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波永豐庫遺址公園,700多年前的繁華情景重現

2021-01-11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寧波之行。上文介紹了了鼓樓,鼓樓旁還有個特別的公園,那就是永豐庫遺址公園。這裡適合細細品讀圖文簡介,受益匪淺。

鼓樓周邊是寧波遊玩必到的地方,登完鼓樓後,冒雨繼續遊覽永豐庫遺址公園。這個雨啊,幾乎一直就沒停過,但冒雨遊玩卻別有風味。

那麼,這個陌生的「永豐庫」到底是什麼?永豐庫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唐宋子城遺址內,是一座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遺址。

遺址位於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在距現存地表深1.5米處,有兩處單體建築基址為核心,並有磚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溝、水井、河道等與之相互聯繫、布局相對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築遺蹟,同時出土有大量當時各地著名窯系的陶瓷產品與各種建築構件。通過文獻考證,可確認該建築遺蹟為元代的永豐庫遺址,是當時衙署的倉儲機構。

遺址公園緊鄰鼓樓

寧波鼓樓一帶,自唐代長慶元年(821年)始建明州(今寧波)子城以來,一直都是城市的核心區域所在。

公園的一角有一長廊,系統而詳實地介紹了遺址公園的發現、挖掘與保護的全過程。

2001年3月,寧波一房地產開發公司準備在此開發建設,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9月在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基建工程範圍內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至11月揭露面積1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遺蹟和遺物。

2002年3月再次進行搶救性發掘,擴大發掘面積2500多平方米,發現布局相對完整的以元代慶元路永豐庫為核心的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機構遺址,並發現了匯集大多數宋元時期江南和中原地區著名窯址的陶瓷器等大量遺物。

鼓樓上俯瞰遺址公園

永豐庫遺址規模較大,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總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發掘面積3500平方米。是直接利用常平倉為基,以方槽石為礎,再立柱、圍牆、蓋頂而成。

已經發現的兩座倉庫中,1號庫總佔地面積達940餘平方米;2號庫雖未完全揭露,推測體量與1號庫相當。在永豐庫遺址的不同時期文化層及各類遺蹟中,共出土完整或可復原文物標本800多件。

永豐庫前身為南宋「常平倉」(官府糧庫),元朝時永豐庫作為「收納各項斷沒贓罰鈔及諸色課程」之用,之後為明朝宏濟庫(由平準、永豐二庫並為一庫)。永豐庫遺址的發現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古代大型倉庫,是中國宋元考古的一次突破。永豐庫遺址也與「海上絲綢之路」有密切聯繫。

甬道遺址

遺址裡一段磚砌的規整的甬道(即庭院居中的通道),路中間還砌出精美的「方勝」紋。

水井

考古資料證實,該井於宋代挖砌,元代和明初沿用。

二號房址

元代的二號房址,尚待挖掘。

遺址碑記牆

永豐庫碑記牆長10.6米,高3.8米。展示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左邊碑文是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所撰寫的《元慶元路永豐庫遺址記》,右邊浮雕是根據清代《寧郡地輿圖》仿製而成。

府東河

一條南北向、30餘米長、3米寬,用塊石整齊疊築保存完好的河道,從位置上分析,很有可能就是府東護城河。

漫步在永豐庫遺址公園裡,立於古磚舊石前與歷史對話,你就可以想見七百多年前河運與海運貿易的繁華與榮耀。

待續,我在寧波。

相關焦點

  • 一張手繪地圖 帶你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千年遺址
    在那些年代,以寧波為樞紐的海上航線,輻射至整個東亞海域。國外貨船進入明州港後,需要去哪些地方辦手續?昨天,寧波首份「海絲」遺址手繪地圖在海曙出爐,圖上繪出了20多個相關的「海絲」遺址。  這些遺址,也反映了當時外國人在寧波的生活。  明州慶元港海運碼頭舊址(位於三江口)  位於今寧波市區三江口,唐宋元時期寧波溝通亞非的樞紐。
  • 寧波井頭山遺址是目前中華海洋文化遺址中最古老的群落
    研討會上,姜波說,井頭山若要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在國際上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鑑。比如,澳大利亞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布吉必姆文化景觀,就和井頭山非常相像,印度尼西亞、牙買加、埃及及地中海沿岸的類似遺址保護也能為井頭山提供經驗。而最終如何發展,還需有關部門與考古人共同努力。
  • 濃縮2000年成都歷史 東華門遺址將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羊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青羊區文物管理所協辦的「尋根天府文化 再現錦城繁華——東華門遺址考古文物直播宣傳活動」開展。專家在線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為觀眾奉上豐富的「文化遺產大餐」。
  • 曾經太原最繁華的地方,歷史上多次更名,現在成了免費公園值得看
    太原的故事大多數都是藏在市區普通的公園裡。我去太原去了很多個公園,幾乎每一個公園都有故事值得去細細品味。圖文太原的文瀛公園,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文瀛公園我了解的故事。這個公園面積不大,但是故事卻很多。這個公園的歷史比較悠久,並且有很多的歷史遺蹟。
  • 寧波市區必去的5大景點,去過4個算來過寧波市
    寧波市區1~2日遊:月湖公園 → 天一閣 → 鼓樓 → 慶安會館 → 老外灘。「寧波版」西湖-月湖公園杭州遊西湖,寧波有月湖,月湖雖然不大,但也十分美麗,是這座城市「江南特色」的最好體現。月湖北園像是個江南小院,南園更像個現代的公園。
  • 寧波首次考古發現漢晉水井群!位於慈城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遺址
    寧波考古界又傳好消息!12月17日,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遺址北部和東部原本臨近小山丘,大體處於C形山岙內,海拔約2.6米,分布面積約18000平方米。
  • 2020年的寧波,竟然有這麼多好玩的!收藏攻略…
    ,有元代永豐庫遺址。 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 杭州灣溼地公園是陳凱歌電影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明山腹地
  • 「重慶最早洋行」 將變身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文化遺址公園效果圖和立德樂洋行局部。    立德樂洋行,南濱路上一棟塵封多年的知名歷史建築,在歷經120多年風雨之後,將和其他幾棟百年歷史建築一起,打造成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帶領市民見證開埠時期的風雲變遷。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地產集團獲悉,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整體改造工程正式啟動,預計明年年底公開亮相。
  • 瀋陽羅士圈公園升級改造8月竣工 重現「盛京八景」之渾河晚渡
    6月30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從和平區了解到,羅士圈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已經啟動,這是羅士圈公園繼2005年大規模改建後的首次改造,改造工程力爭8月末竣工。值得一提的是,重塑渾河晚渡文化記憶為本次羅士圈公園改造的重點。
  •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建設正式啟動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效果圖立德樂洋行,南濱路上一棟塵封多年的知名歷史建築,在歷經120多年風雨之後,終於塵埃落定,將和其他幾棟百年歷史建築一起,打造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帶領市民見證開埠時期的風雲變遷。
  • 濃縮成都2000年歷史 東華門遺址直播揭開「神秘面紗」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羊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青羊區文物管理所協辦的「尋根天府文化 再現錦城繁華—東華門遺址考古文物直播宣傳活動」中,考古專家在線帶領觀眾來了一次「時空穿越」,為大家揭開東華門遺址的「神秘面紗」,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寧波月湖公園銀杏上線,真的美翻了
    在月湖公園裡的銀杏一片金黃,銀杏樹葉隨風飄落,灑落成毯,帶來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浪漫。月湖公園分南北園,南園偏向現代化公園,北園以園林自然風光為主。月湖公園是寧波的旅遊地標之一,一年四季都景色怡人,秋季最吸引人。大概全國的公園都在秋天最出彩,月湖也是如此。月湖的秋天,被銀杏林包圍,一片黃燦燦的銀杏黃得發金,十分耀眼。每年都吸引著無數市民及遊客前往觀賞。
  • 見證了中國最輝煌的一段歷史,河南省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的隋唐國家遺址公園。蘇唐、北宋洛陽市宮城的中心區域,是武則天時代的明堂和天堂,又被分別稱為萬象神宮和通天浮屠,這裡是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通天浮屠的原型。2005年國家「十一五」重點保護遺址之一的隋唐洛陽市國家遺址公園,是洛陽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城市的「天子一號」工程,明堂工程是該工程的第一個亮點。唐樂陽市國家遺址公園是隋代、唐、宋宮城遺址的核心區域,是武則天時代的名堂和天堂,被稱為萬象新宮和通天富華。唐樂陽市國家遺蹟公園主要分布於唐明堂、天堂、九州等重要建築遺址,重點保護武則天時期修建的明堂、天堂等地標建築。
  • 直播東華門遺址 錦城繁華 帶你「穿越」2000年成都歷史
    文物保護專家拼對瓷器碎片綠釉琉璃獸面聯珠紋瓦當邛窯低溫釉瓷器帶模印紋飾的鋪地磚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羊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青羊區文物管理所協辦的「尋根天府文化 再現錦城繁華——東華門遺址考古文物直播宣傳活動」舉行。
  • 寧波慶安會館,甬東天后宮,京杭甬運河世界遺產點,緊鄰安瀾會館
    本次行程是京滬甬大運河巡遊系列的第一站,主要是的甬江入海口、寧波運河段四大世界遺產點和運河 替代作用的中大河。大運河寧波段的四大世界遺產點,主要是慶安會館、水則碑、三江口和永豐庫遺址。本文主要介紹慶安會館。
  • 浙江寧波發現目前世界最早古稻田施岙遺址古稻田
    記者14日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的施岙遺址古稻田,是世界上已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施岙遺址古稻田位於寧波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中。根據寧波地區考古發掘成果來看,施岙遺址古稻田所在的山前平原地帶,普遍存在古稻田層。山前平原地帶的區域位置為完整保存古代農耕遺蹟創造了條件。
  • 專家:或在遺址西北邊一二十米處
    從井頭山遺址出土的大量貝殼、貝器、木器、陶器,我們撬開了「冰山一角」,一窺8000年前先民們的日常生活。但這些最早的寧波先民住在哪裡,住在什麼樣的建築裡?在很多人心頭,是個暫未解答的疑問。為此,記者採訪了考古專家,以期尋找答案。
  • 常州春秋淹城遺址公園,沒有樂園的喧囂,有的只是文化歷史的沉澱
    而位於常州市武進區的這片遺址,就是常州千年文化的見證。淹城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武宜中路201號,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是春秋時期的地面城池遺址,也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遺址淹城東西長850米,南北長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裡之城,七裡之廓」的記載相吻,這一點,又印證了淹城是座建於2500多年前的古城。
  • 「重返侏羅紀」上演 快來寧波港口博物館看恐龍
    9月24日,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和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聯合舉辦為期一月半的「重返侏羅紀恐龍特展」在港口博物館開幕。一進展廳,仿佛置身於侏羅紀公園,搖頭晃腦並不時發出叫聲的仿真機器恐龍、龐大的恐龍骨架、多彩的恐龍科學繪畫、壯觀的恐龍遺址複製品、珍貴的典型標本、萌萌的恐龍蛋等一系列展品。說起恐龍,不少青少年都喜歡。這樣的展覽自然吸引到了不少小朋友前來。一大早就從市區趕到北侖春曉的李先生說:「我家小孩特別喜歡恐龍,家裡買了好多恐龍的書和玩具,聽說寧波也來了恐龍展就帶他來了。
  • 從日本飛鳥公園看遺址公園活化與可持續旅遊
    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也因此備受關注,無論在近期推出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的若干意見》還是去年推出的《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都多次提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2018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雒樹剛部長表示文化遺產既要保護好,又要活起來,要用文化提升旅遊項目和旅遊產業的品質內涵,用旅遊傳播文明,用旅遊彰顯文化自信。可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旅遊化發展正成為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