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揭秘育兒秘訣: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

2020-12-16 陳少學前論

前不久,#孫儷的育兒觀#又上了熱搜。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大家就會感嘆一次哥哥的懂事和妹妹的乖巧。看慣了二胎家庭的雞飛狗跳,老大老二和平相處已是難得的「風景」。

陳小春說,有了二胎後, Jasper 為了引起他的重視,故意打電話給他,問他什麼叫jealous(妒忌)。

大S說:「女兒會主動攻擊弟弟,經常故意拿東西在弟弟的頭邊揮,看有沒有機會打到他……」

可等等和小花,又是另外一種畫風。

等等去哪裡,小花就屁顛屁顛地跟在後面。

小花不會吹頭,等等就自告奮勇拿起了吹風機。

很多人問孫儷,有沒有什麼育兒秘訣?怎麼才能保證公平?

孫儷的回答出人意料:二胎家庭,要「偏心」老大。

一、

知乎上有個提問:生了二寶以後,你對兩個孩子的愛一樣嗎?

一個高贊回答說: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不一樣。

的確,我們都知道要對兩個孩子公平,不能哄好了這個冷落了那個。

可問題是,我們心中的公平,和孩子心中的公平,真的一樣嗎?

你以為將蘋果一分為二是公平,可原本能吃一整個蘋果的老大,並不會這樣覺得。

你以為陪老大兩小時、老二兩小時是公平,可老大心裡想的是,曾經媽媽的一天都是自己的。

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曾提出這樣一個假設:

如果有一天,你的丈夫突然伸手攬住你說:「親愛的,我愛你愛得一塌糊塗,我決定了,我要再找個跟你一樣的妻子!」

你的反應,就是老大的反應。弟弟妹妹對他們意味著競爭,而不是驚喜。更何況,這場競爭他們毫無優勢。

胡可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安吉玩鬧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弟弟,胡可立馬指責他:「你是老大,你應該讓著弟弟,保護弟弟。」

可是安吉並不買帳,然後胡可說的一句話,讓她後悔了一輩子,她說:「別再打弟弟了,等弟弟長大了,你就打不過他了」。

也許胡可認為,弟弟長大後,兄弟倆年紀相仿時的競爭,才算是公平競爭,可這不僅沒有調和兄弟倆的矛盾,還將他們放在了對立面。

安吉聽後,躲在椅子後面,恨恨地對弟弟說: 「我現在這麼慘,都是被你害的!」

想起那句很常見的話:「爸爸是第一次做爸爸,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可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哥哥、做姐姐,他們需要適應,不是一人一半,而是更多。

孫儷說,在他們家,只要等等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會讓他去做。比起小花,他們更寵等等。

小花吃的磨牙棒,哪怕已經過了年紀,他想吃就給他吃;

小花玩的玩具,如果他也感興趣,就給他去玩。

爭奪的驅動力是嫉妒,只有當老大確保自己在父母心中是被偏愛的,才不會對老二充滿敵意。

於是,孫儷發現,很多時候吵著想要妹妹的玩具和零食的等等,其實只是說說而已,父母同意後,他反而不會去做。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一個概念:退行行為。

人們在面臨焦慮、受到挫折或在應激狀態下,會產生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他們會放棄先前已經熟練掌握的應對方法和適應技巧,轉而採用早期生活中的某種行為來應對,從而降低自己的焦慮感,進而滿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這些退行行為的潛臺詞是:如果我變得和弟弟妹妹一樣弱小可愛,爸爸媽媽是不是就會像以前一樣那麼對我了?

其實,孩子想要的,一直都是存在感。在心疼二寶的同時 ,請不要忘了大寶也只是個孩子。

二、

前不久,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新聞:一個男孩離家出走了。

重慶九龍坡的一名11歲男孩,放學後在小區挨家挨戶敲門求收留。

被帶到派出所後才坦言,自從有了弟弟,爸爸媽媽就不像從前那樣關心自己了,輔導作業的態度,也比從前差遠了。

該有多心寒,才會讓他有了去別人家的想法?也許在他心裡,相處了11年的父母,都不如一個陌生人關心自己。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描寫了一個類似的、令人心碎的場景:

客人抱起香香軟軟的娃娃,來回踱步,嘴裡開始哼起搖籃曲,眼睛眯起來,流露出萬分沉醉的柔情蜜意。

老大在遠處的臺階上坐下來,手支著下巴,看著這邊。

直到走,客人都沒注意到客廳裡還有另外一個孩子,一個他本來認識的孩子。

比袒護老二更傷人的,是漠視老大。

對此,李玫瑾教授建議:「引導二胎關係,把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護小的上面。」

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嬰兒期遺忘」。

「對於孩子來說,3歲之前一般不記事,只有在2-4歲才出現短時記憶。但就算能夠記住,時間也不會長。

比如3歲時能記住2歲時發生的事,4歲時能記住3歲時發生的事,但是等到5歲時便基本上不會記得兩三歲事發生的事了。」

對於小寶來說,今天哭哭鬧鬧,明天就可以歡歡樂樂。兩歲時媽媽的「冷落」,五歲時已經不記得。

而比老二大幾歲的老大,正處於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也許媽媽無意的責備,老二哭一晚就忘,卻成了老大心中拔不掉的刺。

更何況,老二的哭鬧大多是生理不適,餓了、冷了、尿褲子了、想玩玩具了。可老大的哭鬧,是積壓已久的情緒爆發,明明知道媽媽不喜歡自己哭,卻還是忍不住哭。

老二哭鬧,晚點餵飯沒關係,奶奶去換尿布也一樣。

可在老大心中,爸爸媽媽永遠是無法替代的至親,哪怕父母遲疑了一分鐘,他也會懷疑:是不是弟弟妹妹比我更重要?爸爸媽媽還愛我嗎?

當孩子從嫉妒變成委屈,他也就開始不再自信。

如果說嫉妒是為了奪回父母的愛,那麼委屈是因為確信父母不再愛自己。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沒有自信,也就沒了生存的勇氣。

三、

但,對老大偏心,並不意味著不管老二。

究竟如何才能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孫儷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權力移交給哥哥。

與其自己小心翼翼,顧此失彼,不如讓老大來照顧妹妹。你要相信,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一定也有愛別人的能力。

為了讓等等感受到哥哥的價值,「小花」的名字是他取的,小花的玩具,很多也是他親自挑選的。

所以,不要將蘋果一分為二,應該讓老大去決定怎麼分。也不要說你們倆個我都愛,而要說你永遠是媽媽最大的驕傲。

孩子要的是唯一,不是均一。

想起二女兒醒醒出生後,章子怡曾在節目中對大女兒小蘋果承諾:

「我的大女兒,缺失了母親的愛。但是我特別幸福,因為我有緣認識了她。有緣成為她的母親。我要把所有的愛,也許會勝過我的親生女兒,我都願意給她……」

如今,小蘋果已是一個「帶娃高手」。汪峰問她想不想出國讀書,她第一反應是醒醒妹妹要不要來?

而對老二來說,哥哥姐姐身體力行的示範,遠比爸媽苦口婆心的嘮叨有用的多。

就像孫儷說的那樣,小花妹妹優秀的表達能力,得益於哥哥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對話。

所以,怎麼才能養好老二?先養好老大就行了。

只有這樣,他才能明白:

當了哥哥/姐姐後,不僅不會被冷落,還能幫爸媽分擔。

當了哥哥/姐姐後,不僅不會失去愛,還多了一個愛他的人。

與所有二胎媽媽共勉。

相關焦點

  • 孫儷談育兒: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一番話真的很有道理
    這樣的情況,在不少二孩家庭裡都會上演。那二孩家庭,父母要怎麼對待兩個孩子?關於這個問題,"娘娘"孫儷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孫儷的大兒子等等以及小女兒小花,他們兩個相處起來並不會想其他的二孩家庭一樣,整天雞飛狗跳,反而是十分和諧友愛。
  • 「二孩」家庭增多 「老大的煩惱」讓爸媽們抓狂
    ……日前在南京一所幼兒園舉行的一場關於「二孩」的大討論上,不少「二孩」媽媽拋出了這樣的困惑:自打有了老二,老大開始鬧情緒,該怎麼辦?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了「雙寶」時代,家長們開始為難:兩個孩子,如何愛?
  • 二胎家庭、多孩家庭,哪個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答案你想到了嗎
    她其實也很討厭自己這樣子,感覺太傷害老大了!你有沒有發現,一般二胎家長,老二會比較受寵愛,而多個孩子的家庭,一般最小的孩子最受寵愛?都說「老大傻,老二精」,「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完美呈現了二胎家庭中老二更得大人歡喜,多孩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最受寵的事實。我要告訴你,其實你認為最聰明、機靈的孩子可真不一定長大就有出息。
  • 二胎家庭裡,老二比老大更聰明?真相扎心了……
    不少人聽說過,「二胎的孩子比頭胎更懂事聰明」這一說法。可見除了身體健康,孩子的性格、智商無疑是家長最好奇的事情之一了。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孩子的智力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下面就來揭秘吧。二胎孩子更聰明?事實上,對於出生順序和智力之間關係的討論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
  • 二胎家庭:老大比老二更聰明?出生順序與智力相關?35萬人已證實
    根據外網Career Builde調查顯示,在多胎家庭中,老大往往智商更高,日後從事的職業和收入也更好。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家庭都計劃再生一個寶寶,覺得兩個孩子互相陪伴成長更加有益,但是最近網上的一組數據卻澆了這些想要二寶的家長們一盆冷水。
  • 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哪怕有了二胎之後,她的生活狀態更為輕鬆,這點可把小區寶媽羨慕壞了。要知道,圓圓當初懷老大的時候不過才24歲,剛結婚一年就生娃對她也是不小的挑戰。
  •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專家:非迷信,出生順序真重要
    」 不少家長喜歡生二胎的緣故就在於這句俗語,他們覺得老二聰明機靈,未來更有出息! 其實,不少影視作品中,也有這種情況的體現!譬如……《英雄本色》中的宋子豪、宋子傑兄弟。
  • 二胎家庭中老大長智商老二長情商已成定律?教育專家道出其中緣由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二胎家庭的家長可能會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兩個孩子常常體現出不同的個性和特點,往往老大側重於智商,而老二則側重於情商,那麼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呢?02二胎家庭的「老大聰明,老二機靈」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第一個孩子當書養,第二個孩子當豬養」的現象存在於許多家庭。
  • 有二胎的家庭,為什麼老二比老大更精?根源在這裡
    有二胎的家庭,為什麼老二比老大更精?根源在這裡中國有句古話,叫:老大憨,老二精。很多父母發現,還真是這樣。老二雖然比老大年紀小,但是學習能力更強,有時候甚至比老大更精明、更懂事。一方面是因為,老二需要從老大那裡爭取資源,所以確實更懂得察言觀色,自然看起來更精明些。另一方面,老二有老大這個可以「模仿學習」或者「以此為戒」的對象。
  • 老二為什麼總比老大更聰明?一個媽媽曬出16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我發現自己無法做到用同樣的熱情和無微不至來對待老二。 別誤會,老二也是牛爸牛媽計劃之中的,滿懷幸福和期望盼來的孩砸。 可是兩娃在我們家的待遇雖然不是天淵之別,也是頗有差距的。
  • 家有二胎,老二為何比老大更好帶還聰明?大部分父母都想錯了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家庭都在考慮要不要生二胎。可再生一個寶寶可不是頭腦一熱的事兒,還要考慮到經濟、精力、時間等各方面的問題。可也有人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有了頭胎的經驗,照顧起老二來還不是駕輕就熟。老二不但比老大好帶,還比老大聰明呢。"真的是這樣嗎?妮婭今年四歲了,從出生起全家人都對她關懷備至。
  • 被逼出「超能力」的職場二孩媽媽
    作為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二孩媽媽,張欣把時間分配得井井有條:每天早上8點到9點半陪孩子吃早餐,9點半到下午6點在車裡工作,午餐自行解決,下午6點到晚上11點再次回歸家庭,11點以後是保養皮膚和工作時間,凌晨兩三點入睡。最近,張欣的工作壓力很大,她的服務對象涉及餐飲、服務和金融平臺等領域。
  • "二孩"弟弟更受寵 14歲姐姐委屈離家出走
    2016年開始,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調查發現,在瀋陽各大醫院的新生兒中,「二孩」的比例直線上升,10個新生兒,大約有二三個是「老二」。在微信朋友圈裡,火了一個「你要敢生,我就敢死」的雷人小男孩,小男孩心酸的表情讓很多當媽的有些後怕。無獨有偶,在瀋陽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老大離家出走」的事兒,父母急得快瘋了,幸好在孩子離家兩天後傳來了好消息,孩子找到了。
  • 家有二胎,為什么爸爸偏愛老二,而媽媽更疼老大?原因跟性別無關
    其實,這種情況在親子關係中也極為常見,特別是在二胎家庭中存在的概率更大。一、為什么爸爸偏愛老二,媽媽更疼老大自從2016年二胎政策放開後,不少夫妻都熱情滿滿地萌發了生老二的心思,其中閨蜜美雪和她丈夫就是其中的一員。
  • 二胎家庭中,為什麼「老大自私,老二聰明」?多半是父母太偏心
    生活中的人們似乎總在互相羨慕著,獨生子羨慕別人家好幾個孩子有隨時能玩的夥伴,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又羨慕獨生子能擁有全家人的寵愛。尤其是姊妹眾多的家庭裡的老大,更是毫不掩飾地表現出這種羨慕。身邊很多家庭的老大都表現的非常自私。
  • 「老大憨老二精」,為什麼老二總比老大機靈?三點原因跟父母有關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大憨、老二精、痞壞痞壞是老三」,這句話是老人們總結出來的,但是在很多家庭中都應驗了。現實生活中,不少二胎、三胎家庭都存在類似的現象,兩個孩子吵架的時候,老二哭得梨花帶雨,老大氣呼呼地講道理,最終無疑是老二的「苦肉計」管用,老大傻傻的被冤枉。「老大憨老二精」,為什麼老二總比老大機靈?
  • 謝楠講述自己二胎教育理念,二胎時代,老大一定得讓著老二?
    ,說不定還扭打起來,這也是讓無數父母頭疼的問題,往往父母都會偏袒老二斥責老大,難道老大一定得讓著老二?謝楠講述自己二胎教育理念,二胎時代,老大難道一定得讓著老二?許多二胎家庭,覺得老二處於弱勢,所以老二一哭總覺得是老大惹的禍。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對老大進行語言炮轟:「他還小呢,你讓著他點,怎麼這麼不懂事(你是哥哥,這麼小心眼還有點哥哥樣嗎)。」
  • 為何老二比老大聰明?這背後的真相讓老二很惱火
    簡直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葉酸、維他命吃起來,防輻射的衣服穿起來,專家號掛起來,護膚品全部換成母嬰專用,懷老二:再懷孕的時候,反正已經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無所謂了,掛號都是普通醫生。過去的謹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堅強的寶媽形象。懷頭者老公的表白:我們終於盼望著我們的小寶寶了!愛的結晶在這裡,寶貝想吃什麼,老公給你買!哎呀,這活兒你幹不了,我來!
  • 誰說我們反"二孩" 滬高中生開展調研後建議讓父母做主-肖希宇,弟弟...
    從寒假開始,來自世界外國語中學、復旦附中和華師大二附中的8名高一學生開始了一項名為《單獨與全面二孩放開後二孩家庭中一孩的心理特徵研究》,在通過千餘名家長的問卷調查和17戶家庭的深入走訪之後,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對家中添個弟弟妹妹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都說「老二比老大精」?這3點理由無法反駁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前段時間去朋友家裡嘮嗑,發現朋友家的兩個孩子真是秉持了老話「老大憨、老二精」,大寶比較沉穩,二寶雖然年紀小,但是鬼精鬼精的。為什麼二胎家庭中,都說「老二比老大精」?這3點理由無法反駁美國心理學家Kevin Leman在《排行的秘密》一書中,研究了手足排序對於兄弟姐妹各自的影響,書中就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美國的總統多數是家中的老大,很多創業家、企業家是是家中的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