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年初一,一早天還沒亮,鞭炮聲就已經劃破寂靜的夜空,大家就已經開始相互拜年,熱鬧得很。但是到了初一的下午,整個村莊就已經沒有什麼人流走動了,一下子冷清下來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沒覺得有小時候那麼有滋有味了,以前就眼巴巴的等著過年和大家放煙花,拜年吃糖,但現在呢,過個年,開始時候能拜一天的,現在只需要兩小時不到就拜年結束了,甚至有些都不怎麼出來了,只是簡簡單單的就走個過場就回家看電視了,顯得稀鬆平常的事情一樣,也確實,以前村裡人多,來來往往也熱鬧,但現在呢?村裡人感覺家家戶戶沒幾個人,老的老,小的小,很少家裡沒老人的都不回來了,所以拜年的人也就少了一大截。但這剛過初一下午就冷清了,咋回事?
這得從三方面來說:
首先:過年,過的就是年三十的夜裡,年前人們盼著過年,渴望過年,為的就是和家人團聚。對孩子們來說,過年有好吃的,還有好喝的,更有新衣服穿,家人圍在一起守歲,這是很重要的,不然也不叫過年,但過了除夕,初一拜過年之後,基本上就沒什麼事情可以做了,除了幾家親戚多走動下外,很多時候都是宅在家看電視居的多了,年就過完了,那些渴望和盼望就都實現了。
其次,年前的忙碌使得大傢伙都累了,尤其還有一些人一直在「守歲」,大年三十真的熬了一宿,也累了,有時候不想下午再折騰了,自然初一下午就早早休息了。
最後,臘月回家,正月出門,過完年之後,很多人要準備第二年上班的事了,有時候趕場子,一天甚至半天就拜完了。
年前熱鬧,年後冷清,貌似已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