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後悔藥」,許多人被診出大病才追悔莫及,但很多時候卻為時已晚,一個人倒下,影響的卻是整個家庭;
防病重於治病,如今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體檢的重要性,然而人們很多生活上的很多小事,有可能讓他們的體檢等於白做了!
吃得太油,肝功能檢測不準。
體檢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甘油三酯會明顯升高,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狀,看上去很渾濁,肝功能等多項檢查的準確性會受影響。
建議:體檢前3天避免油膩飲食。此外,吃大量高蛋白食物會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數值升高,造成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假象。建議體檢前兩周,保持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重視心肝肺,忽略眼耳鼻
「抓大放小」是很多人體檢時的通病,往往重視五臟六腑的檢查,驗血驗尿做CT一樣不落,卻忽視耳、鼻、喉、眼、皮膚這樣的「小科」,導致這些器官的小病逃過「法網」,留下隱患。比如鼻咽癌,早期沒有症狀,多數患者是從體檢中發現的。又如眼底檢查,眼底視網膜狀況對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就連最簡單的身高體重都很重要,因為BMI(體重指數)是判斷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
吃錯食物,造成「假陽性」
大便隱血檢測是大腸癌篩查中使用最廣泛且評估最多的手段。有時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經意的行為,都可能導致這一結果呈「假陽性」。
比如檢測前一兩天吃了菠菜、動物血製品以及豬肝等,或刷牙特別用力,經常有牙齦出血,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都會影響檢測結果。此外,有痔瘡的人入廁太用力,結果也會為陽性。康康建議驗大便前一兩天,要忌菠菜和豬肝,也不要多吃辛辣食物。
慢性病不需要體檢
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腸胃病、哮喘、腎病等疾病的人,長期服用藥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因而經常忽略體檢和複診。建議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血糖,看有無併發症;B肝患者每半年檢查一次肝臟B超,看有無病變;胃病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以便及時掌握病情,適時調整用藥。
劇烈運動
不要參加長跑或者其他激烈的體育運動,從你要知道你要開始體檢之前,就應該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這樣藏在身體內的疾病也會根據檢查顯示出來!劇烈運動會使你的體檢中的某些數據值存在問題。
女性需要避開月經期
女性體檢前要注意的就是避開你的生理期,如果你剛好在或者是結束沒超過5天,建議等5-7天後再去做體檢,並且月經後5-7天去檢查的話婦科類的檢查還是比較準確的哦。
喝太多水
體檢前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導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檢測出現誤差。因此,體檢前一天晚上最好別大量飲水,特別是12點以後。體檢當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100毫升以內。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擔心喝水影響體檢結果而不吃藥,這種做法反而很危險。服藥後再檢查,有助於判斷你的日常身體狀況,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準備在全麻狀態下做胃腸鏡的人則必須禁水,以免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誤吸。
來源:健康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