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公眾號:《網易輕鬆一刻工作室》(ID:qingsong_163)】
地鐵
是許多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每天乘坐地鐵的你
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
當列車加速行駛起來後
除了地鐵電視會播放一些廣告外
車窗上也會出現一些動態廣告
然鵝…
這些畫面是怎麼動起來的呢?
難不成,有機器在舉著廣告屏
追著地鐵跑?
反正小編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
還以為是什麼黑科技
後來才知道
這其中的原理
早在200年前就有科學家研究過了
(約瑟夫·安託萬·費迪南·普拉託)
1832年的冬天
比利時物理學家尤瑟夫·普拉託
和奧地利數學家西蒙·史坦弗
幾乎同一時間發明了一款
——費納奇鏡(Phenakistiscope)
就是這個圓盤形裝置
它也算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動畫」
現在看起來
更像是一段幾秒長的GIF圖
在費納奇鏡剛發明之初
人們需要轉動兩個圓盤
透過具有均勻條帶的狹縫來觀察動畫
背後的原理很簡單
如果狹縫和圖案轉動頻率相匹配
人們就可以透過狹縫
依次看到後面每一幀的動畫
利用視覺暫留
原本短暫的幀與幀之間的變化
會被人們「腦補」出來
呈現出連貫的效果
視覺暫留
簡單來說是被觀察物體移開後
視神經仍然會保留這個印象一小段時間
並不會立即消失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
地鐵車窗上的視頻廣告從哪來?
其實
上世紀80年代
就出現了類似的地鐵廣告玩法
但現在
利用投影和連續長屏幕
來做視頻投放的方式並不多見
主要還是因為成本
實際上
在數百米長的隧道壁上
連續安裝幾百條燈柱
並在每個燈柱上定好出現的圖片的順序
就能讓畫面連續地動起來
達到和長屏幕同樣的效果啦
聽起來
好像也不是太複雜嘛~
本文來源:輕鬆一刻工作室 責任編輯: 蘇偉麟_NX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