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學不在於專精,而在於明誠

2020-12-14 司馬文君

1511年,禮部尚書喬白巖前往南京王陽明處拜訪論學。王陽明後來寫了《送宗伯喬白巖序》一文,提到了雙方就學習如何得道的話題展開討論,得出的結論是學不在於專精,而在於明誠。

這篇序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是故非專則不能以精,非精則不能以明,非明則不能以誠,故日「惟精惟一」。

這句話出自《左傳·昭公十三年》,大意是說如果不能專一於道,便不會有真正的精;如果不精深於道,便不能有真正的明;如果不能明悟於道,便不能做到心存至誠,因此聖人才說惟精惟一。其實它前面還有一句:「學貴於專,好學而不貳」,不過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惟精惟一」。

王陽明在與喬白巖對話時,先說「學貴專」,喬白巖說到了他從小就喜歡下棋,專注其中,樂不思蜀,沒過多久就贏遍了全鄉人,三年左右在國內就沒有對手了。於是感嘆道:的確是學貴專啊!

王陽明並沒有表態,而是繼續說「學貴精」。喬白巖又說對,他在年長之後開始學習辭章之學,即寫文章。他花費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各種經史,沉浸於各種辭章學問裡,有巨大的收穫,最後又感嘆:的確是學貴精啊!

王陽明依然沒有多說,又拋出了一個話題:「學貴正」。這次喬白巖反而對之前的愛好下棋和鑽研辭章之學感到後悔和慚愧了,尤其在中年喜好聖賢之道之後,更是不把曾經引以為豪的下棋和辭章放在了心上。

這時候王陽明才表態,他說不管學下棋、學辭章還是學聖賢之道都叫作學,只是境界差遠了,聖賢之道是大道,其他都是荊棘叢生的小道,只有走上了聖賢之道才能做到真正的明和誠。所以王陽明才說學不在於專精,而在於明誠。

嚴格說來像下棋、寫文章等,在古人看來都是高級手藝人罷了,只能算在小人的行列裡,而不是孔子說的「君子不器」。因為只是專一下棋而已,久而久之就沉溺下去;而只是精深於文章之學,容易讓人變得偏執,都不是一個君子所為,更不用是聖人了。

其實王陽明早年也曾沉溺於各種聖賢之道外的技巧,他的學生湛若水稱為「五溺」,即溺於任俠、溺於騎射、溺於詞章、溺於神仙和溺於佛氏。王陽明在這幾個方面都達到了大師級水準,可在他看來也只是專精而已,離聖賢之道差遠了。於是他做學問就不再偏執於某一樣技能,而是奉行聖賢之道,才能做到「惟精惟一」,達到至誠的境界。

「惟精惟一」出自《尚書·大禹謨》,是舜傳王位給禹的十六字道統心法,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它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險,道心幽而妙,應當用心精純無雜、專心不二,誠心敬意堅持篤行中和之道。雖然清代考據大師閻若璩積數十年之功寫的《尚書古文疏證》,說出了最權威的《尚書》有二十多篇是後人偽造的,其中就包含這首出名的《大禹謨》,不過是真經還是偽經,只要內容好就行。

其中的「精」是精純,「一」是天下大本的意思。精,然後才能明;明,然後能誠。可見「明」是「精」的目的,而「誠」則是「一」的基礎。只有由「精」到「一」,才能走上學習聖賢的大道。做學問也是如此,如果僅僅停留在專精上面而沒有突破,就不可能學有所成,至少離得道尚遠,更不可能至明誠了。

總而言之,一個人若是學習為了達到明誠的境界,以聖賢做學問的標準要求自己,而不是專精而已,他的學問自然比一般人高出一等,理解各種小技能根本不在話下。比如喬白巖提到的學下棋和作辭章之學,對於他而言不是區區小事嗎?唐太宗在《帝範》有云:「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陽明心學在制敵時就是兵道:秘訣在於「心不動」三個字
    更多內容請關注:@王陽明心學智慧陽明心學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在制敵時它是最高級的兵法,在克己時它又是最純正的儒術,在育人時它還是最好的聖學。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制敵兵道的秘訣,為什麼王陽明一生都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 耳朵人藝術:兒童學畫不在於技巧,而在於眼界
    這是一個耳朵人藝術線上課程學員聰聰,在此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分享,主要想說的是兒童學畫畫的過程,不在於對繪畫技能的過度追求,而是開拓孩子的眼界,讓孩子打開思維,了解到繪畫不僅僅是可以一種方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
  • 江西的未來不在於南昌,而在於撫州
    但是也引發了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整體發展的不平衡。在下一步發展過程當中江西應該打破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模式,打造另外一個經濟強點目前來看,撫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江西能夠將全部的發展資源進一步轉移到撫州身上,那麼短期之內撫州就能夠取得經濟上的突破,邁入更高的發展臺階。
  • 鎮江的未來不在於主城區,而在於丹陽
    長期以來鎮江將全部的發展資源都集中在主城區,這種發展模式短期內來看沒有問題,但長期來看會引起更加的不平衡。在下一步發展過程當中鎮江應該打破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格局,打造另外一個經濟強點。目前來看丹陽是最好的選擇。
  • 剛開始學習毛筆時,重點不在於寫字,而是在於它
    學書法真的需要天賦嗎?事實並非如此。書法入門實際上是有規律的,現在流行的話是路線。書法高手是如何養成的?找對套路,你也可以做到。用筆套路有三點剛開始學習毛筆時,不要管這個,不要那個,你首先要學會用筆,這就是筆法練習。筆法操練的套路分三個階段:筆鋒的運用、運腕、提按。
  • 人生,不在於走得快,而在於走得穩
    人生,不在於走得快,而在於走得穩。你有多穩,就能做多大的事。只講求速度的人,最晚會吃大虧。 萬丈高樓不是一下子就起來的,而是穩穩地打好根基,一磚一瓦構築起來的。無論走路還是做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 莊稼人都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長。但有時候,人被某種欲望所佔領,經驗也就顯得無關緊要。
  • 技在於高更在於德 術在於巧更在於仁
    廖新學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黨總支書記、心血管醫學部副主任、心內一科主任、主任醫師,「技在於高更在於德,術在於巧更在於仁。」從醫之初,廖新學便以此自勉,以患者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原來,家住梅州五華的甘叔因高血壓控制不穩定,慕名前來廣州尋找廖新學診療,經治療後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達到出院標準。但甘叔沒有聽到廖新學親口說,他心裡不踏實。「我爸就是要尋求心理安慰,廖教授就像大家的『守護神』,都很信任他。」甘叔的兒子說,直到甘叔親自打電話問了廖新學,聽到他的明確醫囑後才同意辦理出院手續。
  • 王陽明:不了解這3個道理,將註定一輩子碌碌無為
    很多人對於王陽明的「心學」不屑一顧,但他們其實是因為從未真正接觸過王陽明的思想。作為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這3點,了解之後,你也能有一番作為。王陽明作為文官,不但熟讀兵法,還能在帶兵作戰時應用自如。他一生的打仗成績是全勝,這都得益於他的「知行合一」的底層邏輯。2、以終為始:頭等要事人生在世,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到底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的頭等要事是什麼。但是,王陽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是一個以終為始的人。
  •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1:一粒塵埃,在空氣中凝結,最後生成磅礴的風雨;一粒沙石,在蚌體內打磨,最後結成昂貴的珍珠。4:一個人,如果沒空,那是因為他不想有空,一個人,如果走不開,那是因為不想走開,一個人,對你藉口太多,那是因為不想在乎。5:十五的情,十五的愛,實實在在我的愛,實心實意我的情,十五月兒圓,十五月兒明,照亮快樂的臉,照亮幸福的心,親愛的,中秋節快樂!
  • 王陽明:你意不定,心不正,則易怒
    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這不僅是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 中國的經濟未來不在於北京上海,而在於舟山
    一直以來中國將大部分發展資源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身上,這種發展模式幫助中國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增長,但是也引發了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下一步發展過程當中,中國應該打破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模式,打造另外一個經濟強點。目前來看舟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孝不在言,而在於今,孝在於行,在於心
    02孝不在言,而在於今「待我功成名就時、待我衣錦還鄉時、待我腰纏萬貫時」,這是多少兒女在為自己和父母繪製著的看似美好的未來,為了這個未來,我不能說努力奮鬥是錯,但別忘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歲月無情,人生無常,人都會面對無可避免的衰老,生命本有不堪一擊之弱,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有種遺憾叫做抱憾終身。
  • 中國的經濟未來不在於北京上海,而在於杭州
    這些年中國將全部的發展資源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身上,這種發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也造成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下一步發展過程當中,中國應該打造另外一個核心城市,在發展中和北京上海形成呼應之勢。目前來看最好的選擇就是杭州。杭州本身的經濟基礎很強,而且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 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在於找到「對的人」
    正如巴爾扎克所說,「婚姻的幸福不完全建築在顯赫的身份和財產上」,一個人即便找到一個有身份和財富、有才華與品質的人,也並不代表婚姻就能夠幸福。真正決定婚姻幸福的,其實是兩個人的契合程度。其實婚姻幸福,不在於找到「優秀的人」,而是在於找到那個「對的人」。那麼,什麼才是「對的人」呢?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關鍵不在能力,而是要悟透這「八字真言」
    王陽明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生最低谷時期完成,所以王陽明告誡: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是次要的,關鍵要悟透這「一大天規」。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王陽明曾被貶去貴州龍城驛站,在此期間成功在龍場悟道,開創「心學」。而他提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時,正值江西寧王叛變造反,王陽明負責平反。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滿懷熱血想要與寧王「決一死戰」,王陽明問道「兵法的要義是什麼?「,然而下屬卻答不上來,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真言。
  •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2020-12-18 00:00
  • 時尚在於你自己,不在於你做得到,更在於你想得到
    毛衣是比較方便的款式,用簡單的毛衣搭配褲子,不僅簡單,而且不容易出錯,與平底鞋搭配,休閒自然且高雅,如果想要職場氣場的話,穿高跟鞋也可以哦。其實溫暖和優雅是不矛盾的,關鍵在於看你是否能掌握正確的服裝技巧,如果你怎樣正確掌握冬裝,掌握正確的時尚潮流穿衣服技巧,有沒有冬天穿的因為實在太胖了,所以不能失去時尚感。
  • 修曼: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飲食」
    對於健身愛好者而言,「生命在於運動」,可謂是一句真理性的格言。雖然淺顯易懂,但卻飽含著樸素的人生道理。最近,迷上健身的小張,特別信奉這一句話。在養成健身習慣之前,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為不喜歡運動,再加上常年久坐辦公室的緣故,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他就長出了「啤酒肚」,看上去著實有點令人操心。
  • 《富江》的真正恐怖之處,不在於富江無限復活,而在於人性黑暗
    《富江》的真正恐怖之處,不在於富江無限復活,而在於人性黑暗富江是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筆下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少女,沒有人說得清她的來歷,她擁有讓所有男人為之痴狂的美貌,最為奇特的是她的特異體質,可以憑身體的細胞永無止境地繁殖。
  •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永遠熱愛自己,永遠熱愛生活。我們終將老去,何不勇敢一點去生活。我的勇敢,就是我的文字。老子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思想。它不像其他宗教哲學那樣有異議,有異議或者對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從而產生抗爭。這就是為什麼西方歷史因為宗教信仰不同產生的戰爭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