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韓國政府宣布將於今年2月開啟大規模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在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被公布之際,不少韓國人已蜂擁至整形美容醫院預約了整容手術,理由是:「趕在2021年接種疫苗後大家摘下口罩前,趕緊先整了。」
20歲的大學生柳漢娜就是其中之一。據《雅加達郵報》5日報導,上個月中旬柳漢娜接受了隆鼻手術,因為在她看來,隨著疫苗接種的進行,這或許是摘下口罩前最後一次秘密整容的機會。
不過,這樣的理由似乎有點「眼熟」。今年7月BBC新聞在報導中表示,在疫情期間,戴上口罩後的韓國人「擠爆」了各家美容醫院。
趕在接種疫苗前,柳漢娜進行了隆鼻手術。圖據路透社
摘口罩要整,戴口罩也要整
柳漢娜表示,自己現在的課程全都在線上進行,因此能夠在家休養,出入公共場合戴口罩,沒人能注意到自己整了容,是她決定花4013美元去做美容手術的決定因素。
「我一直想整一下鼻子。我認為,這是接種疫苗摘下口罩前最好的時機。術後會有瘀傷和腫脹,但因為我們都戴著口罩,這會幫助(遮掩)。」她說道。
顯然,同她有著一樣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這刺激了韓國醫美行業的迅速回暖。
韓國素來有著「世界整形之都」的稱號,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外國客戶大幅減少,醫美行業收入在2020年疫情爆發的初期經歷了「寒冬」。不過隨後各家醫院和機構開始瞄準當地客戶,不僅加大了當地的推廣宣傳,還提供了額外的折扣。
樸哲宇正在為柳漢娜進行面診。圖據路透社
今年7月,首爾一家整形醫院也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在疫情爆發之初,人們很緊張,但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逐漸開始前來,豐唇、肉毒桿菌、面部提拉和鼻部整形手術等客戶都有所增加。不僅如此,一位在今年2月接受了雙眼皮手術的韓國女性告訴《中央日報》,自己去的每家整形診所都人滿為患。
至於為何紛紛要在疫情期間整容,受訪者給出的原因大致相同:不用去上班,出門在外所有人都會戴口罩,手術痕跡都很容易被掩蓋。
「疫情期間,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臉部短時間的腫脹,可以通過口罩很好地遮蓋起來。且人與人之間要間隔2米的安全距離,即使做了調整,也不會輕易被察覺,是很好的恢復期。」在疫情期間前往整形醫院接受了細微脂肪移植填充手術的金美娜(化名)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釜山金陽濟皮膚科金平濟本部長則向紅星新聞介紹道,「韓國民眾非常重視抗衰老。人們喜歡乾淨的皮膚,想等疫情結束以後,取下口罩時自己的皮膚光滑乾淨。」
「新冠時代」審美標準 讓韓國整容業「重獲新生」
韓中健康管理協會負責人張巍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直言,疫情期間,由於海外及國內客戶數量減少,韓國醫美業的確受到了衝擊。但疫情卻也滋生出了別樣的醫美需求,皮膚美容與臉部整形業務頗受歡迎。
一些整容外科醫生表示,患者對面部所有部位的整形都感興趣,不只局限在鼻子、嘴唇等能被口罩覆蓋的部分。那些露在口罩外面、被一些人成為「新冠時代」審美標準的眼睛、眉毛等部分也同樣需求眾多。
負責柳漢娜整容手術的醫生樸哲宇(Park Cheol-woo)也向路透社表示:「無論是手術還是非手術,詢問眼睛、眉毛、鼻梁和額頭這些在口罩外可見的部位的人明顯增加了。」
在首爾江南區經營一家整容醫院的申相豪(Shin Sang-ho)表示,很多人把政府發放的緊急救濟金用在了整形醫院和診所,這提高了醫美業2020年第三、第四季度的收入。「我覺得這是一種報復性消費,感覺客戶選擇整容來表達自己被新冠病毒壓抑的情緒。」
韓國隨處可見的整形美容廣告。圖據BBC新聞
路透社援引韓國政府數據顯示,政府發放的現金中,有10.6%被人們用於醫院和藥房,比例僅次於超市和餐館。而根據Gangnam Unni的數據,去年該平臺用戶同比激增了63%,達到約260萬人。平臺收到的諮詢也是2019年的兩倍,達到了100萬次。
張巍透露,由於韓國本地客人成為消費主力,在新冠疫情期間,釜山市6000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無一倒閉。
不僅沒有倒閉的,在疫情期間,韓國醫美業業務還有所增加。據韓國最大的在線整容手術平臺Gangnam Unni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整容行業的收入估計約為107億美元,同比增長9.2%,預計2021年會達118億美元左右。
不過,鑑於近日韓國每日新增病例數不斷創新高,政府再次全面禁止四人以上聚會,並在大首爾地區宣布了前所未有的社交距離規定。整形美容醫院和機構再度受到第三波疫情的衝擊,樸哲宇稱:「我們發現,最近大家再次開始儘可能避免出門,越來越多人取消了諮詢和預約,很多人都將原定的手術日期推遲了。」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李文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