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王群:高考地理沒有想像得簡單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王群,作業幫直播課高中地理明星主講,資深教研員,多年一線高三教學經驗,研究高考真題、模擬卷千餘套,高中「經緯地理」學科體系建構人之一。王群老師深諳高考出題套路,運用獨創的地理解題邏輯將知識點化繁為簡、推陳出新,舉一反三突破難點題型,為同學們帶去一堂又一堂有趣有料的地理課,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小眾」地理老師

相較於其他學科,地理屬於比較少見的教培科目,但是王群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8年「小眾」地理老師了。為什麼會放棄「熱門」學科選擇地理,王群老師說是地理選擇了她。

王群來自一個東北的小城市,天寒地凍和汙濁的空氣是那個煤炭小鎮最鮮明的特色。曾經有個網絡話題,「如果你生活的城市環境日漸惡劣,要不要選擇逃離」?很多人把這個城市默認做霧霾下的北京,大家就追求當下的物質生活還是詩和遠方爭論不休。但對於王群來說,出生在這個東北小城,如果想改變生活環境,唯有求學才是有效途徑。

高三那年王群的父親病倒了,家裡斷了最主要的生活來源,生活的負擔、學習的壓力接踵而至。高考後的那個暑假,王群開始做家教補貼家用,那個時候教的就是地理。那年她剛高三畢業,上學時各科成績都很好,「那個孩子的家長是我們鄰居,人家信任我也敢讓我教,我就教了。」小城市會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慢慢的,有很多人找到王群,希望她能給自己的孩子上課。

地理是個神奇的學科。有人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作業幫直播課大部分孩子來自三到六線城市,他們很多人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走出去看看」。王群說,「地理老師在這個時候特別幸福,我們真的是帶著孩子們去認識世界。」或許對這樣一群孩子有一種情結在,世界那麼大,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只能通過地理課去了解世界。所以王群備課過程中,無論是課件還是素材,不僅要把課上的知識傳遞清楚,還會給額外拓展孩子們的視野,比如加入國家地理上的內容,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有這樣壯美的景色,還會和他們講述遙遠國度的歷史和文化。老師的眼界就是學生的眼界,老師的胸懷亦是學生的胸懷。

「狡猾」的高考地理題

地理學科的輔導相對較少,我們能夠給學生帶來什麼?王群老師結合線下和線上教學得到反饋,學生們迫切希望脫離書本的死記硬背。好,我們先梳理需要識記的知識點。

今年是文理綜合科目考向高考選考過渡的一年,地理一直作為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的學科之一,隨著新高考方案的推行,未來高考選科選考地理的同學可能越來越多。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文字量特別大,做知識點的簡化和梳理只是第一步,更值得重視的是地理學科高考出題特點。

高中地理,尤其是區域地理的部分內容,同學們已經在初中階段學過了,但初中地理不列入中考科目,他們上高中再學地理基本上還是「零基礎」。除了基礎的缺失,地理學考分離的現象因為隱匿而被大部分同學忽視,所以很多人會在高二後半學期真正接觸高考真題時,發現地理綜合題目簡直「無從下手」。

「高中教材裡的知識只能解釋一部分現象特徵,一定要深究。」高考很多綜合題目都涉及到知識點擴展,曾經有一道高考真題表面上考水循環,但解題的關鍵是大學地理才會接觸到的水平衡理論。「我們在研究大量高考真題後,會在課本知識基礎上做擴展,因為高考題目狡猾且不講理」。

為了避免在最後階段「無從下手」,王群老師在課堂上會有意識轉變同學們的觀念。高一自然地理的地球運動是一個難點,而高二區域地理看似簡單其實含藏玄機。階段學習的難易與最後高考題目的難易是不對等的。掌握好地球運動的幾個計算技巧,基本上可以拿到高考中相關問題選擇題的分數;而區域地理,在高考中以綜合題目出現居多,考察的是提取信息、邏輯推理和遷移運用的綜合能力,僅僅背幾條知識點遠遠不夠。

「經緯地理」學科體系

多年的積累和實踐,王群老師和作業幫直播課高中地理團隊梳理出了一套學習體系——經緯地理。「經緯地理」課程體系中的「經緯」,分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規劃高中地理學習方案。

經線和緯線一縱一橫,代表了知識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具體到我們的學科體系,包括了基礎知識、核心知識與易錯知識的梳理,以及能力素質、題型專練和視野拓展。從興趣到知識,層層遞進,有技巧更有方法,通過科學的體系,專項的練習,提升學習能力,構建思維體系去應對高考。

提到建立這個知識體系的初衷,王群老師介紹說,她和團隊是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之後開始系統整理。高一高二是新知識的學習,高三是系統複習,所以高三的課程脈絡最為清晰。大家以高考為出發點,從高三的課程脈絡著手,包括心態上的引導和轉變,都是希望同學們能輕鬆快樂的學好地理課。

「我現在講課,總和他們強調邏輯。」無論選擇題還是綜合題,思考過程是什麼;看到什麼內容是有效信息;根據什麼判斷什麼現象。王群老師經常在課上通過同學的反饋描述他們的「解題歷程」。

「你們是不是因為看到了什麼,就選擇這個選項是吧?」

「老師,過於真實了」。

王群老師強調,她其實希望同學注重解題的邏輯和思路。我們不能保證的是,把所有解題技巧講明白,同學們就能做對全部題目。但是,所有解題過程都是邏輯的推敲,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和的,也就是所謂真正的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王群:高考地理沒有想像得簡單
    王群,作業幫直播課高中地理明星主講,資深教研員,多年一線高三教學經驗,研究高考真題、模擬卷千餘套,高中"經緯地理"學科體系建構人之一。王群老師深諳高考出題套路,運用獨創的地理解題邏輯將知識點化繁為簡、推陳出新,舉一反三突破難點題型,為同學們帶去一堂又一堂有趣有料的地理課,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歷史思維
    劉瑩瑩,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歷史明星主講,公立校任教期間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大型考試聯合出題人,授課風格通俗易懂,善於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新課改下        劉瑩瑩,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歷史明星主講,公立校任教期間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號,大型考試聯合出題人,授課風格通俗易懂,善於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重推「新匠師」:以極致服務力做好教研教學
    回顧2019,K12在線直播班課無疑是在線教育風頭最勁的模式。在資本、技術助推下,行業快速發展。以作業幫等為代表的頭部公司,暑期招生量均突破了200萬。突飛猛進之下,在線教育公司後端承接能力備受矚目。作業幫由此提出「新匠師」概念,匠人匠心,以極致服務力,潛心做好教研教學,「每一課都是我的代表作」。「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此語出自《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這一哲語同樣適用於在線教育行業。作為朝陽行業,眾多資本湧入賽道,投放獲客、AI教學,行業熱火朝天。這種大背景下,回歸教育初心、做到匠人有心至關重要。
  • 作業幫「海歸」新匠師:向上的力量
    美國普渡大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了作業幫直播課的一位初中英語主講老師。他的學生多來自中小城市甚至農村,李彥彬希望他們也不要屈服於命運。作業幫70%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是作業幫的使命。李彥彬認為,他和同事們是在雪中送炭,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作業幫,有一群畢業於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的老師。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龔政:帶入式陪伴感 解決高中物理難題
    龔政老師以帶入式的陪伴感,帶領眾多學生從對高中物理一竅不通的畏懼,逐步轉換到運籌帷幄的自信,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他的同事很詫異,你是怎麼做到一點口頭禪都沒有?「就是硬扳過來。」線下授課,面對學生,老師的氣場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散發出去。但是線上直播課,只有一個很小的攝像頭,剩下全靠聲音。老師的聲音,老師的語言表達是最直接吸引學生的地方。減少沒用的口頭禪,提高表達準確度,是那段時間他不斷詢問周圍人,得到最多的答案 。
  • 五天九大學科 作業幫直播課名師7月7日直播解析高考真題
    五天九大學科全覆蓋本次系列直播課,將聚焦2020高考全國卷以及「新高考」試卷,從常見考點、題型變化、命題趨勢、備考策略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解讀。以語文解析課為例,考試結束後,作業幫直播課資深名師將第一時間歸納命題規律,揭示高考作文真相,用科學系統的學習方法讓備考效率翻倍。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袁琰:教師像醫生,展現出專業度才能讓學生...
    名師簡介:袁琰,教齡十年,深受學生喜愛的英語老師,有豐富的中小學教學與教研經驗,教學風格活潑有趣,擅長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開拓國際視野,現為作業幫直播課小學英語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前前後後我家孩子在作業幫直播課學習了也有一年了,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打聽這所英語機構的情況。我目前收集了近百家英語培訓機構的相關信息、手握各大培訓機構內部專屬購課福利、更有獨家整理的英語資料大禮包。可直接百度《軍哥英語點評》免費獲取,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1,作業幫直播課,是作業幫旗下優質在線直播輔導app為6-18歲中小學生提供全科輔導課程。以雙師直播課特色,一個學生兩個老師教。主講老師直播授課,學歷高,學生喜歡,講得好;輔導老師1對1答疑,專業陪伴,耐心教。
  • 作業幫「新匠師」牟恩伯:「戲精」帶你們越來越愛英語
    牟恩伯,畢業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英語專業,作業幫高中英語「戲精」主講,2015年作為國際志願者前往印度教授英語課程。牟老師持有劍橋大學英語教學能力TKT證書,對詞彙、語法、閱讀、寫作的出題邏輯和解題大招有深入研究,課堂上解題技巧、英美文化、學習方法等乾貨讓學生收穫滿滿,是作業幫「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發布《直播課上課操作指南》
    為給廣大老師、家長提供幫助,今日,作業幫直播課發布《直播課上課操作指南》,從基礎硬體、備課準備、課堂設計、上課建議等四個方面進行操作提示,希望為初次接觸在線直播授課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一點啟發和幫助。作業幫直播課隸屬於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學習平臺作業幫,於1月25日(大年初一)首家推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春季免費直播課,涵蓋小、初、高所有年級主要學科,截止2月10日上午,全國已有超過2000萬人報名在家上免費直播課。
  • 作業幫一課更名為「作業幫直播課」
    隨著作業幫在線直播課產品受到全國更多學生和家長的青睞,近期我們對「作業幫一課」進行了全新升級,並正式更名為「作業幫直播課」。作為教育行業和前沿技術成功融合的新事物,作業幫直播課已成為傳遞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行業發展的新機會,「作業幫直播課」將更好地體現我們的品牌,以及業務的性質。作業幫直播課是作業幫旗下在線直播雙師輔導產品,覆蓋小初高三個學段全學科課外輔導內容。在雙師直播課堂,由主講老師、輔導老師兩位老師共同服務一名學生。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曹爭:好方法可以把學生變成「天才」
    現任作業幫直播課小學數學負責人,潛心研究面向全國學生的數學教育,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曹爭無論上課還是平時說話,言語間都有一種北京人的不疾不徐。他在北京出生、長大,考入北京大學,畢業後選擇成為一名老師。雖是北京人,但年少時,他身處北京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區縣,一點點靠學習改變了命運。
  • 作業幫「新匠師」雲陽:對老師職業心懷敬畏
    雲陽,又名烏雲納日,作業幫高中政治明星主講,多年一線高三教學經驗,編寫13萬字高中政治知識彙編手冊,產出20餘版本教輔講義。雲陽老師曾作為學科培訓師受邀於北京多所中學演講,善於從方法和邏輯出發、環環相扣,授課風格深入淺出、風趣幽默,被學生稱為「最搞笑的政治老師」,是作業幫「新匠師」代表之一。
  • 穿越周期:作業幫直播課與女排精神
    今年春季,作業幫核心的直播課業務,正價課總量超過120萬,同比增長4倍,營收同比增長550%。與此同時,其直播課累計服務學員超4900萬,付費學員超1200萬,創造了新紀錄。而就在不久前,在全民共抗疫情中率先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這家頭部企業上線了免費直播課,服務全國超過3100萬莘莘學子。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於菲:從實驗到高效解題,初中化學我們這麼教
    名師簡介:於菲,本碩就讀於北京大學,曾在一線從事化學科研工作,擔任某知名學校化學實驗課教師,深諳化學學科精髓,洞悉科學思維路徑,擅長以化學問題和化學實驗引導學生思索原理,讓學生腦洞大開,愛上化學。現任作業幫初中化學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李英傑:頓悟和通透就是語文
    名師簡介:李英傑,教齡十年,小學語文王牌名師,靈動活潑,幽默專業,善於用最簡潔清晰的方式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曾開辦1000多場語文教師培訓,授課足跡遍布200多座城市,了解全國各地語文學情,現任作業幫小學語文教學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董俁:走出北大,探尋初中語文教育之道
    名師簡介:董俁,畢業於北大,對中高考語文體系有深入研究,善於將文史知識融會貫通,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同時注重積累和邏輯思維。曾參與編訂完整體系的教輔書籍,現任作業幫直播課初中語文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文史學習教會人洞察和探究世界的能力董俁是山西陽泉人。
  • 作業幫直播課|化學之殤,缺少的那堂實驗課
    2018年9月,劉洪瑞上了初中,開始接觸化學,簡單的化學公式和實驗,對於劉洪瑞來說,一個詞就可以形容,得心應手,每次考試都能考到90分左右。  然而到了初二,劉洪瑞的化學成績開始直線下降,甚至開始出現了不及格的狀況,初二是很關鍵的一年,他很著急,家長也很著急,課餘時間給他報了不少補習班,都沒有什麼效果,他開始自暴自棄。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李賀明:好老師,要知道學生會錯在什麼地方
    擅長精準把握中考考點,高效解決學生的問題,現任作業幫短訓班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八年,堅持親自設計講義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都對教育資源這個話題格外感慨。在作業幫初中物理老師李賀明這裡,感慨又多了一層:「我出生在河北邯鄲一個鎮上,初中時老師實在太少,一個班一百三四十人。教室不比現在的大,學生就從講臺前一直碼到最後一排,到了初三,一個班剩下一百人,高中不那麼擠了,特別開心。那時年紀小,不知道教育資源其實很差,最終我們高中只有十幾人考上重點大學。現在想想,人少了也預示著,大部分人都被刷下去了。」
  • 作業幫直播課直擊數學課堂|搭建通往數學之路的梯子
    」成績越差,越聽不進去課,越聽不進去課,成績就越差。」如此的惡性循環,導致了徐文澤的厭學心裡,一度自暴自棄,甚至其他學科,也一度受到影響。 一次偶然的機會,徐文澤上了一節作業幫直播課的數學課,他發現那些曾經對他如天書一般數學題竟然都聽懂了,通過老師的講解,他甚至可以舉一反三,做出同類型的數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