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作品,我們再熟悉不過,但看了很多的解讀,包括環保主義、女權主義等等,總是感覺牽強或者怪怪的,可能我閱歷有限,至今沒看到理解特別透徹的解讀。
今年是2020年,世界發生了很多事,回頭再看宮崎駿的作品,可能會別有一番領略。我在此做說兩句,供大家參考和批評。
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他的幾個作品。(抖音版)
風之谷
風之谷
人類文明已被蟲海幾近吞沒,傲嬌公舉企圖挖出進擊巨人對抗蟲族,並抓住幼蟲引蟲出動,結果翻車準備領盒飯,聖母女主議和成功拯救人類。
幽靈公主
幽靈公主
各路勢力為各自利益砍伐山林、與野豬搏鬥,砍下神獸腦袋,事情鬧大,人類翻車準備領盒飯,最後男主女主歸還神頭拯救人類。
哈爾的移動城堡
哈爾的移動城堡
男子只身為國,赴湯蹈火面對疾風吧,女子獻吻助其擺脫魔咒,從此過上沒羞沒臊幸福生活。
借東西的小人
借東西的小人
小人國一家三口寄居人類籬下,偷東西被人發現,幸得腎虛男孩幫助,最後遠走高飛(換個地方接著偷)。
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
女孩隨父母穿越異界,父母貪食變豬,女孩靠刷任務攢夠榮譽,並與迷失魔法男孩互助,最終與父母重回人間。
總結一下宮崎駿作品的大致套路(並非所有作品):
世人與世人、世人與自然展開激烈矛盾,高能男主角天賦異稟卻身不由己,人畜無害美麗弱雞女主角靠勇氣與愛化解危機,男主角逃離枷鎖終獲自由,女主角自我升華歸隱淡出。
再詳解一下這三類角色
一、世人
人性層面,不斷膨脹又永無滿足的欲望,嗔痴貪芸芸眾生皆苦相。市井傭人阿春、貪吃變豬千尋父母、有錢缺愛無臉男、貪財盲目湯婆婆。。。這個好理解。
人類層面,不斷調動自己的潛能去解決問題,結果卻造成更大的問題,釋放小魔頭解決問題,小魔頭造亂,釋放中魔頭消滅小魔頭,中魔頭造亂,然後釋放大魔頭,最終將自己推到毀滅的邊緣。人類越強大,自我毀滅的力量就更大。
典型的代表,幻姬大人為了族人居然敢砍下神的頭。庫夏娜公主為了徵服世界挖出巨神兵試圖消滅腐海。
所以宮崎駿的作品並不是童話,而是妥妥的現實主義,無不映襯著人間苦悲和人類文明自我作死的現實寫照。
二、男主角
通常心靈純淨,天賦異稟,卻常為了一個執念讓自己身陷囹圄。哈爾為了國家出生入死卻被心魔所控,白龍為了偷學魔法成了湯婆婆的奴隸,阿席達卡為了族人中了詛咒。
這些男主角在希臘神話裡有個統稱,叫普羅米修斯。
三、女主角
可以說是宮崎駿心中自由領導人民的女神,她是一把鑰匙,憑著勇氣與愛化解一切矛盾。
最有趣的是,故事的最後,女主角都有遠離世俗的行動或者傾向。千尋最後將不開心的坊寶寶(胖老鼠)、無臉男都交託給了住在郊野的錢婆婆。珊(幽靈公主)最終回到山林與白狼生活。阿莉埃蒂(借東西的小人)最後和父母並沒有留下受翔(腎虛男孩)的保護,而是選擇遠離人類。
一句話概括宮崎老爺子的思想:出世心入世行。
接下來扣題主,說一下宮崎駿的思想為何深邃。
為了闡明這個問題,先要賣個關子搬出另一個人,老子。
老子的道德經是世界上發行量第二多的書,解讀道德經的學者非常多,迄今我見過的最好的解讀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其實是在「反文明」。
請注意,不是反社會,也不是反人類。「反文明」是指,反對人類的文明化過程,認為人類的文明是一個自我戕害的過程,最終會將人類帶向一個非常麻煩甚至自我毀滅的境地。
道德經開篇討論的是宇(時間)宙(空間)起源的問題,通過對萬物本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運轉規律(所謂道)的討論,最後落腳到對人類文明和社會人倫(所謂德)的思考。
簡單來說,老子認為,人從宇宙中派生而出,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存在,這也是最好的一種存在方式,也就是不加幹涉的讓人類與天地共存(所謂「無為而治」,感覺太多人解讀錯了),反對調動人的智力,因為人的智力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文明看似繁花似錦卻實際面露猙獰,讓人類背「道」而行,即所謂失「德」,世風日下人心不蠱,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人類從原始部落走向封建制度過程,這個時代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戰爭,上層王室仇殺不斷,下層百姓饑荒、戰亂。老子在這個人類還算初級的階段更容易看清文明的惡果。
所以老子見了孔子一頓猛批。因為正是人心敗壞,孔子才不得不去大肆宣揚仁義禮智,老子見了這事就上火。
什麼是老子認為人類最好的狀態呢?老子講到「至治之極」,就是人道社會最好的社會管理狀態,他用了四組詞,叫「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茹毛飲血,吃著生肉就覺得很滿足;圍個獸皮裙子就覺得很美;挖個洞住著就覺得很踏實;喊著難聽的歌,扭著難看的舞,就覺得很歡樂。
再說簡單點,人類最好的狀態就是沒有開智,和動物無異——「復歸於嬰孩」。
講到這裡,可能你會覺得詫異,因為這與我們今天進步論的認知完全相左。
然而,巧的是,世界發行量第一的書,也是這個態度。
亞當夏娃本來在伊甸園裡光著腚過著沒羞沒臊的生活,還衣食無憂掌管萬物,結果好死不死偷吃果子,「眼睛亮了」「如神能知道善惡」。從此被神逐出伊甸園,「汗流滿面才得餬口」。
什麼意思?用進化論翻譯過來就是,猴子變異從樹上下來,開始種地,還會講故事吹牛逼,文明由此展開,各種苦難隨之而來。
用希臘神話翻譯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 6:25-26 和合本)
巧不巧?
軸心時代另外一個大咖,釋迦摩尼,更是「消極」,「了生死滅苦悲」,放著王子不做,非要出家,而且告訴眾人,種啥地?要啥自行車?好好念經,哥帶你們涅槃去!這不是反文明是什麼?
軸心時代為什麼會同時出現這些對人類思想具有奠基性貢獻的思想KOL?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人類文明開始快速發育的時代,惡果不斷顯現,所以有了這些大佬對人類命運的深邃思考。
好吧,宮崎駿老爺子等著急了,請他回到主咖位置。
我並沒有考證宮崎駿到底有沒有真的受以上所述思想的影響,我只是認為,至少看起來宮崎駿在和軸心大咖們一樣,掙著動畫的錢操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心。(老子職業圖書館看門大爺、耶穌職業小木匠、釋迦摩尼職業王子)
宮崎駿同時代的日本藝術家們,經歷了日本經過高速發展,各種問題凸顯的時代,也受歐美同時代思潮影響,都在討論工業化之下人類命運的問題。其他還有押井守、大友克洋、金敏等等,他們的思考當然不是無病呻吟,當絕大多數人還在歌舞生平、醉生夢死之時,他們在用宏達的主題去表達對人類未來的擔憂。
今天的人類命運到底有多麼值得擔憂?
科技的不斷突破,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人類實實在在的已經站在了自我毀滅的邊緣,隨便給大家捋幾個事情:
溫室效應。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南極氣溫已經破20度,恭喜人類,準確實現了科學家們的預測,大量城市成為亞特蘭蒂斯已成定局。
超級病毒。是人口密度達到數量級後的必然結果,比2020疫情更致命的病毒還會繼續誕生,直到人類所有的疫苗或者抗生素研製都跟不上病毒變異速度。
核彈危機。恐怖平衡一戰前就提出過,然而恐怖平衡從來沒有實現過,每一次大戰結尾用的武器會成為下一次大戰開局的標配,想想二戰是用什麼結束的。
基因改造。人類百分百的不會滿足於搞只一模一樣的羊出來,通過基因改造技術搞出「超人」是一個絕對的歷史必然,生物角度講,「超人」是另一個人種,「超人」力量累計到一定時候,「智人」(在座的目前都是這個品種)將失去「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到時智人會不會被當熊貓供養起來。
人工智慧。昆蟲、禽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人,每個都相差1個「智力臺階」,人工智慧突破超算之日,開始自我進化,幾個小時內進化出高人類十幾個「智力臺階」的智能。想想人類是如何「並無惡意」的滅絕地球上其他較低智力生物的。
地球上只有一個物種具備快速自我毀滅能力的物種——人類。
所以馬斯克要幫人類在火星留種。然而根據費米悖論,這事估計也懸。
又聊飛了,宮崎駿、宮崎駿、宮崎駿。。。
他在作品中無處不在的表達著對愈加發達的文明的擔憂
幻姬大人用鐵炮打野豬,看似節節勝利,到最後卻斷掉胳膊,幾乎全軍覆沒。
庫夏娜公主想用巨神兵對抗蟲海,結果不得不面對蟲群碾壓。
無臉男,腰纏萬貫,卻從未開心過。
河神,被垃圾汙染,人類已經發展到連神明都敢褻瀆。
湯婆婆法力高超,湯池生意興隆,眼觀六路掌管一切,結果卻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認不出了。
莎莉曼夫人魔法高強,卻無法阻止國家戰爭愈演愈烈。
翔家住東京家境殷實,卻身體虛弱、悶悶不樂。
宮崎駿想說的是,科技越發達、文明越進步,矛盾衝突愈加爆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愈加撕裂,人心從來沒有因為財富的劇增感到過幸福快樂。
大家都能感受到宮崎作品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女性常居C位,很多評論講說宮崎駿是女權主義,我認為這一是沒整明白啥是女權主義,二也沒整明白宮崎駿到底是怎麼想的。
工業革命之後,女性開始工作,女權運動隨即開始,其本質就是,女人和男人和男人一樣工作,因此女人要平權,所謂權責對等,不再做男人的附庸或生孩子機器。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
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Representationpolitics)、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
請問宮崎駿哪個女主角涉及到以上議題半毛錢關係?
宮崎駿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女性地位低或者受壓迫這個前提,何來平權?
(同是喜歡用女性當主角的呂克貝松的電影,到是有明顯的女權主義傾向,女主開場都很慘,最後都以乾死男惡霸收尾。)
拋開主角不說,莎莉曼夫人、幻姬大人、庫夏娜公舉、湯婆婆。。。執掌大權的全是女裝大佬!女人都是話事人扛把子,男人都是馬仔,負責出去打個野豬弄個燒烤什麼的。
這哪是需要女權?根本就是需要男權!男同志能頂半邊天!
但很明顯,宮崎駿的世界裡,拯救世界的是女人(女主角),搞亂世界的也是女人(女裝大佬)。
至於為什麼要把搞亂世界的人都設定為女性,這個我真沒想明白,也許是因為「莉莉絲」的緣故。
(莉莉絲——猶太民間傳說中,她被認為是《舊約》的人類祖先亞當的第一任妻子,由上帝在同一時間用同樣的泥土創造了她與亞當,因不滿亞當而離開伊甸園,後來成為誘惑人類和扼殺嬰兒的女惡魔。)
還有一個猜測。生物界裡大多數的生物都以雌性為主,雄性是自然演化中在雌性之後誕生的性狀(和聖經剛好相反),雄性為了求偶打得頭破血流,雌性在一旁邊做指甲邊看戲,地位高下立杆可見。宮崎駿也許在心底認為,雌性才是真正強大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日本作品喜歡用女性做主角,然而這背後的緣由又是何故?關於這些問題,求各位在文後留言解答。
重點還在冰清玉潔的女主角們。
宮崎駿的電影裡,女性流露出的或是溫情脈脈、或是為愛獻身、或是救世神主。
講到這裡是不是又要想起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核心觀點了?
莎士比亞曾當面對伊莉莎白說,「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軟弱」。是的,女性相對來說是柔弱的,男性看起來更理性,理性讓人類變得強大。然而,用羅素的話說:「到底有沒有一種叫智慧的東西, 還是我們稱之為智慧的東西只是精緻的愚蠢而已。」 正是男性看似智慧的理性,讓很多問題變得無解。而宮崎駿故事的結尾,總是依靠女主的愛化幹戈為玉帛。
我甚至懷疑,宮崎駿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西方政治裡,政府都是由最「壞」的人搞的,卻又是一個文明不得不有的東西。
宮崎駿的故事裡,最理想的社會就是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與世隔絕、遠離戰亂,沒有被「汙染」的風之谷、哈爾的那座城堡、阿莉埃蒂在夾層裡的小屋。。。
然而故事的最後,風之谷被入侵、哈爾的城堡垮掉、阿莉埃蒂的小屋被連根拔起,「桃花源」終究是一場烏託邦。
很多人覺得宮崎駿的作品夢幻美麗的外殼下,總透出一些淡淡的憂傷,這大概就是宮崎駿堂吉訶德式的理想吧。
最後預告一下,下次和大家嘮黑客帝國或者攻殼。
關注一下這個號吧,雖然剛開始寫,希望能認識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們一起討論。