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手遊《王者榮耀》不斷遭到媒體抨擊,繼「手遊不該『遊戲』歷史」一文後,新華社今日(7月11日)再發文,仍舊直指《王者榮耀》,稱其應對遊戲行業:「需一手扶犁一手揮鞭。」我們來看一下。
原文如下: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近來,手遊《王者榮耀》因一季度營收60億元而成為全球最「吸金」遊戲。但同時,這款遊戲也因大量未成年人沉溺其中而成為眾矢之的。一邊是巨額市場收益,一邊是洶湧而來的批評指責,「叫座不叫好」的「《王者榮耀》現象」,暴露出我國遊戲行業野蠻生長的痛點。
作為文化產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中國遊戲市場已增長至千億元級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位。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一批國產遊戲作品在市場上取得了豐厚的回報,同時對漫畫製作、程序開發以及硬體製造等上下遊行業拉動作用明顯。近些年來,不少國產遊戲還走出國門,在全球遊戲行業中佔據了重要一席。
然而,遠看鬱鬱蔥蔥,近看良莠不齊,繁華之下國產遊戲行業卻存在格局失衡、資金缺乏、優秀原創IP稀少、經典作品不多等短板。一款《王者榮耀》吸引了2億玩家,換個角度來看,就是優秀作品偏少、用戶選擇不多的事實。同時,重形式輕內容、重經濟利益忽視社會效應,也是國產遊戲行業的突出問題。《王者榮耀》的畫面和遊戲操控性堪稱上乘,但因在內容設計方面不夠用心、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不夠到位而廣受詬病。這些問題不解決,即使單個作品的爆紅也難以帶動全行業的飛躍。
放任自流、野蠻生長,長出的多是雜草;合理規劃、精耕細作,才能收穫莊稼。扶持是左手,監管是右手,緊跟新技術和智能化的飛速發展,雙手發力才能「把穩」國產遊戲的發展之路。當前,防沉迷系統難竟全功,實名制落實困難,遊戲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粗製濫造的山寨遊戲「撈一把就走」等問題依然突出。因而,加大監管力度和深度,重點攻克突出問題就成為當務之急。當然,提高監管藝術水平,還應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國產遊戲行業有序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相關部門「一手扶犁,一手揮鞭」。
無獨有偶,人民日報今天上午也再次發聲,四評王者榮耀!人民日報這是批判成癮了嗎?仔細一看,才發現人民日報這次發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在這篇「人民日報評《王者榮耀》:防沉迷藥方,在父母手上」的微博中,人民日報說道:「當年被父母扭著耳朵從網吧拎回家的少年,倏然長大,成了半夜捉到孩子還在玩手遊的憤怒父母。遊戲是人類的天性,但孩子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與其圍追堵截封殺手遊,不如引導孩子對多彩的現實世界著迷。」
以下為《人民日報評<王者榮耀>:防沉迷藥方,在父母手上》一文:
近日,手遊《王者榮耀》被推上風口浪尖,原因不太榮耀——讓不少中小學生沉迷於此,讓不少家長頭大。雖然開發團隊推出了限制登錄時間、父母一鍵禁玩、加強實名認證等法子,但防沉迷系統上線首日,玩家便找到了破解辦法。
回顧網際網路不長的發展歷史,防沉迷一直是兩代人鬥爭的主題。只是當年被父母扭著耳朵從網吧拎回家的少年,倏然長大,成了半夜捉到孩子還在玩手遊的憤怒父母。
遊戲是人類的天性。但孩子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在判斷力這一重要的人生技能習得之前,恰當的幹預和引導十分必要。何為恰當?藥方就在父母手裡。
在媒體採訪中,有一位小學生的話發人深省:「當我孤單的時候,我媽媽就把手機給我。」不得不反思,中小學生沉迷遊戲,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人的接觸範圍,就是他的世界。當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那一刻,他對世界的認知從零開始,逐漸做加法。父母的生活環境,是他最初的世界;父母帶孩子出趟遠門,孩子心中便種下了遠方,有一天他會知道,這個小小的地球之外,還有太陽系,還有廣闊無垠的宇宙;父母給孩子一本書,孩子便能在有限的文字之中認識無數的朋友,他會知道荊軻並非女兒身,其實是易水河畔頂天立地的男兒,也會知道李白一生最好的朋友是詩和酒,根本做不了刀尖上舔血的刺客。
因此,優秀的父母應該是掌燈人,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將決定孩子的接觸範圍。如果在更廣闊的世界裡,發現更多好玩兒的事情,孩子還會單單迷戀手遊的快樂嗎?
孩子就喜歡玩遊戲,但如果通過有趣、健康的戶外體驗活動替代虛擬世界的遊戲,那麼不但能滿足孩子們尋求挑戰和取得成就的心理,還能提升孩子們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能力,豈不善哉?
有一位朋友,今天帶女兒去參演兒童戲劇,明天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或者門都不用出,兩個人躺在沙發上你一言我一語編故事,也能度過一個快樂的下午……一家人的日子如此豐富多彩,這樣的孩子恐怕不會輕易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
鞏育華
《人民日報》2017年07月11日13版
從這次的社評論調上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矛頭轉向明顯發生了改變。或許是些許認可了騰訊在推進完善防沉迷制度一事上的態度,或許是明白了單純的批判《王者榮耀》並不能讓青少年沉迷遊戲的現象發生根本改變,人民日報此次提出的觀點雖不新穎,但也算是擺出了想要坐下來好好談這件事兒的姿態。
《三字經》中就有這麼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時的聖賢們就已經總結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是根本無法培養成材的,家長和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誰也無法替代的。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想要普及到每個家庭每個孩子身上,卻也同樣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情。
國內經濟依舊處於上行階段,但人口紅利的優勢卻已經不同數年前,當這個經濟助推力的前景因素消失之後,或許也意味著社會整體競爭的加劇。家長們在「養家餬口」的同時,能抽出時間去陪伴孩子,已經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和精力的事情了,更何況很多家長目前並不具備教育出優秀子女的基本素質。不過說千道萬,困難再多阻撓再大,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每一個家長都是學生,這門課程學的好不好,也要看其到底花了多大決心,付出了多少努力。
《王者榮耀》火爆引起的各種怪象,騰訊到底應不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呢?從現有法律框架上來說,他不該承擔,但就是否推動社會整體向上發展,從長久來看,「王者榮耀們」或已經不自覺的成為了絆腳石。這是移動時代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我們不該過多的苛責騰訊,更不能怪罪於快速膨脹的技術擴張。這是時代賦予的挑戰,是國家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面對的,把問題丟加於任何單一的一方,都是規避責任的不負責表現。
從社會呼籲,到法律框架約束,未來如何健全大環境,給予青少年一個積極向上的空間,去扶正他們的價值觀培養,或許才是確保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長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