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校長群獨特現象統計:那麼多大學校長都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

2021-01-09 中國校園在線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

華科校長群成為中國高校圈的特殊現象

近日,一則高校人事任免的新聞在朋友圈裡面引起了很多高校工作者的注意:「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駱清銘,任海南大學校長(試用期一年)……」讓人注目的不僅僅是海南大學校長這個職位本身,更是近幾年在高校圈的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華科(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群」。

再把時間往前推一些:在2016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段獻忠調任湖南大學校長,2015年初,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羅俊,調任中山大學校長……如果再往前,「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校長更多……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在任「華科出身的校長」還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新,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等。

曾任大學校長或黨委書記則更多了,如:

原蘭州大學校長王乘

原重慶大學校長劉飛和吳雲鵬

原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小築

原電子科大校長鄒壽斌

原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偉

原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

原湖北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凡、校長熊健民

原燕山大學黨委書記孟衛東

原青島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徐建培

原海軍工程大學校長郭立峰

原空軍雷達學院院長藍江橋

……

華中科技大學老校長:楊叔子院士

副校長更是不勝枚舉:

湖北地區:

1、黃從新——武漢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

2、蔣昌忠——武漢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學士。

3、劉 偉——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曾任寧夏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

4、周祖德——武漢理工大學原校長, 曾任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1970畢業於華中工學院電機系。

5、張清傑——武漢理工大學校長,1984年、1990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6、張安富——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7、曾春年——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學士。

8、楊宗凱——華中師範大學校長,1985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無線電系,1988年獲碩士學位。

9、楊志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曾任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 197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10、徐勇民——湖北美術學院院長,獲得華中理工大學人文碩士學位。

11、劉建凡——湖北大學黨委書記,曾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書記。

12、熊健民——湖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13、顧豪爽——湖北大學副校長,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材料與元件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4、王世敏——湖北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電子材料與元件專業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5、劉建平——湖北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學士。

16、周應佳——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17、鍾毓寧——湖北工業大學副校長,1991年獲得華中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18、孫利生——武漢科技大學副校長,1969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19、李 傑——武漢工程大學校長,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管委會主任。

20、張建鋼——原武漢科技學院院長,1985年碩士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21、徐衛林——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2、曾慶福——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3、劉 義——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碩士。

24、彭育園——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25、漆臘應——湖北經濟學院副院長,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26、羅五金——湖北教育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7、李建勇——湖北教育學院副院長,2001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28、劉在洲——長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獲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碩士和博士學位。

29、張萬明——長江大學副校長,1982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30、石亞非——三峽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198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31、何偉軍——三峽大學黨委副書記,198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機二系。

32、王青雲——黃石理工學院副院長。

32、周應佳——襄樊學院黨委書記,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34、李本林——襄樊學院副院長,畢業於華中工學院化學專業。

35、夏再興——鹹寧學院院長,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36、吳基良——鹹寧學院副院長,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37、譚曉明——孝感學院副院長,2002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專業博士學位。

38、王全新——荊楚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獲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

39、李金奇——黃岡師範學院副院長,分別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40、陳達雲——中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教育與經濟管理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

41、項喜章——武漢工業學院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42、鄧院方——江漢大學副校長,原華工漢口分校副校長。

註:任心廉,原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曾任華中工學院教務處處長。

華中科技大學老校長:周濟曾教育部部長

上海地區:

1、許曉鳴——上海理工大學校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1982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2、陳小龍——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 1976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電機系。

3、周哲瑋——上海大學副書記,常務副校長,華中工學院碩士。

廣東地區:

1、喻世友——中山大學副書記副校長, 1982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自然辯證法專業。

2、陳建新——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1982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自然辯證法專業。

3、羅錫文——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1969年7月畢業於華中工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4、陳 新——廣東工業大學校長,1995年3月獲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博士學位。

5、孫友松——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1967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鍛壓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

6、顧佩華——汕頭大學副校長,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

7、胡社軍——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1987年畢業華中工學院機械二系材料學碩士畢業。

8、薛發明——廣東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1964年7月畢業於華中工學院機械制專業。

9、秦 憶——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校長,原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

10、張碧暉——番禺理工學院校長,原華中理工大學副書記。

11、冉丕鑫——廣州醫學院院長,1993年獲同濟醫科大學博士學位。

12、和 飛——肇慶學院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

13、羅海鷗——湛江師範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碩士、博士

14、黃國泰——海南大學黨委書記。

15、關志強——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動力工程專業碩士。

四川、重慶地區:

1、鄒壽斌——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任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 1969年華中工學院畢業。

2、肖鐵巖——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1982年本科畢業於華中工學院電力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3、吳雲鵬——重慶大學校長(1992年8月至1996年8月),1957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動力系。

4、劉飛——重慶大學校長(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1982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

5、陳志彪——四川外國語學院副校長。

6、陳運超——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7、易志堅——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1988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碩士學位。

8、陳 寧——西華師範大學校長,2005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9、李勁松——西華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西北地區:

1、陳小築——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1978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

2、鄭曉靜——蘭州大學副校長, 1982年和1984年分別獲華中工學院固體力學專業學士與碩士

學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

3、馬小潔——新疆大學副校長。

4、王智平——蘭州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5、郝 瑜——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

6、王志剛——寶雞文理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

7、司曉宏——陝西師範大學副書記,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

8、張俊宗——甘肅民族師範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

9、郭澤光——山西財經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

10、周然——山西中醫學院院長,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管理專業讀博士研究生。

11、段志光——山西醫科大學校長,同濟醫科大學博士。

12、景志明——西昌學院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

湖南地區:

1、曹一家——湖南大學副校長,1990年、1994年分別獲華中理工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2、周清明——湖南農業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

3、符少輝——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在職博士生。

4、肖湘愚——吉首大學校長,1985年7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系。

5、張建永——吉首大學黨委副書記。

6、李 明——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2009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7、葉 澤——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獲華中工學院本科、碩士和博士。

8、洪源渤——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

東北地區:

1、楊寶峰——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2、鄒積巖——大連工業大學校長,曾任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1989年獲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後。

3、張德姜——長春工業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

4、馬連湘——青島科技大學校長,1989年、2001年分別獲華中理工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

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5、李慶領——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工學博士。

6、郝書辰——山東財經大學(籌)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7、郭明順——瀋陽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08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

8、閻明印——瀋陽工業大學副校長(正校級),華中科技大學工學博士。

9、於曉光——瀋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華中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

10、姜洪池——哈爾濱醫科大學原黨委書記(2001~2010),同濟醫科大學博士。

11、侯錫林——遼寧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

12、邢寶君——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

13、楊 光——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

14、趙建國——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江西地區:

1、高海生——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博士。

2、王愛和——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3、鄧曉華——南昌大學副校長 1984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固體電子學系,工學學士。

4、王 喬——江西財經大學校長。

5、肖華茵——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

河南地區:

1、程 宏——黃河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1964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船舶電氣畢業。

2、丁庭選——河南大學副校長,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

3、曹 奎——河南大學副校長,2002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

4、邢 勇——河南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

5、姚錫遠——南陽理工學院院長。

6、林效廷——焦作大學校長。

7、林世選——鄭州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8、許聖道——商丘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

福建地區:

1、楊 勇——廈門大學副校長, 1982年1月華中工學院動力系畢業。

2、劉 塨——華僑大學副校長。

3、吳小南——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福建省人大常務會常委)。

江蘇地區:

1、王 乘——河海大學校長,曾任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2、胡敏強——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1989年獲華中理工大學電力系電力專業博士學位。

3、王長青——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博士學位。

4、姚壽廣——江蘇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工學院工學學士學位。

其他地區:

1、郭 清——杭州師範學院副院長 。

2、楊世忠——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

3、伊繼東——原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4、劉宗立——雲南師範大學副校長,2008年12月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5、楊 柱——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6、孟衛東——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7、塔西甫拉提——新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在職研究生。

8、朱曉峰——佳木斯大學副校長,同濟醫科大學博士。

9、胡國根——貴州工業大學原校長,1958年於華中工學院電機與電器製造專業畢業。

10、劉吉臻——華北電力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教育教學博士學位。

11、劉超穎——石家莊鐵道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

12、李繼兵——廣西大學黨委副書記,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

13、賀爭平——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14、李培春——廣西中醫學院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

15、周懷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

16、秦秋田——渤海大學黨委書記,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

這一統計,還真是讓人震撼!原來在高校的「校長朋友圈」裡面,華中科技大學影響力居然如此之大,讓人驚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據一種觀點認為,「華科大校長群」的出現,孕育、萌芽在朱九思、楊叔子任校長時期,興起在周濟、樊明武、李培根任校長的當代。華科大也一度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培養學生作風純正、視野開闊、敢於競爭善於轉化,甚至與「學在華工」成了民間口頭禪都不無關係。

(小e整理收集,資料信息網絡收集,部分信息可能有掛一漏萬之處,還請多指正!)

相關焦點

  • 華科的奇思妙想——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的調查報告
    出生於1983年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博導蘭鵬飛與薛宇同時進入第二批學術前沿青年團隊,作為「超快光學團隊」隊長的他這樣向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描述這種此前沒有過的科研團隊模式。因為隔三差五開科研會,鼓勵奇思妙想、天馬行空,圈裡圈外都私下把學術前沿青年團隊稱為「奇思妙想團隊」。
  • 歡迎報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校區距離世貿廣場、武商廣場、武漢國際商場僅僅幾站,商場裡應有盡有,足以媲美光谷大商圈! 02 「最牛校車」連接兩大校區 來回穿梭不費力 華中科技大學有兩個校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校區坐落於武漢市礄口區 ,地鐵
  • 華中科技大學超過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晉級十強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都是如雷貫耳的中國名校。很少人會把這三所大學放在一起比較,覺得級別不同,領域不同。但今年的校友會榜單卻突然讓人眼前一亮:這三所大學竟然挨在一起?華中科技大學竟然勝出?
  • 成都大學王清遠是優秀校長,農村出身的教育界的典範!
    大家通過各大媒體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教育頻道都在議論王清遠校長,且也能夠看到王清遠在學術界的成就。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因為毛事件而出名,經過一番調查,現在已經真相大白,王清遠也清白了。成都大學毛事件終於結束了,王清遠校長也開始專心踏實的搞科研了。
  • 華中科技大學掀桌子的教授,是真正熱愛教育事業、愛學生的好老師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班級60名同學分散在不同樓棟、不同樓層的45間寢室居住,部分學生代表找到後勤集團宿管中心反映情況,得到的是粗暴地答覆:「我們沒有決定權」「找你們學院的領導,我們解決不了」。
  • 2020校友會中國各區域最好大學排名發布,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2020年3月,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145餘萬字,該書對中國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1300多所本科高校的綜合實力、本科專業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國一流專業排名、中國各區域大學排名、中國各線城市大學排名和中國各省市區大學及專業排名等系列榜單,旨在為
  • 2021年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加之本科學校在武漢,很多老師和學姐都在華中科技大學,並且華中科技大學我們專業學科評級是A+,所以我在三月份的時候就把目標院校改成了華中科技大學,希望能夠一舉成功。 報錄比的話,據我了解,華中科技大學考研難度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複試,每年複試分數線其實不是很高,分數線劃的比較低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留一部分名額讓一些過了初試沒過複試的學生可以去讀非全日制研究生。學碩的考研難度比專碩高,一般複試會刷掉一半人,專碩每年的名額會比學碩多那麼十幾個,但是隨著專碩的擴招,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 一場疫情讓華科大損失慘重,校長:研究生擴招名額全部給醫學學科
    一場疫情讓華科大高端人才損失慘重武漢疫情爆發後,華中科技大學成為武漢市因為新冠疫情造成高端人才損失最嚴重的高校,不僅有很多教授因新冠疫情病逝,甚至還造成了中科院工程院士段正澄教授的死亡,幾乎全國各地政府都把院士專家當成寶貝,作為華中科技大學一手培養起來的高端人才
  • 武大珞珈山、華科喻家山、華師桂子山……武漢這些大學每所一座山
    有這麼多的大學生,大學的數量肯定不會少,在武漢比較有名的是七所重點大學,他們進行七校聯合辦學,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武漢七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有7所211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的分數線太高了!
    2020年湖北省大學排名情況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在河南省的錄取分數線-理科:669分;文科:630分。武漢大學
  • 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報考常見問題答疑
    1986年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00年5月高校合併,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中,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位列A+等級。
  • 華中大-海德堡大學校際合作40周年「雲慶典」舉行
    華中科技大學線下主會場  海德堡大學副校長及校方代表出席慶典  副校長、同濟醫學院院長陳建國教授,崑山杜克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前常務副書記、同濟醫學院前院長馮友梅教授,海德堡大學副校長(分管國際合作)馬克·菲利普·維勒(Marc-Philippe
  •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就各自國內的地位和實力而言,曼徹斯特大學相當於我國哪所大學?
    僅就這一點而言,和我國目前的浙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確實比較類似,都屬於近期合併後的國內排名比較靠前的高等名校。曼徹斯特大學簡稱「曼大」,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專業眾多的綜合性大學,位於英國英格蘭中北部的第二繁華城市曼徹斯特。
  • 回憶與思考——兼賀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建院四十年
    作者在本文中簡要回顧和反思了自己在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35年的學術經歷,尤其是在中國引進和推廣院校研究和SC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和經歷。文章還就高等教育研究、研究生培養、高校管理研究、中國SC改革等問題提出了若干建議。此文是為慶祝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建院40周年而作,同時向所有幫助過作者的人表示感謝。
  • 武漢女生最多的1所大學,72%的學生是女生,不是華中師範大學
    就算未曾去過武漢,也聽過武漢大學,又或是因為黃鶴樓和其他景點而對武漢充滿了嚮往。武漢很大,大到容納了140多萬的大學生,是全球容納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武漢的大學有名氣的很多,每個學校也有每個學校的特點。如今離畢業季也不遠了,大家有希望報考的學校,都在拼命的衝刺。小編今天跟大家說的是武漢女生最多的1所大學,女生佔到總人數的72%,但不是華中師範大學。
  • ...洪山區|東湖高新區交通大隊|華中科技大學|雄楚大道|關山大道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管制措施:接、送考車輛在華科附中南門停車場實行單向通行;英語聽力考試期間,喻家湖路(喻家山北路口至華科附中南門停車場入口)禁止機動車通行。出行建議:送考車輛即停即走,可經東湖通道——喻家湖路/珞瑜東路到達考點。
  • 42所雙一流大學學科評估優秀率排名,武大華科跌出前十
    中國的高校目前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家都卯足了勁向著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而學科建設作為一所高校發展的根本,對於一所高校的評價來說至關重要。而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作為官方進行的一次學科評價行為,是綜合了一個學科多方面的因素給出的一個結果,因此公信力還是很高的。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研究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這所高校有什麼獨門秘訣能培養這麼多高水平學生?華為又為何獨寵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