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五六七八九」:中國民營經濟的「量」與「質」

2021-01-17 中國網

(新中國70年)從「零」到「五六七八九」:中國民營經濟的「量」與「質」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從「零」到「五六七八九」:中國民營經濟的「量」與「質」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七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7.4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7.31萬億元,增長11.8%,增速居各類型企業之首。有分析稱,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生力軍。

  資料圖:工人在車間工作。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事實上,除了外貿領域,民營企業還在經濟增長、市場主體數量、稅收貢獻、城鎮就業等方面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輿論普遍認為,民營經濟是如今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之一。

僅在40年之前,民營經濟這一經濟類型在中國並不存在。新中國建立後的一段時期,受制於主客觀因素,單一公有制經濟成為絕對主流,社會發展活力得不到充分釋放。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日益迸發,民營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不斷深化。現在,當人們形容民營經濟時,都會用到「五六七八九」,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民營經濟發展之優、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實現「量」的繁榮之餘,民營企業的「質」也日漸邁上新臺階。

改革開放之初,由於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多數民營企業走粗放型發展道路,彼時條件有限,能發展就是硬道理;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經濟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既有外在競爭壓力,也有內在發展需求,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從專注智能製造的格力、大疆,到引領數字經濟的阿里巴巴、騰訊,再到厚植基礎科研的華為、華大,不一而足。

民營企業在國際舞臺上愈發閃光。入選世界500強的民企從2010年的1家,增長到2018年的28家。

中國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中共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予以進一步確定。

去年底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肯定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強調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提出中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廣闊舞臺。

他的這次講話將中國執政黨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提升至一個空前高度。

在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這一「無形的手」日益發揮決定性作用,法治建設和營商環境臻於優化。民營企業與中國的發展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民營經濟扮演了「晴雨表」的角色。

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加之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激增和自身存在的問題,民企面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

去年底開始,中國官方加緊營造民企發展新環境,著力暢通融資渠道、打破準入障礙、優化營商環境、保護民企權益。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加快落實、出臺具體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雪中送炭」。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正在被打破。

從無到有,由小到大,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民營經濟走過不平凡歷程,未來還將繼續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完)

相關焦點

  • 溫州創新主體量質齊升 省科技型企業突破10000家
    溫州網訊 持續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市科技系統不斷加大力度建設科創平臺、完善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環境,培育科技型企業成效顯現,量質齊升。
  •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聚焦研討「三新」
    (記者張文燕)8日,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暨新階段新格局新使命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探討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服務促進「兩個健康」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徑。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主持會議。
  • 助推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鶴壁市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再創新優勢、實現新飛躍,鶴壁市提出了「到2022年,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到70%,規模以上民營經濟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明顯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新時代鶴壁優秀企業家精神顯著提升,商協會組織健康發展,把鶴壁建設成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的明確目標。
  • 翠屏審計: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翠屏區審計局緊跟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多措並舉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針對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項內容,結合多個項目開展審計,包括同級財政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等多項目相結合開展審計。
  • 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來源:經濟日報榜單顯示,新經濟企業500強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榜數量達到426家,這說明民營企業已成為新經濟發展主力軍。與重資產、重工業的傳統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大多起步規模較小,重視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靈活,能夠迅速填充新經濟領域的需求缺位。
  • 自貿新風向丨煙臺開發區智慧財產權「量」「質」雙提升
    自貿新風向丨煙臺開發區智慧財產權「量」「質」雙提升 2020-12-08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保「質」保「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發展不是短跑,而是沒有終點的長跑。」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既要關注速度,更要關注經濟發展的耐力和後勁;既要著眼於「量」的增長,更要著眼於「質」的提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拖慢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然而,「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 溫州金融如何助推民營經濟
    高峰論壇將以「新格局 新任務 金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新徵程」為主題,邀請到了黃奇帆、姜建清、朱民、李揚等多位在中國金融行業有著非凡影響力的重磅嘉賓,就目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任務過程中,溫州的民營經濟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金融業如何更好地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等方面建言獻策,發表真知灼見。兩場圓桌論壇含金量十足。
  • 爭做民營經濟排頭兵,公元榮列2020浙江民營企業200強
    11月29日,以「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再創新輝煌」為主題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在浙江台州舉行。本次峰會由浙江省委統戰部、浙江省工商聯、台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門主辦,旨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合力謀劃「十四五」發展新舉措,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瞪羚獨角獸「小巨人」拉動民營經濟「大塊頭」
    ,而佔經濟總量近「半壁江山」的民營經濟無疑是青島不斷進擊的強勁動力,為城市不斷注入創新升級的源頭活水。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瞪羚、獨角獸企業,正成為青島經濟中最有活力、最有創新力和最有競爭力的中堅力量。   民營經濟已佔「半壁江山」   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青島市中小企業局局長高善武表示,獨角獸企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標,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新經濟崛起的重要力量。
  • 上海民營企業家熱議: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自己人」備受鼓舞(二)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都當作「自己人」,無論是從「兩個毫不動搖」到「兩個始終是」論斷的提出,還是首次把「信任」納入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方針並擺在首位,都愈發讓我們感受來自總書記的關心和支持。
  • 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授予運鴻集團抗疫」傑出貢獻獎」
    近日,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籌統戰與服務工作融合發展的座談會,會上對參加「山川異域大愛無疆-愛心頌」活動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授牌,全國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委員、運鴻集團董事局主席李玉保榮獲抗疫「傑出貢獻獎」。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從2014年起,已有多家民營火箭公司成立,拉開了中國民營火箭的序幕。從融資和估值來看,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零壹空間」)及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成為目前的第一梯隊,備受市場的關注。但相比今年已經成功發射11次的SpaceX,中國的民營火箭們還處在技術和商業探索的初步階段。
  • 勁風滿帆, 民營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難中攀高,民營經濟發展碩果盈枝,創新資源與要素不斷集聚,成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與「加速器」。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從百年前先賢張謇的「父教育,母實業」肇始,歷經改革開放風雲激蕩、大浪淘沙式的洗禮,南通民營經濟一路砥礪前行,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創新轉型的主動力、就業增收的主渠道。2019年,南通民營企業在高質量發展徵程上堅韌前行,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刑事司法視角下的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經濟
    原創 肖華 鄭重 人民法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破除了在所有制上的傳統觀念,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在憲法層面得到確立。到今天,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前進發展所不可或缺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會議講話上強調,要從各方面平等保障民營企業經濟的合法權益。
  • 營造民營經濟「穩神競進」大氣場
    編者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國之路離不開非公經濟的健康發展,各地工商聯組織圍繞"兩個健康"的主題,紛紛推出新舉措,力爭形成逆勢而進、實虛並進、紮實推進、激情奮進的民企發展新高潮。  大調研:深化對民營經濟省情認識  在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複雜嚴峻的情況下,湖北各級黨委統戰部、工商聯堅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深入民企、了解民企,掌握翔實的第一手材料,找準問題,把脈問診。  把"兩個全覆蓋"作為"進萬家民企、促跨越發展"活動的首要任務,走進民企覆蓋到統戰部和工商聯的所有專職幹部,結對聯繫覆蓋到各級工商聯常委企業。
  • 從白手起家到出口上10億美元,中國民營企業眼裡的非洲是這樣子的
    中國商務新聞網 在中非經貿投資合作中,活躍著不少中國民營企業的身影。他們既是雙邊合作商機的感知者,也是擁抱商機、深化中非經貿投資合作的有力推動者。在全球化智庫(CCG)日前於北京舉行的大使圓桌會議上,中國民營企業代表分享了在非投資的經驗和感受。四達時代集團董事長龐新星每年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待在非洲,見證了非洲社會的進步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他對非洲的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
  • 南陽市民營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召開
    12月11日,南陽市民營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曾垂瑞出席並講話。  會議傳達了全省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會議暨「兩個行動」現場會精神,討論了南陽市《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市委統戰部、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工商聯負責人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
  • 2020:中國民營企業的淬鍊與重生
    46萬家民營小微企業註銷破產,到三季度中小企業綜合景氣指數環比增長10.03%,2020年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民營企業經歷淬鍊與重生。當前,全面復甦的民營企業,不止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勁能量,對於深陷泥沼的全球經濟也是一大動力源。淬鍊:疫情之下的「雙面打擊」回想上半年,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對中新社記者指出,當時,疫情對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形成了「雙面打擊」。
  • 河北保定民營經濟研究院成立
    中新網保定5月27日電 (呂子豪 徐巧明)致力於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把脈問診,助力企業復甦回暖,27日上午,河北省保定民營經濟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據保定市一級巡視員趙桂良介紹,該研究院是保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非法人、非實體研究諮詢機構,是開放性的研究諮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