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風波又起
遊戲是原罪嗎?
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了你的各種交易密碼,去買了股票,過了幾天,股票漲了不少,你是否去要求退款呢?還是把股票賣了,跟家裡美滋滋的誇兒子有頭腦……
前兩天的一則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貴陽的司女士靠背背篼,多年積攢下了八萬塊錢,可沒曾想她忽然發現,銀行卡裡的錢全都不翼而飛了。
在採訪中,她表示由於害怕自己出現意外,就將貴重物品交給了14歲的兒子小亮,另外據她自己說,小亮平時乖巧懂事,絕無什麼異常出現。對了,特別得說明一下,司女士說的貴重物品,就包括銀行卡與密碼。
可沒曾想,自己辛苦攢了許多年的積蓄,就被小亮打遊戲揮霍光了。
如果你想罵電子遊戲,不妨好好看完本文。
兒子乖巧懂事,但卻連最基本的孝順都不懂
然後司女士告訴記者,兒子玩的是騰訊的王者榮耀,QQ飛車,穿越火線。然後記者核實發現,小亮打遊戲充值了5萬元,網上購物花費3萬元。
等等,這裡得說說了,打遊戲充值5萬,網購3萬,好像是去年二月份開始,到現在不過是一年多一些的時間,這麼大手大腳,母親沒有察覺嗎?亦或者說,兒子大手大腳網購,吃喝什麼的,都沒分享給母親嗎?這也叫乖巧懂事,別搞笑了好嗎,最基本的孝順都不顧了。
事情的發展並不出乎預料,記者開始幫司女士討要在遊戲裡的充值款,使出渾身解數,最終騰訊客服答應處理並退還180天以內的充值,然後又各種溝通,上報之後騰訊答應退還一年以內的充值。
這個時間段,一共有兩萬多塊錢,而在更早一點的時間,還有3萬塊錢充值款項,目前無法退還。
最後,司女士接受了這個處理方式,繼續生活。不是要把小亮先打個半死嗎!
百分百的自願充值,為何要讓別人替你買單?
面對鋪天蓋地對騰訊的指責,筆者就不理解了,你充值了遊戲,獲得了對應的虛擬物品,你也享受到了對應的待遇,然後就因為是遊戲,就享有無條件退款權?
即便存在失誤充值的情況,或者小孩子瞎點的情況,比如某些便捷付款通道,平臺也有對應的退款申訴渠道。而且這種,基本上也都沒享受充值後的加成,因為本身就是亂點的,只能說家長讓孩子玩自己手機,造成的疏忽。
但小亮這個不是,這個是他100%自願的,毋容置疑吧。
別說小孩子自制能力差,那也得自己家承擔責任對麼,該管管,該打打,該禁禁。
騰訊給你退了一年的錢,你是不是應該感恩戴德,現在都罵遊戲害人,那小亮網上購物花費的3萬元呢,司女士和記者怎麼隻字不提了。
請找淘寶,京東給退了啊,吃進肚子裡的,是誤吃,穿的是誤穿,就是穿了一年多,有點味道,但孩子乖巧,請給退了吧。
虛擬物品,憑什麼成了替罪羊?
愛好本就是消遣,甚至有些項目花銷還不低
至於司女士,自己的銀行卡也不設置簡訊消費提醒嗎?對兒子是否疏於管理,這所有的問題,最後就是把責任扣給遊戲就行了吧。
電子遊戲不論如何,也沒有強迫小亮充值,並不是司女士以弱者自居,說這筆錢是救命錢,如何重要,就可以無視事件本身的對錯。
凡事講個道理,如果覺得電子遊戲是洪水猛獸,可以不碰,另外筆者不客氣的說,電子遊戲本來就是一種消遣,是需要花費錢財的。筆者是一名主機遊戲玩家,基本全平臺,遊戲機幾千塊錢,正版遊戲每個三四百,都是必須得花的錢,不玩盜版,如果你沒有這個資金實力,就別玩遊戲。
這並非是炫富,每個愛好都一樣,如果認真玩,花錢少不了。比如樂高,又比如攝影,釣魚,哪個消費少,鏡頭花多少錢,魚竿水滴輪又花多少錢(路亞還是好玩!),就筆者愛好打個桌球,底板和膠皮,就沒少投入。
嚴格來說,電子遊戲跟釣魚這些愛好,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為什麼不去找淘寶京東退款?人心才是原罪
何必對電子遊戲惡語相向,他們沒逼迫你充值一分錢,也沒逼你買一個遊戲,況且這麼多年來,盜版玩家這麼多,繞一圈也是你們欠了電子遊戲的。
現在回過頭來,電子遊戲給你們退錢了,還挨罵了。
司女士自己都明白,不去找電商尋求退款,把突破口瞄準了虛擬物品,還是那句話,好在小亮沒刷信用卡,銀行會網開一面,給你銷帳嗎……
作為成年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了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是怨天尤人。
有些實在處理不了的事情,可以尋求社會的幫助,可小亮這件事,咎由自取。
騰訊也是做生意,淘寶也是做生意,沒偷沒搶,沒什麼問題。
電子遊戲的網開一面,反而成了眾矢之的,公平嗎!
筆者小時候,將家裡的奧運會珍藏幣拿出去偷偷換了吃的,那時候家裡也窮,請問誰能給退了一下?
遊戲不是原罪,人心才是,朝夕相處了14年的二人,母親對兒子還是不了解的吧。
後日談·就說說人生吧……
筆者並非冷血。
但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人生本就奇妙,而我們真的很難做到感同身受,即便淚如雨下亦是如此。
今天的這件事,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是希望每個人,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正確的面對人生。
僅此而已。
最後,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的看待電子遊戲,她本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快樂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