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選材有講究,這些食物寶寶越吃皮膚越「黃」!很多家長都在餵

2020-12-16 職場媽媽育兒路

之前有個周末帶著寶寶在樓下跟鄰居家的閨女一起玩耍,鄰居說:「我家閨女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手腳和身上的皮膚有點黃,我懷疑是黃疸呢。」

正常情況下,黃疸在新生兒的身上比較常見,而鄰居家的閨女已經快滿一歲了。我突然想起之前有個醫生朋友曾告訴我,寶寶的飲食不當也會引起皮膚變黃,很多新手爸媽會誤認為寶寶是得了黃疸。

當時正值秋冬季節,市面上蔬果種類十分豐富,我便問鄰居:「最近你都餵寶寶吃了哪些輔食啊?」

鄰居回道:「西紅柿、胡蘿蔔、山芋,我基本上每天都會給她吃。」

聽了鄰居的描述後,我將醫生朋友的建議告訴她:「西紅柿和胡蘿蔔都富含胡蘿蔔素,你每天都餵寶寶吃,寶寶很可能是進食太多胡蘿蔔素才導致皮膚發黃的。」並建議她先停餵一段時間再觀察觀察。

寶寶添加輔食後,需要膳食均衡,但食材選擇一定要科學合理,不然也有可能像鄰居家寶寶這樣一不小心成了「小黃人」。日常生活中,哪些食材富含胡蘿蔔素呢?為什麼胡蘿蔔素會讓寶寶變成「小黃人」呢?輔食的食材選擇有哪些注意事項?職場媽媽為您一一道明。

01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

生活中很多常見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比如胡蘿蔔、西紅柿、南瓜、柿子、柑橘類水果及芒果等。

02為什麼寶寶會變成「小黃人」

寶寶在短時間內攝入過多的柑橘類水果或胡蘿蔔等都有可能變成「小黃人」,這是因為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含胡蘿蔔素多的食物,當胡蘿蔔素不能及時在體內轉化成為維生素A時,過量的胡蘿蔔素就會流入血液進入循環系統,傳遍全身,容易與表皮親脂蛋白結合,使皮膚變黃。黃色通常會出現在手心、腳底、臉上。

不過變成「小黃人」的情況只是暫時的,只要停止食用富含胡蘿蔔素的果蔬,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03食材選擇的注意事項

① 輔食添加應該種類豐富

《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建議:寶寶輔食添加,應該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一般推薦寶寶每日攝入輔食的食物種類不低於15種。所以,媽媽們在選擇食材時,儘量避免給寶寶長期食用同一種食物,做到營養均衡。

② 選擇綠色健康的食材

寶寶的輔食食材一定要選擇優質、安全、新鮮的食材。食材製作過程要保持清潔,生熟分開。輔食應單獨製作,充分加熱,即做即食,不給寶寶吃剩飯剩菜。

③ 順應餵養,不強迫餵食

不少寶寶都會出現拒絕吃輔食的情況,這時家長可以採取更換食材種類或檢查食物性狀是否符合寶寶的口腔發育需要等方式來促進寶寶進食。如果寶寶僅僅是因為不餓才拒絕進食,父母應該尊重寶寶的選擇,絕不強迫餵食。

結語:寶寶變成「小黃人」無需太過緊張,只要均衡膳食,科學餵養,一段時間後,就會回到原先的小可愛模樣。這次的經歷也讓我感受到,為人父母后,更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了解更多科學養育的知識,才能讓我們在孕育過程中多份淡定,少走彎路。

喜歡就請關注我,職場媽媽育兒路,每日分享孕育小知識,與您一起探討孕育的點滴快樂。

相關焦點

  • 2歲之前,管住寶寶的嘴,這些食物一樣也別餵,越吃脾胃可能越虛!
    尤其是從添加輔食開始,很多家長自以為給孩子吃得豐盛,能補充更多營養,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會影響了孩子的脾胃功能,耽誤發育不少,還讓孩子變成愛生病的體質。 最近,剛13個月的小侄子就遇到了麻煩,寶寶五六個月的時候孩子是白白胖胖的,自從開始吃輔食,體重不增反減,臉上的肉都少了,體質也直線下降,往醫院跑的特別勤。
  • 寶寶輔食添加雞蛋,父母不能操之過急,蛋清蛋黃的添加順序有講究
    雞蛋營養豐富,小寶寶添加輔食之後,不少家長都會把雞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食物,每天提供給寶寶。但是,給剛剛接觸輔食的小寶寶添加雞蛋,也是有不少講究的,比如下面這3件事,家長就一定要做對。
  • 寶寶添加輔食後,適合寶寶當做輔食的5大水果有哪些?
    水果多汁味甜,是每個人都喜歡的食物,而寶寶可以吃輔食後,很多媽媽就開始鎖定了部分水果。但是根據不同人的體質和年齡,還是要區別對待。比如很多女性特殊時期不能吃涼性水果,就是這麼一個道理。而寶寶身體忌憚的水果就更多,家長給寶寶挑選水果作為輔食,也有所講究。
  • 寶寶的輔食米粉應該怎麼餵?這3點注意事項,爸爸媽媽先看看吧
    米粉就成了大多數家長選擇的第一種給寶寶添加的輔食,而且淡淡的米香更顯得原汁原味,寶寶也能接受一些。寶寶的輔食米粉究竟應該怎麼喂?王琳是一名職場媽媽,女兒現在剛好六個月。雖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吃的母乳,不過孩子兩個多月的時候,王琳就返回到了工作崗位,隨著寶寶吸吮的次數越來越少,王琳的母乳也就漸漸沒了。
  • 寶寶6個月就要餵輔食了嗎?這四大類,作為輔食是必不可少的
    寶寶從出生那一刻開始,飲食是他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唯一營養來源。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母乳無法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全面營養,輔食就成為了孩子食譜中的必需品。多大給孩子添加輔食,成為很多寶媽糾結的問題。皓然媽媽就聽說:孩子六個月的時候,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需要添加輔食了。就在孩子月齡6個月的時候,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還查了很多食譜。很精心的給寶寶做了蘋果泥,但發現寶寶不但不吃,還一直用舌頭往出推,很是惱火。
  • 可能是你輔食添加有失誤,這些輔食技巧值得家長學習
    敏寶寶6-9月齡是輔食添加關鍵期,不宜轉奶6-9月齡是寶寶輔食添加的關鍵時期,也是過敏寶寶追趕生長的重要節點,奶與輔食的攝入都重要!添加輔食後,奶量會有所下降,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仍需保證每日奶量500ml以上,並同時增加輔食攝入,確保營養充足。
  • 3歲寶寶吃出一口「鯊魚牙」,醫生:這些食物,3歲前別給孩子餵
    那麼這個時候,「輔食」便是寶寶提取其它營養的有效方式,而從輔食添加開始,就要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嘗盡「百味」。但是不少家長缺乏輔食餵養方面的經驗,所以常常會有錯誤的「餵養方式」,從而讓寶寶的身體遭受了一定的損傷。
  •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詢問奶奶後才知道,原來看孩子身材比較瘦小,想讓孩子多吃點,胖乎乎的看著健康,沒事就餵孩子吃東西,慢慢的就越吃越多。到現在,每頓飯都要吃一碗飯一碗菜,明明把小肚子撐得鼓鼓地,還要繼續吃,抱下桌不讓吃就在地上打滾哭,說自己餓,家長沒辦法只能由著孩子,可後果就是撐得晚上睡不著覺,抱著肚子在床上打滾。
  • 想讓寶寶多吃長肉?這些寶寶餵養的坑可別踩!
    我們從來不鼓勵把孩子養的越胖越好,但是我們給孩子吃的東西必須得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 下面就給大家捋一捋中國家庭普遍存在的餵養誤區,看看你家有沒踩坑。 2.沒有鍛鍊好咀嚼能力 有些媽媽,把寶寶「保護」的太好了,怕寶寶嚼不動、不消化,只餵糊糊,結果寶寶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鍊。 等寶寶長大一些,別人家的孩子拿著勺子什麼都可以吃,而咀嚼能力不好的寶寶,稍微有點硬的東西都不吃,肉肉嚼幾口就吐出來,或者沒怎麼嚼就吞下去,吃什麼拉什麼。
  • 寶寶晚間睡不著,多是吃了這些食物「難入眠」,家長們要注意
    雖說麥片是寶寶可以添加的輔食之一,但是真的不適合寶寶晚上來吃,這很有可能會加速寶寶腸胃蠕動,從而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經過育兒師的分析之後,藝璇媽媽這才想起,寶寶晚上確實排便次數有所增加,當時她以為是寶寶消化好的緣故,原來麥片才是主要原因,可能也是睡不好的原因。
  • 保姆誤將這種食物與米粉混合,6個月娃被送醫院,輔食添加要當心
    的確,含鐵的嬰兒米粉是寶寶輔食的一種首選,不過在衝調米粉時,很多家長都會犯這樣一個誤區,甚至會傷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保姆誤將這種食物與米粉混合,6個月娃被送醫院,輔食添加要當心在江蘇有這樣一件事,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在吃了保姆餵的米粉之後,十分痛苦,被家人連忙送到醫院,經搶救後寶寶才脫離了危險期。
  • 6個月寶寶輔食吃多少?記住這3點,怎麼吃都不會錯!
    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碩士媽媽聊輔食,每日分享輔食食譜,輔食知識。6個月該加輔食了,但是寶寶到底應該吃多少才好呢?第一次吃,準備1勺幹米粉,衝好餵給寶寶試試看。如果寶寶喜歡,就可以吃完;如果寶寶不願意吃,不要強迫,明天再試。吃3天純米粉之後,開始加菜泥肉泥,先加什麼都可以,每種新食物嘗試3天,沒有過敏反應再加另一種。
  • 8個月寶寶添加輔食誤區,吃肉包還是喝米湯?別坑了寶寶
    寶寶越長越大純母乳餵養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食慾了,出現了吃不飽或者吃不好的現象。因此輔食的添加非常的重要,而且對於寶寶來說,添加輔食要科學合理,否則非常容易引起寶寶的不適。一般情況下,4月份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到了8個月輔食已經添加的比較多了,但是隨著月份的增加,到了8月份有很多媽媽已經開直接給孩子吃肉包了,而謹慎的家長卻還是以米湯為主。這些都是添加輔食誤區,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否則寶寶不能健康成長,坑了寶寶。遠離餵養誤區,成就健康寶寶1、米湯營養低,只管飽不管好。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家長再這樣衝奶粉,寶寶越吃身體越糟,給寶寶餵奶的正確打開方式
    茁壯成長的寶寶們離不開營養的輸送,其中奶粉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為媽媽們母乳不足時的後續補充,奶粉也是寶寶們賴以生存的口糧。不過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衝奶粉的時候,卻掌握了錯誤的方法,導致寶寶越吃身體越糟,讓我們了解一下奶粉錯誤衝泡的方式,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寶寶每天要吃5個鵪鶉蛋?蛋類輔食注意4個原則,既省錢又有營養
    如果沒有土雞蛋,小梅會也會堅持每天煮5個鵪鶉蛋給寶寶吃,以保證充足的營養。 寶寶每天吃五個鵪鶉蛋有必要嗎?家人知曉四原則,既省錢又有營養。
  • 關於寶寶輔食各種知識的詳細總結
    每次米粉餵完後,立即用母乳餵養或配方奶奶瓶餵飽孩子。家長必須記住,每次進食都要讓孩子吃飽,使孩子的進食規律不會形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在孩子吃輔食後,再給孩子提供奶,直到孩子不喝為止。當然如果孩子吃輔食後,不再喝奶,就說明孩子已經吃飽。孩子耐受這個量後,可逐漸增加米粉。       2、孩子6個月後,米粉內可加入一些蔬菜泥。
  • 1歲內寶寶輔食黑名單,這10種食物很常見,是親媽就別給娃吃了
    前幾天,媽媽群裡的一個寶媽詢問寶寶輔食添加的一些事,大家就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很多媽媽紛紛說起老人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那些事。有人說輔食添加是最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的事情,因為老人和年輕人的育兒觀念有很大分歧。但是寶寶添加輔食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們儘量不要讓老人擅自做主,給寶寶亂吃輔食。因為一歲內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在寶寶輔食菜單裡。
  • 孩子三歲以前,最好別讓他碰這8種輔食,容易引起積食或發育不良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寶寶的家庭,大概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在寶寶大約五個月左右,每次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就在一邊「啊啊啊」地叫,還「譁譁」地流口水。有經驗的長輩表示,寶寶這是饞大人飯了。
  • 給寶寶添加輔食,1歲之前別加這幾種食物,堪稱輔食界的「毒品」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般最先從添加根莖類的蔬菜開始,每添加一種新的食材,就要讓寶寶吃上兩三天再換新的花樣,因為這幾天主要觀察寶寶是否對輔食食材有過敏或者不適反應。期間也可以做一些水果的果泥給寶寶做點心,補充所需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