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作業幫直播課高中地理明星主講,資深教研員,多年一線高三教學經驗,研究高考真題、模擬卷千餘套,高中「經緯地理」學科體系建構人之一。王群老師深諳高考出題套路,運用獨創的地理解題邏輯將知識點化繁為簡、推陳出新,舉一反三突破難點題型,為同學們帶去一堂又一堂有趣有料的地理課,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小眾」地理老師
相較於其他學科,地理屬於比較少見的教培科目,但是王群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8年「小眾」地理老師了。為什麼會放棄「熱門」學科選擇地理,王群老師說是地理選擇了她。
王群來自一個東北的小城市,天寒地凍和汙濁的空氣是那個煤炭小鎮最鮮明的特色。曾經有個網絡話題,「如果你生活的城市環境日漸惡劣,要不要選擇逃離」?很多人把這個城市默認做霧霾下的北京,大家就追求當下的物質生活還是詩和遠方爭論不休。但對於王群來說,出生在這個東北小城,如果想改變生活環境,唯有求學才是有效途徑。
高三那年王群的父親病倒了,家裡斷了最主要的生活來源,生活的負擔、學習的壓力接踵而至。高考後的那個暑假,王群開始做家教補貼家用,那個時候教的就是地理。那年她剛高三畢業,上學時各科成績都很好,「那個孩子的家長是我們鄰居,人家信任我也敢讓我教,我就教了。」小城市會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慢慢的,有很多人找到王群,希望她能給自己的孩子上課。
地理是個神奇的學科。有人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作業幫直播課大部分孩子來自三到六線城市,他們很多人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走出去看看」。王群說,「地理老師在這個時候特別幸福,我們真的是帶著孩子們去認識世界。」或許對這樣一群孩子有一種情結在,世界那麼大,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只能通過地理課去了解世界。所以王群備課過程中,無論是課件還是素材,不僅要把課上的知識傳遞清楚,還會給額外拓展孩子們的視野,比如加入國家地理上的內容,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有這樣壯美的景色,還會和他們講述遙遠國度的歷史和文化。老師的眼界就是學生的眼界,老師的胸懷亦是學生的胸懷。
「狡猾」的高考地理題
地理學科的輔導相對較少,我們能夠給學生帶來什麼?王群老師結合線下和線上教學得到反饋,學生們迫切希望脫離書本的死記硬背。好,我們先梳理需要識記的知識點。
今年是文理綜合科目考向高考選考過渡的一年,地理一直作為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的學科之一,隨著新高考方案的推行,未來高考選科選考地理的同學可能越來越多。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文字量特別大,做知識點的簡化和梳理只是第一步,更值得重視的是地理學科高考出題特點。
高中地理,尤其是區域地理的部分內容,同學們已經在初中階段學過了,但初中地理不列入中考科目,他們上高中再學地理基本上還是「零基礎」。除了基礎的缺失,地理學考分離的現象因為隱匿而被大部分同學忽視,所以很多人會在高二後半學期真正接觸高考真題時,發現地理綜合題目簡直「無從下手」。
「高中教材裡的知識只能解釋一部分現象特徵,一定要深究。」高考很多綜合題目都涉及到知識點擴展,曾經有一道高考真題表面上考水循環,但解題的關鍵是大學地理才會接觸到的水平衡理論。「我們在研究大量高考真題後,會在課本知識基礎上做擴展,因為高考題目狡猾且不講理」。
為了避免在最後階段「無從下手」,王群老師在課堂上會有意識轉變同學們的觀念。高一自然地理的地球運動是一個難點,而高二區域地理看似簡單其實含藏玄機。階段學習的難易與最後高考題目的難易是不對等的。掌握好地球運動的幾個計算技巧,基本上可以拿到高考中相關問題選擇題的分數;而區域地理,在高考中以綜合題目出現居多,考察的是提取信息、邏輯推理和遷移運用的綜合能力,僅僅背幾條知識點遠遠不夠。
「經緯地理」學科體系
多年的積累和實踐,王群老師和作業幫直播課高中地理團隊梳理出了一套學習體系——經緯地理。「經緯地理」課程體系中的「經緯」,分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規劃高中地理學習方案。
經線和緯線一縱一橫,代表了知識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具體到我們的學科體系,包括了基礎知識、核心知識與易錯知識的梳理,以及能力素質、題型專練和視野拓展。從興趣到知識,層層遞進,有技巧更有方法,通過科學的體系,專項的練習,提升學習能力,構建思維體系去應對高考。
提到建立這個知識體系的初衷,王群老師介紹說,她和團隊是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之後開始系統整理。高一高二是新知識的學習,高三是系統複習,所以高三的課程脈絡最為清晰。大家以高考為出發點,從高三的課程脈絡著手,包括心態上的引導和轉變,都是希望同學們能輕鬆快樂的學好地理課。
「我現在講課,總和他們強調邏輯。」無論選擇題還是綜合題,思考過程是什麼;看到什麼內容是有效信息;根據什麼判斷什麼現象。王群老師經常在課上通過同學的反饋描述他們的「解題歷程」。
「你們是不是因為看到了什麼,就選擇這個選項是吧?」
「老師,過於真實了」。
王群老師強調,她其實希望同學注重解題的邏輯和思路。我們不能保證的是,把所有解題技巧講明白,同學們就能做對全部題目。但是,所有解題過程都是邏輯的推敲,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和的,也就是所謂真正的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