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

2020-12-07 澎湃新聞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來到華中科技大學,調研高校科研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面向」,以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打通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最先一公裡」和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市場化應用的「最後一公裡」,加快建設全國科創中心城市。校黨委書記邵新宇、校長李元元和副校長解孝林陪同調研。

在先進電工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程時傑院士介紹了「電氣化+」學科發展戰略和創新研發思路,闡述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半導體脈衝功率器件、電磁超材料等電磁能產業技術設備的理論與應用。

在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群院士介紹了高分子形成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以及鋰離子電池雙面擠壓塗布機、模擬仿真成形工藝智能設置等新材料的應用和產業化情況。

在先進位造綜合實驗中心,王忠林聽取了邵新宇院士、丁漢院士等團隊負責人的介紹,了解了汽車車身大功率雷射加工工藝與裝備、基於超導回旋加速器的質子放療設備、數字PET、新型顯示製造技術與裝備等高端裝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進情況。

「今天是來討教學習、聽取意見建議的。」聽取院士們的介紹後,王忠林說,武漢科教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決不能「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各級各部門要及時動態掌握高校院所最新科研成果,搭建平臺、加強對接、做好服務,確保科研成果留得下、接得住。

調研中,王忠林與青年科研工作者們親切交談:「你們都是各自戰線的優秀人才和主力軍,來到大江大湖大武漢,我們非常歡迎。」他指出,近年來,武漢不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從住房、落戶、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給予人才支持,希望大家安心在漢創新創業,「凡是別的城市能做到的,武漢都要做到,還要做得更好」。

王忠林與邵新宇、李元元,以及各開發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邵新宇表示,華中大一直堅持「以服務求支持,在貢獻中發展」的傳統,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積極發揮創新引領支撐作用。學校將以「四個面向」為指向,在未來著力打造對外開放的窗口,進一步服務大科研平臺建設,力爭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解決高精尖缺等「卡脖子」問題,為武漢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

李元元表示,當前武漢匯聚了各項創新要素,擁有巨大的創新發展潛力,將形成強大的發展引領力和推動力。華中大與武漢經濟社會發展同命運共進步,並始終與武漢共建共享共榮。學校將進一步推動創新研發與科技成果在漢轉化,力促校地聯動再上臺階。為更好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學校希望在國際教育科技創新園區建設等方面得到武漢市的更多指導和支持。

王忠林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十四五」,武漢市要加強與華中大等在漢高校院所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卡脖子」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夯實武漢科教、先進位造業等基礎優勢,更好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釋放高校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加快科技成果在漢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帶動輻射城市圈、城市群發展;要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樹立「大人才觀」,全力支持華中大國際校區建設,解決好在漢高校院所辦學中的實際困難,實現共贏發展。

市領導胡亞波、汪祥旺、龍良文、陳紅輝,臨空港經開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楊澤發,以及我校相關職能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參加調研。

華中科技大學(ihuster)

文字 / 記者 範千 長江日報記者 鄭汝可

圖片 / 辛國勝

原標題:《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快成果轉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僅十所高校,教育部又一重要名單公布,華中科技大學入選!
    導讀:全國僅十所高校,教育部又一重要名單公布,華中科技大學入選!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 河北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破解科技創新「最後一公裡」問題
    科技特派員在田間地頭進行指導(資料圖) 姚旭國 攝中新網石家莊12月2日電(李曉偉)據河北省科學技術廳2日消息,該省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著力解決科技創新「
  • 車秘科技智慧停車解決城市最後一公裡難題
    車秘科技經過5年深耕於智慧停車場景,通過不斷探索和沉澱,成功探索出「智慧停車+雲值守」、「無感支付」、「共享停車」等十大行業解決方案,並已經通過未來洗車的模式創新,為成功搭建汽車服務市場生態圈夯實了基礎,成為汽車新商業平臺智能化商業變革的新貴。下面我們就來詳解一下車秘科技智慧停車解決城市級靜態交通的具體模式。
  • 華中科技大學超過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晉級十強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都是如雷貫耳的中國名校。很少人會把這三所大學放在一起比較,覺得級別不同,領域不同。但今年的校友會榜單卻突然讓人眼前一亮:這三所大學竟然挨在一起?華中科技大學竟然勝出?
  • 湖北有7所211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的分數線太高了!
    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在河南省的錄取分數線-理科:669分;文科:630分。武漢大學
  • 打通科技創新轉化「最後一公裡」!寶山區與臨港集團籤署深化合作協議
    打通科技創新轉化「最後一公裡」!陳杰指出,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對寶山下一步發展作出了新的戰略安排,寶山要加快南大、吳淞地區轉型,大力發展大學科技園,全面推進產城融合創新發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成為全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之一,將寶山發展與上海承擔國家戰略任務緊密結合了起來,寶山定位更加明晰。
  • 華中科大對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開展科技產業、醫療健康、教育精準...
    炎熱的暑期,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餘龍江團隊的朱園敏博士仍堅持往返於由學校捐建的螞蟻堆茶廠和華中科技大學臨翔科技創新研究院之間。在離家千裡之外的盤山路上顛簸往返,已成為她工作的常態。  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華中科技大學自2015年開始對臨翔區全面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每年近300人次赴臨翔區開展幫扶。
  • 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讓武漢成為新發現新發明「最活躍」區域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鍾書華認為,全世界15%至30%最優秀的科學家匯聚的地方,才有成為「科學中心」的條件,武漢要建科學中心,必須使其成為新發現、新發明最活躍的區域。2018年8月2日,由武漢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共建,華中科技大學及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中南醫院等單位參與建設的「醫工院」正式揭牌。時隔2年,重大世界級成果即問世。
  • 華中科技大學多措並舉 紮實推進研究生培養工作
    華中科技大學多措並舉 紮實推進研究生培養工作 2020-12-18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27期  華中科技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華中科大科技賦能螞蟻堆村 茶產業託起脫貧致富夢
    來源:長江商報華中科技大學朱圓敏博士接受長江商報公益記者採訪。小山村裡建起了大茶廠,不僅帶動當地村民增產增收,助推脫貧攻堅事業發展,更是將臨滄和武漢兩座相隔2000多公裡的城市緊緊地聯繫在一起。7年前,位於湖北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根據中央組織安排,與臨滄市臨翔區結成掛鈎幫扶對子,幫助當地脫貧致富。
  • 國內「最好」的4所科技大學,第一名名副其實,最後一名是鐵飯碗
    提到科技類大學,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技大學)了。那麼我們今天就要說一說,包括中國科技大學在內的科技大學,這些大學的時候都是非常強的,每一所大學都是科學技術人才發展的搖籃。
  • 信義科技:打通「城市治理最後一公裡」
    根據項目建設要求,為逐步推進龍崗區基層社區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二期項目將在一期建設任務基礎上,圍繞提升居民的安全感,龍崗區將在轄區186個城中村(居民小組)2.2萬餘棟兩層以上出租屋繼續推進視頻門禁新建和改造工作,有效解決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引進的Vistec電子束光刻系統
    中國武漢/荷蘭貝斯特--(美國商業資訊)--Vistec光刻有限公司今天非常高興的宣布,位於中國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的Vistec EBPG5000pES系統成功完成安裝調試,並且通過驗收.中國光電領域的重點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WNLO),中國知名高校華中科技大學(HUST),業界領先的電子束光刻設備製造商
  • 華科校長群獨特現象統計:那麼多大學校長都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
    24、彭育園——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5、漆臘應——湖北經濟學院副院長,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26、羅五金——湖北教育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27、李建勇——湖北教育學院副院長,2001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 2020校友會中國各區域最好大學排名發布,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為了滿足2020年全國高考考生及家長了解中國七大區域大學綜合實力、辦學水平的需要,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最新發布2020中國各區域最好大學排名。報告顯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勇奪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華北地區、華東地區、東北地區、華南地區、西北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最好大學排名冠軍,堪稱2020年中國各區域的最好大學。
  • 電動滑板車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
    對於城市上班族來說,往往最需要解決的是「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那麼,如何安全、高效、快速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呢?日前,記者走進位於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納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號公司」),了解該公司今年新推出的電動產品,聽取公司負責人在產品推廣上的期待和建議,探索電動滑板車如何成為打通「綠色出行最後一公裡」的有益補充。
  • 442和433!華中科技大學邀蒿俊閔劉彬彬張稀哲線上答疑
    網易體育3月30日報導:據《華中科技大學》官方消息,學校的體育學院邀請蒿俊閔、劉彬彬、張稀哲等三位國腳參與授課,現場連線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 科技成果項目籤約3600萬!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天使翼專場圓滿舉行
    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副局長趙峰致辭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副局長趙峰在活動致辭中表示,目前,全市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各項工作正在系統、持續、穩步地推進;也將持續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武漢樣板」,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三權改革」,通過高校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造的動力和活力,
  • 市委書記王安德調研我市科研機構和科技創新型企業
    王安德在調研我市科研機構和科技創新型企業時強調堅持創新驅動 強化科技引領
  • 2020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公開招聘幼兒教師面試通知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度公開招聘幼兒教師筆試考核工作已經結束。現將面試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入圍人員名單(根據姓氏拼音排序)見附件二、考試安排面試時間:12月24日、12月25日(周四、周五)面試具體安排以附屬幼兒園通知為準,請注意近期查收郵件並保證手機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