻草熊影業招股書
當下稻草熊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三部分:自製劇、買斷劇及定製劇。其中自製劇集佔比逐年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自製劇收入佔總比已達71.3%,較去年同期58.6%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稻草熊影業招股書
與此同時,稻草熊與自製劇播放的網絡視頻平臺的綁定越來越深入。數據顯示,自《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開啟與愛奇藝的合作以來,稻草熊隨後出品的絕大多數劇集都通過愛奇藝網絡播放。2018年至2019年間,稻草熊與騰訊視頻及優酷還有少量合作,到2020年,網絡播放平臺就只有愛奇藝的身影。
值得關注的是,從2017年至2019年,稻草熊來自愛奇藝的收入從1.16億元攀升至2.09億元,佔比也從而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稻草熊的全部收入3.26億元全部來源於愛奇藝。
資料來源:稻草熊影業招股書
與愛奇藝的緊密綁定讓稻草熊的營收得到了較為穩定的報障,但這也不免使投資者擔心其業務來源和客戶過於單一。「把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裡」,業績的穩定性和持續盈利的能力不得不讓投資者擔憂。
稻草熊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明確表示愛奇藝是公司的單一最大客戶,倘若公司無法與愛奇藝維持業務關係,或者愛奇藝失去其領軍地位,稻草熊影業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影視公司赴港IPO或成「潮流」
2019年的影視寒冬裡,印紀傳媒黯然退市,華誼兄弟王中軍賣畫補資金。2020年的上半年,黑天鵝降臨,萬達虧損16億,金逸虧損超3億,慈文、歡瑞、北京文化等無一盈利。
與此同時,近年來A股監管層對影視股的審核愈發嚴格,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有438家企業登陸A股,其中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廣天澤三家影視公司,2018年全年共有105家企業上市,影視公司「零通過」。
在此境況下,影視公司紛紛選擇赴港衝擊IPO,僅今年上半年,力天影業、華夏視聽教育集團已成功在港完成IPO。
與大多數影視公司一樣,稻草熊影業面臨的問題也是類似的:高度綁定明星,業績波動過大,利潤的可持續性不穩定。在國家監管日趨嚴格、影視公司資金回籠慢、積壓作品多、視頻平臺暗戰頻頻的當下,赴港IPO募資再謀進一步發展或許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