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只畏懼過一個國家——蘇聯!深度分析蘇聯真正的強大之處!

2020-12-12 家國視野

評價蘇聯,普京有句話:「不懷念蘇聯的人沒有良心,想回到蘇聯的人沒有腦子。」

這個問題下面一堆列數據的朋友,根本沒有意識到蘇聯因何而強大。

蘇聯的強大,不在於它以萬為單位的坦克和核彈,也不在於它的航空航天技術的發達或者變態的理科教育體系,這些只是蘇聯強大的表像,並不是蘇聯強大的根本。

1

美國的恐懼

美國從誕生以來,只畏懼過一個國家,就是蘇聯。

強大如納粹德國,強大如法西斯日本,日本可是把炸彈扔在了美國人的頭上,而德國人則是爆打了整個歐洲飲馬大西洋,跟美國人實實在在交過手的,但美國根本不怵他們,認為他們就是遲早要被碾壓的渣渣。

如果說軍事力量或者經濟的強大,其實納粹德國從各種角度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

1942年的納粹德國,佔領區內的GDP佔到了美國的七成,但美國從來沒怵過希特勒。

而即使到了今天,蘇聯亡了三十年,美國電影裡的大反派也依然是俄羅斯人。縱使俄羅斯的實力到現在已經跟美國差著一個數量級,美國人卻依然畏懼這個對手。

像《三體》裡說的,在宇宙中,最高的敬意是趕盡殺絕。

【北約東擴地圖】

各位不要著急跟我辯駁,辱蘇的本質是在辱美。

你可以說蘇聯烏克蘭大饑荒、卡廷森林、古拉格群島罪惡滔天,但是你不能否認蘇聯的強大競爭力。

蘇聯有很多黑點,但是一個能跟美國競爭半個世紀的國家,一定是做對了一些事情的。把蘇聯說的一無是處,那跟蘇聯冷戰四十六年的美國是什麼呢?

美國人怕的不是蘇聯的核武器,不是蘇聯的坦克核潛艇。蘇聯陸軍能威脅的只有歐洲,而核戰爭打起來的機率微乎其微。

美國人恐懼蘇聯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蘇聯擁有一個足以徹底摧毀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

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才是蘇聯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競爭力是空前絕後的。

2

人類解放

很多人將蘇聯等同於大號的俄羅斯,這是完全錯誤的。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一個沒有任何地理、民族色彩的國名,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它不是俄羅斯,不是任何民族國家,它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以社會制度為國名的聯盟,意識形態是它的立國之本。

現在提起國際共運,受西方宣傳影響,很多人的看法都有失偏頗。但有一個事實是大家都應該承認的——

一種社會制度,一種思想,如果沒有相當大的號召力的話,是不足以統治半個人類世界的,是不足以讓數千萬人甘願為之付出生命的。

在中國東北的雪原上,在西歐的城市裡,在拉美的雨林中,在非洲的高原上,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說著不同語言的同志們彼此握手,因為他們有些同樣的世界觀,願意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

一個萬裡之外的國家可以有組織的不為任何利益來支援另一個國家的同志,這樣的事情,在過去的歷史上是沒有發生過的。

由於美國猖獗了這麼多年,完全掌握了國際話語權,導致很多人天生的以為美國的價值觀就是唯一的普世價值,「民主」和「自由」似乎綁定在了美國的制度上面,似乎覺得理想政體天然就是這樣的。

活在21世紀的人,很難想像冷戰時期兩種意識形態的爭端究竟有多麼激烈。

要知道,美國的制度自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

一戰後美國逐漸意識到了制度優勢,二戰後讓美國堅定了制度優勢,而冷戰的勝利更是讓美國人認定了自己的制度是普世價值。但這種制度自信是一個不斷加強的過程,並不是生來就如此自信的。

和民族國家不同,美國這個國家是沒有什麼民族認同感的,其複雜的民族成分讓內部文化差異巨大,維繫美國存在的恰恰是其立國的價值觀。

你可以跟美國人吐槽他們生活不健康,沒有文化底蘊,他們甚至會跟你們一起吐槽。但如果你對美國人質疑他們的「自由民主」的話,他們一定會暴走的。

而當「自由」遇見了「公平」,當「普世價值」遇見了「人類解放」時,才是美國人最恐懼的時刻。

3

蘇聯的吸引

在蘇聯解體以前,蘇聯的履歷可一點都不比美國差,至少在七十年代以前,它的吸引力和美國是同等的。

一個由勞動人民創立的國家,沒有資本家,沒有貴族,創立於落後的沙俄。一出生就抵抗住了歐洲各國的圍攻,在封鎖中發展。

靠著一個個「五年計劃」快速實現了工業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從「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變成了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在1929到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危機時,只有蘇聯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是什麼劇本?這是網文的劇本!

【冷戰期間的莫斯科街景】

而二戰到來,蘇聯打垮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紅旗插上柏林帝國大廈,解放了半個歐洲的人民。

二戰以後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火箭上天潛艇入海,第一個載人火箭,第一個人造衛星,第一個空間站,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在敵對的情況下,蘇聯依然獲得了16個諾貝爾獎!

縱使西方如何污衊蘇聯,這些實打實的成就是誰也不能否認的。

尤裡加加林不僅是蘇聯的英雄(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他更是人類的英雄,他在歐美依然受到空前的歡迎。

【加加林訪問英國】

【為了圍觀加加林而登上房頂的英國少女】

【英國首相接見加加林】

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體會不到當時蘇聯存在給勞動人民帶來的鼓勵簡直就是一針強心劑。

它的存在證明了一件事——勞動人民從不低賤,沒有了資本家,沒有了貴族皇帝,沒有了王侯將相,勞動人民一樣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成就。

畢竟在蘇聯誕生之前的幾千年裡,歷史不過是王侯將相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已。

在知識分子群體中,大把的左派知識分子把蘇聯當做勞動者的地上天國。

蘇聯的號召力強到什麼程度,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美國和歐洲就始終被蘇聯的情報系統滲透的跟篩子一樣,這些間諜並不是用錢來收買的(蘇聯也沒錢),而是由大量支持共產主義的人自願組成的。

蘇聯對美國情報達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二戰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由於保密級別過高,杜魯門作為時任副總統都不知道這個計劃,在羅斯福去世後他才知道美國在搞原子彈。

波茲坦會議上杜魯門跟史達林說美國正在研製「威力巨大的武器」,史達林呵呵一笑。

杜魯門以為史達林土包子啥也不懂,但實際上史達林不僅知道曼哈頓計劃,而且知道的比杜魯門還早!就是通過蘇聯在美國的間諜刺探到的消息。

理解了這種現象,你就應該明白美國和蘇聯之間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任何妥協餘地。

從傳統意義上講,如果蘇聯不是蘇聯,而是沙俄,它是完全沒有必要和美國進行全球爭霸的。

地球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大國。而全球爭霸對於美國和蘇聯來說並沒有什麼益處,尤其是蘇聯,每年為了爭霸耗費的金錢和力量根本難以用數字統計,美國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冷戰之所以會爆發,就是因為美國和蘇聯這一對人類現代文明的雙生子,走到了一個決定人類命運的路口,兩個國家都認為自己的路線是對的,都認為自己有義務帶領全人類走向光明。

將美蘇冷戰看成帝國主義之間的利益爭奪是看扁了這兩個偉大的文明: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的是高度的「自由、民主和人權」,而共產主義追求的是高度的「公平」和「解放全人類」——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這兩者是矛盾的,所以才有了兩者之間的競爭。

1947年到1991年,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迅速的半個世紀。

在這段時間裡,兩大陣營為了證明誰是更好的社會制度而進行了空前的爭奪,這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可以說,在人類千百年的鬥爭史上,沒有比冷戰更偉大的鬥爭了。

相比於現在這個「比爛」的世界,冷戰是一場競爭誰更優秀的鬥爭。

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在己方蔓延,西方國家進行了巨大的讓步。在冷戰期間,美國和歐洲的貧富差距始終保持在了一個相對低的水平,歐洲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二戰前對工人的殘酷剝削一掃而光。

而解釋這一切的原因正如切格瓦拉(古巴革命領導人)所說的:「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在科技方面,蘇聯將加加林送上了太空,搞出了空間站,建立了人類的第一塊太空領土。而美國更進一步,不惜成本的進行了阿波羅計劃,將人類送上了月亮!

在民用科技上,人類醫學在冷戰期間大踏步的進步,各種天馬行空的發明都能獲得批准。像超音速客機這種瘋狂發明也只有在冷戰時期才能上馬。

「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對應的是圖144超音速客機。這款飛機速度為兩馬赫,速度快到可以開起來追日全食。

美國誕生了各種新型的家用電器,因為每一種新發明的應用,都能給「美國式的生活」增光添彩。

彼時的美國,是真正的「燈塔國」,科技研發投入極大,援助歐洲,援助拉美,拆解英法殖民體系,這都是促進人類進步的事業。

在美歐逐步建立全民福利社會時,蘇聯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突飛猛進。

以醫學而言,索忍尼辛在1954年還是個勞改犯的時候,塔什幹的地方醫院居然能把他的肺癌治好,蘇聯的醫療水平可見一斑。

全民療養制度在蘇聯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遍布全國的療養院成為了蘇聯一大特色。

在保證八小時工作制的同時,蘇聯將大量的高端愛好變成了全民愛好。

比如芭蕾舞這種東西,在帝俄時期是典型的貴族愛好,在蘇聯卻變成了全民的流行文化,極大的提升了百姓的審美水平。

【蘇聯廣告】

是不是被尺度驚呆了?

早知道,馬列主義≠保守主義哦。

熟悉蘇聯的人都會發現,很多蘇聯的普通工人基本都有第二愛好,或者是函授夜校,或者是射擊跳傘。

比如蘇聯的女太空人在當航天員以前的愛好居然是跳傘(是的,不過是通過跳傘塔而不是飛機)。

之所以有這種生活,因為蘇聯大部分時間裡都保證了八小時工作制,解體前甚至一度考慮過七小時工作制,對比今日的勞動者,有多少人能擁有第二愛好呢?

至於教育方面,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蘇聯變態的高強度高速度教育體系,以及全民級的超高的數學水平。

與它同時代的,彼時的歐美教育體系中也培養出一大群神仙,在各行各業都有大師級人物出產。

關於蘇聯缺衣少食的段子,主要是戈巴契夫執政的最後幾年。

實際上,蘇聯的生活用品上的確是沒什麼選擇,但生活水平絕對算不上差,有大量的數據為證,B站上也有當年的街拍,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從社會生活上看,蘇聯人的生活水平是低於美國的,也低於西歐,但除此之外基本就是最高生活水準了。

雙方的社會生活各有優勢劣勢,美國人有充足、精美的商品供應,而蘇聯重在公平,沒有貧富差距和階級壁壘——蘇聯領導人幾乎都是出身平民,從史達林到戈巴契夫都是如此——而且更穩定,失業率幾乎忽略不計,也沒有經濟危機這種事情。

美國人生活的缺點是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及失業風險,比如碰見中東石油危機這種事就有點搞不定。但美國市場經濟的優勢始終是巨大的,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工人和白領生活質量甚至好於現在。

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是一個過於超前的體制,帶來了內部的資源配置極不均衡,軍工業綁架國民經濟,百姓生活水平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後長期停滯,缺乏選擇和享受,這也是八十年代末蘇聯大城市市民支持解體的主要原因。

在平權方面,冷戰更是把整個地球的平權作用按了加速鍵。

蘇聯誕生以後,全球女權水平大幅提升(男女平等是蘇聯的核心立國思想之一),女性在蘇聯大量參加工作。

第一個女飛行員,第一個女狙擊手,第一個女太空人等等,成為了世界女權的代表。

而冷戰期間的西方在種族平權方面也有了巨大進步,美國廢除了南北戰爭以來持續百年的種族隔離制度,黑人第一次在生活上擁有了和白人平等的待遇,這個冷戰的大背景是分不開的。

而全球性的殖民體系在美蘇聯手的拆解下全面崩潰,大量的民族國家獲得獨立。

聯合國的成員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從五十多個增長到了近二百個,這些國家的獨立都離不開美蘇的支持。

全世界的人們都開始拿起武器反抗殖民者和壓迫者,中東諸多的阿拉伯國家在冷戰期間迎來了歷史最強的世俗趨勢。

如果冷戰再持續二十年,也許中東就變成了和歐洲一樣的世俗社會了。

【冷戰時期的蘇聯街景】

總之,冷戰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一個科技飛速進步,平權快速發展,貧富差距縮小,生活水平提升,現代化全面普及的時代……

一個資本家不敢肆意剝削工人,一個全球化不敢剝削第三世界的時代,是一個人類正在逐漸擺脫鎖鏈的偉大時代……

而這樣一個時代,卻坐在了核戰爭的火藥桶上,毀滅可能就在下一秒,最光明的進步與最黑暗的現實同時存在,這就是冷戰的矛盾性。

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再也沒有搞過阿波羅這樣的瘋狂計劃,因為沒有動力了。

一些人又開始敢公開說996是福報了。

全球範圍內,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極速擴大,巴菲特、索羅斯這種大鱷可以拿出來當全球偶像了。

而第三世界國家,也一個個拷上了西方國家的枷鎖,在全球化中被剝削的永世不得翻身。

而這一切,是因為蘇聯沒了,那個敢為勞動者說話,那個爭取公平的超級強權沒了。

沒人給你撐腰時,資本家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踐踏你。

他們甚至可以拍出《車諾比》這種片子,將那個逝去的國家隨意鞭屍。

【《車諾比》劇照】

提起蘇聯的黑歷史,古拉格也好,大肅反也好,各種各樣的蘇聯笑話也好(蘇聯笑話真是人類的精神遺產),我都不否認,對於它的黑歷史,該批判的一定要批判。

但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蘇聯精神的正義性。

4

偉大使命與精神

一個偉大的文明,必然有一個偉大的精神在支撐。

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一定有一個偉大的使命和精神在做它的後盾。

人類歷史上三個超級大國,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聯盟,他們都對人類文明有些無可替代的推進作用。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蘇聯什麼時候最強大?

從武力上講,蘇聯似乎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最強大,但蘇聯真正強大的時期卻是在勃列日涅夫以前。

那個年代的蘇聯,是世界無產者的老大哥,是勞動者的避風港。

直到蘇聯解體的前一天,它的軍隊也是天下無敵的,但一個背叛了自己靈魂的國家,必然會被歷史掃進故紙堆裡!

(作者:小約翰;來源:崑崙策網,轉編自「知乎」,有刪減)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美國成最大受益者,如今卻將步上蘇聯舊路,局面不容樂觀
    曾經強大的蘇聯是許多國家極為羨慕的對象,該國家不僅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擁有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毫不誇張的講該國家早期研發的一些武器裝備,即便是到了現如今在國際上面也是極具影響力的。只是最終因為經濟原因導致蘇聯面臨著最終解體,在許多國家看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成為了最大受益者,畢竟這兩個國家獲得的武器裝備以及研發技術最多,同時還擁有了大量的核武器。但是仔細分析下來就可以發現,這兩個國家在繼承軍事力量的同時,也繼承了經濟能力不佳的局面,令其實力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我們今天看一下二戰後的蘇聯在哪些地方進行過熱戰,入侵過哪些國家。首先是匈牙利。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影響,匈牙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最初這個國家完全照抄蘇聯的模式,後來發現有問題,所以匈牙利開始了非蘇聯模式,進行了「新方針」。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蘇聯由於之前和美國進行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軍備競賽,其武器裝備不僅在質量上是世界一流,在數量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蘇聯解體後形成的諸多成員國都想方設法謀求分得更多的軍事財產以達到建國就強大的目的。但是當所有人都抱有同一種利益目的時便很難達成意見上的一致,因此各國在初期時都面臨一團亂象。
  • 蘇聯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蘇聯為什麼會解體?蘇聯還能重新出現嗎
    蘇聯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答案是蘇聯是一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建起來的聯邦制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建起來的聯邦制蘇聯強大嗎?答案是這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建起來的聯邦制蘇聯很強大,他們創造了很多奇蹟,比如第一艘宇宙飛船東方號,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第一座原子能供電站,第一顆人造衛星,全免費義務制教育,全民免費醫療,免費住房等等。蘇聯這麼強大,可是他們為什麼會解散呢?答案是蘇聯的發展模式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他們在存續期間犯了很多錯誤,以至於不能再持續存在了!
  • 巔峰時期的蘇聯太強大,連美國都忌憚,只好玩這種「小把戲」洩憤
    所以蘇聯其實也屬於強國,但是對於這個稱號,蘇聯是背負著很多爭議的。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蘇聯站在風口浪尖,一直受到大家的過分關注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蘇聯的建立,意味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大家都知道西方國家建立的是資本主義社會,這就意味著會與西方列強成為對立面,這也就使歷史進程進入了一個新局面,這是對蘇聯的一個肯定。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雖然美國是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但其本質上也畢竟還是一個國家,所以美國的缺陷也必然存在。而在經歷了國際社會的放大之後,美國作為人類文明的燈塔忽然黯淡無光。因為近來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衝擊,疲於奔命的美國除了給世界貢獻了諸多笑料,更暴露了許多此前不曾被注意和重視的問題。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深知此戰意義重大,希特勒進攻蘇聯,就是在做一個豪賭,如果賭贏了,德國將成為世界的老大,整個世界或許都會顛覆在希特勒的手中,而如果賭輸了,他將萬劫不復!可以說,當時德國已經集中了他們所有的全部力量,孤注一擲。然而,作為德國的盟友,當希特勒發出邀請後,日本為何坐視不理,反而在幾年後去招惹美國呢?
  • 強大蘇聯為何一夜瓦解?改革只是導火索,這三個原因不可忽視
    然而這些原因都比較片面,真正的誘因似乎隱藏很深。只有搞清楚蘇聯的崛起,才能搞清楚蘇聯的解體。那蘇聯是怎麼崛起的呢?它巔峰時期到底多強大呢?關於蘇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並不是一個國家,實際上蘇聯是15國的聯盟,俄羅斯只是其中之一,它還有烏克蘭、南聯盟(現在是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以及白俄羅斯等國家。
  • 冷戰時美國比蘇聯提前擁有核彈,為何沒向蘇聯宣戰?
    冷戰是一個看似和平卻充滿了殺機的時代。然而在冷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率先研製出了原子彈,而那個時候蘇聯根本沒有原子彈武器,為什麼美國沒有趁人之危呢?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第1點核武器的保質期。那個時候的科技核彈需要一個引爆裝置,然而這個引爆裝置的電池最多只可以維持30個小時。而不斷地更換電池以及更換設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物力,並且會導致核彈的質量出現問題。再加上核彈裡的鈽元素的防熱問題。
  • 曾經的蘇聯到底有多強大?陸軍10萬坦克裝甲車只是其九牛一毛!
    作為一個與美國競爭了半個世紀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1991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解體,國土面積2200萬平方公裡的紅色巨無霸,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人們反思蘇聯的失誤,討論蘇聯的黑歷史,在對蘇聯的眾多批判中,卻很少有人想過蘇聯為什麼如強大,一個與美國競爭半個世紀的國家是否真的毫無可取之處。
  • 二戰若沒有美國的援助,德國很可能碾壓蘇聯,真的是這樣麼?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來自西方國家的壓榨,整個國家的人民都因此過的很壓抑,隨著美國本土提出的「平衡戰略」在美國內部發酵,美國開始援助德國,德國的工業和軍工技術也因此快速發展,迅速成為西方國家中的軍事強國。
  • 蘇聯解體最直接的一個原因:掌舵人水平一代不如一代
    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權的國家,佔人口多數的窮人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從一點來看,當時的蘇聯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世界革命中心,二戰擊敗德國的主力,與美國並稱超級大國,但最後還是走向解體。
  • 美絕密檔案曝光:解放軍戰力強大,除蘇聯之外其他國家都不是對手
    在此份檔案當中,深刻地分析了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戰鬥力並作出了中肯的評價:在他們看來,當時的解放軍陸軍戰力除了蘇聯之外,其他國家都無法匹敵。那麼事實又究竟是怎樣呢?在這份檔案當中首先詳細的分析了當時解放軍的裝備水平,例如在1950年時:解放軍空軍軍機規模大概為650架,作戰能力較為有限。
  • 億噸大對撞,美國和蘇聯的鋼鐵爭霸史
    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紀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蘇爭霸成為世界歷史的主基調,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40年中美蘇對抗轟轟烈烈。而這其中就包括雙方在鋼鐵方面的你追我趕,因為鋼鐵,對美蘇來說,都是國家的基礎命脈之一,沒有強大的鋼鐵產業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的國家和武裝到牙齒的軍隊。
  • 蘇聯是怎麼解體的美國從中起了什麼作用
    蘇聯解體是近幾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個國際事件了,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美國。蘇聯垮掉後,美國絲毫不再遮掩,大搞價值觀輸出,幹涉他國內政。全球獨大,非常豪橫。如果蘇聯不倒,美國斷然不敢如此橫行霸道。現在我們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對付蘇聯的呢?
  • 為什麼蘇聯解體後的蘇聯所有國家加起來卻比蘇聯弱了那麼多?
    上面我介紹了,這個方案是將當時俄羅斯整個國有資產的1/3換算成盧布表示的證券無償贈送給每個俄羅斯公民,這是個相當簡單粗暴的私有化方法,連上完初中的孩子都能想到的資產分配方法,用在一個1.5億人口的國家,是不是有點太可笑了呢?1992年10月,這個私有化方案正式啟動。
  • 為什麼解體後的蘇聯,卻比蘇聯所有國家強了很多
    首先,蘇聯解體並不是國內多數認為的分裂。而是經濟和總體實力最好的主體三國不想拖著蘇聯這個累贅帶著一幫窮兄弟玩了。倒是其他一堆加盟共和國依依不捨的拖到了最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即使在蘇聯時期在聯合國也是一直有獨立席位的。特別是蘇聯的絕對主體和創造者俄羅斯一直保持完整。
  • 蘇聯巔峰時期和美國在歐洲來一場戰爭,誰能勝利
    海軍,人數為45.1萬,分為4個艦隊和一個區艦隊。裝備彈道飛彈潛艇79艘,巡航飛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隻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核力量截止到目前,僅僅是用來進行威懾,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膽敢動用,同樣,對於美蘇這種可以保證相互毀滅的大國而言,更是如此。那麼僅僅憑藉常規軍事力量,那麼美國和蘇聯之間,到底鹿死誰手還真的難說。上面分析了蘇聯的軍事力量,無論從士兵數量,還是裝備數量,蘇聯都佔據了妥妥的優勢。所以從數量上看,美國絕對不佔優勢。
  • 蘇聯解體後,有三個國家受益最大,如今個個強悍無比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雖然很多強大的王朝都存在著較長的時間,但幾乎都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如古代的大唐、神聖羅馬帝國、波斯帝國等,而現代的則有大英帝國、法國以及蘇聯。說起蘇聯,這個國家然我們印象深刻。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蘇聯,那麼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話是最合適不過的。
  • 蘇聯解體後第一個獨立國家,一個音樂家為何起作用?與美國有關
    滲透:教育體制崩塌二戰結束後,蘇聯與美國兩大冷戰陣營形成後,蘇聯就成為西方國家「眼中釘、肉中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瓦解削弱蘇聯上,可以說想盡了一切辦法。比如用武器裝備競賽想拖垮蘇聯,但沒有成功,反而使蘇聯經濟與軍事迅速發展,一度超越了美國。蘇聯與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爭奪勢力範圍,但美國陷入越南戰爭而不能自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已經沒有能力與蘇聯爭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