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初期,有一些國民黨軍將領,由於驕傲輕敵,孤軍冒進,所率部隊被解放軍殲滅。
例如,在定陶戰役中的整編第三師師長趙錫田、在宿北戰役中的整編第六十九師師長戴之嶽,都犯了這個錯誤,前者被俘,後者自殺。
那麼國民黨的主力、蔣介石最看重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是否會重蹈他們的覆轍呢?
張靈甫與共產黨的軍隊作戰可謂老油子了。紅軍時代他就沒少打紅軍。抗日戰爭期間,他屢立戰功,堪稱抗日英雄,在國民黨軍隊中有「常勝將軍"的美號。
抗戰勝利後,第七十四軍空運到南京接受日軍投降,並擔任南京的守備,被稱為御林軍。1946年5 月,改稱整編第七十四師,張靈甫任師長兼南京警備司令。
整編第七十四師下轄3旅6團,美械裝備,全師由美軍顧問培訓。
1946年秋,蔣介石將這一隻看家護院的王牌軍投人蘇北戰場,進佔六合、天長,再佔淮安、淮陰。10 月下旬進攻漣水,碰了釘子,被殲6000餘人,嘗到了華野鐵拳頭的厲害,驕橫之氣有所收斂。
但是,他在沂蒙山竟也步戴之奇的後塵,陷入解放軍的包圍。這是否由於驕傲輕敵、孤軍冒進呢?回答是,驕傲輕敵或有之,孤軍冒進則未必。
當時,蔣介石採取的是中央突破的戰術,張靈甫這個主力擔負突破的任務,他的位置稍稍前出是自然的事。但是令蔣介石、顧祝同、湯恩伯和張靈甫沒有料到的是解放軍竟然首先拿他開刀。
1947年2月26日,萊蕪戰役結束後的第四天,蔣介石在南京軍事將領會議上說:
「我想現在關內的匪軍,雖以陳毅一股最為頑強,但我們如果能夠不顧一切,集中兵力,首先來對付這股匪軍,現在還來得及。如果我們再像過去一樣,不聽統帥的命令,各自為政,任其東奔西突,各個擊破,則二三個月以後,你們大家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戰略調整,蔣介石撤銷了由薛嶽和劉峙分別任主任的徐州和鄭州綏靖公署,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在徐州組成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統一指揮原徐州和鄭州兩個綏靖公署的部隊。對此,粟裕評論道:
「根據我們了解,薛嶽用兵尚機敏果斷,而顧祝同則歷來是我軍手下的敗將,這無異以庸才代替才幹。在高級軍事指揮人員的更迭上,正象徵著國民黨的日暮途窮,最後必然會走向崩潰。」
吸取了之前眾多因為孤軍冒入而被解放軍各個擊破的例子,顧祝同採取密集靠攏、加強維繫、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戰法。
這種策略還是很有效果的,至少沒有發生過之前一軍被全殲的潰敗,但是因為兵力過於集中,在尋找華東野戰軍的過程中就顯得很被動。
從4月初到5月初,陳、粟指揮華野10個縱隊,利用在老根據地內作戰的有利條件,同國民黨軍在魯南周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時南時北,忽東忽西。
陳毅把這種辦法比作耍龍燈。我軍揮舞著彩球逗引,國民黨軍像長龍一樣隨著彩球來回盤旋,疲於奔命。
但是,由於國民黨軍始終集聚,很難找到有利戰機,除4月下旬圍殲泰安的整編第七十二師外,沒有更多殲敵。一些指戰員編了順口溜:
「陳司令的電報嗒嗒嗒,小兵們的腳板嚓嚓。」
陳、粟聽到後解釋說:
「我們的電報不嗒嗒嗒,戰士們的腳板不嚓嚓嚓,怎麼能調動敵人呢?我們就是要用耍龍燈的辦法拖垮敵人,尋找戰機。」
為了尋找戰機,同時遵照中央指示:誘敵深入,有極大耐心,掌握最大兵力,不要過早驚動敵人後方,陳毅、粟裕決定帶領華野主力後退一步,並關注國軍調動情況,看是否有合適戰機。
沒想到這一後退,真的讓國民黨「亂」了陣腳。當時國民黨獲得的情報是華野「損失甚重,刻已北竄」,相信這種情報,必然會讓前線將領放鬆警惕。但是蔣介石真的信了。
在蔣介石督導下,5月10日,湯恩伯兵團的右路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從河陽北上,佔領界湖,有侵犯沂水的模樣。
陳、粟決定殲滅這一路敵軍,但這一路是桂軍系統,作戰頑強,很難有繳獲,而且湯恩伯兵團很可能不來援救,達.不到打援的目的,因此,不是理想的作戰對象。作戰命令下達後,粟裕仍在尋找更合適的戰機。
恰逢此時,張靈甫的第七十四師由垛莊經孟良崮西麓向華野指揮部所在地坦埠進發。此時,張靈甫十分驕傲。他對旅長們說:
「共軍主力不敢和我們作戰,山東共軍只有向黃河以北逃走一條路 了」「只要坦埠拿下了,沂水城不用打就可以進去,膠濟線很快就可以打通了。端午節可以到濟南去過,和佐公(指王耀武)見面,大家痛痛快快喝幾杯了。」
粟裕高度關注這一動向。當晚,陳、粟獲悉湯恩伯兵團以整編第七十四師為中心,以第二十五師和第八十三師分別為左右翼,又以第六十五師保障第二十五師的左側,以第七軍和第四十八師保障第八十三師的右側,限於12日(後改為14日)佔領坦埠。
粟裕認為,應當迅速將原來進攻第七軍和第四十八師的計劃改變為割殲整編第七十四師。因為殲滅這個國民黨軍的王牌師,挫敗其進攻計劃。可以做到出其不意,並將給敵人以極大震撼。
粟裕將上述想法向陳毅匯報後,陳毅立即說:
「好!我們就是要有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概!」
既然要取「上將首級」,首先得把「上將」從軍中隔離出來,也就是把他剜出來。怎麼剜呢?
在陳、粟的指揮下,第四、第九縱隊全力抗擊向坦埠進攻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堵住他的前進道路。在敵後隱蔽的第六縱隊在第一縱隊配合下攻佔垛莊,堵住整編第七十四師的退路。
第一、八縱隊以小部隊向左右兩翼的整編第二十五師和整編第八十三師出擊,使其不能判別我軍矛頭所向,而以主力第八縱隊和第一縱隊分別向整編第七十四師東西兩側縱深猛插,切斷其與左右兩翼的聯繫,把它從百萬軍中剜出來。
此時,張靈甫已經發現華野主力包圍上來了,而且自己已經與其餘部隊隔離,迫不得已只好向孟良崮撤離,原地堅守,等待救援。
接下來就是我們熟知的,國民黨「御林軍」整編七十四師隕落孟良崮,而張靈甫也魂喪於此。
因此,整編第七十四師落入華野包圍圈,並不能說是因為他孤軍冒進,應該是華野把他「剜」出來的。用陳毅所說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更加妥帖。
(參考資料:《張靈甫部孟良崮被殲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