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隆、劉詩詩、趙麗穎......背後的企業,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7月20日,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簡稱「稻草熊影業」)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港股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國際、中信建投國際。
據招股書顯示,稻草熊影業成立於2014年,主營業務涵蓋電視劇及網劇的投資、開發、製作及發行,先後投資製作了《鐵拳浪子》、《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新白髮魔女傳》以及近期正在熱播的《局中人》等影視劇。
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劇照
此次,並非稻草熊影業的第一次衝擊資本市場。早在2016年6月,暴風集團(300431)計劃收購稻草熊影業,整體估值高達18億元,溢價高達1500%,最終被證監會以盈利能力不確定為由否決。
"星光熠熠"的稻草熊影業,即將上市
作為一家影視企業,稻草熊影業的股東陣容可謂「星光熠熠」。
自小虎隊解散後,單飛的吳奇隆步入影視圈,並向中國大陸發展。2003年,吳奇隆成立了北京稻草熊影視,拉攏了一批港臺導演啟動《蜀山戰紀》製作項目,僅製作劇本便將創業資金「燒完」了,項目被迫暫停,吳奇隆不得不面對殘酷的創業現實,當演員積攢資金。
期間,吳奇隆結識了知名製片人劉小楓,連續打造了《新白髮魔女傳》、《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等原創IP影視作品,稻草熊影視走上正軌。
2014年,吳奇隆創立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即將上市的主體),該公司是由北京稻草熊影視衍生出來的稻草熊品牌系列公司之一。
據招股書顯示,其控股股東為劉小楓,持股比例為58.41%,愛奇藝的持股比例為19.57%,劉詩施(即演員劉詩詩)、趙麗穎,也分別持有稻草熊影業14.8%、0.79%股份。
其中,Gold Pisces 是劉詩詩名下企業,Ice Princess 則是趙麗穎名下企業,均為代理持股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稻草熊影業的創始人吳奇隆,並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主要由劉小楓代持。目前,劉小楓擔任稻草熊影業的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2016年12月,阿里影業基金對稻草熊影業進行了戰略融資,獲得約15%的股份。然而,2019年8月,阿里影業基金退出了稻草熊影業的股東名單。
阿里影業入股稻草熊影業的時點,非常地耐人尋味。當時恰逢稻草熊影業「賣身」暴風集團失敗之後,估值被大打折扣,暴風集團收購給出的估值高達18億元,而阿里影業僅僅花了176萬便拿下了15%的股權,整體估值僅有1173萬元,刺破影視圈的大泡沫。
吳奇隆給劉詩詩的 2 億「聘禮」
「我們班的格言是,去炒別人的股,不如做自己的股票,讓別人炒。」是吳奇隆在採訪時的一句話,或許在創立稻草熊影業之初,吳奇隆就有一個上市夢。
稻草熊影業,第一次被人熟知是在2016年,因一筆高達2億元的「聘禮」同時刷屏娛樂圈、資本圈。
2016年,吳奇隆和劉詩詩正式舉辦婚禮,刷屏娛樂圈。而這一場婚禮不僅僅限於娛樂圈,在資本圈演繹地更為精彩、熱鬧。
在婚禮舉辦前夕,吳奇隆的「代理持股人」劉小楓將稻草熊影業20%的股權以200萬元對價轉讓給了劉詩詩,同時將1%的股份以1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趙麗穎,如此低價的轉讓,幾乎等同於白送。
同時,而暴風集團「有意無意」地趕在婚禮前夕,拋出了一份高額的定增方案,擬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價格高達10.8億元,估值溢價率高達1500%。
如果此次交易順利完成,劉詩詩將獲得6480萬元現金、1.512億元暴風集團的股票,合計約2.16億元,相當於短短3個多月時間,便就實現了2.14億元的收益,
因此,這筆併購交易,也一度被業界戲稱為是吳奇隆給劉詩詩的「聘禮」。
由於明星股東、溢價過高等因素,讓這筆併購交易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最終,收購預案被證監會否決。
隨後不久,稻草熊又在2016年年底迎來了新的合作夥伴——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但僅兩年後,阿里影業也選擇了退出。
而如今這份「聘禮」也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稻草熊影業,離不開愛奇藝
2016年6月,稻草熊影業以18億的價格「賣身」暴風集團被證監會喊停,原因是:稻草熊影業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相關規定。
全景財經(ID:p5w2012)翻看公告發現,在被收購的前一年(2015年),稻草熊影業的營收僅為6764萬元,淨利潤2852萬元,全部自於《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的銷售,且營收、淨利潤全部來自於第二大股東愛奇藝。
而在此之前,稻草熊影業一直虧損。由此可見,暴風集團以18億的價格收購稻草熊影業的風險非常之大,收購方案被否之後,暴風集團的股價一蹶不振,如今已被暫停上市。
然而,5年過去了,稻草熊影業仍然沒有擺脫對愛奇藝的依賴。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今,愛奇藝一直是稻草熊影業的單一最大客戶。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期間,愛奇藝累計為稻草熊影業貢獻了8.97億元的營收,2020年一季度更是為稻草熊影業貢獻了100%的營收。
近年來,大部分影視公司業績普遍下滑,稻草熊影業的營收仍能實現雙位數增長,實屬不易。但細看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也是因為與愛奇藝的深度合作。
且愛奇藝系稻草熊影業的第二大股東,使得未來經營獨立性、業績、議價能力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一季度期間,稻草熊影業的毛利率分別為28%、30.9%、14.1%、29%,明顯低於同行業的平均水平。
在招股書中,稻草熊影業表示,其競爭優勢主要在於其持證(《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並且擁有一定量的IP(28項),並且深度綁定了愛奇藝,已經形成了「內容—製作—宣發」的閉環。
從招股書中羅列的優勢來看,稻草熊還正在通過加大IP儲備和自製內容數量,以及深入投資、製作、發行等多個領域的方式來減弱自身盈利能力的不穩定性。
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19年劇集收入計算,稻草熊影業於中國所有劇集製片商及發行商中排名第六,市場份額僅為1.7%。
內地影視企業,赴港IPO找錢
業績波動性大、持續成長性存疑、明星概念估值過高……是大部分影視上市企業的通病。
2019年以來,中國影視行業陷入「寒冬」,影片庫存太大,短期內無法兌現,大量影視上市公司頻頻「爆雷」。以A股為例,2019年11月,印紀傳媒(002143)黯然退市;長城影視(002071)連續虧損被實施退市警告,實控人被立案調查;華誼兄弟(300027)巨虧40億,資金鍊一度岌岌可危……
近年來,A股監管層對影視企業IPO的審核力度趨嚴,大量試圖闖關的影視企業均以失敗告終。
2019年7月5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其中第六條明確提出,募集資金應服務於實體經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要投向主營業務,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共有438家企業成功登陸A股,其中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廣天擇3家影視公司。2018年全年共有105家企業上市,其中影視企業「零通過」。
截止目前,在A股正常排隊IPO的影視企業僅有2家,分別為博納影業、燦星文化,受理日期分別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
闖關A股IPO受阻之下,部分缺錢的影視企業陸續赴港上市。2020年以來,已有2家影視企業:力天影業(09958.HK)、華夏視聽教育集團(01981.HK)順利完成了IPO。
隨著稻草熊影業赴港上市,國內影視企業或許會開啟赴港上市的大潮。
來源:全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