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說誰性格內向,大抵表示此人沉默寡言且不善於表達自我。那麼性格內向的人該如何自我介紹?
內向的人往往聽的多,想的多,表達的少。不善於表達有兩方面,一是臉皮薄,不敢主動去表達,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怕出錯,怕被笑話;二是明明有很多想法,腦迴路裡已經構思好了,話到嘴邊卻找不到恰當的語句準確地表達,久而久之形成沉默寡言的習慣。
對於第一種,首先要從思想上改變,接受並運用實用主義理念,做事情有了構思就去做,沒必要前怕狼後怕虎,總是考慮出錯之後怎麼辦。要明白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只有想法變成現實才有意義,就算過程中真出錯了總有應對措施,積累經驗之後下一次就能避免同樣的錯誤,也算進步不是。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自信的建立,當你掌握出錯之後的應對措施,就算真出錯也能從容應對是不是開始做的時候就會遊刃有餘。
對於第二種,「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詞彙量不足的多讀書,語境經驗不足的多去體驗,從前人的書本裡汲取養分,書中理念、知識通過現實體驗去校正和完善,最終書中的養分就為你所用。我一直覺得書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讀兩千年前的書你就能和兩千年前的人交流,讀五百年前的書就能和五百年前的人交流,是不是一定意義上實現了穿越。這個過程就是通過前人的經驗和自己的體驗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最初練習與人交流就算磕磕絆絆,沒關係,學會復盤,交流之後把自己之前過程通過記憶復原一遍,看看哪個環節還需進一步改善,哪個語句沒能百分百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對於不足之處針對性練習,終會有進益。
總之無論什麼語句,如何組織,不過是表達自我的工具,是工具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其實用性。
自我介紹往往沒有定式,但是對於不善表達的人可以先通過背誦模板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信息,就像背誦作文模板一樣,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背的多了自然就會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的狀態,等到熟稔各種場合下自我介紹的需求,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歸根結底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你認為你可以那麼你就可以,這也符合吸引力法則。
總體來講,自我介紹就是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清晰明確表達自我的過程,你相信你可以就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